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技术在食用油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耿响 杨丽芳 李刚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02-104,108,共4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由于其分析速度快、信息量大、不破坏样品、无污染、操作技术要求低等特点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众多领域得到研究和应用。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油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主要包括在食用油酸值、过氧化值、脂... 近红外光谱技术由于其分析速度快、信息量大、不破坏样品、无污染、操作技术要求低等特点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众多领域得到研究和应用。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油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主要包括在食用油酸值、过氧化值、脂肪酸含量、种类及掺假判定、调和油配比等多个方面的研究。虽然食用油种类繁多、近红外光谱仪器和软件的专用性不足,是造成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油实际检测中应用的阻碍,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该技术在食用油领域一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快速检测 食用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茶粕中茶皂素快速测定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刚 耿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2期223-224,272,共3页
[目的]研究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粕中茶皂素的快速检测应用。[方法]在确定了装样厚度的基础上,利用115个茶粕样品结合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了茶粕中茶皂素含量的分析模型,为验证模型的实用性,对90个茶粕样品进行了预测,将预测结果与标准方... [目的]研究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粕中茶皂素的快速检测应用。[方法]在确定了装样厚度的基础上,利用115个茶粕样品结合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了茶粕中茶皂素含量的分析模型,为验证模型的实用性,对90个茶粕样品进行了预测,将预测结果与标准方法结果进行成对结果 t检验。[结果]试验得出,该试验方法与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中心的标准操作规范JXSOP070-2013的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并据此制定了茶粕中茶皂素近红外快速检测方法的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SOP),经实际应用证明效果显著。[结论]利用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快速分析茶粕中茶皂素含量具有快速、高效、环保的特点,可提高检测速度和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快速检测 茶粕 茶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和变量优选的棉麻混纺织物棉含量快速检测 被引量:14
3
作者 孙通 耿响 刘木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57-3261,共5页
纺织品纤维成分的快速检测对其生产过程质量监控、贸易和市场监督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联合变量优选对棉麻混纺织物中的棉含量进行快速检测研究。采用NIRFlex N-500型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在4 000~10 000cm^-1光谱范围内... 纺织品纤维成分的快速检测对其生产过程质量监控、贸易和市场监督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联合变量优选对棉麻混纺织物中的棉含量进行快速检测研究。采用NIRFlex N-500型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在4 000~10 000cm^-1光谱范围内采集样本的反射光谱,对样本光谱进行范围初选和预处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UVE(uninformative variables elimination),SPA(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及CARS(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方法对光谱变量进行优选,再应用PLS(partial least squares)建立棉麻混纺织物中的棉含量预测模型。最后,采用最优预测模型对未参与建模的样本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4 052~8 000cm^-1光谱范围为棉含量较优的建模光谱范围。CARS变量选择方法能较为有效地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CARS-PLS模型的校正集、预测集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03,0.749和8.01%,12.93%。因此,近红外光谱联合CARS变量优选可以用于棉麻混纺织物棉含量的快速检测,CARS方法可以有效简化预测模型,提高预测模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变量选择 棉麻混纺织物 棉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检测婴幼儿营养米粉蛋白质含量
4
作者 于清丽 石磊 +1 位作者 耿响 刘秀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7-240,251,共5页
以160个婴幼儿营养米粉为样品,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婴幼儿营养米粉中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模型。比较了2、3、4、5、6、7、8 mm不同装样厚度(即光程)下样品近红外光谱的稳定性,通过样品光谱在不同波数下的标准差选定了... 以160个婴幼儿营养米粉为样品,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婴幼儿营养米粉中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模型。比较了2、3、4、5、6、7、8 mm不同装样厚度(即光程)下样品近红外光谱的稳定性,通过样品光谱在不同波数下的标准差选定了5 mm为最佳的装样厚度;比较了变量标准化、导数、多元散射校正和9点平滑预处理方法对模型建立的影响,根据模型的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确定了最佳的预处理方法,为变量标准化、一阶导数和9点平滑,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结合国标方法测定的蛋白质含量建立了婴幼儿营养米粉中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定标集和验证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6、0.9841,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431%、0.2456%,对已建立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进行了外部样品验证,预测准确度达到96%,验证结果证明了近红外检测技术与国标方法一致性较好,速度快且不需要样品前处理,在婴幼儿营养米粉蛋白质含量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婴幼儿营养米粉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