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我国陶瓷企业与网络经济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春福 黎明虹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3-44,42,共3页
本文叙述网络经济下陶瓷企业面临的问题以及网络经济对陶瓷企业竞争地位的影响 。
关键词 中国 陶瓷企业 网络经济 竞争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原料中二氧化硅分析方法的对比与选择 被引量:1
2
作者 潘云利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3-35,共3页
本文综合各种文献 ,对陶瓷原料中SiO2 的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使用条件 。
关键词 陶瓷原料 二氧化硅 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原料硅含量的EDTA返滴定测定方法研究
3
作者 彭立宁 吴荣光 刘建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6-17,共2页
取定量试样溶液与过量CaCl2反应,生成CaSiO3沉淀。沉淀经洗涤后溶解于定量的EDTA。多余的EDTA用标准Ca2+或Mg2+溶液滴定之。其溶解CaSiO3沉淀所消耗的EDTA量换算成SiO2的含量。
关键词 硅含量 测定 陶瓷 原料 滴定 ED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造纸刀片的研制
4
作者 李亚萍 黄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15,24,共3页
本研究以稀土复合添加剂对95高铝瓷进行性能改良,制作陶瓷造纸刀片。结果表明:稀土复合添加剂可有效地提高致密度、硬度、强度,且降低烧成温度100℃。
关键词 95高铝瓷 稀土复合添加剂 陶瓷 造纸 刀片 刀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光泽釉工艺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余筱勤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6-38,共3页
通过对金属光泽釉工艺系统研究 ,提出了形成光泽釉的最佳硅 /铝比、晶化温度及添加物 ,具有一定的工艺指导意义。
关键词 陶瓷釉 金属光泽釉 晶化温度 添加物 工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镁红呈色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陆梅林 汪建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2-33,25,共3页
本文从矿物组成结构与工艺实验两方面探讨了用碳酸镁 (MgCO3)、石英 (SiO2 )、硝酸钴 [Co(NO3) 2 ]为原料 ,氟化钠 (NaF)为矿化剂合成红色颜料的理论依据及工艺方式 ,确定了二价钴离子Co2 + 在斜顽辉石(MgO·SiO2 )
关键词 钴镁红 斜顽辉石 本配位 陶瓷颜料 呈色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有限差量法计算一维不稳定导热
7
作者 涂申年 张树林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5-28,共4页
不稳定导热是传热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不稳定导热计算是间歇式窑炉热工计算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一维不稳定导热,通常采用有限差量法近似计算,即将导热微分方程转换成差分方程,通过一定化简,计算各时间问隔的温度分布。其具体方法是... 不稳定导热是传热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不稳定导热计算是间歇式窑炉热工计算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一维不稳定导热,通常采用有限差量法近似计算,即将导热微分方程转换成差分方程,通过一定化简,计算各时间问隔的温度分布。其具体方法是将导热体(平壁)沿导热方向分成厚度为△x的若干等分层(如图1),通常根据制品的升温速率求出内壁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有限差量法 导热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磁选机选型的一些看法
8
作者 敖镜秋 余筱勤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3-36,共4页
白瓷生产用原料一般希望含铁量低于0.6%,南方产区还希望TiO_2含量小于0.1%.铁、钛杂质含量的多寡往往作为原料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这种判断不很准确,但把它理解为采用适当的精选工艺,能将铁、钛杂质降到所希望的低水准,技术经济指... 白瓷生产用原料一般希望含铁量低于0.6%,南方产区还希望TiO_2含量小于0.1%.铁、钛杂质含量的多寡往往作为原料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这种判断不很准确,但把它理解为采用适当的精选工艺,能将铁、钛杂质降到所希望的低水准,技术经济指标合理,生产上易于实现,那么这种原料就有成为好原料的必要条件,这样,上述判断就较全面了.磁选机对陶瓷原料精选的重要性也就十分明显了.磁选机使用的效果,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即:1.铁、钛杂质的赋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选机 选型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