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瞄准新目标、全面提升江西省陶瓷自主创新能力和生产力
1
作者 胡海泉 汪亚群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16,共4页
立足于国内主要产瓷区调研,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寻找出和兄弟省份先进产瓷区的主要差距。并提出:必须瞄准新目标,选好“十一五期间”陶瓷主攻方向和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把解决陶瓷产业和经济增效的瓶颈制约放在优先位置。“四轮驱动”快... 立足于国内主要产瓷区调研,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寻找出和兄弟省份先进产瓷区的主要差距。并提出:必须瞄准新目标,选好“十一五期间”陶瓷主攻方向和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把解决陶瓷产业和经济增效的瓶颈制约放在优先位置。“四轮驱动”快速全面提升江西省陶瓷自主创新能力和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陶瓷 自主创新能力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陶瓷最新研究动向和开发趋势 被引量:6
2
作者 胡海泉 鄢春根 +1 位作者 刘春福 王裕芳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4-37,54,共5页
电子陶瓷近十年来取得了引人注目的重大进展,世界各先进工业国纷纷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进行电子陶瓷的最新研究和开发,竞争十分激烈。电子陶瓷在几大领域正在取得新突破,情报通讯相关材料和元件向微小化、高功能化发展,环境相关材料以开... 电子陶瓷近十年来取得了引人注目的重大进展,世界各先进工业国纷纷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进行电子陶瓷的最新研究和开发,竞争十分激烈。电子陶瓷在几大领域正在取得新突破,情报通讯相关材料和元件向微小化、高功能化发展,环境相关材料以开发非铅系压电材料为主流,能源相关领域以最新型的再生(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为开发趋势,更引人注目的是热电变换元件的研究和开发最具有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潜力,可望带来新世纪的技术和产业革新。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电子陶瓷最新研究动向和开发趋势,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动向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陶瓷 研究动向 开发 情报通讯 环境相关材料 能源相关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锆陶瓷膜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孝华 付长翼 胡紫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9-32,共4页
以无水四氯化锆为前驱体,无水乙醇为氧供体,金属钇粉为晶型稳定剂,采用非水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锆溶胶;并且通过浸渍提拉法在经过预处理的氧化铝基陶瓷基片上制备氧化锆陶瓷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TG-DSC、扫描电镜(SE... 以无水四氯化锆为前驱体,无水乙醇为氧供体,金属钇粉为晶型稳定剂,采用非水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锆溶胶;并且通过浸渍提拉法在经过预处理的氧化铝基陶瓷基片上制备氧化锆陶瓷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TG-DSC、扫描电镜(SEM)以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测试手段对实验的反应机制进行了结构和机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非水溶胶-凝胶法使得无水四氯化锆和无水乙醇反应生成锆醇盐,随着反应进行生成=Y-O-Zr≡键合并形成凝胶,然后通过低温合成四方晶型氧化锆。通过800℃,保温30 min制备出陶瓷膜孔径分布窄,孔径为50 nm左右,膜厚度为20μm,晶体发育完整,氧化锆晶体尺寸为80~120 nm左右,膜孔隙率达到2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溶胶-凝胶法 氧化锆 无机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激活复合抗菌陶瓷滤芯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胡海泉 刘少平 +2 位作者 黄孝华 江清镇 尹霞 《陶瓷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83-189,共7页
本文基于合理的材质和微孔设计,进行了在陶瓷滤芯通体加入自行研发的稀土激活复合抗菌剂的工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滤芯达到高过滤、高杀菌的效果和有关国颁标准,可广泛用于水质净化和杀菌。
关键词 稀土激活复合抗菌 陶瓷滤芯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用陶瓷白度测试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建平 柳慧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7-39,共3页
本文分析了现用日用陶瓷白度测试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国际上白度测试方法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新的方法原理、计算公式和结果表示方法。该方法公式是建立在目视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手段进行拟合的,它能反映日用陶瓷产品白度的... 本文分析了现用日用陶瓷白度测试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国际上白度测试方法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新的方法原理、计算公式和结果表示方法。该方法公式是建立在目视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手段进行拟合的,它能反映日用陶瓷产品白度的实际情况,是一种科学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用陶瓷 白度计 测试 陶瓷 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瓷石在超低温玻化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健儿 刘昆 +1 位作者 汪永清 胡海泉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9-533,共5页
锂瓷石引入坯体可有效地降低产品的烧结温度,实验表明,当基础配方中直接外加35%的锂瓷石,或以锂瓷石替代基础配方中25%长石时,均可将产品的烧结温度降低约30℃,锂瓷石的引入,可提高坯体的干坯强度,在配方中形成K2O-Na2O-Li2O多元复合熔... 锂瓷石引入坯体可有效地降低产品的烧结温度,实验表明,当基础配方中直接外加35%的锂瓷石,或以锂瓷石替代基础配方中25%长石时,均可将产品的烧结温度降低约30℃,锂瓷石的引入,可提高坯体的干坯强度,在配方中形成K2O-Na2O-Li2O多元复合熔剂,将产品的烧结温度范围拓宽为50℃,保证坯体可在超低温度烧结,满足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瓷石 超低温度 多元复合熔剂 烧结温度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用陶瓷设计构图的计算机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彭永康 章义来 +1 位作者 洪亮 马建军 《陶瓷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55-260,共6页
本文针对日用陶瓷图案的特点,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方法,研究了陶瓷图案构成的基本算法,给出了基本图元的构造、存储与绘制方法,对多种连续图案设计的算法进行了描述,并应用于陶瓷产品图案CAD系统。
关键词 日用陶瓷 陶瓷产品 研究 图案设计 CAD系统 连续 构图 绘制方法 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铝薄膜的反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孝华 胡紫 付长翼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50,共4页
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通过浸渍溶胶提拉法在陶瓷过滤管上制备氧化铝薄膜,薄膜孔径分布窄,大小为10 nm左右,晶体粒径大小为20 nm左右。通过XRD、TG-DSC、FE-SEM以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手段,对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铝的反应... 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通过浸渍溶胶提拉法在陶瓷过滤管上制备氧化铝薄膜,薄膜孔径分布窄,大小为10 nm左右,晶体粒径大小为20 nm左右。通过XRD、TG-DSC、FE-SEM以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手段,对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铝的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铝薄膜的反应机制为:无水三氯化铝和氧供体醇反应生成铝醇盐,铝醇盐在回流过程中发生非水解缩聚反应生成=Al-O-Al=键合并形成溶胶;溶胶在干燥过程中发生进一步的缩聚及溶剂脱除,形成凝胶,凝胶在900℃左右转变为γ-Al_2O_3,γ-Al_2O_3在1100℃左右转变为α-Al_2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解溶胶-凝胶 氧化铝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微硅粉为原料制备吸收CO_2材料硅酸锂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尹霞 黄孝华 +1 位作者 郭泰民 付长翼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0-72,共3页
硅酸锂(Li_4SiO_4)材料可在高温500~750℃下直接吸收温室气体CO_2。通过高温固相法,采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微硅粉和Li_2CO_3为主要反应原料,于不同温度下合成了Li_4SiO_4材料。本研究采用X衍射仪(XRD)和差热分析(TG)分别表征了合成材料的... 硅酸锂(Li_4SiO_4)材料可在高温500~750℃下直接吸收温室气体CO_2。通过高温固相法,采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微硅粉和Li_2CO_3为主要反应原料,于不同温度下合成了Li_4SiO_4材料。本研究采用X衍射仪(XRD)和差热分析(TG)分别表征了合成材料的结构特征以及硅酸锂材料对CO_2的吸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740℃下煅烧4h可合成出的硅酸锂材料对CO_2吸收性能良好,通过热重分析在CO_2气氛下,于700℃保持15 min即可达到吸收平衡,其吸收量可达30%(wt)以上。与已有文献报道进行对比,改善了材料的合成条件,较大地提高了CO_2的吸收容量,同时还为烟气回收矿物微硅粉的应用寻找到一个变废为宝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硅粉 吸收 CO_2 硅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合成钛榍石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霞 杨柯 +1 位作者 汪永清 薛景玉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2-24,共3页
通过正交实验法、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钛榍石的固相反应。结果表明:合成钛榍石的最佳温度为1260℃,保温时间为30min,最佳配方比例为CaCO3∶TiO2∶SiO2=40.70∶34.27∶22.03,其乳浊效果达到了硅酸锆的效果,并讨论了合成钛榍石的... 通过正交实验法、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钛榍石的固相反应。结果表明:合成钛榍石的最佳温度为1260℃,保温时间为30min,最佳配方比例为CaCO3∶TiO2∶SiO2=40.70∶34.27∶22.03,其乳浊效果达到了硅酸锆的效果,并讨论了合成钛榍石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法 钛榍石 乳浊剂 增白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陶瓷器光泽度测量系统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韶荣 金世勇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0-31,共2页
本文介绍一种由光纤传光束构成的陶瓷器表面光泽度测量装置,该装置体积小巧,灵敏度高,抗环境干扰能力强,可对产品直接进行测量.
关键词 陶瓷 光泽度 测量系统 光纤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1N粉末及陶瓷的性能、制备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思青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9-42,共4页
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AIN粉末及陶瓷的性能、制备方法、应用现状及前景等。笔者认为,在AIN粉末制备方法上,除了Geuther和Serpek法以及刚刚研究开发出的SHS法可以工业化生产外,液相法也是目前较有希望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另外,用AIN粉作为... 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AIN粉末及陶瓷的性能、制备方法、应用现状及前景等。笔者认为,在AIN粉末制备方法上,除了Geuther和Serpek法以及刚刚研究开发出的SHS法可以工业化生产外,液相法也是目前较有希望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另外,用AIN粉作为塑料包装用材料的改性材料,其潜在的市场的确十分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粉末 陶瓷 性能 制备 氮化铝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艺术设计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7-68,共2页
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陶瓷艺术设计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是符合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探讨了日本和斯堪的纳维亚的陶瓷设计成功的经验,并从中得到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陶瓷艺术设计 本土化 国际化 民族性 当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Y-ZrO_2)-Al_2O_3]纳米微粉制备的研究
14
作者 杨柯 胡海泉 +2 位作者 王裕芳 江清镇 黄孝华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6-19,共4页
本研究采用SoL-GeL法和自动引燃法制备[(2Y-ZrO)-AlO]超微粉,并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为比对223两种超微粉性能的差异,采用注浆成型法制备样品,并分别测定抗折强度,断裂韧性和烧结温度。结果表明:自动引燃制备的ZrO-AlO掺稀土纳米微粉,... 本研究采用SoL-GeL法和自动引燃法制备[(2Y-ZrO)-AlO]超微粉,并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为比对223两种超微粉性能的差异,采用注浆成型法制备样品,并分别测定抗折强度,断裂韧性和烧结温度。结果表明:自动引燃制备的ZrO-AlO掺稀土纳米微粉,工艺简单、细小均匀,由其烧造的样品较SoL-GeL法样品抗弯强度高,223断裂韧性好,烧结温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Y-ZrO2)-Al2O3 纳米微粉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传感技术在陶瓷工业中的应用
15
作者 肖韶荣 王绍海 +2 位作者 金世勇 陈勇 罗庆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0-42,共3页
本文综述了光电传感技术在陶瓷工业生产和产品理化性能测试中的应用。展示了有关应用的新发展。
关键词 光电传感器 陶瓷 温度控制 热工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陶瓷连续式烧结炉的设计与应用
16
作者 李猛 尹霞 吴永开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5-68,共4页
蜂窝陶瓷连续式烧结炉以其结构轻型化、燃料清洁化、温度均匀及节能环保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精细陶瓷的各个领域。通过着重介绍优化窑炉结构,缩小窑炉温差手段,环保措施,以及控制方式和安全措施,以求与同行探讨。
关键词 蜂窝陶瓷 连续式 窑炉 设计与应用 缩小温差 节能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匣钵裂缝高温修复剂的研究和开发
17
作者 胡海泉 江清镇 +3 位作者 黄孝华 王训明 陈淼 陈杰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3年第2期6-9,共4页
SiC匣钵使用到几十次以后,首先在底部出现裂缝和龟裂,既造成落碴污染,并很快破损。如何在高温修复上进行研究而有以及在修复实用技术上取得突破,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先例。本论文进行了系列实验和探讨,成功地研制出SiC匣钵高温修复剂,使... SiC匣钵使用到几十次以后,首先在底部出现裂缝和龟裂,既造成落碴污染,并很快破损。如何在高温修复上进行研究而有以及在修复实用技术上取得突破,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先例。本论文进行了系列实验和探讨,成功地研制出SiC匣钵高温修复剂,使其使用寿命可延长十几次,并解决落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SiC匣钵 裂缝 高温修复剂 研究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中国现代陶艺“复古”现象研究
18
作者 徐岚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0-102,共3页
中国现代陶艺经数十年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出现了显著的"复古"倾向。这一现象的盛行是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回归、"复古"式陶瓷艺术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审美的"复古"倾向等因素推动下形成的,对中国现代陶艺的发... 中国现代陶艺经数十年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出现了显著的"复古"倾向。这一现象的盛行是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回归、"复古"式陶瓷艺术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审美的"复古"倾向等因素推动下形成的,对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中国现代陶艺 复古 原因 意义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景德镇陶瓷业如何逆势上扬
19
作者 尹霞 彭瑶秀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0-43,共4页
分析了景德镇传统名瓷的现状,以及当前存在的发展机遇,从"调结构、优产品、降能耗"三个方面,论述了景德镇陶瓷业如何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逆势而上的对策。
关键词 景德镇 陶瓷 发展 政府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陶瓷透水砖的研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泰民 黄孝华 胡紫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57,共3页
本文以磷石膏为主要原料,配以天然陶瓷原料,制备了陶瓷透水砖。研究了磷石膏用量、原料配比、成型压力、及烧成制度等工艺条件对陶瓷透水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磷石膏为主要原料,采用压制成型法可制备出性能良好的陶瓷透水砖。研究... 本文以磷石膏为主要原料,配以天然陶瓷原料,制备了陶瓷透水砖。研究了磷石膏用量、原料配比、成型压力、及烧成制度等工艺条件对陶瓷透水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磷石膏为主要原料,采用压制成型法可制备出性能良好的陶瓷透水砖。研究成果为磷石膏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陶瓷透水砖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