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综合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婷 何维 +1 位作者 许立平 毛向群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0-314,共5页
目的:综合评价第二轮江西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对江西省县级疾控中心卫生服务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聚类分析法确定终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终极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加权秩和比法(WRSR)对第二轮工程实施前后县级疾控中心... 目的:综合评价第二轮江西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对江西省县级疾控中心卫生服务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聚类分析法确定终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终极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加权秩和比法(WRSR)对第二轮工程实施前后县级疾控中心的卫生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结果:终极评价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构成。工程实施后大部分指标均有所改善,全省11个地区的WRSR值均有所增大,且大部分地区增长幅度在20%以上。结论:江西省11个地区县级疾控中心的卫生服务能力有较大的提升,尚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疾控中心 卫生服务能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袁求真 甄力 +1 位作者 邓清 周素荣 《卫生经济研究》 2006年第3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接种疫苗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管理条例 预防接种 经济行为 成本核算 预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反应能力的对策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毛向群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3年第12期765-766,共2页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应急反应 对策 科学管理 基本能力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卫生人员对于结核感染控制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 被引量:10
4
作者 彭小梅 邱林西 +1 位作者 刘月园 赵竞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115-1119,共5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医疗卫生机构结核病防治人员对于结核感染控制知识的认知情况,分析影响卫生人员对结核感染控制知识认知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结核感染控制现状调查”中的结核感染控制... 目的了解江西省医疗卫生机构结核病防治人员对于结核感染控制知识的认知情况,分析影响卫生人员对结核感染控制知识认知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结核感染控制现状调查”中的结核感染控制知识问卷[每份问卷由结核感染预防控制的组织管理和3种控制措施(分别为管理措施、环境和工程控制、个人防护),共4个方面的知识组成],对江西省811名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工作人员[包括结防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定点医院)和综合医疗机构结防科、感染科、传染科等从事结核病防治的工作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共收集到807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9.5%)进行数据分析;807名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员分为5个职业类别,其中实验室人员120名、临床医生254名、公共卫生医师165名、护士131名、行政及其他人员(除实验室外的辅助检查科室人员)137名。结果结核感染控制措施中,结防工作者关于“排菌肺结核患者应隔离”、“通风有助于降低结核感染风险”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1.3%(502/550)和98.0%(539/550);而对于“咳嗽者不应在普通候诊室候诊”、“结核病实验室暴露风险最高的操作”、“正确清洁紫外线灯的方法”和“医护人员采集患者痰标本时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知晓率较低,分别只有58.0%(319/550)、19.5%(107/550)、66.2%(364/550)和77.7%(627/807)。结论江西省卫生人员对于结核感染控制知识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医疗卫生机构需加强结防人员结核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训,特别需要注意候诊室分诊、结核病实验室暴露风险评估和口罩佩戴类型的选择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感染控制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卫生人员 认知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流行及疾病负担时间趋势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杰 李中坚 +2 位作者 颜玮 徐艳 陈小娜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0-733,737,共5页
目的分析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的时间趋势。方法利用江西省国家级肿瘤登记地区2011-2017年上报的数据,计算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率、标化率、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 due to mortality,YLL)、伤残寿命损失年... 目的分析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的时间趋势。方法利用江西省国家级肿瘤登记地区2011-2017年上报的数据,计算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率、标化率、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 due to mortality,YLL)、伤残寿命损失年(years lost due to disability,YLD)、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等指标,并通过Joinpoint软件进行时间趋势分析。结果2011-2017年间,江西省肿瘤登记农村地区农村居民肺癌中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PC=-4.19%,P<0.05),农村男性居民肺癌中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PC=-4.42%,P<0.05);总体男性肺癌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2.94%,P<0.05),城市男性肺癌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3.06%,P<0.05)。男性YLL率变化呈上升趋势(APC=2.58%,P<0.05)。不同性别YLD率变化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3.28%和4.20%,P<0.05);男性和总体DALY率变化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2.61%和2.20%,P<0.05)。DALY率在50岁组以后显著上升,在70岁以上组达到高峰。结论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居民肺癌疾病负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在不同性别、地区和年龄组之间存在差异,应针对重点人群加强综合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登记 疾病负担 时间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鼻咽癌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熊小玲 刘杰 +4 位作者 朱丽萍 徐艳 颜玮 陈轶英 程冷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对2009-2016年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鼻咽癌报告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评价其疾病负担。方法以2009-2016年江西省12个国家级肿瘤登记点鼻咽癌监测数据为基础,计算鼻咽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利用WHO提供的疾病负担分析模块计算死亡损... 目的对2009-2016年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鼻咽癌报告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评价其疾病负担。方法以2009-2016年江西省12个国家级肿瘤登记点鼻咽癌监测数据为基础,计算鼻咽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利用WHO提供的疾病负担分析模块计算死亡损失生命年(years of life lost due to mortality,YLL)、伤残损失生命年(years lost due to disability,YLD)、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等指标。结果 2009-2016年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鼻咽癌发病率为5.75/10万、死亡率为2.31/10万,男性发病率、死亡率高于女性,农村发病率、死亡率高于城市。鼻咽癌所致DALY为9352.23人年,其中YLL为9058.82人年,YLL所占比例高至96.86%;DALY率为0.39,男性DALY率高于女性,农村DALY率高于城市,60~69岁年龄组负担最重。结论江西省鼻咽癌疾病负担主要由早死所致,防治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农村地区,尤其是45岁及以上男性人群;此外,应继续扩大江西省肿瘤登记人群的覆盖范围,健全恶性肿瘤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肿瘤登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现状与任务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姜芸 杨旭丽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4期367-368,379,共3页
目的了解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的现状与新时期基本职责任务的适应性。方法对江西省各级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员进行调查,同时查询人事档案进行核实补充。结果江西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员总量为0.56人/10万服务人口;慢性病防控... 目的了解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的现状与新时期基本职责任务的适应性。方法对江西省各级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员进行调查,同时查询人事档案进行核实补充。结果江西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员总量为0.56人/10万服务人口;慢性病防控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9.93岁,45岁及以上组占35.9%;工龄21年及以上者比例最高,占47.6%;本科学历人员比例最高,为33.9%,硕士及以上学历仅占3.1%;职称以初级和中级为主,占68.5%,高级职称仅占6.7%。结论江西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员总量、职称结构和学历层次等尚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大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控系统 慢性病防控 人力资源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血液中心2002-2011年临床供血总量趋势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余平 黄丽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3-564,共2页
目的对临床供血总量进行趋势分析,为采供血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血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型函数拟合红细胞类、血浆类、血小板类及全血的临床供血总量随年份变化趋势。结果建立各类成分血产品临床供血总量S型曲线模型。结论所建S型... 目的对临床供血总量进行趋势分析,为采供血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血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型函数拟合红细胞类、血浆类、血小板类及全血的临床供血总量随年份变化趋势。结果建立各类成分血产品临床供血总量S型曲线模型。结论所建S型曲线方程拟合效果好,可进行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血总量 趋势分析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94591名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徐艳 朱丽萍 +4 位作者 刘杰 陈轶英 许立平 陈小娜 颜玮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35~7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及控制情况,为防控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江西省6个项目县(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村(居)委会为最小单位对35~75岁人群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分析对象... 目的了解江西省35~7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及控制情况,为防控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江西省6个项目县(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村(居)委会为最小单位对35~75岁人群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分析对象94591人,平均年龄(55.8±9.9)岁;男性占39.1%,女性占60.9%。35~7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43.7%,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42.3%、23.8%、6.7%。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及治疗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但控制率的变化不明显。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大、男性、未婚、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饮酒、既往发生过卒中、罹患糖尿病或肥胖的调查对象与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高血压患者中,城市地区、小学及以下、农民、不吸烟、饮酒、未罹患糖尿病、BMI<28kg/m^(2)、既往没有发生过心肌梗死或卒中者高血压知晓率低;已婚、农民、饮酒、未罹患糖尿病、BMI<28kg/m^(2)、既往没有发生过心肌梗死或卒中者高血压治疗率低;小学及以下、农民、不吸烟、饮酒、未罹患糖尿病、既往没有发生过心肌梗死或卒中者高血压控制率低。结论江西省35~7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高血压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流行病学 患病率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2014-2018年死因监测地区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分析 被引量:29
10
作者 刘杰 颜玮 +5 位作者 刘明 范为民 朱丽萍 赵军 徐艳 陈轶英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3-255,共3页
目的分析江西省监测地区慢性病早死概率等相关指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江西省死因监测地区2014-2018年死亡资料,分析慢性病过早死亡人数占慢性病总死亡比例、慢性病死亡率、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等指标。结果 2014-2018年,我省四... 目的分析江西省监测地区慢性病早死概率等相关指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江西省死因监测地区2014-2018年死亡资料,分析慢性病过早死亡人数占慢性病总死亡比例、慢性病死亡率、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等指标。结果 2014-2018年,我省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人数占慢性病总死亡的比例由2014年的33.72%下降至2018年的31.91%;主要慢性病标化死亡率由422.97/10万下降至411.18/10万;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波动范围在14.23%~15.11%,变化趋势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早死概率变化呈现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早死概率变化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人数占慢性病总死亡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仍需应进一步加强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监测与干预,推动"健康江西2030"既定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早死概率 江西 死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8年江西省钩端螺旋体病鼠类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与分离菌株鉴定 被引量:25
11
作者 张翠彩 张汀兰 +2 位作者 徐建民 蒋秀高 邱海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80-1084,共5页
目的初步了解江西省钩端螺旋体病主要宿主动物鼠类种类构成、带菌率及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钩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2018年选取江西省钩体病4个国家级监测点上饶、上高、上犹及浮梁县作为现场监测地点,开展鼠类种类... 目的初步了解江西省钩端螺旋体病主要宿主动物鼠类种类构成、带菌率及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钩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2018年选取江西省钩体病4个国家级监测点上饶、上高、上犹及浮梁县作为现场监测地点,开展鼠类种类调查、钩体分离培养工作。利用暗视野显微镜凝集试验和MLST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学鉴定和MLST基因分型。结果共计捕鼠14387只,平均鼠密度为9.76%,分离菌株64株,鼠类钩体分离率为4.56%。鼠种构成包括黑线姬鼠、褐家鼠、黄毛鼠、黄胸鼠及社鼠5个种类。4个监测点优势鼠种均以黑线姬鼠和黄毛鼠为主。血清群鉴定结果显示:64株菌株隶属于3个血清群,其中黄疸出血群为主要优势血清群,占81.25%,其次是爪哇群和致热群。MLST研究显示:64株菌株隶属于6个ST型别,分别为ST1、ST17、ST92、ST143、ST216和ST224,其中ST1为主要基因型,占76.56%。BioNumerics软件分析显示:64株菌株隶属于6个Clusters,分别对应6个ST型,血清学、MLST基因型分布具有明显地域差异。结论江西省以黑线姬鼠和黄毛鼠为优势鼠种,黄疸出血群和ST1为江西省钩体病主要流行型别,充分了解江西省钩体病可能的宿主动物以及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对钩体病的预防控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宿主动物 血清群 ML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3年江西省死因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赵军 朱丽萍 +2 位作者 吉路 陈轶英 颜玮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3-654,共2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监测地区居民死亡谱、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2-2013年江西省死因监测资料,分析江西省监测地区居民死亡情况及就诊就医信息。结果 2012-2013年,江西省监测地区居民死亡率为519.05/10... 目的了解江西省监测地区居民死亡谱、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2-2013年江西省死因监测资料,分析江西省监测地区居民死亡情况及就诊就医信息。结果 2012-2013年,江西省监测地区居民死亡率为519.05/10万,标化死亡率为399.04/10万。标化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居民前四位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部死亡构成的85.04%,伤害占9.12%。与1997-1998年比较,慢性病死亡率升高且上升幅度较大。不同年龄组的主要死因及其死亡水平、死因顺位不同。死亡人群中未就诊比例城市为3.45%,农村为5.69%。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是监测地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应针对不同人群及其主要疾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监测 死亡原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白血病流行状况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杰 朱丽萍 +4 位作者 徐艳 颜玮 陈轶英 刘明 胡青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0-402,406,共4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白血病发病和死亡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0-2017年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白血病流行数据,计算粗发病/死亡率、标化率、累积率和截缩率等指标,对发病和死亡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7年,江西省肿瘤... 目的了解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白血病发病和死亡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0-2017年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白血病流行数据,计算粗发病/死亡率、标化率、累积率和截缩率等指标,对发病和死亡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7年,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白血病粗发病率4.41/10万,中标率4.01/10万;粗死亡率2.98/10万,中标率2.63/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白血病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城乡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年龄别发病率在1~10岁组和75~岁组出现高峰。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白血病合计发病率和男性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而白血病死亡率变化趋势相对平稳。结论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白血病发病和死亡存在性别和地区差异,应加强对男性、婴幼儿和老年群体白血病病因研究及综合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登记 白血病 发病率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梅家模 李志宏 +2 位作者 章承锋 胡强 徐建民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5-266,239,共3页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特征 江西省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 急性传染病 接触疫水 动物宿主 自然因素 钩体病 宿主动物 发病状况 抵抗力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翠彩 徐建民 +2 位作者 邱海燕 张汀兰 蒋秀高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74-1078,共5页
目的对2013年以来江西省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进行血清学、基因分型分析,以了解江西省钩端螺旋体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7株钩端螺旋体进行暗视野显微镜凝集试验确定血清群。PCR扩增16SrRNA基因、测序,确定基因种。利用MLST(mult... 目的对2013年以来江西省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进行血清学、基因分型分析,以了解江西省钩端螺旋体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7株钩端螺旋体进行暗视野显微镜凝集试验确定血清群。PCR扩增16SrRNA基因、测序,确定基因种。利用MLST(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研究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并应用BioNumerics(Version5.1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血清群鉴定:27株菌株隶属于4个血清群,其中黄疸出血群为主要优势血清群,占59.26%,其次依次是爪哇群25.92%、澳洲群7.41%和巴达维亚群7.41%。基因种鉴定:27株菌株隶属于L.interrogans和L.borgpetersenii 2个致病性基因种,L.interrogans为江西省主要优势型别,占77.78%。MLST研究显示27株菌株隶属于5个ST型别,其中ST1为主要基因型,占59.26%。BioNumerics软件分析:27株菌株分为5个Clusters对应于5个ST型,MLST基因型别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而年代间变化不明显。结论黄疸出血群为江西省主要流行血清群,L.interrogan为主要致病基因种,ST1为主要基因型,充分了解江西省钩体病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将对钩体病防控和疫苗制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血清群 基因种 ML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6个县(区)结核患者HIV感染现状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嘉 邱林西 +4 位作者 陈伟 张慧 舒奇 王黎霞 袁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831-834,共4页
关键词 HIV/AIDS 结核病疫情 江西省 感染现状 患者 结核病控制策略 传染性疾病 人群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2005-2015年脑膜炎奈瑟菌血清分型和分子分型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梦 周海健 +4 位作者 徐晓倩 熊长辉 王鹏 刘晓青 袁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96-1000,共5页
目的对江西省2005-2015年分离的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meningitidis,Nm)进行血清分型和分子分型研究,揭示菌群特征和变迁情况。方法对2005-2015年分离的200株脑膜炎奈瑟菌采用血清凝集的方法鉴定血清群,对引起流脑流行的血清群进行脉... 目的对江西省2005-2015年分离的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meningitidis,Nm)进行血清分型和分子分型研究,揭示菌群特征和变迁情况。方法对2005-2015年分离的200株脑膜炎奈瑟菌采用血清凝集的方法鉴定血清群,对引起流脑流行的血清群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使用BioNumerics软件构建最小生成树。分析不同来源、不同年份分离株的血清型和分子型别以及变迁情况。结果 200株脑膜炎奈瑟菌中,有168株可鉴定为已知血清群,包括C群(101株)、B群(50株)、A群(12株)、W135群(2株)、Y群(2株)和X群(1株),另外32株为不可分群菌株。临床病人、密切接触者和健康人群分离株中分别有100%、86.0%和28.9%的菌株为C群。针对健康人群分离株,2005年、2007年、2008年、2012年分离的菌株中,C群分别占1.9%、58.8%、81.5%和0%。95株C群菌株分为14个PFGE型,其中NMNh.JX0001和NMNh.JX0002为优势带型,分别包含46和30株菌。NMNh.JX0001型菌株在2005-2006年、2007-2008年、2013-2014年3个时间段在C群菌株中所占比例分别为97.2%、28.6%、10.0%;而NMNh.JX0002型菌株在2005-2006年、2007-2008年、2013-2014年3个时间段在C群菌株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8%、57.1%、90.0%。挑选优势带型以及相似带型的33株菌株进行MLST分型,均为ST-4821型。结论江西省2005-2015年的流脑病例均为C群菌株引起。在健康人群中存在C群脑膜炎奈瑟菌。虽然近10年流行的C群菌株MLST序列型未发生改变,但是PFGE型别发生了变迁,提示菌株基因组存在微进化。PFGE型别的变迁有可能导致流行模式发生改变,所以有必要开展持续监测,密切关注新型菌株在人群中的传播扩散以及引起的流脑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脑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血清群 分子分型技术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猪和啮齿动物宿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梦 王鹏 +6 位作者 袁辉 刘晓青 徐晓倩 熊长辉 黄星魁 段然 王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44-548,共5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不同宿主动物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以及病原特征,为该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江西省不同年份的屠宰猪与鼠类标本,对foxA筛检阳性的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血清型、生物型、毒力... 目的了解江西省不同宿主动物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以及病原特征,为该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江西省不同年份的屠宰猪与鼠类标本,对foxA筛检阳性的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血清型、生物型、毒力基因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结果从1018份标本中分离到79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阳性率为7.76%(79/1018)。猪的阳性率为20.86%(63/302),均为O∶3血清型;鼠的阳性率为2.24%(16/716),血清型为O∶5、O∶8和未分型,生物型均为1A型。79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中,致病性菌株均来自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79.75%(63/79),其中59株(ystA^+、ystB^-、yadA^+、virF^+、ail^+、rfbc^+),4株(ystA^+、ystB^-、yadA^-、virF^-、ail^+、rfbc^+);非致病性菌株均来自鼠,占总分离菌株数的20.25%(16/79),其中12株(ystA^-、ystB^+、yadA^-、virF^-、ail^-、rfbc^-)、4株(ystA^-、ystB^-、yadA^-、virF^-、ail^-、rfbc^-)。致病性菌株可分为6种带型,以K6GN11C30021为主要型别,占比80.95%(51/63)。结论在江西省的不同宿主动物中,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主要携带者为生猪。应加强江西地区以生猪为宿主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血清型 生物型 毒力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原学和基因组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梦 王鹏 +6 位作者 徐晓倩 熊长辉 李小英 潘欢弘 袁辉 章承锋 周海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8-363,共6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2005-2020年猪链球菌菌株病原学和基因组特征,分析15年间分离株之间的关联,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猪链球菌基因组上的16S rRNA、cps2j、mr、sly、ef、gapdh毒力基因,通过测定... 目的了解江西省2005-2020年猪链球菌菌株病原学和基因组特征,分析15年间分离株之间的关联,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猪链球菌基因组上的16S rRNA、cps2j、mr、sly、ef、gapdh毒力基因,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确定菌株的耐药性,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菌株之间的遗传多态性。结果10株人源和8株猪源猪链球菌均为血清2型菌株,毒力基因谱不同,至少携带3种毒力基因。对阿奇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高达89.89%和77.78%,携带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及叶酸通道拮抗剂4类耐药基因。分为3个ST型,其中ST7型12株、ST1型5株、ST373型1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2005年疫情菌株与四川省暴发疫情菌株同源,2006-2020年分离菌株基因组多态性大。结论江西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均为散发,菌株基因组多态性大,2005年疫情菌株与四川省暴发菌株相关,随后年份为多点平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血清2型 全基因组序列 抗生素敏感性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城乡居民高血压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朱丽萍 刘杰 +6 位作者 李艾 罗物强 颜玮 吉路 陈轶英 赵军 孔干莲 《中国健康教育》 2012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城乡居民高血压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开展慢性病流行现状调查,分析高血压患病流行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30... 目的了解江西省城乡居民高血压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开展慢性病流行现状调查,分析高血压患病流行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30.67%,标化率24.46%;男性高于女性(χ2=4.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低于农村(χ2=8.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增龄(OR=2.361)、体质指数高(OR=1.170)、喜食咸菜(OR=1.089)、胆固醇高(OR=1.764)为高血压危险因子,文化程度高(OR=0.783)为保护因子。控制增龄因素后,体质指数、咸菜摄入、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与收缩压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压、舒张压与文化程度Spearme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27和-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加强对江西省居民尤其是农村人群的血压、血糖和体重监测,开展患者及高危人群健康教育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流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