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媒体时代纺织行业文化传播窥见
1
作者 曾思洵 《中国纺织》 2025年第3期118-119,共2页
本文聚焦全媒体时代,深入探讨纺织行业文化传播在此背景下呈现的新特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针对性传播策略。通过剖析全媒体技术与纺织行业特性的融合,揭示其对纺织文化传承、产业推广及国际交流的影响,旨在提升纺织行业文化传播... 本文聚焦全媒体时代,深入探讨纺织行业文化传播在此背景下呈现的新特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针对性传播策略。通过剖析全媒体技术与纺织行业特性的融合,揭示其对纺织文化传承、产业推广及国际交流的影响,旨在提升纺织行业文化传播效能,推动纺织产业与文化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 纺织行业 文化传播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命运叙事与文化传承主题——电影《敦煌》探析
2
作者 毛雷 蔡何翔 《今古文创》 2025年第17期80-82,共3页
在当代文化地理学视域下,敦煌作为“丝绸之路文明枢纽”的复合型文化遗产景观已成为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场域。本文以13世纪宋代敦煌的生态危机与军事动荡为历史语境,通过电影文本细读与历史人类学方法,系统解构中日合拍影片《敦煌》的多... 在当代文化地理学视域下,敦煌作为“丝绸之路文明枢纽”的复合型文化遗产景观已成为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场域。本文以13世纪宋代敦煌的生态危机与军事动荡为历史语境,通过电影文本细读与历史人类学方法,系统解构中日合拍影片《敦煌》的多重叙事策略。导演运用微观个体叙事手法,将文化记忆的存续问题具象化为沙漠商旅的生存实践,通过主体与环境的空间辩证法,揭示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实为人类对抗熵增的文明延续机制。影片创新性地采用跨国联合摄制模式,构建起文化传播的第三空间,其叙事架构不仅实现了战争史诗与人文主义的美学统合,更从新历史主义视角确证了文化认同的超越性价值——研究显示,敦煌文书所承载的跨文明对话基因,恰与当代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伦理形成历时性呼应。这一影视创作实践为文化记忆的重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其方法论意义在于突破民族国家叙事框架,在媒介考古学层面激活文化遗产的当代阐释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文化遗产 个体叙事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地域文化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3
作者 熊洁 刘露婷 +1 位作者 李凤玲 江雨梦 《上海轻工业》 2025年第2期84-86,共3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农产品产业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竞争已不再单纯限于品质和价格,还涉及包装设...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农产品产业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竞争已不再单纯限于品质和价格,还涉及包装设计、品牌文化和消费体验等方面。在这一背景下,地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和竞争优势开始受到重视。地域文化蕴含丰富的历史、传统、民俗等元素,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将地域文化融入农产品包装设计,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更可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地域文化 包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共生与审美重塑:当中国瓷器邂逅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宝石镶嵌工艺
4
作者 卢武 章翔 戴子奇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2期74-80,共7页
奥斯曼帝国凭借地缘优势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并在16世纪实力达到鼎盛。在此期间,大量的中国瓷器通过丝绸之路贸易网络输入,成为苏丹皇室的珍贵收藏,这激发了本土工匠的艺术创作灵感——运用独特的宝石镶嵌工艺对中国瓷器进行改装... 奥斯曼帝国凭借地缘优势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并在16世纪实力达到鼎盛。在此期间,大量的中国瓷器通过丝绸之路贸易网络输入,成为苏丹皇室的珍贵收藏,这激发了本土工匠的艺术创作灵感——运用独特的宝石镶嵌工艺对中国瓷器进行改装重饰。这类宝石镶嵌瓷器约占现今土耳其托普卡帕宫博物馆藏中国瓷器总量的3%,是文明交流过程中文化共生与审美重塑的典型案例,为“一带一路”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样本。本研究以托普卡帕宫博物馆藏的273件宝石镶嵌瓷器为对象,采用观察法,辅以历史文献考据与图像学分析,系统分析了其获取途径、工艺美学(材质特征、装饰纹样、镶嵌手法等)及改装重饰缘由,旨在探讨奥斯曼工匠对中国瓷器的工艺改造技术、文化转译逻辑及其承载的社会功能。研究发现,奥斯曼工匠运用“网状包覆法”与“星状点缀法”宝石镶嵌技术对中国瓷器进行二次艺术加工,将其转化为融合伊斯兰艺术元素的宫廷瑰宝,实现了器物功能的在地化转变(如酒器转作净手器)与文化符号的重构(如郁金香纹样金属饰板的象征意义);同时还对宝石镶嵌和镶扣(mounting)两种工艺的特征进行了辨析。这些改造实证不仅提升了器物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更为中西方交流中“文化共生与审美重塑”现象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销瓷 宝石镶嵌瓷器 奥斯曼帝国 托普卡帕宫博物馆 贸易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西部电影文化符号解析与探究——以《骆驼客》系列电影为例
5
作者 黄元 《剧影月报》 2024年第5期1-3,共3页
中国西部电影凭借其独特的异域风情、奇观化的影像风格以及个性化的历史叙事手法在中国电影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该区域电影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与动力。在此背景下,深入解析和探究中国西部电影中... 中国西部电影凭借其独特的异域风情、奇观化的影像风格以及个性化的历史叙事手法在中国电影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该区域电影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与动力。在此背景下,深入解析和探究中国西部电影中的文化符号与文化内核,成为影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关键环节。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中国通过影像叙事更有效地讲述中国故事,还能为提升国家形象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电影 中国西部电影 影像风格 异域风情 奇观化 文化内核 影像叙事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的文化乱象及规制——再谈山东疫苗事件 被引量:3
6
作者 齐新林 范文娟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36-38,共3页
社交媒体开放性、匿名性等特性,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其影响不容忽视。在山东非法疫苗事件中社交媒体众声喧哗,这其中不仅有公众的焦虑恐慌害怕心理,也有社交媒体与网友"合谋"的狂欢式传播,以及公众对基层管理部门监管与信... 社交媒体开放性、匿名性等特性,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其影响不容忽视。在山东非法疫苗事件中社交媒体众声喧哗,这其中不仅有公众的焦虑恐慌害怕心理,也有社交媒体与网友"合谋"的狂欢式传播,以及公众对基层管理部门监管与信息公开的不信任。文章以山东非法疫苗事件为例,分析社交媒体在该事件中的文化乱象表现,并提出相应的引导和规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疫苗事件 社交媒体 文化乱象 引导与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叙事、时空架构与象征符号——《脐带》中的生死哲学探析
7
作者 黄元 柳奕涵 《剧影月报》 2025年第1期11-13,共3页
《脐带》是内蒙古女导演乔思雪的首部长片,它突破了传统亲情伦理叙事的框架,创新性地运用绳子作为象征符号,深度编织多重情感纽带,实现了母子关系的“逆位”展现。影片在线性时空架构中巧妙嵌入诗性螺旋结构,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孤独个体... 《脐带》是内蒙古女导演乔思雪的首部长片,它突破了传统亲情伦理叙事的框架,创新性地运用绳子作为象征符号,深度编织多重情感纽带,实现了母子关系的“逆位”展现。影片在线性时空架构中巧妙嵌入诗性螺旋结构,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孤独个体在生命舞台上重新寻得归属。影片采用温情手法,以疾病为隐喻,深刻探讨了现代家庭中子女与父母的复杂关系及生死循环的哲学意蕴,激发观众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限制 象征符号 母子关系 生命本质 螺旋结构 女导演 疾病叙事 生死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变革中的失语者、游离者与独行者——基于电影《狗阵》分析
8
作者 黄元 张楚楚 《今古文创》 2025年第13期85-87,共3页
电影《狗阵》是管虎导演精心创作的一部影片,本文依托影片《狗阵》,深入剖析了“失语者”“游离者”与“独行者”三类角色在社会变革与规则框架下的生存境遇与自我觉醒。借助米歇尔·福柯的话语理论、社会融入理论揭示了“失语者”... 电影《狗阵》是管虎导演精心创作的一部影片,本文依托影片《狗阵》,深入剖析了“失语者”“游离者”与“独行者”三类角色在社会变革与规则框架下的生存境遇与自我觉醒。借助米歇尔·福柯的话语理论、社会融入理论揭示了“失语者”的弱势地位、“游离者”的边缘化处境,以及“独行者”对规则束缚的超越。通过对二郎、黑狗、疯子等角色命运的深度解读,展现了当代社会中个体生存的复杂多样,探讨了个体在规则与自由间的挣扎与觉醒,揭示了人性中的虚伪与劣根性,以及超脱规则寻求内心自由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阵》 失语者 话语权 规则 社会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是觉得你最好》:餐桌戏中的港式幽默与“家文化”表达
9
作者 何成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1-65,共5页
中国香港电影《还是觉得你最好》(陈咏燊,2022)为中式家庭喜剧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令观众感到久违的惊喜。《还是觉得你最好》所讲述的故事:一家三兄弟,大哥念念不忘的前女友Monica竟成为二哥的现女友。自尊心驱使下,大哥答应了新结... 中国香港电影《还是觉得你最好》(陈咏燊,2022)为中式家庭喜剧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令观众感到久违的惊喜。《还是觉得你最好》所讲述的故事:一家三兄弟,大哥念念不忘的前女友Monica竟成为二哥的现女友。自尊心驱使下,大哥答应了新结识的喵喵的追求。三弟和女友Josephine的姐弟恋长跑多年,也面临爱情危机。然而,在导演的特殊安排下,该电影不仅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展开,而且其寓意令人深思。本文从“幕剧化的餐桌戏”与“家文化”两方面着手,探讨这一戏剧的精神内核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姐弟恋 家庭喜剧 精神内核 餐桌 特殊安排 自尊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适应与引领:新常态下的媒介、文化与传播研究——第三届(2015)长三角地区中青年传播学者论坛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精忠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37-40,70,共5页
新常态下,中国媒体格局正面临着重大调整,舆论生态发生着重大变化。第三届(2015)长三角地区中青年传播学者论坛于2015年5月29日在宁波顺利举行。来自长三角及周边地区的百余名中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新常态下舆情场域、传统媒体与互联... 新常态下,中国媒体格局正面临着重大调整,舆论生态发生着重大变化。第三届(2015)长三角地区中青年传播学者论坛于2015年5月29日在宁波顺利举行。来自长三角及周边地区的百余名中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新常态下舆情场域、传统媒体与互联网融合及文化传承与传播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传播学者论坛 新常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化社会视域下文化综艺节目的映现--以《一本好书》第一季为例
11
作者 李师师 何凯宣 《文学艺术周刊》 2022年第9期77-80,共4页
近年来﹐文化综艺节目频频播映,形成了一种文化景观,其以文化内涵丰厚、表达形式新颖、受众雅俗共融的取向为特征的节目样态,成为文化市场的新宠儿。本文以《一本好书》第一季为例,试图通过消费化社会理论剖析文化综艺节目的映现、意蕴... 近年来﹐文化综艺节目频频播映,形成了一种文化景观,其以文化内涵丰厚、表达形式新颖、受众雅俗共融的取向为特征的节目样态,成为文化市场的新宠儿。本文以《一本好书》第一季为例,试图通过消费化社会理论剖析文化综艺节目的映现、意蕴及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综艺节目 文化景观 一本 消费化 节目样态 理论剖析 社会视域 形式新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重筑:玄幻剧的文化意义
12
作者 陈吕 《剧影月报》 2018年第6期17-19,共3页
20世纪90年代"新神话主义"浪潮下,"神话重述"活动在全世界展开。中国玄幻剧凭借中国传统神话的土壤,颠覆传统神话价值观,解构和结构传统神话含义,体现当代神话价值。本文从集体记忆的文化寻根、价值重构和精神启迪到女性主义意识觉... 20世纪90年代"新神话主义"浪潮下,"神话重述"活动在全世界展开。中国玄幻剧凭借中国传统神话的土壤,颠覆传统神话价值观,解构和结构传统神话含义,体现当代神话价值。本文从集体记忆的文化寻根、价值重构和精神启迪到女性主义意识觉醒,探讨当下玄幻剧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神话主义 玄幻剧 文化寻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剧“旦”角水袖功在悲剧与喜剧运用当中的比较研究
13
作者 熊晨雨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1期12-14,共3页
京剧“旦”角的水袖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从最初的纯舞蹈再到后来的“以歌舞演故事”。明代是戏曲发展的巅峰,在戏曲文学中,前辈艺术家们又将戏曲文本分为悲剧和喜剧。水袖功在悲剧和喜剧中都有使用。基于此,本文... 京剧“旦”角的水袖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从最初的纯舞蹈再到后来的“以歌舞演故事”。明代是戏曲发展的巅峰,在戏曲文学中,前辈艺术家们又将戏曲文本分为悲剧和喜剧。水袖功在悲剧和喜剧中都有使用。基于此,本文从京剧悲剧《打神告庙》和喜剧京剧《锁麟囊》入手,探讨悲喜剧中水袖功的差异,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旦角 水袖 悲剧与喜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视阈下《看理想》的美育转向与形式创新
14
作者 龚彦艳 黎知宇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1期95-97,共3页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礼乐教化”,还是中国近代的“将美育列入国民教育方针”,都强调其教育、教化作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影响了社会结构的转变,泛娱乐化的网络媒介一定程度上侵蚀大众的文化内涵。而面临挑战的另一端却也存在着机遇,传统...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礼乐教化”,还是中国近代的“将美育列入国民教育方针”,都强调其教育、教化作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影响了社会结构的转变,泛娱乐化的网络媒介一定程度上侵蚀大众的文化内涵。而面临挑战的另一端却也存在着机遇,传统美育观正发生新的转向。《看理想》作为新媒体平台的美育类节目,凭借独到的艺术解读和新媒体传播优势,呈现出与传统美育理念和形式上的创新,实现了对大众的美育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美育转向 《看理想》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修“丫丫戏”历史流变及其艺术探析
15
作者 郑双花 《戏剧之家》 2015年第20期26-26,28,共2页
永修"丫丫戏"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产生于自古就以水路闻名的永修吴城,发达的水路枢纽、空前繁华的商业活动、活跃于民间的艺术活动是其产生的重要条件;它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明末清初到新中国成立,为... 永修"丫丫戏"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产生于自古就以水路闻名的永修吴城,发达的水路枢纽、空前繁华的商业活动、活跃于民间的艺术活动是其产生的重要条件;它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明末清初到新中国成立,为起源发展至兴旺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由盛转衰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逐步兴起至兴盛阶段。其艺术特点在于单纯的打击乐伴奏形式;唱腔沿袭传统民间戏曲特色,剧目多是由传统剧目改编而成;语言具有典型的赣方言特点,且多是口头语白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丫丫戏” 历史流变 艺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16
作者 余瑞芬 《教师》 2020年第26期127-128,共2页
在当前发展形势下,部分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大学生在道德层面的正确引导,存在着学生毕业后创业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的现象。在新时代下,高校培养大学生开展创业的过程中,不仅应重视培养学生在创业方面的相关... 在当前发展形势下,部分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大学生在道德层面的正确引导,存在着学生毕业后创业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的现象。在新时代下,高校培养大学生开展创业的过程中,不仅应重视培养学生在创业方面的相关技能,也需要全面回归于素质教育,深入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把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道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以此来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基于此,文章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展开了分析,并针对当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作品的影视化生存与中国影视的文学化发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2-85,共4页
科学技术进步产生的巨大力量,推动了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式生活成为主流。信息量爆炸式的增长,使得人们的阅读由慢的精细化阅读转向快的“碎... 科学技术进步产生的巨大力量,推动了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式生活成为主流。信息量爆炸式的增长,使得人们的阅读由慢的精细化阅读转向快的“碎片化”阅读。据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80.1%,较2021年的79.6%增长了0.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时代 数字化阅读 手机阅读 科学技术进步 电子阅读器 文学化 在线阅读 中国影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硕士校际联合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买生 刘宇羲 《中国成人教育》 2023年第19期32-35,共4页
专业硕士校际联合培养是在专业硕士教育深化改革,谋求优化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的战略背景下,高校为深化内涵建设,促进办学层次提升,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的人才培养形式。新工科建设的兴起对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提出了新... 专业硕士校际联合培养是在专业硕士教育深化改革,谋求优化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的战略背景下,高校为深化内涵建设,促进办学层次提升,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的人才培养形式。新工科建设的兴起对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探讨了专业硕士校际联合培养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校际联合培养模式,建设校际联合培养导师队伍,构建校际联合培养协同机制,完善校际联合培养管理制度,优化校际联合培养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专业硕士 校际联合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长镜头与蒙太奇的数字化融合
19
作者 于谦 卫毓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47,共3页
电影发展到今天,镜头与剪辑成为组成电影的构架,挖掘电影真实性的来源,无外乎长镜头所营造的纪实感,电影的本性在于再现事物原貌。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长镜头与蒙太奇的作用开始发生变化,长镜头里的画面可以通过CGI进行创作,将原先需要... 电影发展到今天,镜头与剪辑成为组成电影的构架,挖掘电影真实性的来源,无外乎长镜头所营造的纪实感,电影的本性在于再现事物原貌。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长镜头与蒙太奇的作用开始发生变化,长镜头里的画面可以通过CGI进行创作,将原先需要蒙太奇衔接的画面使用数字长镜头完成,此时长镜头便具有蒙太奇的效果含义。长镜头与蒙太奇就成为莫比乌斯环中的表与里,通过CGI画面进行无缝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镜头 蒙太奇 CG 融合 莫比乌斯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者的隐匿、文学性结构与艺术边界的消失——以独立电影《一江春水》为例
20
作者 王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8-91,共4页
在2021年的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曾经从事编剧工作、后来转行为导演的高启盛以他的第一部电影长片《一江春水》(高启盛,2022)带给观众对现实生活的重新感受。这部影片来自于高启盛长期对武汉市民生活的观察与反思,凝结了他丰富的创... 在2021年的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曾经从事编剧工作、后来转行为导演的高启盛以他的第一部电影长片《一江春水》(高启盛,2022)带给观众对现实生活的重新感受。这部影片来自于高启盛长期对武汉市民生活的观察与反思,凝结了他丰富的创作经验与深刻的生活感悟,但在叙事上却力图隐匿作者的主观意图与创作者身份,在不经意间达成对女性的多重社会身份进行的思考和图解。2022年1月7日,《一江春水》正式登陆全国电影院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院线 独立电影 艺术边界 创作经验 生活感悟 现实生活 主观意图 文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