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执“破立”之笔,谱奋进新篇
- 1
-
-
作者
林文轩
李储希(指导)
黎超(指导)
-
机构
江西省赣州三中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3期8-8,共1页
-
文摘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大破大立,晓喻新生。”斯言至诚,而又瑕于不周,疵于不圆。破的确能为立开篇辟壤,而立又何尝不能为破树杆标向?由此观之,破与立相互转化,相互扶持,我们应把握好“破立”之笔,方能笔下生辉,谱写新章。“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先破后立便是先向前探索,破除障碍,为“立”踏出新路。
-
关键词
不破不立
先破后立
破除障碍
破与立
破而后立
破立
新生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破立共存,方为正道
- 2
-
-
作者
王晨曦
黎超(指导)
李储希(指导)
-
机构
江西省赣州三中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3期9-9,共1页
-
文摘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大破大立,晓喻新生。”——《破晓》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实现“双碳”目标时,着重强调了“破”与“立”的关系:“要先立后破,而不能未立先破。”而在名作《破晓》中也有着对于“破”与“立”的探讨:“不破不立,破而后立。”诚哉斯言,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我的回答是:破而后立,立而后破,破立共处,方为正道。
-
关键词
不破不立
先立后破
大变局
正道
《破晓》
习近平总书记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不屈于事而屈于时
- 3
-
-
作者
王晨曦
黎超(指导)
朱丽珍(指导)
-
机构
江西省赣州三中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6期9-9,共1页
-
文摘
孟子有言:“富贵不能淫,贫贼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在《初刻拍案惊奇》中却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无论是“杀身成仁”,还是“能屈能伸”,面对当今之时局,终究有些僵硬。依我之言,大丈夫生于天地,不屈于事而屈于时,守本心而展锋芒,循时律而避锋芒。
-
关键词
留得青山在
大丈夫
不屈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高中英语词汇学习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黄冰
-
机构
江西省赣州定南三中
-
出处
《英语教师》
2010年第6期60-60,共1页
-
文摘
一、高中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遗忘现象1.读音错误。遗忘单词的读音,特别是对一些读音相似的单词。例如,week和weak;daughter和doctor等。2.单词拼写错误。(1)常表现在名词单数变为复数的词尾变化、动词.ed结尾和-ing结尾的变化等,因为遗忘其词尾的变化规则而导致拼写错误。(2)对一些同音异形和异义词,由于记不清其词形和词义致使拼写错误。(3)对一些动词过去式的不规则变化也容易拼错。
-
关键词
英语词汇学习
高中生
读音错误
拼写错误
规则变化
遗忘
单词
异义词
-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数学作业之我见
- 5
-
-
作者
王璐
阮小云
-
机构
江西省赣州三中
-
出处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5年第17期19-19,共1页
-
文摘
一、精选数学作业题所谓精选数学作业题,就是老师根据教学进度,从课本和练习册中,把作业题选精,或老师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数学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做这些作业题得到所期望的发展,而且练得恰到好处.为什么要精选数学作业题呢?主要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原因.就"质"而言,我们可从理论上更深刻地揭示精选数学作业的重要性.如果学生是通过"做和反思"学习数学的,那么他们做什么样的数学题。
-
关键词
作业批改
可从
学有余力
解题方法
观点审视
开放式问题
钻研精神
考试题目
充足理由律
劳动付出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对数学竞赛的几点思考
- 6
-
-
作者
王璐
阮小云
-
机构
江西省赣州三中
-
出处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5年第10期48-48,共1页
-
文摘
作为一种数学教育活动的数学竞赛,对于推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课堂教学难以取代的作用.下面谈谈本人的粗浅看法.一、学生的选拔与培养1.实行小班化教学,努力营造竞赛氛围.理科奥赛班是竞赛的主力军,应实行小班化教学,名额40人最佳.这样的精英教学的优势有:①固定的班级,固定的学生,固定的老师有利于竞赛的连续性与严肃性.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也有可能给他们更多的自由与便利.
-
关键词
数学竞赛
小班化教学
钻研精神
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
科任老师
教学任务
教学质量
课时量
解题技巧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优化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
- 7
-
-
作者
李史富
-
机构
江西省赣州三中
-
出处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5年第20期84-84,共1页
-
文摘
学生在课堂获取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能力,课堂教学革故鼎新对教师来讲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多角度调动学生思维,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让每一个学生对物质形态与变化的观察和感知,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和想象都成为实践者、研究者、探索者,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本文提出了化学教学实效性的优化方案.
-
关键词
高中化学
优化教学
实效性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通过对比编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精华
- 8
-
-
作者
王璐
阮小云
-
机构
江西省赣州三中
-
出处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5年第12期45-45,共1页
-
文摘
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和学生提起,题海无涯,回头是岸.意思是说题目我们是做不完的,只有在做题中不断去总结它的方法,它的思路,做一道题就掌握这一类题,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回头是岸.那我们老师也要多动脑筋,通过改编题目其实就能起到这个效果.
-
关键词
数形结合
教学过程
难度系数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