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南县自动气象站异常数据处理与分析
1
作者 张理宁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3期216-216,219,共2页
随着新型自动站在气象观测业务中的普及,如何对新型自动站观测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以及更好地对自动观测数据文件进行预审,是气象观测业务一体化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就龙南县自动气象站2016年以来的报表预审与MODS异常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进... 随着新型自动站在气象观测业务中的普及,如何对新型自动站观测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以及更好地对自动观测数据文件进行预审,是气象观测业务一体化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就龙南县自动气象站2016年以来的报表预审与MODS异常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报表预审 异常数据 江西龙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南县暴雨预报单站要素指标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严芳 黄伟 吴扬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176-177,共2页
通过对龙南县1987—2016年汛期暴雨前1 d 14:00的温度、水汽压、本站气压等要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分月暴雨要素变化参考指标,利用2017—2018年大雨及以上量级降水过程对指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指标可以有效降低暴雨过程的空报率,... 通过对龙南县1987—2016年汛期暴雨前1 d 14:00的温度、水汽压、本站气压等要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分月暴雨要素变化参考指标,利用2017—2018年大雨及以上量级降水过程对指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指标可以有效降低暴雨过程的空报率,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站要素资料 短期暴雨 预报指标 江西龙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南县油茶种植气候分析与区划 被引量:3
3
作者 赖晓玲 黄伟 +1 位作者 张理宁 李严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1期202-203,共2页
从热量、水分和光照等气象因子对龙南县油茶种植进行了气候适应性分析,提出了影响油茶高产的气象因子,对龙南油茶种植进行了适宜性分区。结果表明,龙南县中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区为油茶的适宜区,即年≥10℃积温>4 700℃以上,1月平均气温... 从热量、水分和光照等气象因子对龙南县油茶种植进行了气候适应性分析,提出了影响油茶高产的气象因子,对龙南油茶种植进行了适宜性分区。结果表明,龙南县中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区为油茶的适宜区,即年≥10℃积温>4 700℃以上,1月平均气温>6℃;考虑土地利用的分布形式,龙南县油茶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地区,南部小部分地区也存在油茶适宜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小气候特点、发挥气候生态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油茶生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种植 气候分析 区划 江西龙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2018年龙南县地闪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代冬梅 肖银辰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7期191-192,194,共3页
利用江西省雷电监测系统获取的2003-2018年赣州地区范围内的地闪定位资料,对闪电的基本特性、日变化、月变化以及闪电密度的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闪电强度平均值为8.27 k A;负地闪数占总闪电数的95.4%,平均闪电强度为-9.94 k... 利用江西省雷电监测系统获取的2003-2018年赣州地区范围内的地闪定位资料,对闪电的基本特性、日变化、月变化以及闪电密度的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闪电强度平均值为8.27 k A;负地闪数占总闪电数的95.4%,平均闪电强度为-9.94 k A;正负闪电比为4.6%,正闪平均强度为26.38 kA;闪电的月变化表现为单峰型,主要出现在4-9月,其中6-8月最为频繁;一天中闪电活跃期为13:00-19:00;闪电密度分布由北往南依次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闪 月变化 日变化 闪电密度 江西龙南 2013-201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条件对e型杂交稻的影响
5
作者 廖红玲 于小涛 +3 位作者 张红林 刘跃清 刘海平 谢远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32-1535,共4页
为合理安排e型杂交稻播栽期以及防御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通过e型杂交稻的分期播种资料找出对其影响的关键气象要素及阶段,对e型杂交稻新组合不同播种期的主要性状进行分析,并与其对应的气象条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e型杂交早稻对气... 为合理安排e型杂交稻播栽期以及防御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通过e型杂交稻的分期播种资料找出对其影响的关键气象要素及阶段,对e型杂交稻新组合不同播种期的主要性状进行分析,并与其对应的气象条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e型杂交早稻对气象条件要求最敏感的时期是始穗前后0~10 d,而e型杂交晚稻对气象条件最敏感的时期则是始穗前0~10 d;e型杂交早稻最适播种期为3月下旬,随着播种时间推迟其产量优势呈下降趋势;e型杂交晚稻e优21在赣南作一季稻栽培具有较好的高产潜力,且最适播种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型杂交稻 主要性状 气象条件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对烤烟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丁雪丹 廖红玲 肖金香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29-32,共4页
以盆栽的云烟87和K326为试验材料,在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分别进行不同时间(0-16 d)的干旱处理,研究了干旱对烤烟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云烟87和K326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均呈现下降趋... 以盆栽的云烟87和K326为试验材料,在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分别进行不同时间(0-16 d)的干旱处理,研究了干旱对烤烟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云烟87和K326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均呈现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则表现出先显著下降然后有所回升的趋势;随着干旱时间的增加,云烟87的叶绿素含量呈降低趋势,而K326的叶绿素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云烟87受干旱影响后的光合特性表现总体上略优于K3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干旱 光合特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不同干旱时间土壤含水率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研究
7
作者 熊江波 孙科辉 +3 位作者 丁雪丹 周紫燕 刘齐元 肖金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52-1156,共5页
以K326为材料,通过盆栽控雨试验,在烤烟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设置干旱时间7,10,13,16 d、长期干旱和CK(对照),研究烤烟不同生育期不同干旱天数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进行干旱处理... 以K326为材料,通过盆栽控雨试验,在烤烟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设置干旱时间7,10,13,16 d、长期干旱和CK(对照),研究烤烟不同生育期不同干旱天数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进行干旱处理后,叶绿素含量与土壤含水率关系除团棵期长期干旱及CK处理呈正相关外,即随土壤含水量率增加叶绿素含量升高,其它均呈负相关性,且不同生育阶段不同处理影响程度不同。各生育阶段中对应土壤含水率每减少1%,叶绿素含量波动最大的分别为团棵期长期干旱下降84.0%;旺长期干旱13 d增加79.6%;现蕾期干旱13d增加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土壤含水率 叶绿素含量 烤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型杂交早稻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谢远玉 钟晓英 +4 位作者 廖红玲 张红林 王丽平 刘海平 刘跃清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8-10,共3页
利用2006和2007年连续2年4个e型杂交早稻品种分期播种资料,对单株有效穗、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播始天数等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e型杂交早稻随着播种期提早产量呈增加趋势;单株... 利用2006和2007年连续2年4个e型杂交早稻品种分期播种资料,对单株有效穗、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播始天数等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e型杂交早稻随着播种期提早产量呈增加趋势;单株产量不仅与单株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且还与每穗总粒数和株高有显著的正相关;通径分析的结果则表明,单株有效穗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最明显,其次是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千粒重对产量有一定影响,但作用不明显,株高和穗长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小,穗长则是通过每穗总粒数来影响产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型杂交早稻 产量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8年赣州市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廖红玲 张智勇 谢远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97-100,106,共5页
利用江西省赣州市17个县气象站1959~2007年的降水资料,运用线性回归、降水量累积距平、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赣州市近48a来降水量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8a赣州年降水量随时间没有明显的趋势变化,但不同时段仍存在阶段性的趋... 利用江西省赣州市17个县气象站1959~2007年的降水资料,运用线性回归、降水量累积距平、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赣州市近48a来降水量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8a赣州年降水量随时间没有明显的趋势变化,但不同时段仍存在阶段性的趋势变化。春季、夏季、冬季和伏秋旱期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而秋季和汛期降水量则呈减少趋势。通过小波分析发现,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和伏秋旱期降水量的第一、二主周期一致,均分别为15a和18a。从不同时间尺度周期演变特征来看,小尺度降水量变化的振幅比大尺度降水量明显,周期也明显缩短。在30a的时间尺度上年降水量变化存在明显的10a左右的周期性;在15a的时间尺度上年降水量和伏秋旱期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周期为7~8a和13~15a,而汛期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周期为6~8a和10~11a。在小尺度上降水量周期震荡明显加剧,且没有一个稳定周期,降水量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容易出现旱涝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赣州市 降水量变化 周期演变特征 年降水量 汛期降水量 不同时间尺度 小波分析 趋势变化 小尺度 秋旱 主要特征 周期震荡 线性回归 县气象站 稳定周期 累积距平 降水资料 旱涝灾害 不确定性 周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园环境条件与脐橙冻害的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谢远玉 王丽平 +2 位作者 钟文勇 廖红玲 赖晓桦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38,共3页
根据2009年初赣南脐橙冻害调查结果,利用赣州市22个乡(镇)自动气象站对应的逐时气温资料,对脐橙冻害指数与桔园地形、海拔、极端最低温度(≤-5℃)、低温持续时间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桔园地形不同,冻害程度差异较大,当出现辐... 根据2009年初赣南脐橙冻害调查结果,利用赣州市22个乡(镇)自动气象站对应的逐时气温资料,对脐橙冻害指数与桔园地形、海拔、极端最低温度(≤-5℃)、低温持续时间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桔园地形不同,冻害程度差异较大,当出现辐射冷却降温的低温霜冻天气时,冻害程度由重到轻依次是谷地脐橙园>平地脐橙园>坡地脐橙园,且高海拔桔园冻害普遍重于低海拔桔园。冻害指数与极端低温呈明显负相关,与极端低温出现的累计时间和最长持续时间则呈明显正相关,冻害不仅与最低温度有关,而且还与低于某临界低温的累计时间和持续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 冻害 地形 最低气温 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4月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环境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严芳 廖卓兰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期235-237,240,共4页
利用常规资料和探空资料对2015年4月20日00:20—00:30赣州龙南县出现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发生的环境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在高空低槽、地面冷空气、中低层西南急流、中低层切变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2此次冰雹... 利用常规资料和探空资料对2015年4月20日00:20—00:30赣州龙南县出现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发生的环境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在高空低槽、地面冷空气、中低层西南急流、中低层切变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2此次冰雹的主要原因是有较大的不稳定能量累积、中低层有强风垂直切变,风向随高度顺转、中层有"干"西南急流发展、高cape值的释放使低层的水汽上升到足够的高度。3未出现大范围强降水的原因是中低层有强风垂直切变、cape值偏强和湿层不够厚。这些对发掘不同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出现冰雹、大风、强降水的主要预报着眼点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环境特征分析 中低层切变 江西赣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地区与中国气候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理宁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4期220-222,共3页
利用戈达德太空研究所建立的全球网格逐月气温距平数据以及新疆地区国家基准地面气象逐月气温距平资料。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小波变换等方法.对中亚地区1961-2010年气温变化与中国气温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亚地区在近5... 利用戈达德太空研究所建立的全球网格逐月气温距平数据以及新疆地区国家基准地面气象逐月气温距平资料。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小波变换等方法.对中亚地区1961-2010年气温变化与中国气温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亚地区在近50年中年平均气温在波动中呈递增趋势。年平均气温每10年气温增加0.277℃,这一增温幅度要高于全国年平均气温增温幅度;从1987年开始,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开始呈逐渐增温趋势。我国年平均气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呈递增趋势,这一结论与中亚地区相一致;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在随时间变化过程中存在着16-30年大尺度、6~12年中尺度和3年小尺度的3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其中3年小尺度变化具有全域性。我国气温普遍存在3~4年的全域性周期变化规律,这一变化规律与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存在3年小尺度全域性相一致;根据EOF分解得出,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类型主要为东南一西北型、东-西型、南-北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平均气温 气候变化.JJ 波变换 方差 EOF 中亚地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赣南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防雷减灾工作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书红 熊小卫 蒋蜀南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4期398-399,共2页
阐述赣南山区农村中的雷电防护现状,分析山区农村雷电灾害事故的成因,提出新农村建设中的防雷减灾防护措施,为新农村建设中防雷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农村 雷电灾害 现状 成因 防护措施 赣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烯肟三环唑防治水稻穗颈瘟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14
作者 王显栋 黄伟 +3 位作者 谢晓东 王拥军 黄群英 廖新恩 《江西农业》 2016年第3S期16-,18,共2页
水稻穗颈瘟是水稻生产中的一种主要病害,一旦发生,将会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基于此,运用6个处理探索防治该病害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25%烯肟三环唑悬浮剂80 m L/667 m^2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可以大力推广。
关键词 水稻 穗颈瘟 25%烯肟三环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