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长生理适应性的多花黄精复合种植模式构建与评价
1
作者 卢玉鹏 高柱 +3 位作者 朱玉麟 毛积鹏 姚东良 王小玲 《植物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64,共12页
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多采用林下仿野生种植,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果园林下环境与森林接近,具备复合种植的潜在可行性。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猕猴桃品种(‘红阳’、‘金艳’)、郁闭度(60%、 30%、全光照)... 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多采用林下仿野生种植,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果园林下环境与森林接近,具备复合种植的潜在可行性。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猕猴桃品种(‘红阳’、‘金艳’)、郁闭度(60%、 30%、全光照)和种植密度(株行距25 cm×25 cm、 25 cm×40 cm、 35 cm×40 cm),分析对多花黄精生长的影响,以筛选适宜的种植模式。结果显示:‘金艳’果园中,多花黄精植株高度较高,基径较粗;60%郁闭度果园中,多花黄精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丙二醛(MDA)含量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较低;30%郁闭度果园中,植株高度较高;而全光照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较低,可溶性蛋白、脯氨酸、MDA、总酚、类黄酮含量较高,过氧化氢酶(CAT)和APX活性较高;低等密度模式中叶片MDA和总酚含量较低,而高等密度中叶片MDA含量较高。综合而言,猕猴桃果园复合种植多花黄精是可行的,且适宜的种植模式为郁闭度30%~60%、种植株行距(25~35) cm×4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生理适应性 复合种植 光环境 种植密度 猕猴桃果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砧穗互作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梁贝贝 高柱 +6 位作者 陈璐 朱玉麟 王小玲 卢玉鹏 林孟飞 毛积鹏 公旭晨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猕猴桃是世界上具有很高经济产值的果树之一。我国猕猴桃种植面积和产量虽均居世界首位,但果实品质差、产量低、抗逆性差及嫁接亲和性不强等问题已成为猕猴桃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嫁接是一项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的无性繁殖技术,... 猕猴桃是世界上具有很高经济产值的果树之一。我国猕猴桃种植面积和产量虽均居世界首位,但果实品质差、产量低、抗逆性差及嫁接亲和性不强等问题已成为猕猴桃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嫁接是一项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的无性繁殖技术,已成为良种化生产的重要环节,被广泛应用于果树苗木扩繁、新品种选育、品种抗逆改良等方面,开展猕猴桃砧穗互作机制研究,对于砧穗组合的科学选择、实现猕猴桃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多年来猕猴桃砧穗互作对接穗生长势、果实产量和品质、接穗抗性(抗旱、抗涝、抗溃疡病)的影响以及砧穗嫁接的亲和性、砧穗间信号转导机制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指出目前猕猴桃砧穗互作研究中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栽培技术、抗逆分子机制、砧穗间信号转导过程、遗传物质交流等方面展望了未来猕猴桃砧穗互作方面的研究重点,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猕猴桃砧穗互作机制提供借鉴,也可为生产中猕猴桃嫁接繁殖砧穗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砧穗互作 生理机制 亲和性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叶水浸提液对4种植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国华 卢玉鹏 +4 位作者 宁心怡 姚东良 杨斌 高柱 王小玲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74,共8页
猕猴桃和绿肥植物的立体栽培模式对果园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化感作用是构建科学的果园立体栽培模式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本研究以金果和金魁猕猴桃叶为供体,波斯菊、黑麦草、白三叶草和紫花苜蓿为受体,用不同浓度(LL1、LL5、LL... 猕猴桃和绿肥植物的立体栽培模式对果园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化感作用是构建科学的果园立体栽培模式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本研究以金果和金魁猕猴桃叶为供体,波斯菊、黑麦草、白三叶草和紫花苜蓿为受体,用不同浓度(LL1、LL5、LL10)的猕猴桃叶水浸提液处理受体植物种子,观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差异,并采用GC-MS技术鉴定其化感物质。结果表明,两品种猕猴桃叶水浸提液中鉴定出的主要化感物质存在一定差异,其中2,3-丁二醇、抗氧剂2246为二者共同的主要化感物质。金果猕猴桃叶水浸提液促进波斯菊、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对白三叶草则表现为“低促高抑”。猕猴桃叶水浸提液抑制波斯菊和紫花苜蓿根的生长,抑制率均大于8%;对黑麦草和白三叶草根生长整体表现为“低促高抑”。综合评价表明,猕猴桃叶水浸提液对波斯菊种子萌发的化感促进作用最好,黑麦草次之,且对幼苗根生长的化感作用明显大于茎生长。因此,建议波斯菊和黑麦草为猕猴桃和绿肥植物立体栽培模式的推荐种植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水浸提液 受体植物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红壤引种金花葵栽培试验
4
作者 张丹 朱昱坤 +3 位作者 陈璐 王小玲 肖群 高柱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61-66,共6页
为促进金花葵产业发展,采用直播方式对金花葵进行栽植,通过开展引种试验及生物学观察,分析其在红壤栽培的适应性及产量,明确金花葵在南方红壤的适应性,并总结金花葵的栽培技术要点。结果表明,金花葵在红壤地生长旺盛,植株茎粗壮,能够快... 为促进金花葵产业发展,采用直播方式对金花葵进行栽植,通过开展引种试验及生物学观察,分析其在红壤栽培的适应性及产量,明确金花葵在南方红壤的适应性,并总结金花葵的栽培技术要点。结果表明,金花葵在红壤地生长旺盛,植株茎粗壮,能够快速形成结果侧枝,植株株高97.50~130.00 cm,花冠直径8.50~13.00 cm,平均单株开花数量86朵,平均单株结果数72个,鲜花产量450 kg·(667 m^( 2))^(-1);种子萌芽期在3月下旬,始花期6月上旬,平均单花鲜重3.95 g,平均单果鲜重8.89 g,单个果实内种子约70粒;果实发育期后期,果皮重逐渐减轻,体积逐渐缩小,种子发育逐渐完全,种子干湿重比增大。综上,金花葵在红壤地适应性及抗逆性强,生长较好,可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葵 引种 农艺性状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