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地红心猕猴桃果实品质差异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1
作者 朱玉麟 高柱 +2 位作者 姚东良 王小玲 卢玉鹏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9,共11页
【目的】为红心猕猴桃种植布局的优化及其果实品质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西部地区5个产地的‘红阳’和‘东红’猕猴桃为研究对象,测量果实外观品质(单果质量、横径、纵径)和内在品质(可溶性糖、可滴定酸、抗氧化物质和果肉... 【目的】为红心猕猴桃种植布局的优化及其果实品质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西部地区5个产地的‘红阳’和‘东红’猕猴桃为研究对象,测量果实外观品质(单果质量、横径、纵径)和内在品质(可溶性糖、可滴定酸、抗氧化物质和果肉色素含量),并收集各产地土壤和气候因子数据,通过方差分析与冗余分析,探究不同产地红心猕猴桃果实品质差异及其影响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各产地猕猴桃果实外观特征、营养物质含量均具有显著差异。‘红阳’猕猴桃,外观品质以河南西峡最好,单果质量47.81 g、横径59.17 mm和纵径75.38 mm;软熟后内在品质以四川蒲江最好,可溶性糖质量分数15.77%、类黄酮质量比0.33 mg/g和糖酸比31.74。‘东红’猕猴桃,外观品质以江西寻乌最好,单果质量80.33 g、横径50.28 mm和纵径64.43 mm;软熟后内在品质以江西奉新最好,可溶性糖质量分数16.90%、类黄酮质量比0.95 mg/g和糖酸比24.33。冗余分析显示,年均低温、年均高温、海拔、土壤速效磷质量比与红心猕猴桃单果质量、可滴定酸质量分数、总果胶浓度呈正相关,年降水量、土壤速效钾质量比、土壤碱解氮质量比、土壤有机碳质量比、土壤全氮质量比、土壤全磷质量比、土壤全钾质量比与纵径、类胡萝卜素质量比、类黄酮质量比、糖酸比呈正相关;其中,影响品质的环境因子重要性依次为土壤总磷质量比(14.57%)、年均低温(14.20%)、年降水量(12.99%)和土壤有机碳质量比(6.77%)。【结论】在红心猕猴桃种植选址时,应考虑当地降水量、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磷含量的情况,同时栽培管理下应平衡施用氮、磷、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心猕猴桃 果实品质 土壤养分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