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腔内心电图联合超声探查在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郑晓玲 魏清风 +1 位作者 汪华萍 李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76-1581,共6页
目的:探讨自制转换器显示腔内心电图联合超声探查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尖端定位中应用效果以及P波定位代替X线检测的可能性。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PICC置管患者1 028例,... 目的:探讨自制转换器显示腔内心电图联合超声探查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尖端定位中应用效果以及P波定位代替X线检测的可能性。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PICC置管患者1 028例,按照住院号尾数的奇偶分为实验组(n=513)和对照组(n=515)。实验组通过自制转换器把体表心电图转化为腔内心电图,然后通过观察P波变化和超声探查来检测尖端位置,对照组通过超声探查来检测导管尖端位置,置管后2组患者均拍X线片。记录两组患者的尖端到位情况、异位情况以及实验组P波预测与X线检测结果的一致程度。结果:实验组尖端到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75,P=0.000);对减少不同部位的异位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锁骨下反折以及腋静脉的异位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0,P=0.708;χ-2=2.997,P=0.083);实验组P波预测尖端到位情况与X线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较好(κ=0.877,P=0.000)。结论:应用自制转换器显示腔内心电图联合超声探查可以提高置管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对于有特征性P波的患者,腔内心电图P波定位对X线检测定位具有替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心电图 自制转换器 超声探查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汪华萍 杨利霞 +1 位作者 章玉英 洪金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995-3997,共3页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ECG)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的准确性。方法观察组为2016年1~3月份PICC置管患者282例,在置管过程中使用腔内ECG进行导管尖端定位,置管完成后再对导管尖端进行胸部X线摄片;对照组为回顾性资...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ECG)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的准确性。方法观察组为2016年1~3月份PICC置管患者282例,在置管过程中使用腔内ECG进行导管尖端定位,置管完成后再对导管尖端进行胸部X线摄片;对照组为回顾性资料,调取2014年1~3月份PICC置管患者的X线胸部正位片307例,对照组患者在置管过程中没有使用实时定位技术,置管完成后对导管尖端进行胸部X线摄片,然后将两组X线摄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到达上腔静脉、上腔静脉下1/3及CAJ(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上壁交界连接点)的百分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置管过程中应用腔内ECG定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异位率,同时实现更好的精准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ECG 引导 PICC置管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