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碳酸氢钠用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中液体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强 胡华琨 +3 位作者 叶玲玲 刘青华 缑海娣 李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碳酸氢钠用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中液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拟行开腹探查术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60例,男37例,女23例,日龄<28 d,出生胎龄29~35周,体重1~3 kg,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 目的探讨复方碳酸氢钠用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中液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拟行开腹探查术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60例,男37例,女23例,日龄<28 d,出生胎龄29~35周,体重1~3 kg,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三组:复方碳酸氢钠组(B组)、复方醋酸钠组(A组)和复方乳酸钠组(L组),每组20例。患儿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联合骶管阻滞。B组、A组和L组分别先予以复方碳酸氢钠、复方醋酸钠和复方乳酸钠20~25 ml·kg^(-1)·h^(-1)静脉泵注,1 h后调节为10~15 ml·kg^(-1)·h^(-1)静脉泵注直至术毕。记录输液开始即刻、输液开始后1 h和输液结束即刻的动脉血pH值、PaO_(2)、PaCO_(2)、BE值、HCO_(3)^(-)、Na^(+)、K^(+)、Ca^(2+)、血糖(Glu)和血乳酸(Lac)浓度。记录上述时点的HR、MAP、SpO_(2)。记录输液开始即刻至输液开始后1 h和输液开始后1 h至输液结束即刻两个时段的输液量、尿量和出血量。记录术中葡萄糖、多巴胺使用量和输血量,记录术中低血压、少尿和代谢性碱中毒发生情况。结果输液开始后1 h和输液结束即刻A组和L组动脉血pH值、BE值、HCO_(3)^(-)浓度均明显低于B组(P<0.05)。输液开始后1 h和输液结束即刻A组和B组动脉血Lac明显低于L组(P<0.05)。B组有1例(5%)使用葡萄糖,A组和L组均无一例使用葡萄糖。A组和L组分别有2例(10%)和1例(5%)输血,B组无一例输血。三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无一例发生少尿和代谢性碱中毒。结论与复方乳酸钠和复方醋酸钠比较,复方碳酸氢钠可更加快速有效地纠正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患儿的代谢性酸中毒,维持酸碱平衡,可安全用于术前已存在代谢性酸中毒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术中液体治疗,且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碳酸氢钠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患儿 代谢酸中毒 液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