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硫化锡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倩 李常林 +4 位作者 王硕然 黄娜 王文培 马红周 翁雅青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535,共11页
随着化石能源的消耗和人们对清洁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开发新型储能材料刻不容缓。钠离子电池因钠资源丰富,在大规模储能方面成为继锂离子电池之后最具前景的二次电池。电池的负极材料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二硫化锡... 随着化石能源的消耗和人们对清洁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开发新型储能材料刻不容缓。钠离子电池因钠资源丰富,在大规模储能方面成为继锂离子电池之后最具前景的二次电池。电池的负极材料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二硫化锡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高理论比容量、易于调控的形貌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等特点,引发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对二硫化锡的结构以及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钠化机理进行了总结,概括了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的一些方法,最后对二硫化锡负极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二硫化锡 钠化机理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高模数水性无机硅酸钾涂料的制备及耐水性研究
2
作者 倪云霞 程梓瑶 +4 位作者 胡荣俊 王玲玲 张军 曾国屏 孙复钱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41,共6页
【目的】无机硅酸钾涂料具有超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成本低、耐候、阻燃和透气等综合优势,但耐水性差的缺陷限制了其应用。【方法】首先通过低模数硅酸钾溶液与硅溶胶复配,得到贮存稳定的高模数硅酸钾溶液,然后分别利用甲基硅... 【目的】无机硅酸钾涂料具有超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成本低、耐候、阻燃和透气等综合优势,但耐水性差的缺陷限制了其应用。【方法】首先通过低模数硅酸钾溶液与硅溶胶复配,得到贮存稳定的高模数硅酸钾溶液,然后分别利用甲基硅酸钾(PMS)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Z-6070)对硅酸钾改性以增强其耐水性,最后复配苯丙乳液、填料和助剂等制备水性无机硅酸钾涂料,并对涂料的附着力、硬度、耐水性等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硅酸钾溶液模数为5.4时其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PMS改性后的样品具有更优异的耐碱性,当PMS的用量为5%,苯丙乳液用量为6%时,制备的涂料性能最优,附着力为1级,铅笔硬度为H,表干时间6 min,168 h耐碱性无异常。【结论】该涂料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基本满足TCSTM 00632.3—2022《建筑涂饰工程用涂料产品技术要求第3部分:无机建筑涂料体系》的要求,在内墙涂料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数硅酸钾溶液 无机涂料 水性涂料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巯基-烯反应光固化硅凝胶制备与性能研究
3
作者 程梓瑶 倪云霞 +2 位作者 胡荣俊 张军 孙复钱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6-239,共4页
有机硅凝胶具有高透气性,对皮肤友好,无皮肤致敏性,生物相容性好,可消毒、清洗、反复黏贴等优异的性能,是医用硅凝胶的理想材料。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是一种高效且环保的光固化技术,具有优异的反应速率和选择性,广泛应用于材料的快速固... 有机硅凝胶具有高透气性,对皮肤友好,无皮肤致敏性,生物相容性好,可消毒、清洗、反复黏贴等优异的性能,是医用硅凝胶的理想材料。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是一种高效且环保的光固化技术,具有优异的反应速率和选择性,广泛应用于材料的快速固化过程中。利用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制备单组分有机硅凝胶,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比例,研究不同比例下有机硅凝胶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当乙烯基硅油黏度为10000cp,巯基硅油2720含量为2.0%,VMQ硅树脂含量为2.0%时,有机硅凝胶综合性能最佳,满足医用有机硅胶粘剂材料的实际使用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凝胶 巯基-烯 光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导热有机硅界面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4
作者 曾邱 方洁 +2 位作者 夏冬冬 谢谦 游胜勇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有机硅材料因其优良的柔韧性、耐化学性、绝缘性、低黏度和耐温度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但其较低的导热系数阻碍了自身的应用与发展,因此高导热有机硅材料的开发是一个挑战。介绍了有机硅复合材料导热机理、导热填料种类,着重综... 有机硅材料因其优良的柔韧性、耐化学性、绝缘性、低黏度和耐温度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但其较低的导热系数阻碍了自身的应用与发展,因此高导热有机硅材料的开发是一个挑战。介绍了有机硅复合材料导热机理、导热填料种类,着重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各种提高导热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方法与手段,对高导热有机硅材料的困境、研究重点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对高导热有机硅材料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导热系数 有机硅 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基钙钛矿水热合成及高温相变和表面活性位研究
5
作者 陈冠宜 徐骏伟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4,共8页
为探讨锡基钙钛矿的高温晶相变化及表面活性位如酸、碱位点之间的关系,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ASn(OH)_(6)(A=Ca、Sr、Ba)前驱体,并在800℃空气氛围下焙烧获得纯相的ASnO_(3)(A=Ca、Sr、Ba)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使用XRD、FT-IR、Raman、... 为探讨锡基钙钛矿的高温晶相变化及表面活性位如酸、碱位点之间的关系,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ASn(OH)_(6)(A=Ca、Sr、Ba)前驱体,并在800℃空气氛围下焙烧获得纯相的ASnO_(3)(A=Ca、Sr、Ba)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使用XRD、FT-IR、Raman、XPS和TEM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aSnO_(3)和SrSnO_(3)为正交晶相,BaSnO_(3)为具有肖特基缺陷的立方晶相,随着温度从室温升高至800℃,CaSnO_(3)和BaSnO_(3)不发生晶相变化,而SrSnO_(3)在高温下会由正交晶相(Pnma)向正交晶相(Imma)转变。表面酸碱性位点与A位离子的碱性密切相关,A位离子碱性越强,碱性位点越丰富,酸性位点越少。结果表明:中等强度碱中心量与氧空位浓度相关;氧空位浓度取决于平均金属-氧键键能,平均金属-氧键键能越低,氧空位和中等强度碱中心越丰富。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是优良的氧离子导体,在一些临氧的多相催化反应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性能,阐明其高温相变和表面活性位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其在该类反应中的构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钙钛矿合成 高温相变 表面活性中心 氧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氨基硅油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戴润英 游胜勇 +5 位作者 龚磊 刘倩 魏玲 黄喜根 黄忠 刘光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5-87,91,共4页
以端侧氢硅油与丙烯酸甘油酯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得到的环氧硅油中间体,再与叔氨基化合物进行开环反应,合成了氨基封端聚硅氧烷。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对改性硅油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以低含氢硅油与丙烯酸甘油酯为原料,... 以端侧氢硅油与丙烯酸甘油酯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得到的环氧硅油中间体,再与叔氨基化合物进行开环反应,合成了氨基封端聚硅氧烷。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对改性硅油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以低含氢硅油与丙烯酸甘油酯为原料,铂催化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02%,反应温度为120℃下反应4h,生成的环氧硅油(中间体Ⅰ)在丙二醇溶液中与三甲胺盐酸盐,85~90℃氨化反应2h,得到改性氨基硅油。制备的硅油乳液具有亲水性,应用于织物的结果表明:整理后的织物具有低黄变性和良好的柔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氨基硅油 有机硅柔软剂 硅氢加成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羧酸钠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戴润英 游胜勇 +2 位作者 王文敏 蔡雪萍 陈琼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1-565,共5页
为提高农药的叶面展性和靶标生物作用率,设计合成双疏水链的有机硅羧酸钠表面活性剂.采用FT-IR光谱表征产物结构,用拉环法测定其表面活性.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硅氢加成反应条件,并将Si-H转化率最高的有机硅羧酸钠用作辛硫磷助剂.结果表明... 为提高农药的叶面展性和靶标生物作用率,设计合成双疏水链的有机硅羧酸钠表面活性剂.采用FT-IR光谱表征产物结构,用拉环法测定其表面活性.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硅氢加成反应条件,并将Si-H转化率最高的有机硅羧酸钠用作辛硫磷助剂.结果表明:低含氢硅油和丙烯酸单体投料摩尔比为1.00∶1.02,氯铂酸催化剂加入量(以Pt计)为单体质量的0.03%,110℃下反应6 h制得的有机硅羧酸钠,Si-H转化率达87.8%.有机硅羧酸钠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在298 K时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4×10^(-3)mol·L^(-1),最低表面张力(γ)为17.87 m N·m-1.1%质量浓度的辛硫磷溶液在树叶表面能完全铺展,主要是由于双疏水链的有机硅羧酸钠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氢加成 双疏水链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辛硫磷 铺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anex有机膦类萃取剂在贵金属溶剂萃取中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尹敬群 田君 +1 位作者 欧阳克氙 谌开红 《湿法冶金》 CAS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介绍了近年来 Cyanex有机膦类萃取剂在贵金属溶剂萃取中的研究状况及应用进展 。
关键词 Cyanex有机膦类萃取剂 贵金属 溶剂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萃取剂Cyanex 272在稀土溶剂萃取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田君 尹敬群 欧阳克氙 《湿法冶金》 CAS 1998年第4期39-43,共5页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新型有机磷类萃取剂Cyanex272在稀土溶剂萃取中的研究与应用,并与现行的有机磷类稀土萃取剂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溶剂萃取 稀土 萃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杂多酸-钆配合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10
作者 王小玉 李晨阳 +4 位作者 尹佳成 蔡东明 丁海林 刘裕堃 王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11期28-30,共3页
以2,6-吡啶二羧酸和硅钨酸为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稀土金属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热重、电化学等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在196nm和253nm处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峰;在624nm处有一个很强的荧光发射峰;热稳定... 以2,6-吡啶二羧酸和硅钨酸为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稀土金属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热重、电化学等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在196nm和253nm处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峰;在624nm处有一个很强的荧光发射峰;热稳定性较好;在-0.25~0.2V(vs.SCE)的电势范围内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有机/杂多酸-钆配合物 合成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杂多配合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11
作者 王小玉 祁晓婷 +3 位作者 魏振 朱鹏飞 张雅琴 王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11期26-28,共3页
以二氧化铀、1,10-邻菲咯啉、钼酸钠为原料,水热合成了配合物(C12H7N2)7H9[UMo6O24].5H2O,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电化学分析等表征。循环伏安法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有3对氧化还原峰,电子转移发生在电对U(Ⅵ)/U(Ⅴ)... 以二氧化铀、1,10-邻菲咯啉、钼酸钠为原料,水热合成了配合物(C12H7N2)7H9[UMo6O24].5H2O,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电化学分析等表征。循环伏安法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有3对氧化还原峰,电子转移发生在电对U(Ⅵ)/U(Ⅴ)、U(Ⅴ)/U(Ⅲ)和U(Ⅲ)/U(Ⅱ)。该配合物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酰离子 杂多化合物 水热合成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杂多酸-钕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12
作者 王小玉 蔡李鹏 +3 位作者 吴喆 田瑶 曾敏 王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12期32-34,共3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以2,6-吡啶二羧酸及杂多酸磷钼酸为配体的钕的新型配合物Nd(C7H5NO4)(PMo12O40)·6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在259nm处有明显的吸收。采用...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以2,6-吡啶二羧酸及杂多酸磷钼酸为配体的钕的新型配合物Nd(C7H5NO4)(PMo12O40)·6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在259nm处有明显的吸收。采用循环伏安法对配合物进行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在-0.8^-0.1V的电势范围内,配合物具有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酸 配合物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果壳中齐墩果烷三萜皂苷抗炎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传奇 吴来昌 +5 位作者 徐志勇 李泓序 韩晓丹 胡居吾 熊伟 吴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78-1384,共7页
该研究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 264.7细胞为炎症模型,采用Griess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等技术,评价油茶果壳3-O-β-D-葡... 该研究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 264.7细胞为炎症模型,采用Griess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等技术,评价油茶果壳3-O-β-D-葡萄糖苷(1″→6′)α-L-鼠李糖基27-羟基齐墩果酸-28-O-β-D-葡萄糖苷(3-O-β-D-glucopyranosyl(1″→6′)α-L-rhamnosyl 27-hydroxy oleanolic acid-28-O-β-D-glucopyranoside,OA)的抗炎活性。实验设置对照组、LPS组和OA组(5、10、20和40μmol/L)。结果显示,不同浓度OA处理对脂多糖诱导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分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当浓度为20或40μmol/L时,OA对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小体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3(NOD-like receptor family,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和半胱天冬酶1(cysteine aspartate protease 1,Caspase 1)蛋白表达的抑制活性较好;当药物处理1 h和6 h时,OA显著下调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和p38蛋白(p38 protein,p38)磷酸化水平,当药物处理2 h时,OA对p38和Jun氨基端激酶(Jun N-terminal kinase,JNK)磷酸化水平具有抑制活性;而且药物处理6 h时,不同浓度OA对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核转位具有明显的阻滞作用。这些结果揭示了OA的抗炎活性,为针对性开发油茶果壳资源和以OA为基础的活性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壳 三萜皂苷 抗炎活性 RAW 264.7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175
14
作者 池汝安 田君 +2 位作者 罗仙平 徐志高 何正艳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2年第4期1-13,共13页
文章评述了40年来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基础研究,包括矿床的成因及特征、稀土矿物的组成及性质,稀土与黏土矿物的关系、稀土在黏土矿物中的吸附及迁移理论,论述了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稀土元素配分的特征及四大效应,并探讨了稀土浸出机... 文章评述了40年来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基础研究,包括矿床的成因及特征、稀土矿物的组成及性质,稀土与黏土矿物的关系、稀土在黏土矿物中的吸附及迁移理论,论述了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稀土元素配分的特征及四大效应,并探讨了稀土浸出机理和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稀土浸取的三代工艺,提出了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基础研究和浸出工艺的发展方向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 矿床学 稀土配分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稀土矿抑铝浸出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欧阳克氙 饶国华 +1 位作者 姚慧琴 毛燕红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3,共3页
南方稀土矿浸出过程中,铝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杂质。本研究在浸矿剂中加入抑制铝浸出的添加剂,抑制浸矿过程中铝的浸出。经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南方某稀土矿,在浸矿剂中加入0.05%的抑铝剂HZA,控制浸矿剂溶液pH值为5.5时,所得浸出液... 南方稀土矿浸出过程中,铝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杂质。本研究在浸矿剂中加入抑制铝浸出的添加剂,抑制浸矿过程中铝的浸出。经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南方某稀土矿,在浸矿剂中加入0.05%的抑铝剂HZA,控制浸矿剂溶液pH值为5.5时,所得浸出液中铝的含量减少56.85%,而稀土浸出率几乎不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矿 抑铝剂 浸出 产品质量 浸矿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淀粉热塑性塑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6
作者 邱清华 田林 +1 位作者 喻继文 邱贤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17,共3页
描述了淀粉塑料开发概况及研究发展趋势,指出含淀粉量低的填充型淀粉塑料由于其组分大部分为非降解树脂,难以符合环保要求,发展的趋势是开发含淀粉量在80%以上(其余组分均可降解)能完全降解的所谓全淀粉或基本全淀粉热塑性塑料。
关键词 生物降解 性能 热塑性塑料 淀粉 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不同器官中多糖抗氧化、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吴静 胡居吾 +3 位作者 熊伟 王慧宾 BAE Young-soo 吴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04-813,共10页
采用先喷雾干燥后醇沉的方法制备樟树根多糖(CCRP)、樟树茎多糖(CCSP)、樟树叶多糖(CCLP)以及樟树果实多糖(CCFP),并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各多糖的含量,通过测定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能力以及还原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然后通过... 采用先喷雾干燥后醇沉的方法制备樟树根多糖(CCRP)、樟树茎多糖(CCSP)、樟树叶多糖(CCLP)以及樟树果实多糖(CCFP),并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各多糖的含量,通过测定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能力以及还原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然后通过体外实验评估其对RAW 264.7巨噬细胞免疫调节活性。研究发现:CCRP、CCSP、CCLP和CCFP多糖的含量依次为52.35%、58.56%、56.62%和62.36%,果实多糖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评价中,相同器官中粗多糖比精制多糖抗氧化活性能力强。同一浓度下,果实多糖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当多糖提取物浓度为2 mg/mL,清除率达到87.65%,其次是根多糖,清除率为79.63%;多糖提取物还原能力较强的部位是果实和根,在多糖浓度为2 mg/mL时还原能力分别达到最大0.98和0.85;但是各器官多糖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另一方面,CCRP、CCLP、CCFP和CCSP均可显著提高RAW 264.7细胞内一氧化氮(NO)的浓度和细胞因子如前列腺素E2(PGE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分泌。免疫调节活性大小顺序为樟树果实多糖>樟树叶多糖>樟树根多糖>樟树茎多糖。CCRP、CCSP、CCLP和CCFP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并可以提高免疫力,在功能食品的开发中,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抗氧化、免疫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根 樟树果实 多糖 抗氧化 免疫调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蔓三七叶中分离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胡居吾 吴磊 +2 位作者 涂招秀 谢欣 黄斌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43,共6页
以蔓三七叶为原料,制备其中的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B和C,并对它们进行结构鉴定;同时,采用DPPH法、水杨酸比色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来对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制备的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B和C质量分数分别为96. 8%、98.... 以蔓三七叶为原料,制备其中的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B和C,并对它们进行结构鉴定;同时,采用DPPH法、水杨酸比色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来对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制备的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B和C质量分数分别为96. 8%、98. 2%、97. 6%和98. 7%。在0. 5~10μg/mL范围内,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B和C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表现出了较好的清除作用,随浓度升高而逐渐增大;但它们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时,浓度从5μg/mL升高到100μg/mL时,清除作用都未出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各样品与阳性对照组(VC)相比较而言,其清除超氧自由基的作用明显较弱。本文揭示了蔓三七叶中的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B和C具有不同的抗氧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三七叶 绿原酸 异绿原酸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超声法制备二氢杨梅素脂质体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熊伟 李雄辉 +2 位作者 胡居吾 涂招秀 季清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4-257,共4页
采用薄膜-超声法,对二氢杨梅素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卵磷脂和胆固醇比为6.2:1(g:g),卵磷脂和二氢杨梅素比为4.1:1(g:g),超声时间为34min,缓冲液pH为7.0,在此条件下,二氢杨梅素脂质体... 采用薄膜-超声法,对二氢杨梅素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卵磷脂和胆固醇比为6.2:1(g:g),卵磷脂和二氢杨梅素比为4.1:1(g:g),超声时间为34min,缓冲液pH为7.0,在此条件下,二氢杨梅素脂质体的包封率为88.58%。此法制备二氢杨梅素脂质体具有操作简便可行,脂质体包封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脂质体 响应面法 制备 包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虎奶菇多酚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20
作者 傅志丰 王慧宾 +3 位作者 邓朝阳 韩晓丹 徐志勇 顾震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25,共6页
以虎奶菇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溶液提取虎奶菇多酚。以多酚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300 W、提取时间56 min、乙醇体积分数44%... 以虎奶菇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溶液提取虎奶菇多酚。以多酚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300 W、提取时间56 min、乙醇体积分数44%、提取温度59℃,在此工艺条件下,多酚得率为(1.022±0.013)mg/g。抗氧化试验测定发现,虎奶菇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2.010 mg/mL和0.430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提取 虎奶菇 多酚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