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抑制NF-κB信号通路缓解氧化应激对成骨分化的损害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胥甜甜 田昊春 +3 位作者 杨新民 罗栋华 王长根 漆启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4,共9页
目的 探讨姜黄素抑制氧化应激对成骨分化损害的机制及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氧化应激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姜黄素,测定骨形成指标,并检测参与的潜在信号通路。同时,用姜黄素处理小鼠去卵巢(ovariectomized... 目的 探讨姜黄素抑制氧化应激对成骨分化损害的机制及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氧化应激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姜黄素,测定骨形成指标,并检测参与的潜在信号通路。同时,用姜黄素处理小鼠去卵巢(ovariectomized, OVX)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来证实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结果 体外实验发现,低浓度姜黄素(1~10μmol·L^(-1))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提高骨形成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活性,逆转氧化应激导致的成骨钙沉积下降,降低了核因子kappa-B配体的受体激动剂(RANKL)和白介素-6 (IL-6)的表达。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姜黄素(5 mg·kg^(-1))给药后部分逆转了OVX小鼠血液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活性的比例、降低高骨代谢、增加骨密度(bone density, BMD)、改善了骨小梁的微结构,但高浓度姜黄素无氧化应激保护作用。结论 姜黄素可以减轻氧化应激的骨形成损害,NF-κB信号通路是主要参与通路,姜黄素可能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核转录因子-ΚB 骨质疏松 骨形成 氧化应激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端可弯输尿管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在上尿路结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2
作者 张兆林 谢天朋 +9 位作者 江波 刘佛林 肖日海 袁源湖 邹晓峰 李方志 冷松 钟秉琨 赖小兵 王晓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81-586,共6页
目的探讨末端可弯输尿管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8月采用末端可弯输尿管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75例上尿路结石的资料。肾结石5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2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 目的探讨末端可弯输尿管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8月采用末端可弯输尿管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75例上尿路结石的资料。肾结石5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2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6例。左侧31例,右侧36例,双侧8例。结石长径(18.7±5.2)mm,CT值(1052.4±288.6)HU。结果75例手术均顺利,术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58.6±13.6)min,术后住院时间(2.9±1.0)d。术后第1天结石清除率86.7%(65/75),术后30天结石清除率93.3%(70/75)。术后并发症5例,包括感染性休克1例,发热3例,血尿1例,均治愈。结论末端可弯输尿管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可行,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 输尿管鞘 上尿路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标本留取质量干预对初诊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检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苏伟 李仁忠 +8 位作者 阮云洲 姜佳雯 王萌 谢添 王忠生 许晚光 方冠臣 曾燕 汤文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269-1274,共6页
目的探讨通过留痰干预措施提升痰标本质量对初诊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江西省赣州市5个县(区)作为研究试点,采用社区干预试验的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3—7月试点地区诊断的771例初诊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 目的探讨通过留痰干预措施提升痰标本质量对初诊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江西省赣州市5个县(区)作为研究试点,采用社区干预试验的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3—7月试点地区诊断的771例初诊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8—12月试点地区诊断的645例初诊肺结核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根据医嘱患者自行留痰,干预组实施留痰干预措施(医护人员指导患者留痰,无痰者采取吸热蒸汽、爬楼梯或走动、扣背、雾化吸入辅助留痰)。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病原学阳性检出率的差异;对干预组研究对象即时痰、晨痰、夜间痰等3份痰标本留取的比例及质量,以及各项留痰干预措施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病原学阳性检出率为53.7%(414/771),明显低于干预组的病原学阳性检出率(64.3%,415/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96,P=0.000)。干预组痰涂片镜检和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1.6%(316/612)和62.4%(394/63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2.1%(313/743)和55.0%(396/7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196和7.667,P值分别为0.000和0.006)。其中,干预组痰涂片镜检阴性者经Xpert检测阳性率为28.3%(93/3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3%(93/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干预组即时痰留取比例为99.5%(642/645),合格率为90.0%(578/642);晨痰留取比例为95.5%(616/645),合格率为88.1%(543/616);夜间痰留取比例为88.7%(572/645),合格率为88.6%(507/572)。干预组即时痰留取主要是医生对患者进行留痰宣教,由护士现场指导后直接留痰,占77.1%(495/642);其次为吸入热蒸汽的方式留痰,占10.1%(65/642);通过爬楼梯和扣背方式留痰者各占4.7%(30/642);另有3.6%(23/642)的患者进行了雾化吸入。结论通过留痰干预措施提升痰标本质量可以明显提高初诊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检出率;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适宜的留痰宣教和留痰方式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质量控制 干预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