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旧磷酸铁锂与钴酸锂正极材料协同提锂试验研究
1
作者 卢人航 蒋春生 +2 位作者 刘兰进 张忠堂 严康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0,共8页
研究了利用废旧磷酸铁锂(LFP)和钴酸锂(LCO)电池正极材料协同浸出锂,通过热力学分析了工艺可行性,考察了各因素对协同浸出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浸出渣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不添加任何氧化剂或还原剂条件下... 研究了利用废旧磷酸铁锂(LFP)和钴酸锂(LCO)电池正极材料协同浸出锂,通过热力学分析了工艺可行性,考察了各因素对协同浸出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浸出渣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不添加任何氧化剂或还原剂条件下,LFP与LCO能在酸性体系中协同浸出锂;在硫酸浓度0.7 mol/L、浸出温度40℃、浸出时间60 min、n(LCO)∶n(LFP)=0.5、液固体积质量比10 mL/1 g最佳浸出条件下,废旧电池正极材料中的Li、Co、Fe、P浸出率分别为99.99%、99.99%、48.00%、43.77%。该法可实现在低酸条件下从复杂电池正极材料中回收有价金属的目的,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钴酸锂 正极材料 协同浸出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氧还原熔炼过程有价组元热力学行为研究
2
作者 张忠堂 刘兰进 +4 位作者 蒋春生 聂华平 王瑞祥 徐志峰 马保中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25,共9页
以锑氧粉为研究对象,采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计算还原过程各金属氧化物反应趋势、Me-C-O系优势区图及物相平衡分配。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控制CO分压与O_(2)分压,可促进Sb_(2)O_(3)向金属Sb转化,PbO向金属Pb转化。随着温度的升高... 以锑氧粉为研究对象,采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计算还原过程各金属氧化物反应趋势、Me-C-O系优势区图及物相平衡分配。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控制CO分压与O_(2)分压,可促进Sb_(2)O_(3)向金属Sb转化,PbO向金属Pb转化。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Sb和Pb的稳定存在区域逐渐增大。验证试验表明,在还原温度800℃,还原煤率20%条件下,锑氧还原过程可顺利进行,产出合金品位大于98%,合金收率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氧 火法冶金 还原熔炼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役锂离子电池沉锂母液的双极膜电渗析脱盐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健 刘水发 +3 位作者 吴娜 谭飞 魏艳芳 肖培南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8-233,共6页
采用双极膜电渗析工艺处理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湿法处理产生的沉锂母液(经预处理降低COD),考察了初始酸碱浓度、电流密度和沉锂母液pH对产酸碱电流效率和能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酸室和碱室初始酸碱浓度的增加,产酸碱电流效率... 采用双极膜电渗析工艺处理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湿法处理产生的沉锂母液(经预处理降低COD),考察了初始酸碱浓度、电流密度和沉锂母液pH对产酸碱电流效率和能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酸室和碱室初始酸碱浓度的增加,产酸碱电流效率降低,能耗增加;增大电流密度或沉锂母液pH,可提高产酸碱电流效率并降低能耗;在初始酸碱浓度为0.10 mol/L、电流密度为23.75 mA/cm^(2)、沉锂母液pH为9.0的条件下,产酸和碱的电流效率分别为52.53%和62.12%,能耗分别为8.68 kW·h/kg和8.99 kW·h/kg。该方法可将沉锂母液中的硫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钠和硫酸,实现沉锂母液的脱盐处理和资源化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沉锂母液 双极膜电渗析 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