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物过敏对炎症性肠病的影响
1
作者 吴欢 陈碧华 +4 位作者 吴雨泓 刘瀚文 牛娇娇 孟轩夷 陈红兵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419-428,共10页
目的:研究小鼠在食物过敏(Food allergy,FA)影响下对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发生的作用,为人们了解食物过敏对炎症性肠病的影响以及两者关联性提供新的科学认知。方法:将成年雌性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 目的:研究小鼠在食物过敏(Food allergy,FA)影响下对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发生的作用,为人们了解食物过敏对炎症性肠病的影响以及两者关联性提供新的科学认知。方法:将成年雌性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炎症性肠病组(IBD组)和食物过敏-炎症性肠病组(FA-IBD组)。首先采用MC903与卵清蛋白共同涂抹的方式构建食物过敏模型,通过过敏表型评分、体温变化、血清特异性抗体和小鼠肥大细胞蛋白酶浓度来评价食物过敏反应的发生。在食物过敏模型构建结束后,通过连续7 d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构建炎症性肠病模型,通过小鼠体重、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长度、肠道组织学和相关基因表达来鉴定小鼠在食物过敏影响下IBD肠道组织的变化情况。结果:相较于control组与IBD组,FA-IBD组小鼠体温显著下降(P<0.01、P<0.05),过敏表型评分(P<0.0001、P<0.001),血清中IgE(P<0.0001)与MCPT-1(P<0.0001)水平显著上升,表明食物过敏模型构建的成功。炎症性肠病构建结束后,与IBD组相比,FA-IBD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上升变缓,结肠缩短程度显著降低(P<0.01),肠道损伤减轻,结肠中IL-6、IL-1β和IFN-γ均呈下降趋势,同时紧密连接蛋白Muc-2、Ocln、Zo-1等基因表达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结论:小鼠暴露于食物过敏状态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炎症性肠病引发的肠道炎症以及肠道屏障受损状态,从而缓解炎症性肠病的肠道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炎症性肠病 炎症反应 炎症因子 肠道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