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未来教育范式的智慧教育研究——祝智庭教授智慧教育学术思想与生成逻辑 被引量:2
1
作者 钟志贤 刘晓慧 +1 位作者 张义 宋博文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2,共8页
一门学科的代表人物通常是该学科体系发展的内核和风向标。基于CNKI数据库2012年12月至2024年8月祝智庭教授及团队发表的188篇文献,根据我国智慧教育发展演变的三大历史阶段,借鉴Rowe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分析,通过涵化历史... 一门学科的代表人物通常是该学科体系发展的内核和风向标。基于CNKI数据库2012年12月至2024年8月祝智庭教授及团队发表的188篇文献,根据我国智慧教育发展演变的三大历史阶段,借鉴Rowe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分析,通过涵化历史断面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勾勒了祝智庭教授智慧教育思想的学术素描,探讨了其学术贡献、学术特点及其智慧教育思想的生成逻辑。祝智庭教授显著的学术贡献是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和方法论方面,构建了“以人为本”的智慧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具有“同频、迭代、跨域、绵延”的学术特点。其学术思想的生成逻辑图景包括未来逻辑、技术逻辑、历史逻辑、政策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研究以期通过学科关键人物的研究窗口,展现我国智慧教育研究的发展历史和学术图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智庭 智慧教育 学术思想 生成逻辑 关键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教育·产业三维协同驱动:欧盟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生态化路径探析与启示
2
作者 姜光铭 张继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1-81,共11页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全球趋势,欧盟通过“技术链、教育链、产业链”协同,形成了生态化演进路径,但也面临“高投入—低效能”悖论。研究发现,欧盟转型经历了“技术奠基→能力建构→生态融合”三个阶段,技术链的“渗透效应”、教育链的...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全球趋势,欧盟通过“技术链、教育链、产业链”协同,形成了生态化演进路径,但也面临“高投入—低效能”悖论。研究发现,欧盟转型经历了“技术奠基→能力建构→生态融合”三个阶段,技术链的“渗透效应”、教育链的“自适应响应”和产业链的“反馈闭环”相互作用,形成动态平衡。基于欧盟经验,中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应分阶段推进,建议构建“三链协同”生态系统,破解“数字基建孤岛化”“能力供给碎片化”等痛点,推动职业教育向“绿色技能”转型,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 三链协同 生态化演进 欧盟经验 技术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亡教育的本质意蕴、目标追求与功能实现
3
作者 兰霞萍 王云岭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9-54,共6页
厘清死亡教育的本质、目标与功能是消解我国当下死亡教育实践困境的必然要求。死亡教育是通过唤醒和转化死亡意识、发现生命意义、开掘生命潜能、扩充生命价值,促使生活更幸福、活出生命本真的实践活动。死亡教育的目标是死亡本己化的... 厘清死亡教育的本质、目标与功能是消解我国当下死亡教育实践困境的必然要求。死亡教育是通过唤醒和转化死亡意识、发现生命意义、开掘生命潜能、扩充生命价值,促使生活更幸福、活出生命本真的实践活动。死亡教育的目标是死亡本己化的解蔽与去蔽,由此促使汲汲于日常事务的常人转变为生命意义澄明的真人,向着个体的本真生命回归,具体体现在转变死亡态度、缓解死亡焦虑和减轻死亡恐惧、促进生命成长、提升死亡质量等功能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教育 死亡意识 死亡态度 生命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从“遇见问题”到“预见问题”——基于霍克海默、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理论 被引量:4
4
作者 姜光铭 兰霞萍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2-18,共7页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数字化科技的支撑。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新生形态已经“遇见问题”,基于霍克海默、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理论,可以预见职业教育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人的主体性缺失、辩证性思维受限、人本性压抑、人际关系...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数字化科技的支撑。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新生形态已经“遇见问题”,基于霍克海默、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理论,可以预见职业教育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人的主体性缺失、辩证性思维受限、人本性压抑、人际关系恶化、科技更迭放缓等问题。从人的价值缺失出发到人的价值确立,从职业教育内部治理到职业教育外部治理,确立“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新生态,可以有效“预见问题”,进而预防和解决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协同 数字化转型 科技异化理论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教师设计思维素养:评价指标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义 钟志贤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56,共9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实践形态。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典型特点之一是“设计性”。设计思维作为设计活动的引擎,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设计思维素养是智能时代教师...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实践形态。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典型特点之一是“设计性”。设计思维作为设计活动的引擎,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设计思维素养是智能时代教师的必备素养。研究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背景,针对教师设计思维素养的评价指标和提升策略,首先运用文献扎根理论和德尔菲法,从“核心价值、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3个一级指标维度建构了教师设计思维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包括11个二级指标以及32个三级指标。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绘制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构建了完整的教师设计思维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其三,基于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政策逻辑、教师工作场景的现实逻辑,以及教师设计思维素养评价指标的价值逻辑,建构了一个适用于教师在具体工作场景中实施自助式培养或提升的策略框架,以期为教师设计思维素养的评价和培养提供可操作的依据和实践路径,促进教师设计思维素养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思维素养 教育数字化转型 评价指标体系 策略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扶贫政策执行效果评估的混合式研究——以J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檀慧玲 万兴睿 黄洁琼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是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教育扶贫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扶贫重在精准,客观全面评估教育扶贫政策成效,是促进教育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环节。采用以案例为导向的混合研究范式,选择J县... 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是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教育扶贫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扶贫重在精准,客观全面评估教育扶贫政策成效,是促进教育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环节。采用以案例为导向的混合研究范式,选择J县作为研究取样的个案,从“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三个方面评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的执行效果。J县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政策效果较好,改善了该县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政策总体满意度尚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政策目标群体的诉求。但同时该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仍面临着乡村教师数量不足、经费支持不够、政策倾斜力度不强等部分有待解决的难题,政策目标尚未完全达成。进一步提升政策实施效果,需要继续完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财政投入结构,精准施策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扶贫 政策评估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混合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何以应对时代挑战?--UNESCO《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2022—2029)》之审思
7
作者 白玲 安立魁 +1 位作者 兰霞萍 邓会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96,共8页
面对全球COVID-19大流行的次生威胁、数字化与绿色化技术跃进式的应用和劳动力市场的复杂变化,UNESCO于2022年3月发布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2022—2029)》。新战略通过发展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所需技能,包容性和可持续经济所需技... 面对全球COVID-19大流行的次生威胁、数字化与绿色化技术跃进式的应用和劳动力市场的复杂变化,UNESCO于2022年3月发布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2022—2029)》。新战略通过发展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所需技能,包容性和可持续经济所需技能,包容与和平社会所需技能这三大领域技能应对全球面临的时代挑战,寄望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未来八年内为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对新战略的关键依托和基本理念进行审思可知,该战略宏伟但却与魔幻变化的现实形成了龃龉之势;职业技术教育的功能在与转型期社会规范的牵掣中难以有效发挥;技能改变世界的理念在与教育基本规律的博弈中不免成了社会混变状态下的妥协折中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 可持续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音乐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有效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诗尧 单乐 《福建茶叶》 2023年第5期111-113,共3页
我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茶文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茶文化起源于人们对茶的种植、采摘以及饮用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逐步赋予了茶一定的精神象征,这不仅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也体现出了其丰满的精神... 我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茶文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茶文化起源于人们对茶的种植、采摘以及饮用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逐步赋予了茶一定的精神象征,这不仅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也体现出了其丰满的精神世界。为了实现对茶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弘扬,就必须茶文化与教育领域进行有机结合,扩大茶文化的群众基础和影响范围。在此背景下,将茶文化切实融入到学前音乐教育当中,对于茶文化的传承以及学前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改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当前学前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探究了在学前音乐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音乐教育 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数字化转型框架研究:比较与镜鉴 被引量:6
9
作者 钟志贤 杨佳 +1 位作者 张义 蒋云良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8,共10页
数字化转型框架是转型实践中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工具,有利于引导组织机构明确战略愿景、核心使命,以及实现转型目标的核心场景、动力机制和关键能力,最终帮助组织机构制定转型行动计划。以国际上75个有关企业(37个)、政府(15个)和教育(23... 数字化转型框架是转型实践中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工具,有利于引导组织机构明确战略愿景、核心使命,以及实现转型目标的核心场景、动力机制和关键能力,最终帮助组织机构制定转型行动计划。以国际上75个有关企业(37个)、政府(15个)和教育(23个)三类数字化转型框架为研究样本,采用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分别对三类数字化转型框架进行编码。在词频和聚类编码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了三类数字化转型框架的共性和个性特征。研究发现,三类数字化转型框架的共同关键行动域是“数字战略和规划、数字技术和数据、数字人才和文化、数字信息安全与伦理、数字生态系统”;在个性特征方面,企业数字化转型框架关注客户需求和创新商业模式;政府数字化转型框架注重利用数据革新公共服务模式及其流程;教育数字化转型框架聚焦在培养师生数字素养方面。镜鉴国际经验,基于数字文明时代、转型内涵、框架特征、行动要素、实践逻辑五大视域构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框架,框架应用的成效和转型智慧的涌现,必须彰显“使用者设计”,遵循“自发秩序原理”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国际镜鉴 比较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执行困境与破解之策——基于政策网络理论 被引量:7
10
作者 姜光铭 张继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2-48,共7页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一个由政府、园区、企业、院校、行业组织、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领域跨部门的网络系统。基于政策网络理论视角分析发现,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政策执行存在困境,如政策社群和府际网络体系存在“政策真空”、生产者网络...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一个由政府、园区、企业、院校、行业组织、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领域跨部门的网络系统。基于政策网络理论视角分析发现,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政策执行存在困境,如政策社群和府际网络体系存在“政策真空”、生产者网络行动主体之间“联而不合”、专业网络和议题网络行动主体参与“力不从心”、政策社群和府际网络行为主体权责“泾渭不明”。摆脱市域产教联合体执行困境,需要填充“政策真空”,健全政策网络体系;强化利益融合,打造联合共同体;提高参与效能,发挥主体能动性;明晰权责边界,确保行动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产教联合体 产教融合 政策网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闫婷作品
11
作者 闫婷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9-I0009,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赶集》泥塑作品
12
作者 闫婷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I0009-I0009,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著作权法视角下学术论文算法检测的考量及应对
13
作者 余瑞芬 朱丹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81-83,共3页
当下,算法在学术评价中具有较大影响,引发了使用检测报告时人与技术谁是主宰的争辩。从应用特征来看,算法具有不透明性、局限性及权力扩张化等特点,诱发了其与著作权法的深层次不融合。要解决因算法权力扩张而形成的制度适应问题,就要... 当下,算法在学术评价中具有较大影响,引发了使用检测报告时人与技术谁是主宰的争辩。从应用特征来看,算法具有不透明性、局限性及权力扩张化等特点,诱发了其与著作权法的深层次不融合。要解决因算法权力扩张而形成的制度适应问题,就要以著作权法为出发点去考量算法,细分比对库的文类,拓宽识别对象,从作者自觉遵守学术论文规范和他人有效监督两方面,让学术论文评价回归社群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 学术论文 相似度检测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