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结核分枝杆菌耐二线抗结核药的分子学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袁小亮 张天托 +5 位作者 朱家馨 郑文争 雷建平 涂少华 罗一钧 刘惟优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49-654,共6页
目的初步明确江西省耐二线抗结核药相关基因突变的特征,评价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PCR(multiplex 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AS-PCR)检测二线抗结核药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采用DNA测序方法和MAS-PCR技术,对江西省52株耐... 目的初步明确江西省耐二线抗结核药相关基因突变的特征,评价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PCR(multiplex 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AS-PCR)检测二线抗结核药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采用DNA测序方法和MAS-PCR技术,对江西省52株耐二线抗结核药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位点检测。结果DNA测序分析:39株耐氧氟沙星(Ofx)菌株中,32株存在gyrA基因错义突变,2株发生gyrB基因错义突变。29株耐卡那霉素(Km)或卷曲霉素(Cm)菌株中,22株为rrs1401位点A→G突变。52株耐二线抗结核药的结核分枝杆菌,40株为北京基因型(76.92%,40/52),其中17株北京基因型菌株发生gyrA-GAC94GGC突变(42.50%,17/40),19株北京基因型菌株发生rrs-A1401G突变(47.50%,19/40)。北京基因型与基因突变类型gyrA-GAC94GGC和rrs-A1401G无明显相关性(χ2=1.16、1.92,P值均>0.05)。MAS-PCR检测Ofx耐药株的敏感度为61.54%(24/39),检测Km或Cm耐药株的敏感度为79.31%(23/29)。结论gyrA基因94位密码子突变是江西省结核分枝杆菌Ofx耐药的主要机制;rrs-A1401G突变则是Km或Cm耐药的主要原因。MAS-PCR方法对于快速检测二线抗结核药的耐药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抗药性 细菌 抗生素类 抗结核 卡那霉素 卷曲霉素硫酸盐 聚合酶链反应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抗结核药品固定剂量复合剂在省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推广使用的实施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倪 黄飞 +16 位作者 竺丽梅 曾谊 张瑞梅 耿红 刘学法 郑建刚 宗佩兰 曾忠 李进岚 蔡翠 郭晓红 钟引 刘莉 谢艳 杜芳芳 周林 成诗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927-933,共7页
目的:评价在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中,省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推广使用抗结核药品固定剂量复合剂(FDC)使用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典型抽样的方法,在全国选择5个省,每省一个省级和一个地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作为研究现场,采取观察性研究方法... 目的:评价在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中,省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推广使用抗结核药品固定剂量复合剂(FDC)使用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典型抽样的方法,在全国选择5个省,每省一个省级和一个地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作为研究现场,采取观察性研究方法,对新诊断的利福平敏感或无耐药检测结果的肺结核患者,根据FDC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使用抗结核FDC患者的纳入和退组情况。结果:2021年4月1日至7月31日,10个机构登记新诊断的利福平敏感或无耐药检测结果的肺结核患者3558例,抗结核FDC使用率为71.9%(2559/3558),其中最高为94.5%(346/366),最低为45.6%(215/472);12.1%(431/3558)的患者因禁忌证未使用抗结核FDC,有禁忌证的患者占登记患者数的比例最高为43.9%(207/472),最低为2.3%(5/215)。使用抗结核FDC的患者中22.3%(571/2562)在疗程中途停止使用抗结核FDC,各机构中最高为44.8%(155/346),最低为3.6%(13/365);退组患者中54.5%(311/571)由于发生不良反应调整方案;各机构中发生不良反应退组的患者占使用抗结核FDC患者的比例,最高为27.2%(94/346),最低为0.3%(1/300);治疗第1个月的退组率为7.9%(203/2559),治疗第6个月的退组率为0.4%(8/1996),退组率随疗程呈明显下降趋势(χ^(2)_(趋势)=14.277,P<0.05)。结论:抗结核FDC适宜在省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使用,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是进一步提高抗结核FDC使用率和降低FDC中断治疗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药物疗法 可行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诊断抗结核药物所致超敏反应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于青 代亮 +1 位作者 陈雪花 廖永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3339-3342,共4页
目的分析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DLST)诊断抗结核药物所致超敏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江西省胸科医院住院的初治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超敏反应的患者60例。同期选取本院初治肺结核治疗过程中未发生超敏反应的患... 目的分析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DLST)诊断抗结核药物所致超敏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江西省胸科医院住院的初治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超敏反应的患者60例。同期选取本院初治肺结核治疗过程中未发生超敏反应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以药物激发试验(DPT)作为判定何种药物所致超敏反应的金标准;分析DLST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乙胺丁醇(EMB)、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所致超敏反应的诊断价值。结果 DLST诊断INH、EMB、RFP、PZA所致超敏反应的灵敏度分别为52.38%、50.00%、43.48%、58.33%,特异度分别为97.98%、99.09%、97.94%、100.00%。结论 DLST在诊断患者因何种抗结核药物所致超敏反应上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对指导临床应用抗结核药物有较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药物过敏 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 药物激发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基础疾病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及防治措施评价 被引量:24
4
作者 雷建平 邓国防 刘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 探讨肝脏基础疾病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及评价若干肝损伤防治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全部1337例患者(A组)实施肝损伤防治措施(其中有肝脏基础疾病患者287例),肝损伤患者245例为B组;B组又分... 目的 探讨肝脏基础疾病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及评价若干肝损伤防治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全部1337例患者(A组)实施肝损伤防治措施(其中有肝脏基础疾病患者287例),肝损伤患者245例为B组;B组又分为肝损伤前未接受防治措施211例为B1组和接受防治措施后发生肝损伤34例为B2组.分析肝脏基础疾病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并评价防治效果.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有肝脏基础疾病患者肝损伤发生率40.4%(116/287),高于无基础疾病患者(12.3%,129/1050);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肝损伤发生率58.5%(83/142),高于全部患者(18.3%,245/1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2320、119.7547,P值均<0.01).B1组丙氨酸转氨酶(ALT)≥8倍正常值上限(ULN) (41/211)或(和)总胆红素(TBIL)≥4倍ULN者(44/211)高于B2组(0/34和2/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9344、4.3033,P<0.01或P<0.05).B2组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173.8±197.0) IU/L、(113.3±208.6) IU/L、(74.5±73.4) IU/L、(22.3±84.9) μmol/L、(11.3±36.9)μmol/L、(10.7±25.4) μmol/L]均低于B1组[(343.4±235.4) IU/L、(270.7±246.6) IU/L、(115.5±83.5) IU/L、(84.6±102.6) μmol/L、(34.7±42.8)μmol/L、(30.5±30.7)μmol/L],而白蛋白(Alb)[(35.5±3.8) g/L]高于B1组[(32.5±3.7)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805、3.5226、2.6990、3.2093、2.8648、3.4089和t’=4.0968,P值<0.01或<0.05).B2组治疗中断率低于B1组(2/34,211/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0.2098,P<0.01).结论 肝脏基础疾病可增加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抗结核治疗中执行肝损伤防治措施可减少肝损伤的发生并减少治疗中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肝炎 中毒性 肝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结核病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46
5
作者 雷建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774-782,共9页
抗结核治疗中药物不良反应较为常见,其发生原因复杂多样,应熟悉相关危险因素,完善实验室检查发现手段,探讨合理地调整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的防范措施、不良反应的治疗处理及停药措施,努力实现预防、治疗和管理措施的与时俱进.
关键词 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预防和控制 抗结核药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69、CD40L表达在识别抗结核药物诱导超敏反应致敏药物中的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吴于青 姜国强 宗佩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75-1879,共5页
目的观察药物刺激后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CD69、CD40L的表达变化,与药物激发试验结果比较,评价其在识别此类患者致敏药物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初治肺结核治疗过程... 目的观察药物刺激后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CD69、CD40L的表达变化,与药物激发试验结果比较,评价其在识别此类患者致敏药物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初治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超敏反应的患者26例为病例组,同期未出现超敏反应的对照组10例,采外周静脉血进行细胞原代分离后分别加入结核药进行细胞培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CD40L和CD69两种蛋白的表达。结果根据后期药物激发试验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致敏药物组和非致敏药物组;与对照组相比,致敏药物组患者PBMCs中表达CD40L、CD69的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而非致敏药物组PBMCs中表达CD40L、CD69的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性,同时致敏药物组与非致敏药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致敏药物刺激后CD69、CD40L表达增加,这可能是一种用于识别此类患者致敏药物的有意义的体外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超敏反应 致敏药物 流式细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及期望 被引量:4
7
作者 雷建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923-927,共5页
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过敏反应)的诊断仍然是结核病临床和实验室工作者的难题。药物超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范畴,公认超敏反应类型分为4型。包括I型超敏反应或通常所说的过敏反应(anaphylaxis),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溶解型(cytoly... 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过敏反应)的诊断仍然是结核病临床和实验室工作者的难题。药物超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范畴,公认超敏反应类型分为4型。包括I型超敏反应或通常所说的过敏反应(anaphylaxis),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溶解型(cytolytictype)或细胞毒型(cytotoxictype)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Ⅲ型超敏反应(immunecomplexhypersensitivity)亦称免疫复合物病,Ⅳ型超敏反应也称延缓型超敏反应(delayedhypersensitivi—ty)。超敏反应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相关细胞因子检测、特异性抗药抗体检测、药物刺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特异性浆细胞检测、特异性T淋巴细胞检测、过敏相关基因检测等。期待我们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研究领域着手系统的、基础的及临床应用的多中心的研究,不久的将来形成新的诊断药物过敏反应实验室检查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药物过敏 临床实验室技术 药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基因多态性和利福平血药浓度对肝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邓国防 孙丽珍 +5 位作者 詹森林 李巍 吴于青 邓群 雷建平 余少良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933-937,共5页
目的观察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81(OTP1B1,又称编码基因SLCO181)A388G基因多态性和利福平血药浓度对肝脏毒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来自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接受治疗的汉族患者,服用含利福平药物肝功能异常... 目的观察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81(OTP1B1,又称编码基因SLCO181)A388G基因多态性和利福平血药浓度对肝脏毒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来自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接受治疗的汉族患者,服用含利福平药物肝功能异常的肺结核患者(简称“异常组”)和服用含利福平药物肝功能正常的肺结核患者(简称“正常组”)各30例,其中正常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7.70±11.78)岁;异常组: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38.60±11.56)岁。分别进行OATP1B1A388G基因分型和利福平血药浓度检测,使用GraphPadPrism5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y。检验比较正常组与异常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以t检验比较正常组与异常组利福平血药浓度差异,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正常组患者OATP1B1A388G基因rs2306283位点基因频率分布A:36.7%(22/60),G:63.3%(38/60),异常组A:23.3%(14/60),G:76.7%(46/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P〉0.05);正常组患者利福平血药浓度检测结果为(69.36±28.85)mg/L,异常组为(33.20±19.8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P〈0.05)。结论OATPIBlA388G基因多态性分布与服用含利福平药物的肝毒性无明显相关,而利福平血药浓度与肝毒性呈明显相关,应加强对利福平血药浓度监测,降低患者肝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阴离子转运子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利福平 血药浓度 药物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异烟肼使用说明书中“每日剂量不超过300mg”的质疑 被引量:3
9
作者 雷建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90-92,共3页
笔者从1970年3月开始当医生,1983年1月开始当结核病专科医生,至今行医46年(结核病专科医生33年)。在使用异烟肼治疗结核病的过程中,一直遵守《儿科学》、《实用儿科学》、《内科学》、《实用内科学》等专著关于异烟肼的剂量标准,
关键词 异烟肼 使用说明书 每日剂量 《实用内科学》 《儿科学》 专科医生 《内科学》 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