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结核分枝杆菌耐二线抗结核药的分子学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袁小亮 张天托 +5 位作者 朱家馨 郑文争 雷建平 涂少华 罗一钧 刘惟优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49-654,共6页
目的初步明确江西省耐二线抗结核药相关基因突变的特征,评价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PCR(multiplex 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AS-PCR)检测二线抗结核药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采用DNA测序方法和MAS-PCR技术,对江西省52株耐... 目的初步明确江西省耐二线抗结核药相关基因突变的特征,评价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PCR(multiplex 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AS-PCR)检测二线抗结核药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采用DNA测序方法和MAS-PCR技术,对江西省52株耐二线抗结核药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位点检测。结果DNA测序分析:39株耐氧氟沙星(Ofx)菌株中,32株存在gyrA基因错义突变,2株发生gyrB基因错义突变。29株耐卡那霉素(Km)或卷曲霉素(Cm)菌株中,22株为rrs1401位点A→G突变。52株耐二线抗结核药的结核分枝杆菌,40株为北京基因型(76.92%,40/52),其中17株北京基因型菌株发生gyrA-GAC94GGC突变(42.50%,17/40),19株北京基因型菌株发生rrs-A1401G突变(47.50%,19/40)。北京基因型与基因突变类型gyrA-GAC94GGC和rrs-A1401G无明显相关性(χ2=1.16、1.92,P值均>0.05)。MAS-PCR检测Ofx耐药株的敏感度为61.54%(24/39),检测Km或Cm耐药株的敏感度为79.31%(23/29)。结论gyrA基因94位密码子突变是江西省结核分枝杆菌Ofx耐药的主要机制;rrs-A1401G突变则是Km或Cm耐药的主要原因。MAS-PCR方法对于快速检测二线抗结核药的耐药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抗药性 细菌 抗生素类 抗结核 卡那霉素 卷曲霉素硫酸盐 聚合酶链反应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HBeAg状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用核苷(酸)类似物后肝炎复发致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病情转归差异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沈佳聪 李小鹏 +4 位作者 程晓宇 车媛梅 雷弯 周观林 张伦理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停用核苷(酸)类似物(NUC)抗病毒治疗后肝炎复发致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临床病情转归的差异及可能的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目的探讨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停用核苷(酸)类似物(NUC)抗病毒治疗后肝炎复发致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临床病情转归的差异及可能的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停用NUC后致HBV-ACLF的CHB患者。根据HBeAg状态分为HBeAg阳性组(n=57)和HBeAg阴性组(n=51),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体征和入院时TBil、DBil、ALT、AST、PT、活化部分PT(APTT)、PT/INR、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以及并发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等)情况、HBV-ACLF病情转归差异。同时,选取48例持续NUC抗病毒治疗>2年且HBV DNA<20 IU/mL的CHB患者,收集并检测其血清HBV pgRNA水平,探讨影响停药时不同HBeAg状态患者HBV-ACLF预后差异的可能原因。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在108例停药复发HBV-ACLF患者中,HBeAg阳性组好转率49.1%,HBeAg阴性组好转率74.5%。HBeAg阴性组的好转率高于HBeAg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1,P=0.006)。HBeAg阳性组入院时HBV DNA水平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8,P=0.002)。在48例长期NUC抗病毒治疗达到病毒学应答的CHB患者中,HBeAg阳性组HBV pgRNA载量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H=2.814,P=0.049)。结论HBeAg阴性CHB患者停用NUC抗病毒治疗后肝炎复发致HBV-ACLF的病情好转率高于HBeAg阳性患者。基线HBV pgRNA水平差异可能与不同HBeAg状态HBV-ACLF的病情转归存在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e抗原 乙型 慢加急性肝衰竭 核苷类 核苷酸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许飞 梁斌 许军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99-100,共2页
目的 探析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江西省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于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 探析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江西省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于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套扎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施行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后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再出血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作出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食管胃静脉曲张消失率(9.43%)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39.62%)(P<0.05);对照组患者的再出血率(41.51%)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再出血率(20.76%)(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2.83%)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19%)(P<0.05).结论 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改善静脉曲张情况,还能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内镜 组织胶注射 套扎术 疗效与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CT定位贴在8例脑结核瘤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施力 刘春文 +2 位作者 廖春平 王芳芳 邓燕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34-135,共2页
脑结核瘤多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常见于肺结核。原发悱肺结核发生血行播散停止后.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可有结核分枝杆菌存留,
关键词 脑结核瘤 临床研究 CT定位 手术中 结核分枝杆菌 中枢神经系统 结核病灶 血行播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CT表现
5
作者 温延斌 陈怡文 朱大庆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680-681,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 CT表现 2型 干酪性病变 诊断准确性 CT资料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