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本“选界”变迁与中国当代文学地形图
1
作者 徐勇 袁演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7-66,共10页
从选本“选界”变迁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变迁展开研究,能有效避免思潮流派等研究模式的不足,又能很好地协调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之间的内在矛盾。如果说,20世纪50—70年代的选本编纂中选源和选域的宽窄表现出的是精英化与大众化的区别... 从选本“选界”变迁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变迁展开研究,能有效避免思潮流派等研究模式的不足,又能很好地协调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之间的内在矛盾。如果说,20世纪50—70年代的选本编纂中选源和选域的宽窄表现出的是精英化与大众化的区别和分化的话,那么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选本编纂中,选源和选域的宽窄体现出来的则是地域空间分布中的文化政治学内涵。对一个选本而言,选源和选源的空间分布构成并不是无关紧要的,其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重要指标,借此可以观察推测一个阶段或不同时代的文学发展脉络及其文化地理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本编纂 选源 选域 当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困境”问题剖析——基于乡镇文化站的考察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宇 何小芊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7-132,共6页
以乡镇文化站为研究对象,基于201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数理模型测算乡镇文化站运行效率及空间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从宏观层面剖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困境”现象。结果表明:(1)31个省份乡镇文化站运行效率平均值为0.760,总... 以乡镇文化站为研究对象,基于201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数理模型测算乡镇文化站运行效率及空间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从宏观层面剖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困境”现象。结果表明:(1)31个省份乡镇文化站运行效率平均值为0.760,总体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各省份效率值年际间变化很小,存在较弱的正向空间相关性。(2)农村人口数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对乡镇文化站运行效率存在正向影响,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人均文化事业经费对乡镇文化站运行效率存在负向影响。(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效率不足问题,但投入增加、产出减少的“效率困境”现象在省域尺度表现不明显,“效率困境”更多地体现在乡镇文化站的服务效果上;农村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对乡镇文化站运行效率产生边际递减效应,这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产生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乡镇文化站 运行效率 效率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世纪中国博古图与西方静物画中的物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倪爱珍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中国博古图与西方静物画的兴盛都始于16世纪前后,都以静物为表现对象,但又有所不同。从物的属性来看,博古图中的物与人们的精神需求紧密相关,其主要功能经历了从宋代的正经补史到明代的雅文化象征再到清代的吉祥文化寓意的变迁;在西方... 中国博古图与西方静物画的兴盛都始于16世纪前后,都以静物为表现对象,但又有所不同。从物的属性来看,博古图中的物与人们的精神需求紧密相关,其主要功能经历了从宋代的正经补史到明代的雅文化象征再到清代的吉祥文化寓意的变迁;在西方静物画发展史上具有节点意义的罗马静物画、荷兰静物画、夏尔丹静物画的繁荣都与特定时期物质生活的变化紧密相关。从物的审美来看,博古图因物喻志,以志为本,体现了中国传统诗学的比兴理论;静物画观物绘形,以物为本,使被忽视或熟视无睹的事物变得陌生、反常,体现了陌生化的审美追求。从物的感知来看,两者体现了中西文化中感物与观物两种不同的美学传统及其背后的感官倚重的不同。但由于艺术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所以两者的这些不同只是相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古图 静物画 感物 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19世纪中西异域叙事比较——以图像文本为中心
4
作者 倪爱珍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6-254,共9页
18—19世纪是中西文化交流碰撞最激烈的时期,双方都积极地利用各种符号、媒介讲述他者故事。其中,图像叙事颇具特色,不仅表现在画报、插图、地图等新型印刷文本上,还表现在陶瓷、丝绸、漆器、金银器等器物文本上。异域叙事的核心问题是... 18—19世纪是中西文化交流碰撞最激烈的时期,双方都积极地利用各种符号、媒介讲述他者故事。其中,图像叙事颇具特色,不仅表现在画报、插图、地图等新型印刷文本上,还表现在陶瓷、丝绸、漆器、金银器等器物文本上。异域叙事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相异性,不同的处理方式形成不同的叙事模式。中西方文化首次碰撞时都采用神话叙事模式,但建构的异域形象不同。此后,中国在中华上邦思想主导下形成了稳定的意识形态叙事模式,西方则在现代化进程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叙事模式,18世纪中期以前为乌托邦,此后则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共存,不过前者为社会乌托邦,后者只是审美乌托邦。图像文本中的异域叙事研究,既是文字文献角度研究的有益补充,也为今日中西异域叙事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域叙事 神话 乌托邦 意识形态 陶瓷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出版印刷业效率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宇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30,共9页
采用省域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区(港澳台除外)出版印刷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出版印刷业的资产利用效率,降低资本投入冗余;中国出版印刷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值不高,但呈现逐年增... 采用省域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区(港澳台除外)出版印刷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出版印刷业的资产利用效率,降低资本投入冗余;中国出版印刷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值不高,但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同时存在着明显的省际差异,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差异巨大,主要表现为规模效率的差异;出版印刷业的纯技术效率较高、规模效率偏低,企业规模弱小与行业规模不足成为制约出版印刷业投入产出效率的主要因素。为实现中国出版印刷业的高质量发展,应充分利用有利的外部因素,挖掘效率潜力;扩大印刷出版企业规模,提升行业规模效益;考虑效率区域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印刷业 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