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硫废弃物对宁夏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茜 刘松涛 +2 位作者 孙兆军 何俊 王小玲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62,共3页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研究施用脱硫废弃物种植国槐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其对国槐生长的影响,同时监测土壤及地下水的As及重金属含量,以期为宁夏盐碱地绿化造林提供安全有效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施用脱硫废弃物可明显降低土壤pH值、全...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研究施用脱硫废弃物种植国槐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其对国槐生长的影响,同时监测土壤及地下水的As及重金属含量,以期为宁夏盐碱地绿化造林提供安全有效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施用脱硫废弃物可明显降低土壤pH值、全盐含量、碱化度,施用3a后其分别较未施用脱硫废弃物处理降低17.20%、47.02%、37.55%;施用脱硫废弃物可显著提高国槐成活率,施用3a后国槐成活率达83.33%,较未施用脱硫废弃物处理显著提高了42.86%;施用脱硫废弃物3a后土壤和地下水As、Hg、Pb、Cr、Cd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值。可见,利用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并进行绿化造林既行之有效,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弃物 盐碱土 改良 国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的开花特性及传粉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淑娟 杨爱红 +4 位作者 周华 刘腾云 李彦强 钟永达 余发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研究樟树的开花及传粉生物学特性。[方法]测量花部综合特征,MTT法测花粉活性,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柱头的可授性,通过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和人工授粉试验测定樟树的繁育系统类型,通过访花观察确定樟树的主要传粉者类型。[结果]樟... [目的]研究樟树的开花及传粉生物学特性。[方法]测量花部综合特征,MTT法测花粉活性,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柱头的可授性,通过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和人工授粉试验测定樟树的繁育系统类型,通过访花观察确定樟树的主要传粉者类型。[结果]樟树的花较小,柱头-花药间存在一定的空间分离;樟树的单花期3~4 d,花粉的高活性可以持续到花开后的第3天,而柱头具有较高的可授性是在花开的前2 d;樟树的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且樟树的结实率受到传粉者不足的限制,导致其自然结实率偏低,只有36.7%。[结论]该研究可为深入开展樟树的种质资源保存、杂交育种以及良种选育等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传粉生物学 繁育系统 结实率 花粉活性 柱头可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和甘草苷生物合成与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定定 李辉虎 +3 位作者 汤兴涌 余发新 孔丹宇 刘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53,共10页
甘草是一种被多个国家药典收录的常用中草药,由豆科甘草属特定物种的根和匍匐茎炮制而成。甘草含有丰富的次生代谢物和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和增强免疫等多方疗效。甘草酸和甘草苷是甘草最重要的活性物质。近年... 甘草是一种被多个国家药典收录的常用中草药,由豆科甘草属特定物种的根和匍匐茎炮制而成。甘草含有丰富的次生代谢物和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和增强免疫等多方疗效。甘草酸和甘草苷是甘草最重要的活性物质。近年来甘草酸和甘草苷的生物合成和调控的研究进展突出。为此,本文综述了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非生物胁迫、生物因素对合成通路调控的研究进展;也对甘草酸和甘草苷的生物合成及调控的未来研究提出展望,以期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带来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生物合成 调控 甘草酸 甘草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樟树初级核心种质取样方法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钟永达 刘立盘 +6 位作者 李彦强 吴照祥 杨爱红 刘淑娟 刘巧丽 刘腾云 余发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3,共13页
为了优化樟树种质资源保存策略,提高利用效率,利用872份中国樟树种质资源的苗高、地径、种子大小和千粒质量4个表型数据为材料,从分组方法、组内抽样比例方法、聚类方法、抽样策略、总体取样比例等方面进行中国樟树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 为了优化樟树种质资源保存策略,提高利用效率,利用872份中国樟树种质资源的苗高、地径、种子大小和千粒质量4个表型数据为材料,从分组方法、组内抽样比例方法、聚类方法、抽样策略、总体取样比例等方面进行中国樟树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聚类方法和取样策略下采用4种系统取样法构建的核心种质的效果是不同的,在确定最长距离法和优先取样策略的前提下,组内采用对数比例法所构建的樟树核心种质效果较好。应用最长距离法进行聚类筛选出的核心种质的极差符合率和变异系数变化率相对高于其他6种方法,是构建樟树核心种质的最佳聚类方法;优先取样法构建的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表型频率方差、表型方差和变异系数变化率的值都是最佳的。在25%的取样比例下,遗传多样性指数、表型保留比例和表型方差的值最高,表型频率方差最小,是构建樟树初级核心种质的最佳取样比例。综合6个参数的分析结果,最终确定种源-对数比例-最长距离法聚类-优先取样法为构建中国樟树核心种质的优选取样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种质资源 核心种质 取样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花瑞香的繁殖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淑娟 杨爱红 +1 位作者 周华 余发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6-634,共9页
瑞香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和观赏价值,在中国资源丰富,但自然条件下低坐果率限制了该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研究以橙花瑞香为对象,通过对其有性繁殖及传粉特性的研究,探索其自然坐果率低的原因,内容包括花部特征的测量分析,MTT... 瑞香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和观赏价值,在中国资源丰富,但自然条件下低坐果率限制了该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研究以橙花瑞香为对象,通过对其有性繁殖及传粉特性的研究,探索其自然坐果率低的原因,内容包括花部特征的测量分析,MTT染色法测定花粉活性,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扫描电镜观察柱头、花粉的形态,传粉者观察,通过花粉胚珠比(P/O)和人工授粉实验推测橙花瑞香的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橙花瑞香的花部结构特殊,管状小花,花药两轮,雌雄蕊分离。花开后的花粉具有活性,柱头具有可授性,扫描电镜下,柱头和花粉的结构没有发育异常,且柱头上有花粉落置。橙花瑞香的传粉者主要是夜间访花的蛾类,访花频率低。P/O及人工授粉实验表明橙花瑞香的繁育系统为专性异交。橙花瑞香的坐果率非常低,自然坐果率为1.4%,人工异花授粉为23.3%,低坐果率可能是受其开花量大、异花花粉限制、资源限制以及花部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花瑞香 繁殖 传粉生物学 扫描电镜 坐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对观赏辣椒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华 刘淑娟 +2 位作者 刘腾云 吴照祥 余发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57,共6页
在完全人工光源的植物工厂中,以观赏辣椒品种蟠桃观赏椒为试材,研究红蓝组合LED光源中加入不同比例的UV-B对观赏辣椒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红蓝组合光质相比,添加UV-B光源可以显著降低观赏辣椒的株高,缩短茎间距,增加... 在完全人工光源的植物工厂中,以观赏辣椒品种蟠桃观赏椒为试材,研究红蓝组合LED光源中加入不同比例的UV-B对观赏辣椒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红蓝组合光质相比,添加UV-B光源可以显著降低观赏辣椒的株高,缩短茎间距,增加叶片数及叶宽,对单株结果数和单果质量并无显著影响;添加UV-B可明显提高果实发育后期的花青素含量,添加2.32%UV-B处理可明显提高果实VC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 观赏辣椒 生长发育 花青素 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素营养对水稻抗重金属毒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松涛 李茜 王小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3期405-408,417,共5页
综述了植物硅素的营养来源、水稻吸收硅素营养的特性,系统阐述了硅素增强水稻抗重金属毒害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硅素营养在水稻抗逆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硅素 水稻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美马褂木无性系幼林生长性状变异及选择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军贺 傅爱平 +7 位作者 钟永达 吴照祥 李辉虎 刘腾云 杨爱红 陈彩慧 徐立安 余发新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0-76,共7页
为筛选出亚美马褂木优良无性系,并进一步提高杂交育种效率,以30个亚美马褂木半同胞杂交子代优良单株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造林后连续3年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并采用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和加权系数法... 为筛选出亚美马褂木优良无性系,并进一步提高杂交育种效率,以30个亚美马褂木半同胞杂交子代优良单株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造林后连续3年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并采用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和加权系数法对30个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和早期选择。结果表明:造林3 a时亚美马褂木无性系苗高和地径平均值分别为2.27 m和4.49 cm,苗高和地径无性系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造林3 a时苗高和地径的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0.84和0.79,远高于单株重复力;最终定选的4个优良无性系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为3.08 m和5.71 cm,平均遗传增益和现实增益分别达到30.05%、21.38%和35.60%、27.16%。研究显示,亚美马褂木幼林无性系间生长性状变异丰富且受较高的遗传调控,在早期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美马褂木 遗传参数 综合评价 无性系 遗传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对铜胁迫的生长和生理响应及铜富集转运特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淑娟 欧阳雪灵 +3 位作者 杨爱红 刘腾云 刘立盘 周华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41,共10页
以前期在铜污染矿区修复中筛选出的耐铜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为材料,通过盆栽模拟实验,以不添加铜为对照(CK),设置50、150、300、600、900、1200 mg/kg 6个处理浓度,胁迫处理60 d后,测定樟树的生物量积累、叶绿素含量、... 以前期在铜污染矿区修复中筛选出的耐铜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为材料,通过盆栽模拟实验,以不添加铜为对照(CK),设置50、150、300、600、900、1200 mg/kg 6个处理浓度,胁迫处理60 d后,测定樟树的生物量积累、叶绿素含量、生理生化指标及樟树对铜离子的富集和转移量,分析不同浓度铜处理对耐铜樟树生长、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及铜在不同组织的富集转运规律。结果显示,樟树对铜胁迫表现出低浓度(150 mg/kg)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在900 mg/kg处理时没有显著升高;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则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逐渐升高。各器官铜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根>叶>茎,樟树主要将铜富集在根系,往地上茎和叶的转移率很低,极大地降低了对茎、叶的铜毒害作用,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铜由根系向叶片的转移率IF(Leaf/Root)由对照处理的0.078逐降至1200 mg/kg处理时的0.007;铜由根系向茎的转移率IF(Stem/Root)由对照处理的0.06逐降至1200 mg/kg处理时的0.005。综合其生长、生理及铜的富集转运特性,樟树对铜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耐受浓度可达900 mg/kg,是可用于铜污染土壤种植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铜胁迫 生理响应 富集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波长LED光源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7
10
作者 周华 刘淑娟 +4 位作者 王碧琴 刘腾云 李彦强 肖亮 余发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9-433,共5页
为了给设施园艺中推广应用LED光源提供依据,研究了660 nm红光(R)、450 nm蓝光(B)以及由红光、蓝光和300 nm紫外光(UV-B)组成的配比光(R∶B=4∶1、R∶B=8∶1、R∶B∶UV-B=20∶5∶1)对生菜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荧光灯相... 为了给设施园艺中推广应用LED光源提供依据,研究了660 nm红光(R)、450 nm蓝光(B)以及由红光、蓝光和300 nm紫外光(UV-B)组成的配比光(R∶B=4∶1、R∶B=8∶1、R∶B∶UV-B=20∶5∶1)对生菜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荧光灯相比,红光显著提高地上生物量的积累,有利于产量的提高,但降低维生素C和粗蛋白质含量;蓝光具有明显矮化植物的效果,同时提高生菜的维生素C和粗蛋白质含量;复合光质(R∶B∶UV-B=20∶5∶1)显著降低生菜的叶面积,提高维生素C、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LED光源 生长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胁迫下北美鹅掌楸幼苗形态和生长的响应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彦强 高柱 +4 位作者 孙小艳 钟永达 周华 刘腾云 余发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13,共6页
为探索不同家系北美鹅掌楸的耐淹性差异,采用盆栽苗模拟淹水法对Louis(L),Kent(K)和Penn(P)3个家系的2年生幼苗进行处理,研究皮孔、膝根、绿叶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膝根形成是北美鹅掌楸淹水胁迫的应激反应,同一家系随胁迫水位... 为探索不同家系北美鹅掌楸的耐淹性差异,采用盆栽苗模拟淹水法对Louis(L),Kent(K)和Penn(P)3个家系的2年生幼苗进行处理,研究皮孔、膝根、绿叶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膝根形成是北美鹅掌楸淹水胁迫的应激反应,同一家系随胁迫水位高度的增加膝根长度和粗度分别呈增长和增粗的趋势,不同家系膝根生长量存在差异,L家系膝根最长、最细,P家系增粗最快,K家系居中;通气组织皮孔的形成增高了北美鹅掌楸的耐淹性,皮孔数L家系>K家系>P家系;在淹水条件下植株表现为枯死及绿叶数减少,其中K家系绿叶数最多,不同家系表现存在差异;水中穿孔根的生长提高了地上/地下部分比值,增加吸氧表面积而提高耐淹性能,是一种应激反应。3个家系耐淹性强弱依次为L家系>K家系>P家系,膝根长度和皮孔数量与北美鹅掌楸耐水能力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鹅掌楸 淹水胁迫 膝根 皮孔 耐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种苗表型初步构建中国樟树核心种质 被引量:9
12
作者 钟永达 赵善文 +11 位作者 程泽龙 李彦强 刘立盘 杨爱红 孙小艳 刘腾云 刘淑娟 肖亮 周华 吴照祥 蒋祥英 余发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89,共9页
樟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用材和绿化树种。构建中国樟树核心种质,不仅能准确快速挖掘优异基因源,而且能减少工作量、提高育种效率。以樟树种质资源库中的872份樟树种质资源为材料,根据种源分成45个组,基于种子大小、千粒质量、苗高和地径... 樟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用材和绿化树种。构建中国樟树核心种质,不仅能准确快速挖掘优异基因源,而且能减少工作量、提高育种效率。以樟树种质资源库中的872份樟树种质资源为材料,根据种源分成45个组,基于种子大小、千粒质量、苗高和地径4个表型性状数据,构建了217份中国樟树核心种质。利用不同性状的多样性指数t检验、均值t检验、方差F检验、均值、极差、变异系数、表型方差、表型频率方差、表型保留比例、变异系数变化率、极差符合率等11个参数和主成分分析进行核心种质代表性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中国樟树核心种质能够较好的代表全部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核心种质 种源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见绿化树种扦插苗生长及固碳能力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彦强 孙小艳 +5 位作者 钟永达 周华 高柱 王碧琴 王小玲 余发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6-258,共3页
以罗汉松、雪松、樟树、茶花、木樨和悬铃木6种树种的一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研究各树种扦插苗各器官干质量净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各器官碳浓度、各器官净碳含量、总碳含量等主要指标。结果表明:阔叶树种总叶面积高于针叶树种,各树种扦... 以罗汉松、雪松、樟树、茶花、木樨和悬铃木6种树种的一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研究各树种扦插苗各器官干质量净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各器官碳浓度、各器官净碳含量、总碳含量等主要指标。结果表明:阔叶树种总叶面积高于针叶树种,各树种扦插苗生根类型不同;阔叶树种扦插苗的全株叶和全株茎生物量高于针叶树种,而全株根生物量依次为茶花>悬铃木>罗汉松>樟树>木樨>雪松;扦插苗各器官碳浓度在420~540 mg/g之间,各树种的茎碳浓度较大。根据叶、茎、根和全株平均碳浓度可将树种扦插苗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罗汉松、雪松和樟树扦插苗;另一类为茶花、木樨和悬铃木扦插苗;扦插苗全株净碳含量大小依次为悬铃木>茶花>樟树>罗汉松>木樨>雪松。各树种扦插苗全株净碳含量占全株碳含量百分比在38%~73%之间,扦插苗根系相对生物量较大树种的全株净碳含量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 扦插苗 固碳能力 生长 碳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ketchUp的亚美马褂木树干模拟及材积估算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彦强 高柱 +3 位作者 孙小艳 刘腾云 周华 余发新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9-112,共4页
以郁闭林分中11年生落叶阔叶用材树种亚美马褂木伐倒木带皮各分段圆盘为研究对象,圆盘处理后数码拍照,导入SketchUp软件进行模拟树干生长和不同干形曲线旋转体3D模型建模及模型材积分析。建立了不同干形曲线旋转体树干模型,比较各模型材... 以郁闭林分中11年生落叶阔叶用材树种亚美马褂木伐倒木带皮各分段圆盘为研究对象,圆盘处理后数码拍照,导入SketchUp软件进行模拟树干生长和不同干形曲线旋转体3D模型建模及模型材积分析。建立了不同干形曲线旋转体树干模型,比较各模型材积,中央断面法模型材积适用性较好。该模型为树干3D建模及其应用初探。它可作为构建整个树干生长基础构建和建模方法,为进一步构建动态3D生长模型和数据分析应用,以及人工林林分3D群体模型提供建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ETCHUP 树干 模拟 材积估算 亚美马褂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鹅掌楸家系幼苗耐淹性的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彦强 高柱 +4 位作者 周华 孟伟伟 刘腾云 王碧琴 余发新 《林业科技开发》 2011年第6期28-31,共4页
室内模拟淹水胁迫条件,比较了不同淹水胁迫强度和同一胁迫条件下北美鹅掌楸家系幼苗的耐淹性,并选择确定了3个早期耐淹性指标。结果表明:4个家系北美鹅掌楸幼苗耐淹性的顺序为:2号>1号>3号>4号;质膜相对透性、存活率和叶夹角... 室内模拟淹水胁迫条件,比较了不同淹水胁迫强度和同一胁迫条件下北美鹅掌楸家系幼苗的耐淹性,并选择确定了3个早期耐淹性指标。结果表明:4个家系北美鹅掌楸幼苗耐淹性的顺序为:2号>1号>3号>4号;质膜相对透性、存活率和叶夹角等指标可以作为快速鉴定苗木早期耐淹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鹅掌楸 淹水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ketchUp模拟亚美马褂木树冠及参数估算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彦强 朱祺 +4 位作者 孙小艳 周华 钟永达 高柱 余发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134-137,共4页
为进一步构建动态3D树冠生长模型和数据分析应用,以1株亚美马褂木孤立木数码照片为材料,基于SketchUp软件模拟该单株树冠和不同分段树冠曲线旋转体3D树冠建模以及相关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建立了不同树冠曲线旋转体树冠模型,比较各模型参... 为进一步构建动态3D树冠生长模型和数据分析应用,以1株亚美马褂木孤立木数码照片为材料,基于SketchUp软件模拟该单株树冠和不同分段树冠曲线旋转体3D树冠建模以及相关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建立了不同树冠曲线旋转体树冠模型,比较各模型参数,结果表明:9点分4段树冠曲线模型体积等适用性较好。该模型为树冠三维建模及参数应用初探,可作为构建整个树冠生长基础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ETCHUP 亚美马褂木 树冠 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樟不同树龄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测定
17
作者 刘立盘 钟永达 +4 位作者 杨爱红 周华 陈彩慧 胡萍 余发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4,共7页
从江西乐安县“中国第一古樟林”、安福县古樟群落和南昌县黄马香樟基地选7株不同树龄的香樟,取不同叶位高度的新叶和老叶,以及8个不同组织,即种皮、茎干树皮、枝条树皮、老叶、嫩叶、叶芽、花芽和花。利用6条先导引物和1条反向引物进... 从江西乐安县“中国第一古樟林”、安福县古樟群落和南昌县黄马香樟基地选7株不同树龄的香樟,取不同叶位高度的新叶和老叶,以及8个不同组织,即种皮、茎干树皮、枝条树皮、老叶、嫩叶、叶芽、花芽和花。利用6条先导引物和1条反向引物进行端粒酶扩展引物的筛选,其中TS21和RP引物的扩展效果最好。对所取样品用TRAP法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显示端粒酶活性随着树龄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不同叶位高度叶片的端粒酶活性随着高度的增加逐渐降低;新叶端粒酶活性高于老叶;叶芽和花芽中端粒酶活性较高,说明分化能力较强的组织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树龄 组织 TRAP 端粒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鹅掌楸LhFB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分析
18
作者 刘立盘 钟永达 +2 位作者 杨爱红 李彦强 余发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61,共10页
【目的】研究杂交鹅掌楸LhFB1基因启动子(pLhFB1)的活性,为研究该基因功能及相关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染色体步移法(Genome Walking)克隆LhFB1基因上游5′侧翼调控区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PlantCARE分析其包含的顺式作用调控元... 【目的】研究杂交鹅掌楸LhFB1基因启动子(pLhFB1)的活性,为研究该基因功能及相关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染色体步移法(Genome Walking)克隆LhFB1基因上游5′侧翼调控区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PlantCARE分析其包含的顺式作用调控元件。构建pCAMBIA1300-pLhFB1重组载体,对本氏烟草幼苗期叶片进行瞬转注射和GUS染色表达。花序浸染法将重组载体转化至野生型拟南芥,GUS组织染色分析其在T2代转基因植株开花期根、茎、叶和花组织中的表达量,并用qRT-PCR对GUS组织染色进行活性验证。【结果】pLhFB1启动子序列长1 780 bp,含有多个TATA-box和CAAT-box及压力响应、激素响应、光信号转导、代谢循环元件。瞬转结果表明,烟草叶片注射部位有蓝色斑点,说明启动子有活性。遗传转化结果表明,转pLhFB1启动子拟南芥根、茎、叶和花组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蓝色,且根和茎中的蓝色斑块较深。qRT-PCR结果说明,pLhFB1启动子在拟南芥根、茎、叶和花组织都有表达,与GUS染色结果基本相符。【结论】克隆得到pLhFB1启动子序列,其在转拟南芥植株各组织中都有活性,但以根和茎中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鹅掌楸 pLhFB1启动子 转基因拟南芥 GUS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对退化红壤中细菌群落功能组成影响的PICRUSt基因预测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照祥 刘巧丽 +3 位作者 李辉虎 钟永达 叶昌炎 余发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60-66,共7页
为探讨不同修复措施对南方典型退化红壤细菌群落功能组成的影响,设置单施生物炭(B)、微生物有机肥(OF)、化学肥料(CF)、生物炭配施微生物有机肥(BO)、生物炭配施化学肥料(BC)以及空白对照(CK)等6种修复处理方式并进行车前草的盆栽试验,... 为探讨不同修复措施对南方典型退化红壤细菌群落功能组成的影响,设置单施生物炭(B)、微生物有机肥(OF)、化学肥料(CF)、生物炭配施微生物有机肥(BO)、生物炭配施化学肥料(BC)以及空白对照(CK)等6种修复处理方式并进行车前草的盆栽试验,采用细菌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研究不同修复处理方式下退化红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微生物有机肥和化学肥料对车前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组成具有显著的影响(F_(2,15)=25.55,R^(2)=0.7731,P<0.001;F_(2,15)=17.22,R^(2)=0.6966,P<0.001),而生物炭的作用不显著(P>0.05);微生物有机肥处理车前草根际土壤细菌物种多样性显著增加,增幅达到17.30%,但是化学肥料显著降低细菌物种多样性,降幅达21.25%;微生物有机肥增加生物代谢途径和氮循环途径功能基因丰度,促进氮异化还原、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过程,有利于土壤氮素的维持和土壤质量的改善,而化学肥料施用则相反。另外,根际土壤细菌物种多样性跟土壤的pH值显著正相关,跟碱解氮和有效磷等土壤养分含量显著负相关。本研究明确了退化红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组成以及氮循环相关功能基因对修复措施的响应,为南方退化红壤的生态修复与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RUSt 退化红壤 生态修复 细菌群落 功能基因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