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春秋笔法”的叙事策略及其内涵的变迁
被引量:
4
1
作者
倪爱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8-133,共6页
"春秋笔法"具有重要的叙事学价值,对后世的文学叙事影响深远。它通过对"不可叙述事件"的巧妙叙述来传达春秋大义。"不可叙述事件"分为不必叙述的事件、不应叙述的事件和不愿叙述的事件。"春秋笔法&q...
"春秋笔法"具有重要的叙事学价值,对后世的文学叙事影响深远。它通过对"不可叙述事件"的巧妙叙述来传达春秋大义。"不可叙述事件"分为不必叙述的事件、不应叙述的事件和不愿叙述的事件。"春秋笔法"的具体叙事策略为:第一,不必叙述、不应叙述的事件构成事件选择上的隐含法则,如果违背了这个法则,就在显性文本中制造了矛盾,而这矛盾之处就成为蕴含意旨之处;第二,对于不愿叙述的事件,采取的叙述方式是削去和曲笔两种,后者又分为故意省略信息进行不充分报道和故意歪曲信息进行误报两类。"春秋笔法"的本质可概括为叙述之外有叙述,也即"隐含的叙述"。明清小说评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广泛使用"春秋笔法"的,具体内涵包括:隐含的叙述比外显的叙述更丰富;隐含的叙述否定外显的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笔法”
叙事策略
不可叙述事件
隐含的叙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联话的演进
2
作者
张小华
文师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29-134,共6页
联话滥觞于宋,清道光时与诗话、笔记小说分离而独立发展,民国时期完成了纯理论批评色彩的旅程。演进过程分为依附、独立著述、系统性纯文论三个阶段。宋初至清道光为依附阶段,此阶段联话依附于诗话、笔记小说,以纪事为主,兼以零星评点...
联话滥觞于宋,清道光时与诗话、笔记小说分离而独立发展,民国时期完成了纯理论批评色彩的旅程。演进过程分为依附、独立著述、系统性纯文论三个阶段。宋初至清道光为依附阶段,此阶段联话依附于诗话、笔记小说,以纪事为主,兼以零星评点。道光至民国初为独立著述阶段,此阶段体例明确,先叙后评点的写作模式和相关审美范畴确立,辨源流、评工拙、品次第、溯师承、述规矩、采故实、兼说部等传统话体著作要素具备。民国时期进入系统的纯文论阶段,此阶段体例、主题、行文模式为纯文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话
演进
依附
独立
纯文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向辉煌──试论中华当代茶界茶人的运行轨迹
3
作者
余悦
《农业考古》
1994年第2期17-25,16,共10页
走向辉煌──试论中华当代茶界茶人的运行轨迹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余悦新时期以来。中华大地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出现全方位的跃动,从城市面貌到社会意识都起着深层的变化,一切古老的传统习俗风尚无不打上现代化的烙印。...
走向辉煌──试论中华当代茶界茶人的运行轨迹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余悦新时期以来。中华大地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出现全方位的跃动,从城市面貌到社会意识都起着深层的变化,一切古老的传统习俗风尚无不打上现代化的烙印。顺应时代的大潮,当代茶业改革领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运行轨迹
茶叶生产
科学精神
茶叶贸易
代茶
综合开发
茶叶科研
茶叶出口
茶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是诗而胜于诗,不是画而胜于画──漫谈饮茶的审美价值
被引量:
1
4
作者
谢珊珊
《农业考古》
1994年第2期101-105,共5页
不是诗而胜于诗,不是画而胜于画──漫谈饮茶的审美价值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谢珊珊"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今,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茶楼迭起,茶客遍地,茶不仅作为一种饮料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更作为一种...
不是诗而胜于诗,不是画而胜于画──漫谈饮茶的审美价值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谢珊珊"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今,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茶楼迭起,茶客遍地,茶不仅作为一种饮料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更作为一种深层文化,渗透到国民的精神中。追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碧螺春
龙井茶
审美价值
君山银针
茶具
铁观音
制作技术
台湾南投
乌龙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文化:小说审美的一片新地——评宋清海的中篇小说《茶殇》
5
作者
吴海
《农业考古》
1992年第4期147-149,共3页
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涌动,思想闸门的打开,“文化热”也便阵阵兴起。一时间,诸如“茶文化”、“酒文化”、“瓷文化”、“药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审美文化”、“宗教文化”、“客家文化”、“民俗文化”、“文化小说...
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涌动,思想闸门的打开,“文化热”也便阵阵兴起。一时间,诸如“茶文化”、“酒文化”、“瓷文化”、“药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审美文化”、“宗教文化”、“客家文化”、“民俗文化”、“文化小说”等等冠以“文化”的概念、命题纷至沓来,令人眼花缭乱。于是,“文化”不仅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一个视角,而且是人们评判某一事物、某一现象达到高雅层次的一种标志。这众多“文化”领域的开拓,既活跃了学术研究,也为小说的审美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宋清海是一位有影响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青年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
中篇小说
小说创作
审美创造
文化小说
文化热
改革开放
审美文化
饮食文化
客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春秋笔法”的叙事策略及其内涵的变迁
被引量:
4
1
作者
倪爱珍
机构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从史传叙事到文学叙事--先秦两汉史传中文学性叙事发生研究"(11WX27)
文摘
"春秋笔法"具有重要的叙事学价值,对后世的文学叙事影响深远。它通过对"不可叙述事件"的巧妙叙述来传达春秋大义。"不可叙述事件"分为不必叙述的事件、不应叙述的事件和不愿叙述的事件。"春秋笔法"的具体叙事策略为:第一,不必叙述、不应叙述的事件构成事件选择上的隐含法则,如果违背了这个法则,就在显性文本中制造了矛盾,而这矛盾之处就成为蕴含意旨之处;第二,对于不愿叙述的事件,采取的叙述方式是削去和曲笔两种,后者又分为故意省略信息进行不充分报道和故意歪曲信息进行误报两类。"春秋笔法"的本质可概括为叙述之外有叙述,也即"隐含的叙述"。明清小说评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广泛使用"春秋笔法"的,具体内涵包括:隐含的叙述比外显的叙述更丰富;隐含的叙述否定外显的叙述。
关键词
“春秋笔法”
叙事策略
不可叙述事件
隐含的叙述
Keywords
"Chunqiu Writing Style"
narrative strategy
the unnarratable
implicit narrativ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联话的演进
2
作者
张小华
文师华
机构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
南昌大学文
学院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29-134,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近现代楹联创作专题整理与研究"(17AZD03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民国话体文学批评文献整理与研究"(15ZDB079)
文摘
联话滥觞于宋,清道光时与诗话、笔记小说分离而独立发展,民国时期完成了纯理论批评色彩的旅程。演进过程分为依附、独立著述、系统性纯文论三个阶段。宋初至清道光为依附阶段,此阶段联话依附于诗话、笔记小说,以纪事为主,兼以零星评点。道光至民国初为独立著述阶段,此阶段体例明确,先叙后评点的写作模式和相关审美范畴确立,辨源流、评工拙、品次第、溯师承、述规矩、采故实、兼说部等传统话体著作要素具备。民国时期进入系统的纯文论阶段,此阶段体例、主题、行文模式为纯文论体。
关键词
联话
演进
依附
独立
纯文论
Keywords
Lian Hua
evolution
attachment
independent
purely literary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向辉煌──试论中华当代茶界茶人的运行轨迹
3
作者
余悦
机构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
出处
《农业考古》
1994年第2期17-25,16,共10页
文摘
走向辉煌──试论中华当代茶界茶人的运行轨迹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余悦新时期以来。中华大地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出现全方位的跃动,从城市面貌到社会意识都起着深层的变化,一切古老的传统习俗风尚无不打上现代化的烙印。顺应时代的大潮,当代茶业改革领域的...
关键词
茶文化
运行轨迹
茶叶生产
科学精神
茶叶贸易
代茶
综合开发
茶叶科研
茶叶出口
茶业经济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是诗而胜于诗,不是画而胜于画──漫谈饮茶的审美价值
被引量:
1
4
作者
谢珊珊
机构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
出处
《农业考古》
1994年第2期101-105,共5页
文摘
不是诗而胜于诗,不是画而胜于画──漫谈饮茶的审美价值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谢珊珊"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今,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茶楼迭起,茶客遍地,茶不仅作为一种饮料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更作为一种深层文化,渗透到国民的精神中。追本...
关键词
绿茶
碧螺春
龙井茶
审美价值
君山银针
茶具
铁观音
制作技术
台湾南投
乌龙茶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文化:小说审美的一片新地——评宋清海的中篇小说《茶殇》
5
作者
吴海
机构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
出处
《农业考古》
1992年第4期147-149,共3页
文摘
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涌动,思想闸门的打开,“文化热”也便阵阵兴起。一时间,诸如“茶文化”、“酒文化”、“瓷文化”、“药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审美文化”、“宗教文化”、“客家文化”、“民俗文化”、“文化小说”等等冠以“文化”的概念、命题纷至沓来,令人眼花缭乱。于是,“文化”不仅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一个视角,而且是人们评判某一事物、某一现象达到高雅层次的一种标志。这众多“文化”领域的开拓,既活跃了学术研究,也为小说的审美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宋清海是一位有影响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青年作家。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
中篇小说
小说创作
审美创造
文化小说
文化热
改革开放
审美文化
饮食文化
客家文化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春秋笔法”的叙事策略及其内涵的变迁
倪爱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联话的演进
张小华
文师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走向辉煌──试论中华当代茶界茶人的运行轨迹
余悦
《农业考古》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是诗而胜于诗,不是画而胜于画──漫谈饮茶的审美价值
谢珊珊
《农业考古》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茶文化:小说审美的一片新地——评宋清海的中篇小说《茶殇》
吴海
《农业考古》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