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高导铜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7
1
作者 刘瑞蕊 周海涛 +5 位作者 周啸 陆德平 刘克明 彭谦之 彭勇 钟芳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00-105,共6页
综述了高强高导铜合金的研究现状,系统阐述了合金化法和复合材料法制备高强高导铜合金的方法和机理;介绍了高强高导铜合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问题,即快速凝固法制备高强高导铜合金及稀土等微合金化元素在高强高导铜合金中的应用,分析... 综述了高强高导铜合金的研究现状,系统阐述了合金化法和复合材料法制备高强高导铜合金的方法和机理;介绍了高强高导铜合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问题,即快速凝固法制备高强高导铜合金及稀土等微合金化元素在高强高导铜合金中的应用,分析了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发展趋势,指出沉淀强化和复合强化是提高材料强度并保持其良好导电性能的有效途径,并结合我国的资源特点,提出了推动该材料产业化应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高强度 高导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Mg_2Si/AM60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研究
2
作者 胡勇 饶丽 +2 位作者 黎秋萍 闫洪 胡强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6-39,共4页
对半固态Mg2Si/AM60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进行研究,并建立Mg2Si/AM60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模型。结果表明:随Mg2Si的体积分数和初生α-Mg的固相分数的增大,Mg2Si/AM60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增大;随剪切速率的增大,Mg2Si/AM60复合材料的表观黏... 对半固态Mg2Si/AM60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进行研究,并建立Mg2Si/AM60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模型。结果表明:随Mg2Si的体积分数和初生α-Mg的固相分数的增大,Mg2Si/AM60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增大;随剪切速率的增大,Mg2Si/AM60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降低;Mg2Si/AM60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与Mg2Si的体积分数成多项式关系,与初生α-Mg的固相分数成指数关系,与剪切速率成负幂率关系。Mg2Si的体积分数、初生α-Mg的固相分数和剪切速率对Mg2Si/AM60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黏度 半固态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烧结制备WC-TiC-Co硬质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罗军明 廖佳 +1 位作者 陆磊 徐吉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03-105,117,共4页
以WC粉为基体,Co为粘结相,TiC颗粒为抑制剂,通过球磨、压制成型,微波烧结制备WC-TiC-Co硬质合金。结果表明,在1360℃微波烧结为液相烧结,Co与WC会发生反应生成η相(Co3W3C)。随TiC含量升高,合金的晶粒逐渐变得均匀细小,合金的相对密度... 以WC粉为基体,Co为粘结相,TiC颗粒为抑制剂,通过球磨、压制成型,微波烧结制备WC-TiC-Co硬质合金。结果表明,在1360℃微波烧结为液相烧结,Co与WC会发生反应生成η相(Co3W3C)。随TiC含量升高,合金的晶粒逐渐变得均匀细小,合金的相对密度、硬度和抗弯强度均先升高后下降,硬度在0.5%TiC时达到最高值,相对密度和抗弯强度在1.0%TiC时达到最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含量 微波烧结 WC-TiC-Co 硬质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β相镁锂合金Mg-11Li-3Al-0.4Y中温拉伸行为 被引量:2
4
作者 丁洪波 周海涛 +2 位作者 秦径为 李夏雷 刘克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63,共9页
采用熔铸、大变形轧制及退火等工艺制备厚度为1 mm的Mg-11Li-3Al-0.4Y合金板材,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高温拉伸试验机等实验方法,研究合金在温度范围为50~200℃和应变速率范围为0.001~0.1 s-1的中温变形行为、再结晶行为和组织性能。在Ar... 采用熔铸、大变形轧制及退火等工艺制备厚度为1 mm的Mg-11Li-3Al-0.4Y合金板材,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高温拉伸试验机等实验方法,研究合金在温度范围为50~200℃和应变速率范围为0.001~0.1 s-1的中温变形行为、再结晶行为和组织性能。在Arrhenius双曲正弦型方程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单β相含稀土镁锂合金的塑性变形本构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单β相Mg-11Li-3Al-0.4Y合金,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降低,且真应力-真应变曲线中的锯齿波符合动态应变时效中的Portevin-Le Chatelier效应,这是首次在单β相Mg-Li-Al合金中观察到Portevin-Le Chatelier效应。结合断口分析,发现热轧合金板材在中温拉伸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拉伸断裂方式由较低温度时的准解理断裂转变为较高温度下的韧窝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11Li-3Al-0.4Y合金 热变形 Portevin-LeChatelier效应 动态再结晶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50Mn37Sn13(Co/Fe)9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
5
作者 刘瑞蕊 周啸 +4 位作者 周海涛 刘克明 彭谦之 彭勇 钟芳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3,共5页
采用电弧熔炼-真空甩带-长时间高温退火工艺制备了Ni50Mn37Sn13、Ni50Mn37Sn13Co9和Ni50Mn37Sn13-Fe9三种不同状态下的Heusler合金。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电子探针对所得铸锭、薄带及高温退火薄带试样进行显... 采用电弧熔炼-真空甩带-长时间高温退火工艺制备了Ni50Mn37Sn13、Ni50Mn37Sn13Co9和Ni50Mn37Sn13-Fe9三种不同状态下的Heusler合金。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电子探针对所得铸锭、薄带及高温退火薄带试样进行显微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3种合金的铸锭试样均为枝晶结构,由马氏体、奥氏体及杂质相组成;薄带试样仅为单一奥氏体相;退火后的薄带试样又恢复到类似于铸锭试样的组织结构。另外,Co/Fe元素的加入增加了合金凝固时的成分过冷度,且没有改变合金的组织结构,只是分别占据了合金中的Mn/Ni原子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USLER合金 铸锭 薄带 显微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机转子用Cu-Ca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邹晋 徐招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88-90,115,共4页
通过真空感应熔炼制备了不同Ca含量的Cu-Ca亚共晶合金,研究了Cu-Ca铸态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研究表明,随Ca含量的增加,初生相α-Cu由等轴晶组织转变成树枝晶组织,共晶组织α-Cu+β-Cu5Ca增多且呈网状分布在枝晶之间,合金的电导率降低... 通过真空感应熔炼制备了不同Ca含量的Cu-Ca亚共晶合金,研究了Cu-Ca铸态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研究表明,随Ca含量的增加,初生相α-Cu由等轴晶组织转变成树枝晶组织,共晶组织α-Cu+β-Cu5Ca增多且呈网状分布在枝晶之间,合金的电导率降低,显微硬度上升,抗拉强度先上升后下降。通过对半固态组织形成机理分析认为,树枝晶组织有利于半固态成形工艺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a合金 半固态成形 Cu5Ca 树枝晶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变形量和退火工艺对高强高弹C5240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余辉辉 曾延琦 +4 位作者 孙云龙 胡强 邹晋 刘琦 王超敏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第2期25-27,共3页
本文研究了冷轧变形量和退火工艺对高强高弹C5240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真空熔铸+水冷模具浇铸可获得含大量等轴晶的C5240铸坯,且有尺寸较大的生长孪晶,650℃保温9h为合适的均匀化退火工艺。退火态C5240可进行82.5%冷轧变形而... 本文研究了冷轧变形量和退火工艺对高强高弹C5240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真空熔铸+水冷模具浇铸可获得含大量等轴晶的C5240铸坯,且有尺寸较大的生长孪晶,650℃保温9h为合适的均匀化退火工艺。退火态C5240可进行82.5%冷轧变形而不开裂,室温变形加工性能较好。冷轧过程中,晶粒沿着轧制方向拉长,出现大量的位错和空位等缺陷。经过500℃+6h退火后,带材的晶粒较为均匀,也出现了一定量的生长孪晶,500℃+6h为合适的再结晶退火工艺。随变形量增加至82.5%,硬度提高至282Hv,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了756和902MPa,断裂延伸率5.3%,而电导率略有降低至9.97%IACS,综合性能较好,表明位错密度对电导率的影响不大。强度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大量的位错和Cu31Sn8+Cu3P以及少量的SnO2相以及位错和位错之间的相互交割作用,增加了位错滑移的阻力。再结晶退火后,延伸率提高至69.9%,而电导率略有提高,表明相对于电导率,位错密度对于塑性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240铜合金 冷轧 退火 力学性能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