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收炭渣电解质的热力学和旋风燃烧实验研究
1
作者 郭小惠 赵娜 +1 位作者 伍永福 王日昕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8-254,共7页
从电解铝阳极炭渣中高效回收电解质,对于电解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电解质资源高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回收过程中,同时确保炭和电解质的高效分离及高纯度回收,仍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技术难题。提出低温燃烧策略,采用... 从电解铝阳极炭渣中高效回收电解质,对于电解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电解质资源高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回收过程中,同时确保炭和电解质的高效分离及高纯度回收,仍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技术难题。提出低温燃烧策略,采用旋风燃烧技术回收炭渣中电解质,并结合电解质热力学相图分析,实现了炭渣低温燃烧回收电解质。热力学相图计算表明,在富氧区、炭渣燃烧温度可以提高到900℃。燃烧实验表明,温度为830℃时、电解质回收率和炭燃烧率分别可达82.4%和32.03%,有望实现废渣零排放,高效回收电解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炭渣 旋风燃烧器 热力学相图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力学的柔性作物茎秆计算机可视化仿真
2
作者 易文龙 魏春华 +1 位作者 张训胜 程香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4-290,共7页
作物茎秆在生长期易发生弯曲变形,给计算机可视化仿真带来挑战。采用微分分析方法,探究茎秆物理应力应变关系,提出柔性茎秆可视化仿真方法。首先建立拉伸、弯曲、剪切和扭转载荷下的茎秆力学模型;其次构建基于半边结构和曲面造型的几何... 作物茎秆在生长期易发生弯曲变形,给计算机可视化仿真带来挑战。采用微分分析方法,探究茎秆物理应力应变关系,提出柔性茎秆可视化仿真方法。首先建立拉伸、弯曲、剪切和扭转载荷下的茎秆力学模型;其次构建基于半边结构和曲面造型的几何模型;最后采用C++和OpenGL实现可视化仿真。实验分析不同品种茎秆弯曲应力应变,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准确模拟茎秆形变过程,基于物理力学的模型可确保弯曲仿真精度,为选育抗倒伏品种提供新型信息化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建模 物理力学 应力应变 计算机仿真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10Co4Cr涂层的高载荷摩擦磨损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研究
3
作者 李旭勇 徐雪源 +4 位作者 李琼 廖可 严伟 杨学兵 张林伟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5,共9页
使用WC粒径为1μm和0.5μm的喷涂粉末制备了两种WC-10Co4Cr涂层,通过分析涂层的金相结构、摩擦系数、磨痕形貌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等,研究了涂层在1000 N高载荷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在不同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WC... 使用WC粒径为1μm和0.5μm的喷涂粉末制备了两种WC-10Co4Cr涂层,通过分析涂层的金相结构、摩擦系数、磨痕形貌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等,研究了涂层在1000 N高载荷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在不同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WC粒径较小的喷涂粉末制备的涂层致密度、显微硬度和断裂韧性均高于WC粒径较大的涂层。两种涂层在150 N载荷下的磨痕浅,且磨损体积差异小,难以比较其耐磨损性能。在1000 N载荷下WC粒径较小的涂层的耐磨损性能明显较高,且随着摩擦时间增加,涂层表面的摩擦系数逐渐减小,其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而WC粒径较大的涂层摩擦系数随着摩擦时间增加而升高,表面的磨损机理包括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当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从1%增大到10%时,WC粒径较小的涂层的腐蚀电位高于WC粒径较大的涂层,前者的耐腐蚀性能更优异。当氯化钠质量分数为3.5%时,两种涂层的腐蚀电位差值最大,其耐腐蚀性能差异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10Co4Cr涂层 高载荷 摩擦系数 摩擦磨损性能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替代电镀硬铬的WC增强金属复合涂层疲劳性能的研究现状
4
作者 黄春杰 张正茂 +5 位作者 雒晓涛 廖先金 徐雅欣 王进剑 裴华平 李文亚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5-214,共10页
传统电镀硬铬涂层存在网纹裂纹缺陷、抗疲劳性能不足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针对新一代航空工业急需新技术替代传统电镀硬铬这一迫切需求,研发新型的耐磨耐蚀涂层体系及其先进环保的再制造技术迫在眉睫。根据先进涂层技术的发展情况,... 传统电镀硬铬涂层存在网纹裂纹缺陷、抗疲劳性能不足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针对新一代航空工业急需新技术替代传统电镀硬铬这一迫切需求,研发新型的耐磨耐蚀涂层体系及其先进环保的再制造技术迫在眉睫。根据先进涂层技术的发展情况,研发出了基于高温熔化-凝固技术的物理气相沉积、超音速火焰喷涂以及激光熔覆技术,这在绿色制备航空工业用耐磨耐蚀涂层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应用前景,并表现出了比传统电镀硬铬更长的疲劳寿命,但其仍存在内应力过高而开裂、粉末氧化或相变导致疲劳性能下降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近年来,冷喷涂涂层技术作为先进环保的新技术,凭借其低温固态沉积特性在制备金属基复合涂层上展现出了显著的冶金优势,其中冷喷涂涂层的残余压应力有助于提高零件的疲劳性能。此外,从起落架防护涂层沉积到其修复再制造环节,冷喷涂技术均可参与其中。因此,作为固态沉积工艺的冷喷涂,其在替代传统电镀铬的新型涂层制备工艺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潜力,未来的研究将集中于优化冷喷涂涂层材料和工艺上,以进一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硬铬 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 激光熔覆沉积(LCD) 冷喷涂(CS)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电磁屏蔽铜铁原位形变合金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
5
作者 黄雅盼 胡强 +4 位作者 张友亮 陆德平 马传明 邹晋 余辉辉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5,共6页
铜铁原位形变合金具备高强度、高导电、宽频电磁屏蔽性能,是兼具良好力学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的功能结构一体化新型电磁防护材料。综述了铜铁原位形变合金宽频电磁屏蔽性能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合金元素,晶粒尺寸及组织均匀化对铜铁原位形... 铜铁原位形变合金具备高强度、高导电、宽频电磁屏蔽性能,是兼具良好力学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的功能结构一体化新型电磁防护材料。综述了铜铁原位形变合金宽频电磁屏蔽性能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合金元素,晶粒尺寸及组织均匀化对铜铁原位形变合金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并对其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研究与开发结构功能一体化铜铁原位合金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铁原位形变合金 合金元素 高强高导 宽频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15Fe-Ce轧制形变合金组织和性能研究
6
作者 黄雅盼 邹晋 +4 位作者 胡强 陆德平 黄国杰 余辉辉 郭玉松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6-84,共9页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制备了Cu-15Fe-Ce合金,并结合冷轧和时效工艺制备合金带材。通过电镜微观组织观察和能谱分析,拉伸性能和导电率测试,研究了不同Ce含量对Cu-15Fe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微量稀土Ce的添加...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制备了Cu-15Fe-Ce合金,并结合冷轧和时效工艺制备合金带材。通过电镜微观组织观察和能谱分析,拉伸性能和导电率测试,研究了不同Ce含量对Cu-15Fe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微量稀土Ce的添加有利于细化Cu-15Fe合金的富铁相,减小轧制后铁纤维的间距,从而激发不同的强化机制,改善合金的机电性能和高温抗软化性能。然而,过量的Ce元素在晶界处形成网状分布的金属间化合物,降低合金的整体性能。当Ce含量为0.005%时,Cu-15Fe-Ce经过500℃×60 min时效处理后,合金带材达到最佳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铁合金 稀土 机电性能 高温抗软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坯腐蚀性缺陷研究
7
作者 任振海 李辉成 +3 位作者 徐必靖 陈占领 朱富强 邹晋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2-153,158,共3页
连铸坯凝固过程中靠近铸坯内弧边缘位置产生部分不耐腐蚀的区域,表现为连铸坯和轧材酸洗时类似裂纹现象。经过对轧材进行低倍金相和扫描电镜检测发现,类似裂纹并非真正的裂纹,而是由于该位置不耐腐蚀产生的“伪裂纹”,在“裂纹”中存在... 连铸坯凝固过程中靠近铸坯内弧边缘位置产生部分不耐腐蚀的区域,表现为连铸坯和轧材酸洗时类似裂纹现象。经过对轧材进行低倍金相和扫描电镜检测发现,类似裂纹并非真正的裂纹,而是由于该位置不耐腐蚀产生的“伪裂纹”,在“裂纹”中存在MnS夹杂物。由于该位置耐腐蚀性与其他位置有差异,造成MnS以及周围钢基体优先腐蚀,产生腐蚀坑,宏观上为“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坯 腐蚀缺陷 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迁移学习的光通信网络流量数据连续插值研究
8
作者 孙家宝 邱伊健 秦坤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125,共6页
光通信网络流量数据具有大规模和高维度的特点,而数据量纲不一致,数据之间的差异会被放大,使得插值效果不理想,所以提出基于改进迁移学习的光通信网络流量数据连续插值方法。通过Box-Cox变换法对流量数据展开标准化处理,统一数据量级与... 光通信网络流量数据具有大规模和高维度的特点,而数据量纲不一致,数据之间的差异会被放大,使得插值效果不理想,所以提出基于改进迁移学习的光通信网络流量数据连续插值方法。通过Box-Cox变换法对流量数据展开标准化处理,统一数据量级与量纲。通过深度学习理论与VNet技术改进卷积神经网络,通过更新网络参数使连续插值结果与理想数据进行匹配,得到流量数据连续插值结果。实验表明,所提方法的信噪比始终高于27.83 dB,频率-波形分布图与理想数据的频率-波形分布图相似度最高,决定系数在0.8以上,能够获得高质量插值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迁移学习 光通信网络 流量数据 连续插值 网络探针技术 Box-Cox变换 改进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冲击强化后航空发动机疲劳寿命精准度量研究
9
作者 徐力君 邱伊健 谭景磊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7-202,共6页
激光冲击强化可以提升航空发动机表面强度、增强材料韧性。然而,航空发动机处于复杂的工作环境,疲劳寿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激光冲击强化后,材料性能参数变化较大,导致航空发动机疲劳寿命度量难度增加,因此,提出激光冲击强化... 激光冲击强化可以提升航空发动机表面强度、增强材料韧性。然而,航空发动机处于复杂的工作环境,疲劳寿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激光冲击强化后,材料性能参数变化较大,导致航空发动机疲劳寿命度量难度增加,因此,提出激光冲击强化后航空发动机疲劳寿命精准度量方法。首先,分析航空发动机激光冲击强化工作原理,根据疲劳损伤理论与Von-Mises屈服准则建立航空发动机疲劳损伤函数。然后,结合疲劳损伤函数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发动机疲劳寿命的多因素展开权值分析得到航空发动机疲劳指标,从而实现航空发动机疲劳寿命的精准度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对航空发动机疲劳寿命退化轨迹的精准监测,可以精准分析发动机表面疲劳寿命的分布情况,说明该方法的航空发动机疲劳寿命度量结果更为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强化 航空发动机 疲劳损伤理论 Von-Mises屈服准则 疲劳损伤函数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材质对10 kA钕电解槽电热场分布的影响
10
作者 伍永福 鲍高战 +2 位作者 王日昕 刘中兴 栗志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6-116,共11页
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结合能斯特-普朗克方程和Butler-Volmer方程,构建了NdF3-LiF熔盐体系电解过程的电热场耦合数学模型。通过COMSOL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阳极材料(半石墨质、半石墨化和石墨化)对10 kA钕电解槽电热性能的影响,并与实际生... 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结合能斯特-普朗克方程和Butler-Volmer方程,构建了NdF3-LiF熔盐体系电解过程的电热场耦合数学模型。通过COMSOL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阳极材料(半石墨质、半石墨化和石墨化)对10 kA钕电解槽电热性能的影响,并与实际生产中石墨化阳极电解槽的现场测试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三种阳极材料对应的槽内最大电流密度分别为23600、24200、24600 A/m^(2)。石墨化阳极电解槽的熔体电压降较半石墨质阳极电解槽降低310 mV,温度升高47 K。使用石墨化阳极材料能够显著提高电能利用效率,进而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为钕电解槽的优化设计和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 kA钕电解槽 阳极材质 全息电热场 COMSOL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条件下菱形孔织构端面摩擦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程香平 康林萍 +4 位作者 张友亮 孟祥铠 彭旭东 王德 付远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8-664,共7页
应用UMT-3型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和自制的磨损测试试验台,考察供液充分条件下菱形孔的尺寸、形状、排布方式及深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具有合适孔型和孔深的菱形孔织构端面,可极大地改善摩擦副的润滑性能,能够有效地... 应用UMT-3型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和自制的磨损测试试验台,考察供液充分条件下菱形孔的尺寸、形状、排布方式及深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具有合适孔型和孔深的菱形孔织构端面,可极大地改善摩擦副的润滑性能,能够有效地降低摩擦系数.在研究的工况条件下,双向双列倾斜菱形孔和孔深为10μm的菱形孔,具有较好的摩擦学特性;某些类型的织构端面在进入流体动力润滑阶段后,摩擦系数随Herscy数的增大产生波动,而非增大的趋势,这是因为在滑动面间能够产生空化,而空化区的气液边界处将产生界面滑移,空化区越大,滑移长度越长,滑移效应增强,则减摩性越好,从而导致摩擦系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 织构端面 STRIBECK曲线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高导电铜合金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陆磊 张安南 +2 位作者 邹晋 陈志宝 胡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58,共4页
采用乙酸盐雾试验和电化学方法对Cu-Ag和Cu-Fe-P两种高强高导电铜合金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通过SEM,EDS和XRD等方法分析合金的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的组成。研究表明:Cu-Fe-P合金比Cu-Ag合金有更好的耐蚀性能。微量Fe和P的同时加入,可以... 采用乙酸盐雾试验和电化学方法对Cu-Ag和Cu-Fe-P两种高强高导电铜合金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通过SEM,EDS和XRD等方法分析合金的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的组成。研究表明:Cu-Fe-P合金比Cu-Ag合金有更好的耐蚀性能。微量Fe和P的同时加入,可以综合利用Fe的细化晶粒和P的脱氧作用,细化和净化合金组织,在提高合金强度和电导率的同时改善合金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高导电 铜合金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菱形孔织构端面密封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程香平 张友亮 +2 位作者 康林萍 韦江 郭慧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3-80,共8页
基于双向双列菱形孔织构端面流体密封的理论控制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菱形孔结构、排布方式和工况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菱形孔双向泵送作用对机械密封动压润滑性能影响规律及内在运行机制。结果表明:随外压增大,内外... 基于双向双列菱形孔织构端面流体密封的理论控制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菱形孔结构、排布方式和工况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菱形孔双向泵送作用对机械密封动压润滑性能影响规律及内在运行机制。结果表明:随外压增大,内外径处的压差逐渐增强,开启力和泄漏率逐渐增大,液膜刚度是先减再增而后减小;随转速增加,开启力、液膜刚度和泄漏率均呈快速增大的变化趋势;随着基础膜厚增大,开启力、液膜刚度先快后缓慢减小,而泄漏率则迅速增加;端面加工出的双向双列菱形孔织构可将间隙内流体进行回吸,从而减少泄漏率,提高了端面间隙的润滑性能,通过排布形式各异的菱形孔及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可实现密封特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密封性能 倾斜菱形孔 动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高强高导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4
作者 陆德平 孙宝德 +3 位作者 曾卫军 刘勇 张友亮 谢仕芳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4,共4页
介绍了铜基高强高导电材料及用途,对这类材料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制备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并展望了铜基高强高导电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高强度 高导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1.0Cr-0.2Zr合金的时效析出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温盛发 周海涛 +1 位作者 刘克明 刘志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3-116,122,共5页
研究了形变热处理及时效对Cu-1.0Cr-0.2Z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在960℃固溶2 h,经60%冷变形再在450℃时效4 h的综合性能最佳,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527.4 MPa和12.3%,电导率为82.1%IACS。合金的综合性能最佳归结... 研究了形变热处理及时效对Cu-1.0Cr-0.2Z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在960℃固溶2 h,经60%冷变形再在450℃时效4 h的综合性能最佳,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527.4 MPa和12.3%,电导率为82.1%IACS。合金的综合性能最佳归结于在基体上析出了两种细小且弥散分布的第二相,第一种相为铬相并以六边形和球状两种形态存在,第二种相为CrCu2Zr相,且这些弥散分布的第二相减缓了回复及随后的再结晶过程。析出相的逐渐析出,导致基体贫化并减弱了基体对电子散射的作用,使电导率恢复到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ZR合金 形变热处理 显微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Cr18Ni9Ti多弧离子镀耐蚀涂层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兰萍 张德元 +4 位作者 朱福如 彭文屹 邓鸣 付青峰 罗文 《腐蚀与防护》 CAS 1999年第2期59-61,85,共4页
利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1Cr18Ni9Ti表面沉积Ti、TiN、Zr、ZrN、ZrN+TiN等涂层,并对涂层进行化学钝化和高温扩散等后续处理,然后分别在不同浓度的HCl、H_2SO_4溶液中作了腐蚀速率、腐蚀电流的测定,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涂层腐蚀后的表面形貌,并... 利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1Cr18Ni9Ti表面沉积Ti、TiN、Zr、ZrN、ZrN+TiN等涂层,并对涂层进行化学钝化和高温扩散等后续处理,然后分别在不同浓度的HCl、H_2SO_4溶液中作了腐蚀速率、腐蚀电流的测定,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涂层腐蚀后的表面形貌,并对Ti系、Zr系涂层的耐蚀性及失效形式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镀 耐蚀性 涂层 沉积 合金风 钛镍铬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Cu-Ni-Si合金压缩变形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勇 杨湘杰 +1 位作者 陆德平 韩丽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1-53,69,共4页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半固态Cu-Ni-Si合金进行了压缩变形工艺的研究,分析了不同微量元素、不同变形速率对该合金变形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0.05%铈元素对该合金的变形改善作用较好,微量硼元素则对合金的变形有阻碍作用。该半...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半固态Cu-Ni-Si合金进行了压缩变形工艺的研究,分析了不同微量元素、不同变形速率对该合金变形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0.05%铈元素对该合金的变形改善作用较好,微量硼元素则对合金的变形有阻碍作用。该半固态合金压缩变形的较佳工艺参数为:添加0.05%铈元素,保温温度1 048℃,保温时间15 s,变形速率为2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固态铜合金 变形工艺 微量元素 变形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烧蚀酚醛树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智琴 李文魁 +3 位作者 曾卫军 陈鸯飞 刘洪波 刘庭芝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0-73,共4页
从酚醛树脂(PF)的改性和合成新型结构的PF两方面讨论了PF用作耐烧蚀材料的研究进展。其中PF的改性主要包括有机硅改性、重金属改性、钼酸改性、硼酸改性及胺类改性等;而合成新型结构的PF种类主要有马来酰亚胺官能线形PF、烯丙基官能线... 从酚醛树脂(PF)的改性和合成新型结构的PF两方面讨论了PF用作耐烧蚀材料的研究进展。其中PF的改性主要包括有机硅改性、重金属改性、钼酸改性、硼酸改性及胺类改性等;而合成新型结构的PF种类主要有马来酰亚胺官能线形PF、烯丙基官能线形PF、烯丙基-双马来酰亚胺官能线形PF、酰亚胺的酚三嗪树脂、酚三嗪树脂及炔基官能PF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改性 新型结构 耐烧蚀 高成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望远镜成象质量主观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剑白 赵安庆 +3 位作者 魏森泉 邹晓平 余宝玲 幸芦笙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9-24,共6页
本文提出了在变衬比条件下一种望远镜成象质量主观评价方法,研究设计了新的变衬比照明装置,对若干组样品进行了实测,分析比较并提出了有效的主观评价判据指标.
关键词 成象质量 望远镜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冷作模具钢JK2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陆德平 胡学军 +3 位作者 张德元 罗军明 谢仕芳 朱福如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5-27,共3页
为了提高冷作模具的使用寿命,研制了新型冷作模具钢JK2(7Cr5Mo3SiV)。试验结果表明,该钢具有较高的强韧性,抗压强度与Cr12钢和高速钢相近,而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则优于Cr12钢和高速钢。
关键词 模具钢 冷作模具钢 铬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