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分析检测方法标准述评 被引量:16
1
作者 程明焱 刘和连 +4 位作者 吴伟明 罗飞扬 孙仙源 李安运 陈金清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2年第4期108-114,共7页
从稀土矿、稀土精矿、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稀土深加工产品等方面概述我国稀土分析国家标准体系.其中稀土配分、三氧化二铝、稀土总量、水分、灼减量等参数的检测,是稀土交易和萃取分离工艺过程中重要的技术指标;而钕铁硼、灯用稀土三... 从稀土矿、稀土精矿、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稀土深加工产品等方面概述我国稀土分析国家标准体系.其中稀土配分、三氧化二铝、稀土总量、水分、灼减量等参数的检测,是稀土交易和萃取分离工艺过程中重要的技术指标;而钕铁硼、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稀土硅铁合金等分析标准,对于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合金等稀土深加工产品的生产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稀土产品及分析方法的建立,完善了稀土国家标准体系,满足了稀土生产和贸易的需要,促进了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标准方法 稀土分析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焙烧钙热还原氟化稀土还原渣及其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夏侯斌 刘玉城 +1 位作者 刘道斌 吴希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112,116,共5页
针对钙热还原氟化稀土还原渣,开展了直接酸浸实验、氢氧化钠焙烧-酸浸实验。结果表明,直接酸浸时稀土提取率约72%,而氢氧化钠焙烧-酸浸稀土提取率达92.3%。热力学分析和实验结果共同表明:在298~1300 K温度范围内,氢氧化钠与渣中DyF_(3)... 针对钙热还原氟化稀土还原渣,开展了直接酸浸实验、氢氧化钠焙烧-酸浸实验。结果表明,直接酸浸时稀土提取率约72%,而氢氧化钠焙烧-酸浸稀土提取率达92.3%。热力学分析和实验结果共同表明:在298~1300 K温度范围内,氢氧化钠与渣中DyF_(3)、CaCO_(3)和CaF_(2)反应,生成Dy2O_(3)、NaF、CaO、Na_(2)CO_(3)和CO_(2);氢氧化钠能将氟化稀土转化为氧化稀土,这是稀土提取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氟化稀土 氧化稀土 酸浸 热力学 钙热还原稀土还原渣 焙烧 吉布斯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硬质合金磨削废料中综合回收钴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平 邓攀 +3 位作者 刘宜强 夏侯斌 余音宏 陈星斌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研究了用硫酸从钨钴硬质合金磨削废料中浸出钴,考察了各因素对钴浸出和除杂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至80%过200目筛的磨削废料用1mol/L硫酸浸出,在液固体积质量比1.5∶1、80℃条件下搅拌浸出3h,钴浸出率达95.6%;浸出液中加入亚硫酸钠还原... 研究了用硫酸从钨钴硬质合金磨削废料中浸出钴,考察了各因素对钴浸出和除杂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至80%过200目筛的磨削废料用1mol/L硫酸浸出,在液固体积质量比1.5∶1、80℃条件下搅拌浸出3h,钴浸出率达95.6%;浸出液中加入亚硫酸钠还原铬,用双氧水氧化除铁,可得到钴质量浓度19.5g/L的钴净化液,有效实现钴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浸出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浸取剂原地浸出离子型稀土矿中试模拟 被引量:6
4
作者 夏侯斌 邓攀 +4 位作者 吴希 刘道斌 邱森 刘宜强 余音宏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2-59,共8页
分别以“散样重装”和保持矿体原样的离子型稀土矿为原料,开展植物浸取剂浸出稀土的小试和“原地浸出”中试模拟试验。探讨了试验动力学,探索了植物浸取剂浓度和用量对浸出的影响,并对它的渗透性和浸取性能与硫酸铵为浸出剂时的进行了... 分别以“散样重装”和保持矿体原样的离子型稀土矿为原料,开展植物浸取剂浸出稀土的小试和“原地浸出”中试模拟试验。探讨了试验动力学,探索了植物浸取剂浓度和用量对浸出的影响,并对它的渗透性和浸取性能与硫酸铵为浸出剂时的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植物浸取剂浸出稀土过程的动力学符合“收缩未反应核模型”;128.2 kg浓度为2%植物浸取剂浸出451 kg稀土矿是合适的;保持矿体原样的稀土矿渗透性较差,植物浸取剂的水平平均渗透速度、垂直平均渗透速度、浸出率分别为0.141 cm/min、0.213 cm/min、94.45%,均好于硫酸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离子型稀土矿 原地浸出 植物浸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浸取剂浸取离子型稀土矿试验探索 被引量:5
5
作者 夏侯斌 蒋小岗 +4 位作者 李平 朱红英 刘宜强 邓攀 邱森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6-43,共8页
采用植物浸取剂浸取离子型稀土矿中稀土,探索了植物浸取剂的浸取机理、适应性、环保性及浸取性能。结果表明,植物浸取剂浸取稀土的机理为离子交换;在液固质量比1∶2,浸取剂滴加速度20mL/min条件下,用浓度为2.0%植物浸取剂水溶液浸取5种... 采用植物浸取剂浸取离子型稀土矿中稀土,探索了植物浸取剂的浸取机理、适应性、环保性及浸取性能。结果表明,植物浸取剂浸取稀土的机理为离子交换;在液固质量比1∶2,浸取剂滴加速度20mL/min条件下,用浓度为2.0%植物浸取剂水溶液浸取5种离子型稀土矿中稀土,浸取率最高为98.97%,最低为95.65%,浸取剂、浸取液及上清液的pH值等14项环保指标值均低于GB 26451-2011限值;浸取渣的pH值等9项环保指标均低于GB 15618-2018限值,pH值、有机质含量高于原矿;在液固比为1∶2,浸取剂滴加速度20mL/min条件下,分别以2%植物浸取剂水溶液和2%硫酸铵水溶液浸取离子型稀土矿中稀土,植物浸取剂水溶液的,浸取率高于硫酸铵水溶液的出峰时间30min,峰值浓度8g/L以上,无拖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离子型稀土矿 浸取 植物浸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铵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卢博 姚文俐 +1 位作者 邓攀 李平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6-38,共3页
以硝酸钕、草酸铵为原料,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采用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钕前驱体,将前驱体在空气中焙烧制备纳米氧化钕粉体。研究了反应温度、物料浓度等因素对粉体的影响,用激光粒度仪测得样品的粒度分布,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样品进... 以硝酸钕、草酸铵为原料,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采用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钕前驱体,将前驱体在空气中焙烧制备纳米氧化钕粉体。研究了反应温度、物料浓度等因素对粉体的影响,用激光粒度仪测得样品的粒度分布,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表征。实验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可以制得平均粒径为100 nm的片状氧化钕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钕 草酸铵 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冶金法回收WC-Co硬质合金废料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夏侯斌 李平 +3 位作者 朱红英 邓攀 余音宏 刘宜强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14,52,共5页
通过热力学计算,从理论上分析了1 550~2 000℃、压力小于1.73Pa的条件下,采用真空冶金法可以从WC-Co硬质合金废料中分离WC硬质相和钴黏结相。随后,以钴含量为3%~15%的WC-Co硬质合金废料为原料进行了钴含量对钴挥发率、纯度以及对WC粉末... 通过热力学计算,从理论上分析了1 550~2 000℃、压力小于1.73Pa的条件下,采用真空冶金法可以从WC-Co硬质合金废料中分离WC硬质相和钴黏结相。随后,以钴含量为3%~15%的WC-Co硬质合金废料为原料进行了钴含量对钴挥发率、纯度以及对WC粉末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钴挥发率随原料钴含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钴含量为8%时钴挥发率达最大值86.63%;原料钴含量对金属钴的纯度无明显规律性影响,钴含量为12%时金属钴纯度达最大值99.95%。WC粉末的XRD谱显示,当原料钴含量为3%和15%时出现钴衍射峰,有钴残留,原料钴含量为5%、8%及12%时未出现钴衍射峰,各次试验均未出现W2C相,无明显脱碳;WC粉末的SEM形貌显示,粉末呈近球形,表面光滑,粒径为1~8μm。试验制得了合格WC粉末和金属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冶金 WC-Co硬质合金废料 碳化钨粉末 金属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ZrC添加量对TiC基钢结硬质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郑铮辉 吕健 +4 位作者 张伟彬 张建波 李亚军 冯可桃 阚高辉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6-81,共6页
以TiC、ZrC为硬质相,加入Mo、Ni、C等元素,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复合TiC-ZrC钢结硬质合金,研究了不同TiC/ZrC质量比对TiC基钢结硬质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对硬质合金试样组织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维氏硬度计、万能电子试... 以TiC、ZrC为硬质相,加入Mo、Ni、C等元素,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复合TiC-ZrC钢结硬质合金,研究了不同TiC/ZrC质量比对TiC基钢结硬质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对硬质合金试样组织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维氏硬度计、万能电子试验机等分别对试样的硬度、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当TiC/ZrC质量比为4/1时,TiC颗粒上出现较多(Ti, Mo, Zr)C壳相,随着TiC/ZrC质量比降低,(Ti, Mo, Zr)C壳相数量减少。当TiC/ZrC质量比为4/1时,合金中的TiC颗粒细小,分布均匀,力学性能最佳,硬度、抗弯强度分别为847.2 HV10、444.5 MPa。随TiC/ZrC质量比降低,合金中ZrC晶粒发生聚集,致使合金力学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C TIC 钢结硬质合金 粉末冶金 硬度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锰钢在球磨机衬板上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罗飞扬 李安运 +1 位作者 程明焱 张选志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1年第3期6-8,共3页
通过降低高锰钢中的锰碳含量,获得了中锰钢.研究表明:中锰钢经1050~1070℃水淬后的基体组织为奥氏体+0~W2级碳化物,在非强烈冲击工况条件下,满足强韧性要求,而耐磨性能优于高锰钢.应用于制造球磨机衬板,每吨铸件成本可比高锰钢降低约... 通过降低高锰钢中的锰碳含量,获得了中锰钢.研究表明:中锰钢经1050~1070℃水淬后的基体组织为奥氏体+0~W2级碳化物,在非强烈冲击工况条件下,满足强韧性要求,而耐磨性能优于高锰钢.应用于制造球磨机衬板,每吨铸件成本可比高锰钢降低约420元,而使用寿命提高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锰钢 耐磨衬板 力学性能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过程氮气分压对(Ti, Nb)(C,N)基金属陶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可桃 吕健 +4 位作者 阚高辉 郑铮辉 李莎 魏剑磊 李亚军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7-54,共8页
以(Ti, Nb)(C,N)固溶体粉末为原料在不同氮气分压下制备(Ti, Nb)(C,N)基金属陶瓷,并制备了Ti(C,N)基金属陶瓷进行对比。采用带有能谱分析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维氏硬度计,并结合热力学计算,研究了在不同氮气分压下烧结对金属陶瓷组织结... 以(Ti, Nb)(C,N)固溶体粉末为原料在不同氮气分压下制备(Ti, Nb)(C,N)基金属陶瓷,并制备了Ti(C,N)基金属陶瓷进行对比。采用带有能谱分析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维氏硬度计,并结合热力学计算,研究了在不同氮气分压下烧结对金属陶瓷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烧结工艺下,与Ti(C,N)基金属陶瓷相比,(Ti, Nb)(C,N)基金属陶瓷晶粒更细小,且仅少数晶粒出现特殊的弱"芯-环"结构。真空烧结(Ti, Nb)(C,N)基金属陶瓷表面形成富粘结相Ni的梯度层。随着烧结过程氮气分压的增大,(Ti, Nb)(C,N)基金属陶瓷表层硬质相异常长大。(Ti, Nb)(C,N)基金属陶瓷梯度结构的形成是由不同氮气分压下材料表面和芯部的N活度存在差异,在热力学耦合作用下,Ti、Nb等元素扩散方向和速率不同所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 Nb)(C N) 金属陶瓷 固溶体 氮气分压 梯度结构 热力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条件对WC-Co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忠华 刘宜强 +2 位作者 余音宏 吴杰 吕健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28,共6页
采用喷雾转化法制备WC-Co复合粉末,再经超音速火焰(HVOF)喷涂制备WC-Co耐磨涂层,并分别在N2和真空气氛中进行550、750、950℃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条件对涂层物相、显微组织、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气氛热处理涂层较N2气... 采用喷雾转化法制备WC-Co复合粉末,再经超音速火焰(HVOF)喷涂制备WC-Co耐磨涂层,并分别在N2和真空气氛中进行550、750、950℃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条件对涂层物相、显微组织、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气氛热处理涂层较N2气氛热处理涂层的脱碳程度更低,且孔隙率也更低;真空热处理工艺可显著提高涂层硬度,改善涂层耐磨性,750℃真空热处理涂层磨损率可降至喷涂态涂层的47%,HV0.3硬度达到1 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CO 涂层 喷雾转化 超音速火焰喷涂 热处理 气氛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浸镀铝锌镀层在NaCl溶液中腐蚀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4
12
作者 姚文俐 董速伟 +2 位作者 陈金清 陈星斌 刘平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1年第3期13-17,共5页
利用循环伏安、动电位极化曲线、腐蚀电位及电化学阻抗等电化学分析手段研究了热浸镀55%Al-Zn-Si及Zn镀层在3.5%NaCl腐蚀介质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及腐蚀演变规律.研究表明,在腐蚀过程中,55%Al-Zn-Si镀层的耐蚀性能和腐蚀寿命要明显好于... 利用循环伏安、动电位极化曲线、腐蚀电位及电化学阻抗等电化学分析手段研究了热浸镀55%Al-Zn-Si及Zn镀层在3.5%NaCl腐蚀介质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及腐蚀演变规律.研究表明,在腐蚀过程中,55%Al-Zn-Si镀层的耐蚀性能和腐蚀寿命要明显好于同条件下的Zn镀层,主要由于55%Al-Zn-Si镀层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铝保护层及Al自身的高耐腐蚀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5%Al-Zn-Si镀层 腐蚀 电化学方法 氯化物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OF喷涂超细结构WC-12Co涂层磨粒磨损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杰 王忠华 吕健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29,共6页
以喷雾转换法制备的球壳形WC-12Co复合粉为原料,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在45#钢上制备超细结构WC-12Co涂层,并测试涂层的显微硬度、开裂韧性。利用XRD、SEM和磨损试验机分析涂层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多孔球壳形W... 以喷雾转换法制备的球壳形WC-12Co复合粉为原料,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在45#钢上制备超细结构WC-12Co涂层,并测试涂层的显微硬度、开裂韧性。利用XRD、SEM和磨损试验机分析涂层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多孔球壳形WC-12Co复合粉在HVOF喷涂过程中发生了中度脱碳,涂层中不仅含有WC、W2C相,还有少量W相;涂层微观结构致密,组织呈岩层状,截面平均显微硬度HV0.3为1 205.5、平均开裂韧性为4.96 MPa·m^1/2;磨损过程中,粘结相被SiO2犁削出非连续状槽沟,WC晶粒剥离或裂解出的细小WC晶粒成为新的磨粒,对粗大晶粒产生磨削或积于裂纹处加剧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壳形WC-Co复合粉 HVOF 涂层 磨粒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