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硫废弃物对宁夏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茜 刘松涛 +2 位作者 孙兆军 何俊 王小玲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62,共3页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研究施用脱硫废弃物种植国槐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其对国槐生长的影响,同时监测土壤及地下水的As及重金属含量,以期为宁夏盐碱地绿化造林提供安全有效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施用脱硫废弃物可明显降低土壤pH值、全...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研究施用脱硫废弃物种植国槐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其对国槐生长的影响,同时监测土壤及地下水的As及重金属含量,以期为宁夏盐碱地绿化造林提供安全有效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施用脱硫废弃物可明显降低土壤pH值、全盐含量、碱化度,施用3a后其分别较未施用脱硫废弃物处理降低17.20%、47.02%、37.55%;施用脱硫废弃物可显著提高国槐成活率,施用3a后国槐成活率达83.33%,较未施用脱硫废弃物处理显著提高了42.86%;施用脱硫废弃物3a后土壤和地下水As、Hg、Pb、Cr、Cd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值。可见,利用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并进行绿化造林既行之有效,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弃物 盐碱土 改良 国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的开花特性及传粉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淑娟 杨爱红 +4 位作者 周华 刘腾云 李彦强 钟永达 余发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研究樟树的开花及传粉生物学特性。[方法]测量花部综合特征,MTT法测花粉活性,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柱头的可授性,通过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和人工授粉试验测定樟树的繁育系统类型,通过访花观察确定樟树的主要传粉者类型。[结果]樟... [目的]研究樟树的开花及传粉生物学特性。[方法]测量花部综合特征,MTT法测花粉活性,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柱头的可授性,通过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和人工授粉试验测定樟树的繁育系统类型,通过访花观察确定樟树的主要传粉者类型。[结果]樟树的花较小,柱头-花药间存在一定的空间分离;樟树的单花期3~4 d,花粉的高活性可以持续到花开后的第3天,而柱头具有较高的可授性是在花开的前2 d;樟树的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且樟树的结实率受到传粉者不足的限制,导致其自然结实率偏低,只有36.7%。[结论]该研究可为深入开展樟树的种质资源保存、杂交育种以及良种选育等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传粉生物学 繁育系统 结实率 花粉活性 柱头可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樟树初级核心种质取样方法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钟永达 刘立盘 +6 位作者 李彦强 吴照祥 杨爱红 刘淑娟 刘巧丽 刘腾云 余发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3,共13页
为了优化樟树种质资源保存策略,提高利用效率,利用872份中国樟树种质资源的苗高、地径、种子大小和千粒质量4个表型数据为材料,从分组方法、组内抽样比例方法、聚类方法、抽样策略、总体取样比例等方面进行中国樟树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 为了优化樟树种质资源保存策略,提高利用效率,利用872份中国樟树种质资源的苗高、地径、种子大小和千粒质量4个表型数据为材料,从分组方法、组内抽样比例方法、聚类方法、抽样策略、总体取样比例等方面进行中国樟树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聚类方法和取样策略下采用4种系统取样法构建的核心种质的效果是不同的,在确定最长距离法和优先取样策略的前提下,组内采用对数比例法所构建的樟树核心种质效果较好。应用最长距离法进行聚类筛选出的核心种质的极差符合率和变异系数变化率相对高于其他6种方法,是构建樟树核心种质的最佳聚类方法;优先取样法构建的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表型频率方差、表型方差和变异系数变化率的值都是最佳的。在25%的取样比例下,遗传多样性指数、表型保留比例和表型方差的值最高,表型频率方差最小,是构建樟树初级核心种质的最佳取样比例。综合6个参数的分析结果,最终确定种源-对数比例-最长距离法聚类-优先取样法为构建中国樟树核心种质的优选取样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种质资源 核心种质 取样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花瑞香的繁殖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淑娟 杨爱红 +1 位作者 周华 余发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6-634,共9页
瑞香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和观赏价值,在中国资源丰富,但自然条件下低坐果率限制了该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研究以橙花瑞香为对象,通过对其有性繁殖及传粉特性的研究,探索其自然坐果率低的原因,内容包括花部特征的测量分析,MTT... 瑞香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和观赏价值,在中国资源丰富,但自然条件下低坐果率限制了该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研究以橙花瑞香为对象,通过对其有性繁殖及传粉特性的研究,探索其自然坐果率低的原因,内容包括花部特征的测量分析,MTT染色法测定花粉活性,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扫描电镜观察柱头、花粉的形态,传粉者观察,通过花粉胚珠比(P/O)和人工授粉实验推测橙花瑞香的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橙花瑞香的花部结构特殊,管状小花,花药两轮,雌雄蕊分离。花开后的花粉具有活性,柱头具有可授性,扫描电镜下,柱头和花粉的结构没有发育异常,且柱头上有花粉落置。橙花瑞香的传粉者主要是夜间访花的蛾类,访花频率低。P/O及人工授粉实验表明橙花瑞香的繁育系统为专性异交。橙花瑞香的坐果率非常低,自然坐果率为1.4%,人工异花授粉为23.3%,低坐果率可能是受其开花量大、异花花粉限制、资源限制以及花部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花瑞香 繁殖 传粉生物学 扫描电镜 坐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素营养对水稻抗重金属毒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松涛 李茜 王小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3期405-408,417,共5页
综述了植物硅素的营养来源、水稻吸收硅素营养的特性,系统阐述了硅素增强水稻抗重金属毒害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硅素营养在水稻抗逆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硅素 水稻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美马褂木无性系幼林生长性状变异及选择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军贺 傅爱平 +7 位作者 钟永达 吴照祥 李辉虎 刘腾云 杨爱红 陈彩慧 徐立安 余发新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0-76,共7页
为筛选出亚美马褂木优良无性系,并进一步提高杂交育种效率,以30个亚美马褂木半同胞杂交子代优良单株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造林后连续3年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并采用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和加权系数法... 为筛选出亚美马褂木优良无性系,并进一步提高杂交育种效率,以30个亚美马褂木半同胞杂交子代优良单株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造林后连续3年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并采用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和加权系数法对30个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和早期选择。结果表明:造林3 a时亚美马褂木无性系苗高和地径平均值分别为2.27 m和4.49 cm,苗高和地径无性系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造林3 a时苗高和地径的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0.84和0.79,远高于单株重复力;最终定选的4个优良无性系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为3.08 m和5.71 cm,平均遗传增益和现实增益分别达到30.05%、21.38%和35.60%、27.16%。研究显示,亚美马褂木幼林无性系间生长性状变异丰富且受较高的遗传调控,在早期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美马褂木 遗传参数 综合评价 无性系 遗传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种苗表型初步构建中国樟树核心种质 被引量:9
7
作者 钟永达 赵善文 +11 位作者 程泽龙 李彦强 刘立盘 杨爱红 孙小艳 刘腾云 刘淑娟 肖亮 周华 吴照祥 蒋祥英 余发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89,共9页
樟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用材和绿化树种。构建中国樟树核心种质,不仅能准确快速挖掘优异基因源,而且能减少工作量、提高育种效率。以樟树种质资源库中的872份樟树种质资源为材料,根据种源分成45个组,基于种子大小、千粒质量、苗高和地径... 樟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用材和绿化树种。构建中国樟树核心种质,不仅能准确快速挖掘优异基因源,而且能减少工作量、提高育种效率。以樟树种质资源库中的872份樟树种质资源为材料,根据种源分成45个组,基于种子大小、千粒质量、苗高和地径4个表型性状数据,构建了217份中国樟树核心种质。利用不同性状的多样性指数t检验、均值t检验、方差F检验、均值、极差、变异系数、表型方差、表型频率方差、表型保留比例、变异系数变化率、极差符合率等11个参数和主成分分析进行核心种质代表性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中国樟树核心种质能够较好的代表全部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核心种质 种源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见绿化树种扦插苗生长及固碳能力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彦强 孙小艳 +5 位作者 钟永达 周华 高柱 王碧琴 王小玲 余发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6-258,共3页
以罗汉松、雪松、樟树、茶花、木樨和悬铃木6种树种的一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研究各树种扦插苗各器官干质量净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各器官碳浓度、各器官净碳含量、总碳含量等主要指标。结果表明:阔叶树种总叶面积高于针叶树种,各树种扦... 以罗汉松、雪松、樟树、茶花、木樨和悬铃木6种树种的一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研究各树种扦插苗各器官干质量净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各器官碳浓度、各器官净碳含量、总碳含量等主要指标。结果表明:阔叶树种总叶面积高于针叶树种,各树种扦插苗生根类型不同;阔叶树种扦插苗的全株叶和全株茎生物量高于针叶树种,而全株根生物量依次为茶花>悬铃木>罗汉松>樟树>木樨>雪松;扦插苗各器官碳浓度在420~540 mg/g之间,各树种的茎碳浓度较大。根据叶、茎、根和全株平均碳浓度可将树种扦插苗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罗汉松、雪松和樟树扦插苗;另一类为茶花、木樨和悬铃木扦插苗;扦插苗全株净碳含量大小依次为悬铃木>茶花>樟树>罗汉松>木樨>雪松。各树种扦插苗全株净碳含量占全株碳含量百分比在38%~73%之间,扦插苗根系相对生物量较大树种的全株净碳含量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 扦插苗 固碳能力 生长 碳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ketchUp模拟亚美马褂木树冠及参数估算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彦强 朱祺 +4 位作者 孙小艳 周华 钟永达 高柱 余发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134-137,共4页
为进一步构建动态3D树冠生长模型和数据分析应用,以1株亚美马褂木孤立木数码照片为材料,基于SketchUp软件模拟该单株树冠和不同分段树冠曲线旋转体3D树冠建模以及相关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建立了不同树冠曲线旋转体树冠模型,比较各模型参... 为进一步构建动态3D树冠生长模型和数据分析应用,以1株亚美马褂木孤立木数码照片为材料,基于SketchUp软件模拟该单株树冠和不同分段树冠曲线旋转体3D树冠建模以及相关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建立了不同树冠曲线旋转体树冠模型,比较各模型参数,结果表明:9点分4段树冠曲线模型体积等适用性较好。该模型为树冠三维建模及参数应用初探,可作为构建整个树冠生长基础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ETCHUP 亚美马褂木 树冠 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对退化红壤中细菌群落功能组成影响的PICRUSt基因预测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照祥 刘巧丽 +3 位作者 李辉虎 钟永达 叶昌炎 余发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60-66,共7页
为探讨不同修复措施对南方典型退化红壤细菌群落功能组成的影响,设置单施生物炭(B)、微生物有机肥(OF)、化学肥料(CF)、生物炭配施微生物有机肥(BO)、生物炭配施化学肥料(BC)以及空白对照(CK)等6种修复处理方式并进行车前草的盆栽试验,... 为探讨不同修复措施对南方典型退化红壤细菌群落功能组成的影响,设置单施生物炭(B)、微生物有机肥(OF)、化学肥料(CF)、生物炭配施微生物有机肥(BO)、生物炭配施化学肥料(BC)以及空白对照(CK)等6种修复处理方式并进行车前草的盆栽试验,采用细菌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研究不同修复处理方式下退化红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微生物有机肥和化学肥料对车前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组成具有显著的影响(F_(2,15)=25.55,R^(2)=0.7731,P<0.001;F_(2,15)=17.22,R^(2)=0.6966,P<0.001),而生物炭的作用不显著(P>0.05);微生物有机肥处理车前草根际土壤细菌物种多样性显著增加,增幅达到17.30%,但是化学肥料显著降低细菌物种多样性,降幅达21.25%;微生物有机肥增加生物代谢途径和氮循环途径功能基因丰度,促进氮异化还原、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过程,有利于土壤氮素的维持和土壤质量的改善,而化学肥料施用则相反。另外,根际土壤细菌物种多样性跟土壤的pH值显著正相关,跟碱解氮和有效磷等土壤养分含量显著负相关。本研究明确了退化红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组成以及氮循环相关功能基因对修复措施的响应,为南方退化红壤的生态修复与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RUSt 退化红壤 生态修复 细菌群落 功能基因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