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基于江西与粤港澳、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小玉 邱信丰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数字经济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和动力变革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近年来,江西充分发挥毗邻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以及位居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地理优势,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打造了赣深电子信息产业... 数字经济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和动力变革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近年来,江西充分发挥毗邻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以及位居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地理优势,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打造了赣深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承接长三角数字产业转移示范区、赣湘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为江西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但是在数字经济产业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协同规划缺乏、协同层次偏低、协同结构失衡、产业数字化滞后、数字技术协同创新弱和数据要素共建共享不畅等问题。这需从强化规划引领、提高协同层次、优化协同结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协同创新和促进数据互联互通共用等方面加以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协同发展 江西 粤港澳大湾区 长三角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经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
2
作者 戈丹 余永华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9-139,共11页
数智经济作为数字技术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正在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链条,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实证检验-对策建议... 数智经济作为数字技术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正在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链条,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实证检验-对策建议”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理论演绎与计量模型方法,从多个维度对数智经济驱动城乡融合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夯实数智基础设施底座,优化城乡技术赋能体系;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激活城乡要素对流机制;推动城乡产业数智化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完善数智化治理体系,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经济 城乡融合 理论分析 实证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县域经济成为壮大江西经济总量的强大支撑点 被引量:4
3
作者 尹世洪 麻智辉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共4页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江西在中部崛起的关键。“十一五”时期江西的发展,必须把县域经济放到突出的位置,从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开放...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江西在中部崛起的关键。“十一五”时期江西的发展,必须把县域经济放到突出的位置,从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进程等多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使江西县域经济总量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经济总量 中部崛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物流产业生产效率评价——以江西省11个设区市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钟群英 朱顺东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0-136,共7页
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2012-2016年物流的规模、技术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分析产出导向下物流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与技术进步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南昌、新余两市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2012-2016年物流的规模、技术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分析产出导向下物流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与技术进步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南昌、新余两市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全部有效,整体技术水平高,资源有效利用能力强;11个设区市没有出现纯技术无效情况,11个设区市Malmquist指数均大于1;南昌、萍乡两市指数的提升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对提高江西物流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水平提出四点建议:加快区域经济高速增长,提高物流资源有效利用率;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整合物流设施资源;提高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和数据库建设投入;重视物流网络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配送网点建设,提高电商物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Malmquist指数 物流效率评价 技术进步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食品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杨锦琦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0-103,共4页
从江西省食品工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形成了推动江西食品工业发展的有效思路,即加强产业支持体系建设,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增强发展后劲;改进金融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培育食品工业龙头企业... 从江西省食品工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形成了推动江西食品工业发展的有效思路,即加强产业支持体系建设,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增强发展后劲;改进金融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培育食品工业龙头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配套基地建设,确保食品工业原料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食品工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能源消费、碳排放与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锦琦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6-39,共4页
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了解能源消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本文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对江西2000-2012年能源消费及其产生的二氧化碳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江西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煤炭是江西的主要能源。2000-2012年,... 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了解能源消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本文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对江西2000-2012年能源消费及其产生的二氧化碳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江西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煤炭是江西的主要能源。2000-2012年,江西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态势。建议江西省应从优化能源结构、发挥森林碳汇潜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等方面实行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碳交易市场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锦琦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25,共4页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三个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之一,我国已是目前全球最大的CDM卖家,在此背景下江西省的CDM也获得了发展。为了推动江西省CDM项目的快速发展,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快技术引进发展清洁能源,大...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三个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之一,我国已是目前全球最大的CDM卖家,在此背景下江西省的CDM也获得了发展。为了推动江西省CDM项目的快速发展,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快技术引进发展清洁能源,大力培育和规范碳交易中介机构,推进江西省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都议定书 清洁发展机制(CDM) 碳交易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宇航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11,共4页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文从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两个方面论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建议,以摈弃以往的"灰色发...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文从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两个方面论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建议,以摈弃以往的"灰色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 环境友好型社会 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锦琦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1-145,共5页
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了解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本文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对江西2001~2015年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分析。结果表明:江西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总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呈... 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了解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本文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对江西2001~2015年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分析。结果表明:江西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总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能源消费结构的限制、产业结构的约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制约成为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大困局。据此,建议优化能源结构,向低碳化、清洁化转型;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低碳化发展;大力创新低碳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森林、湿地与林地管理,増加森林的固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汪婷 高波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3-160,共8页
科技金融是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耦合,强调以更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推进器。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涉及领域广、行业多、场景丰富,是新质生产... 科技金融是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耦合,强调以更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推进器。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涉及领域广、行业多、场景丰富,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实现创新发展需要在技术创新前期投入较大资金,因此亟需科技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相互嵌套,协同发展,为低空经济保驾护航。立足于科技金融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现实基础,剖析当前科技金融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业务合作机制、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社会资本、完善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低空经济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民营经济 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11
作者 程宇航 马小红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就业压力 经济增长方式 失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合组织视角下乡村治理结构创新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12
作者 王果 《农业考古》 2017年第3期255-260,共6页
乡村治理是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乡村治理出现了一系列新形势、新问题,比如人口"空心化"、人口流动常态化、乡村社会阶层多元化等。在这一背景下,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乡... 乡村治理是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乡村治理出现了一系列新形势、新问题,比如人口"空心化"、人口流动常态化、乡村社会阶层多元化等。在这一背景下,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乡村治理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本文在充分认识到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的前提下,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乡村治理结构——合作共治治理结构,实施"丰"字型的乡村治理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巩固乡村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核心纽带作用、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农民合作组织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增长:中国经济社会改革新思维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晓东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3-126,共4页
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就是倡导机会均等与公平正义,提倡让更多的人享受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所带来的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包容性增长的思想和我国近些年来提出的"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等思想... 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就是倡导机会均等与公平正义,提倡让更多的人享受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所带来的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包容性增长的思想和我国近些年来提出的"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等思想,从根本上说是一脉相承的,都代表着世界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包容性增长就是要让人民群众都能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去,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从追求"国强"到强调"民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区域差距,提高国家发展质量的战略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经济社会改革 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与企业绿色行为——基于环保责任与“漂绿风险”双重视角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惠 揭昌亮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142,共11页
基于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对企业绿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不仅提升了企业环保责任,也加剧了企业“漂绿风险”。机制检验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通过增强企业合法性和供... 基于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对企业绿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不仅提升了企业环保责任,也加剧了企业“漂绿风险”。机制检验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通过增强企业合法性和供应链安全动机促使企业提升环保责任,通过放大资源节约动机加剧“漂绿风险”。异质性检验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上升时,国有企业和竞争性行业的环保责任提升更明显,而非国有企业和非竞争性行业“漂绿风险”上升更显著。提升管理层环保意识、强化绿色信用体系建设能抑制“漂绿风险”的上升。研究提出稳定企业政策预期、构建绿色行为监督机制、重视环保责任的保险效应等措施,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 绿色行为 环保责任 漂绿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长江经济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骏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47,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性。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力跃迁的方向,对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深入探究新质生产力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作用机理,聚焦长江经济带产...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性。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力跃迁的方向,对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深入探究新质生产力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作用机理,聚焦长江经济带产业体系特征,研究新质生产力赋能长江经济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路径: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产业创新能级,构建特色鲜明、协同分工的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培育壮大新兴及未来产业,实现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长江经济带: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羊种资源看唐宋社会的羊肉消费
16
作者 杨小敏 揭昌亮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134,共11页
我国古代羊种资源从西部游牧地区向东扩散,逐渐走进了农耕社会生活。汉唐间,羊畜品种称谓繁杂多变,反映了人们早期对野生羊和驯化羊的初步划分及认识变化。在中唐,社会上出现不分羊种但标明产地的“河西羊”“河东羊”等名称。羊畜产品... 我国古代羊种资源从西部游牧地区向东扩散,逐渐走进了农耕社会生活。汉唐间,羊畜品种称谓繁杂多变,反映了人们早期对野生羊和驯化羊的初步划分及认识变化。在中唐,社会上出现不分羊种但标明产地的“河西羊”“河东羊”等名称。羊畜产品在农耕社会的肉食消费特征日益凸显。进入北宋,兼具羊畜产地和中原消费视角的“胡羊”“契丹羊”等用法更加常见。特别是仁宗以后,契丹羊畜大量南下,京畿一带至京东西路沿黄河流域附近的羊畜交易活动愈发兴盛。到神宗时,“胡羊”因产地特殊而受人追捧,“契丹羊”因供应及需求量大增而深入中原。于是尚食羊肉之风不仅流行于北宋上层人士生活,还极大影响了普通民众对羊畜产品的认识及利用。“契丹羊”(“白羊”)的药食用法开始得到显著认可及推广。到南宋,虽然羊种资源受地理环境制约,但北人南下所保留的尚食羊肉观念依然随着南方羊畜产品本地化、精细化消费得以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种资源 唐宋 羊肉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部地区在更高起点上崛起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小玉 李华旭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8,共11页
中部地区作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其崛起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产业基础明显改善,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中部地区崛起已站上了一个... 中部地区作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其崛起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产业基础明显改善,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中部地区崛起已站上了一个更高起点,但仍然面临创新驱动力偏低、高能级产业支撑力不强、高端人才储备不足、开放能级不高、区域一体化进程缓慢等现实困境。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能从区域发展动能、产业转型升级、资源要素配置、绿色发展模式构建和开放体系完善等方面对新时代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中部地区崛起起到引领带动作用。中部地区应进一步加强战略衔接,共建新质生产力战略腹地;强化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促进产业升级,筑牢新质生产力实体根基;坚持绿色优先,厚植新质生产力生态底蕴;推动双向开放,开拓新质生产力市场空间,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中部地区在更高起点上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部地区崛起 创新驱动 产业升级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背景下居民新兴消费培育策略——以江西为研究案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小玉 卢小祁 +1 位作者 薛飞 陶虹佼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2-139,共8页
大力促进新兴消费发展、着力释放内需潜力是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有力举措。2020年上半年,江西居民消费呈现消费市场加速回暖、消费结构明显变化、消费新模式创新发展、消费热点不断涌现等特... 大力促进新兴消费发展、着力释放内需潜力是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有力举措。2020年上半年,江西居民消费呈现消费市场加速回暖、消费结构明显变化、消费新模式创新发展、消费热点不断涌现等特征,但是也存在新兴消费总量偏小、新兴消费品供应不足、物流配送设施尚待完善、运营平台发展缓慢、新兴消费市场环境欠优、居民新兴消费信心不足等问题,应充分发挥新兴消费对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促进作用,积极培育消费新模式、提升新品质、优化新供给、布局新基建、营造新环境,为推动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新兴消费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数字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小玉 李华旭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97,共10页
随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地位的上升,一体化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主旋律,科学评价长江中游城市群数字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有利于破解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同困境,形成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格局。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内武汉城市圈、... 随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地位的上升,一体化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主旋律,科学评价长江中游城市群数字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有利于破解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同困境,形成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格局。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内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的2013—2020年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相关数据,在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同度模型评价长江中游城市群数字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水平。研究发现:2013—2020年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的数字经济产业耦合协调度不断提升,2020年武汉城市圈数字经济产业达到优质协调,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达到良好协调;从三大城市群数字经济产业空间协同来看,三大城市群之间数字经济产业协同达到良好协调,但三大城市群之间数字产业化协同程度明显滞后于数字基础设施协同水平和产业数字化协同水平。基于此,提出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协同的顶层设计,加强城市群数字产业化,推进数字经济产业链的协同治理,建设数字经济产业联盟和完善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数字经济 产业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房屋拆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芳勇 沈克慧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56,共6页
房屋拆迁是群体利益冲突比较尖锐的领域,从社会风险转化成公共危机的可能性比较大。房屋拆迁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包括方法、体系、模型三大部分。社会燃烧理论是构建风险评估体系的基础,为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框架;三要素风险评估方法好... 房屋拆迁是群体利益冲突比较尖锐的领域,从社会风险转化成公共危机的可能性比较大。房屋拆迁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包括方法、体系、模型三大部分。社会燃烧理论是构建风险评估体系的基础,为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框架;三要素风险评估方法好似雷达,将覆盖房屋拆迁的风险源网罗其中;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兼顾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实现对风险的量化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屋拆迁 社会稳定风险 社会燃烧理论 三要素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