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元统计技术的赣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明 廖月清 +2 位作者 郑小俊 李凤果 王军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861-3874,共14页
赣江是鄱阳湖重要入湖河流,为了解赣江流域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污染状况,本文布设了29个采样点,对赣江沉积物重金属(Cu、As、Cd、Pb、Hg、W、Cr、Mn、Zn)含量和序列组分进行了测定及分析,并运用污染负荷指数(PLI)、地累积指数(I_(ge... 赣江是鄱阳湖重要入湖河流,为了解赣江流域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污染状况,本文布设了29个采样点,对赣江沉积物重金属(Cu、As、Cd、Pb、Hg、W、Cr、Mn、Zn)含量和序列组分进行了测定及分析,并运用污染负荷指数(PLI)、地累积指数(I_(geo))和潜在生态风险(RI)指数评价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Mn、Cu、Zn、As、Cd、W、Hg和Pb的平均浓度分别超出本底3.8、4.1、5.2、3.0、22.7、5.0、11.8、1.6倍.其中,章江(Z)分布较高的Cu、As、Cd、Pb、Hg、W;桃江(T)分布较高的Cr和Mn;赣江(G)分布较高的Zn.所有采样点的PLI值均大于1,表明所有采样点均受到重金属污染;I_(geo)评价结果表明,赣江沉积物重金属I;依次为Cd(3.4)>Hg(1.7)>Zn(1.6)>Cu(1.2)>Mn(1.0)>As(0.4)>W(0.3)>Pb(-0.1)>Cr(-3.7);其中Cd的污染程度最高,Zn、Hg、Cu,As、W、Pb为轻度污染,沉积物中Cr的I_(geo)<0,表明赣江未受到Cr的污染. RI均值均大于150,表明赣江水系沉积物重金属均存在潜在风险,且赣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对鄱阳湖构成严重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多元统计技术 污染和风险评估 赣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苗苗 陈明 +2 位作者 郑小俊 陈伟江 廖月清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29-1735,1740,共8页
介绍了生物炭修复重金属土壤污染的研究进展,重点讲述了生物炭固定土壤重金属的机理、生物炭有效性的影响、生物炭对植物重金属吸收的影响、生物炭在田间工程应用的研究成果以及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存在的风险与不足,希望在满足安全生... 介绍了生物炭修复重金属土壤污染的研究进展,重点讲述了生物炭固定土壤重金属的机理、生物炭有效性的影响、生物炭对植物重金属吸收的影响、生物炭在田间工程应用的研究成果以及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存在的风险与不足,希望在满足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推进生物炭修复在农业生产中工程化应用。开启生物炭的生命周期评价,建立生物炭生命周期数据库,以便为以后生物炭使用提供全面、有效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 重金属 修复 潜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条件下生物炭配施沸石对江西某钨矿区Pb、Cd、W的淋溶效应 被引量:5
3
作者 廖月清 陈明 +4 位作者 郑小俊 邹杰平 王军锋 陈伟江 王苗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9-326,共8页
为解决江西某钨矿区钨及其他重金属污染问题,通过室内模拟酸雨淋溶试验,研究在不同pH(3.1,4.5,5.8)酸雨条件下,添加稻壳生物炭(BC)、天然沸石(ZE)、稻壳生物炭—天然沸石(CO)改良剂对土壤Pb、Cd、W的固定效果。结果表明,酸雨增加了重金... 为解决江西某钨矿区钨及其他重金属污染问题,通过室内模拟酸雨淋溶试验,研究在不同pH(3.1,4.5,5.8)酸雨条件下,添加稻壳生物炭(BC)、天然沸石(ZE)、稻壳生物炭—天然沸石(CO)改良剂对土壤Pb、Cd、W的固定效果。结果表明,酸雨增加了重金属的溶出风险,pH越低,风险越大。添加BC、ZE、CO有效提高土壤的酸缓冲能力,平均分别使得淋溶液pH增加0.53,0.23,0.58个单位,使得淋溶后土壤pH增加0.27,0.09,0.17个单位。在pH=4.5和pH=5.8模拟酸雨后,生物炭联合沸石处理Cd和Pb的淋溶总量明显低于未处理土壤,相较于空白分别降低32.1%,38.0%和36.0%,32.7%。W和Cd、Pb不同,在模拟酸雨pH=3.1条件下,添加改良剂对W淋溶总量均无显著影响,在模拟酸雨pH=4.5和pH=5.8时,单独施用生物炭处理使得W淋溶总量分别增加44.3,53.8μg/L,但生物炭联合沸石处理使得W淋溶总量分别降低6.0,7.1μg/L。综合来看,生物炭—沸石能更有效同时防止酸雨条件下污染土壤Pb、Cd、W的淋溶流失,可为后期钨矿区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沸石 生物炭 酸雨 淋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农田重金属污染钝化修复技术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周步蟾 陈伟江 +2 位作者 赖志鹏 王苗苗 陈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669-3675,共7页
介绍了农田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对农作物、人体的危害,分析了我国南北方农田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针对我国农田典型重金属Cu、Zn、Cd、Ni、Pb、Cr、As、Hg这8种污染元素的单一钝化修复技术及农田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钝化修复技术进行... 介绍了农田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对农作物、人体的危害,分析了我国南北方农田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针对我国农田典型重金属Cu、Zn、Cd、Ni、Pb、Cr、As、Hg这8种污染元素的单一钝化修复技术及农田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钝化修复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研究现状,提出修复技术与空间技术、评价方法相结合,能更有效的修复和检测评价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以期为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钝化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农田 钝化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钕铁硼油泥稀土和铁同步浸出与分步提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辉阳 刘子帅 +4 位作者 黎文庆 刘海平 唐学昆 周贺鹏 罗仙平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8,共9页
钕铁硼废料是一种宝贵的稀土二次资源,对其进行综合高效回收对实现稀土可持续发展与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钕铁硼油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低温氧化焙烧、盐酸浸出、草酸沉淀稀土、还原沉淀铁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钕铁硼油... 钕铁硼废料是一种宝贵的稀土二次资源,对其进行综合高效回收对实现稀土可持续发展与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钕铁硼油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低温氧化焙烧、盐酸浸出、草酸沉淀稀土、还原沉淀铁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钕铁硼油泥稀土和铁同步浸出与分步提取的新工艺。结果表明,在较优焙烧温度和浸出条件下,稀土和铁浸出率分别为98.80%和98.41%,实现了同步浸出。在n(H_(2)C_(2)O_(4))∶n(RE^(3+))=3∶1、沉淀温度60℃、沉淀时间30 min条件下,稀土沉淀率达98.43%,铁共沉淀率仅为0.5%,获得了纯度为98.34%的草酸稀土产品,稀土总回收率为97.24%,实现了稀土和铁的选择性分离。在n(H_(2)C_(2)O_(4))∶n(Fe)=1.5∶1、n(Fe)∶n(Fe^(3+))=1∶1、沉淀温度30℃、沉淀时间30 min条件下,铁沉淀率为94.28%,获得了纯度为99.22%的草酸亚铁产品,铁总回收率为92.34%,达到了综合回收的目的。相对传统钕铁硼废料回收工艺,该工艺具有资源综合利用率高、固体废弃物量少等优点,为稀土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铁硼废料 同步浸出 稀土 分步沉淀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伟江 廖月清 +4 位作者 王苗苗 郑小俊 王军峰 刘燕 陈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31-537,共7页
综述了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以及各类常见的修复方法,如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复合型修复等。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修复方法对水体富营养化中N、P等污染因素的处理效果,并归纳总结了各类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基于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技术... 综述了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以及各类常见的修复方法,如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复合型修复等。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修复方法对水体富营养化中N、P等污染因素的处理效果,并归纳总结了各类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基于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指出修复技术应以生物修复及复合型修复为主,物理、化学修复为辅,并提出修复技术与空间技术相结合能更有效的修复和监测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此外,基于只控磷不控氮、藻类-微生物燃料电池等修复技术成本低、效果理想,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氮磷 修复技术 人工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回收酸性溶液中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宗艺 张勇 +4 位作者 任嗣利 钱汉麟 马爱顺 曾广聪 龚丹丹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5,22,共9页
白钨矿酸浸过程钨以钨同多酸形式产出,此分解方法为白钨矿冶炼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后续从钨同多酸浸出液中回收钨是关键。本文比较了不同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钨同多酸溶液的吸附行为,确定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为最佳树脂。主要考察了... 白钨矿酸浸过程钨以钨同多酸形式产出,此分解方法为白钨矿冶炼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后续从钨同多酸浸出液中回收钨是关键。本文比较了不同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钨同多酸溶液的吸附行为,确定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为最佳树脂。主要考察了D301树脂用量、溶液pH值、吸附温度、钨浓度和吸附时间对树脂吸附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树脂用量为5倍理论量,溶液pH值为2~3,吸附温度为40℃,钨(WO_(3))浓度为50~100g/L,吸附时间为240min的条件下,D301树脂对钨同多酸溶液中的钨吸附率达99.4%以上。同时,研究了载钨树脂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对D301载钨树脂解吸效果最好的解吸剂种类为NaOH溶液,在NaOH溶液用量20mL、浓度4mol/L以及解吸温度50℃、时间60min的条件下,钨的解吸率可达97.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钨矿 酸浸液 钨同多酸 离子交换 树脂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