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生活型与性系统多样性 被引量:46
1
作者 张斯斯 肖宜安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1-359,共9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深入分析了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生活型,繁殖方式,果实类型,花大小、颜色和花期等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分布的137种外来入侵植物,隶属于30科94属,其中菊科(46种)、禾本科(26种)、豆科(11种)、苋科(10种)和十字花科(6...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深入分析了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生活型,繁殖方式,果实类型,花大小、颜色和花期等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分布的137种外来入侵植物,隶属于30科94属,其中菊科(46种)、禾本科(26种)、豆科(11种)、苋科(10种)和十字花科(6种)的植物占了中国入侵植物的72.3%。对其生活型分析的结果表明,外来入侵植物中,草本植物最多,有130种,占总种数的94.8%;灌木有3种;乔木有2种;和藤本有2种;分别占了2.2%、1.5%、1.5%。与全球部分地区相比,中国入侵植物中,木本植物(乔木和灌木)入侵比例较低。从繁殖方式来看,有88个种的主要繁殖方式是种子繁殖,占了64.2%;43个种的繁殖方式兼有克隆繁殖和种子繁殖,占31.4%。从花大小和颜色看,大部分的物种花比较小,产生小花的物种占了63.5%;而且其颜色鲜艳,有利于吸引昆虫传粉,花期也不长,花期短于5个月的占了66.4%。这些特征都有助于植物入侵。另外,果实的类型中干果占优势,占总入侵植物总数的95.6%,其中瘦果有62种;肉果占4.4%。结果表明,草本、可种子繁殖、花小、花期短的物种更容易入侵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植物 性系统 生活型 入侵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纹金蛛卵袋丝的力学行为与生物学功能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蒋平 吴丽华 +3 位作者 廖信军 龙婉婉 王安萍 郭聪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6-562,共7页
采用电子单纤强力仪对横纹金蛛Argiope bruennichi卵袋框丝、卵袋外覆盖层丝被与卵袋内层丝3种不同功能蜘蛛卵袋丝的力学行为进行测试研究,采用电子天平对卵袋丝的生物学功能进行量化,拟探明蜘蛛卵袋丝的力学行为与生物学功能之间的关... 采用电子单纤强力仪对横纹金蛛Argiope bruennichi卵袋框丝、卵袋外覆盖层丝被与卵袋内层丝3种不同功能蜘蛛卵袋丝的力学行为进行测试研究,采用电子天平对卵袋丝的生物学功能进行量化,拟探明蜘蛛卵袋丝的力学行为与生物学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卵袋框丝相比,卵袋内层丝负荷-位移曲线弹性区增加、屈服区小、加强区平缓、延展性好;卵袋框丝具有反复拉伸的特性,力学行为重复性好;卵袋框丝、卵袋内层丝和卵袋外覆盖层丝被的屈服点和断裂点负荷均远大于卵块重量,说明雌蛛在后代的保护方面投入巨大; 3种卵袋丝均满足各自生物学或生态学功能对其断裂点负荷、延展性等力学性能的要求。这对人们进行新型纤维材料的仿生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金蛛 卵袋丝 力学行为 反复拉伸特性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植物-传粉者网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肖宜安 张斯斯 +1 位作者 闫小红 董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871-3880,共10页
植物与传粉者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传粉网络。目前,以气候变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变暖对植物-传粉者网络的影响备受关注,概述了近年来这方面研究的几个主要热点问题及其进展,和相关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气温持续上升背景下,植... 植物与传粉者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传粉网络。目前,以气候变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变暖对植物-传粉者网络的影响备受关注,概述了近年来这方面研究的几个主要热点问题及其进展,和相关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气温持续上升背景下,植物-传粉者网络未来的研究趋势。当前研究的主要热点问题有:(1)气候变暖使植物、传粉者的物候发生变化,并通过影响植物的开花时间和传粉者活动时间,导致两者在物候时间上的不同步。(2)气候变暖导致植物、传粉者的群落结构变化,促使其地理分布向更高纬度和更高海拔扩散,这可能潜在的导致两者空间分布的不匹配。(3)植物和传粉者通过增加或减少其丰富度来响应气候变暖,可能导致传粉网络结构特征发生变化。(4)面对气候变暖导致植物和传粉者间物候和地理分布错配所引发的互作改变、甚至解体,传粉网络可通过自身网络结构及快速进化来缓冲和适应。在今后研究中,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探讨:1)气候变暖对植物-传粉者网络影响的大时空尺度变异模式。2)多因素协同作用对植物-传粉者网络的影响特征。3)全球气候变暖对植物、传粉者物候匹配性影响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暖 植物-传粉者网络 物候 丰富度 分布 协同作用 匹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表油菜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幼苗叶片抗氧化酶系统及耐旱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文海 詹秀花 +2 位作者 闫小红 王旭明 黄黎锋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8-914,共7页
报道了干旱胁迫下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辣椒幼苗叶片H2O2和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耐旱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0.1μmol·L-1EBR处理诱导了辣椒幼苗叶片H2O2含量的增加,并提高了SOD、APX、CAT、DHAR、MDAR和GR活性... 报道了干旱胁迫下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辣椒幼苗叶片H2O2和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耐旱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0.1μmol·L-1EBR处理诱导了辣椒幼苗叶片H2O2含量的增加,并提高了SOD、APX、CAT、DHAR、MDAR和GR活性;干旱胁迫下,EBR处理显著诱导了辣椒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并抑制了H2O2和MDA含量的上升;EBR处理也促进了c APX和MDAR等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以及WRKY3、WRKY6和MYB等转录因子的表达。由此认为,适宜浓度的外源EBR可能是通过信号分子H2O2调控辣椒叶片中WRKY和MYB等转录因子的表达以调控相关耐旱基因表达,增强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减轻干旱造成的膜质过氧化伤害,从而增强了辣椒幼苗的耐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干旱 24-表油菜素内酯 抗氧化酶系统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胁迫对烟草叶片光能利用、光保护系统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强 胡萃 +1 位作者 柳正葳 宋勇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124,共7页
为了揭示烟草叶片光能利用和光保护系统在铝诱导的活性氧代谢中的作用机理,以2个不同耐铝性的烟草品种云烟100(耐铝)和云烟105(敏感)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铝浓度(0,50,100,200μmol/L)对烟草植株生长、叶片活性氧含量、光合特性... 为了揭示烟草叶片光能利用和光保护系统在铝诱导的活性氧代谢中的作用机理,以2个不同耐铝性的烟草品种云烟100(耐铝)和云烟105(敏感)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铝浓度(0,50,100,200μmol/L)对烟草植株生长、叶片活性氧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呼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铝浓度的升高显著降低了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 P),提高了反应中心PSⅡ过剩激发能,从而导致叶片O_2-·和H2O_2含量升高,植株生物量下降,其中对云烟105影响大于云烟100。随铝处理浓度的升高,烟草叶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光呼吸速率、SOD和APX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与敏感品种云烟105相比,耐铝品种云烟100在不同铝浓度胁迫下表现出更高的ΦPSⅡ、q P、NPQ、光呼吸速率以及SOD和APX活性,说明低浓度铝胁迫下烟草叶片可通过提高光化学反应能力、热耗散、光呼吸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途径来降低反应中心PSⅡ过剩激发能,防止或清除活性氧的积累,从而增强其对铝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胁迫 活性氧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光呼吸 抗氧化酶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冬期红叶石楠和桂花防御低温强光伤害的光保护机制 被引量:8
6
作者 胡文海 肖宜安 +3 位作者 闫小红 叶子飘 曾建军 李晓红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38-946,共9页
位于亚热带地区的常绿植物在冬季常遭遇低温强光协同影响。低温限制了光合碳同化的进行,但强光仍能够被常绿植物叶片所吸收,因此越冬期的常绿植物存在潜在的光抑制风险。不同的常绿植物有着不同的越冬光保护策略,本研究以亚热带地区冬... 位于亚热带地区的常绿植物在冬季常遭遇低温强光协同影响。低温限制了光合碳同化的进行,但强光仍能够被常绿植物叶片所吸收,因此越冬期的常绿植物存在潜在的光抑制风险。不同的常绿植物有着不同的越冬光保护策略,本研究以亚热带地区冬季生长型的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和冬季生长停滞型的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作为材料,研究了两种常绿植物阳生叶和阴生叶的叶绿素荧光和捕光色素分子内禀特性的差异,以探索亚热带地区常绿植物越冬光保护策略的选择。结果表明,红叶石楠和桂花均能够适应亚热带地区冬季低温强光环境,但2种常绿植物采取了不同的光保护策略。红叶石楠主要是通过降低捕光色素分子的实际光能吸收能力以减少光能的吸收,并维持相对较高的光化学能力和电子传递速率,从而保护光合机构免受低温强光伤害;同时,红叶石楠阳生叶又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化学效率,这将有利于温度回升后红叶石楠由光保护快速转换到碳同化为主的能量代谢。桂花则主要采用减少叶绿素含量和增强热耗散等逆转速度相对较慢的光保护策略为主。这也可能是亚热带地区红叶石楠冬季仍保持生长,而桂花生长停滞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保护策略 常绿植物 叶绿素荧光 捕光色素分子内禀特性 越冬期 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冬期广玉兰阳生叶和阴生叶PSⅡ功能及捕光色素分子内禀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胡文海 叶子飘 +1 位作者 闫小红 杨旭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1-287,共7页
捕光色素分子的内禀特性不仅决定了光能的吸收与传递,也将影响到激发能向光化学反应、热耗散和叶绿素荧光的分配。本文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和光合电子流对光响应机理模型,研究了越冬期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阳生叶和阴生叶两种不... 捕光色素分子的内禀特性不仅决定了光能的吸收与传递,也将影响到激发能向光化学反应、热耗散和叶绿素荧光的分配。本文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和光合电子流对光响应机理模型,研究了越冬期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阳生叶和阴生叶两种不同光环境下叶片PSⅡ功能及其捕光色素分子内禀特性的差异,以探索广玉兰越冬的光保护策略。结果表明:越冬期低温导致叶片轻微光抑制的发生,全光照加剧了阳生叶光抑制程度,而弱光环境有利于阴生叶光抑制的恢复。阳生叶可通过降低叶绿素含量和捕光色素分子数量以减少对光能的吸收,并且具有较强的光化学和热耗散能力以保护光合机构免受低温强光伤害。而阴生叶虽然其光化学反应能力相对较弱,但具有较强的热耗散能力,可有效地保护其免受短时曝露在强光下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玉兰 越冬期 PSⅡ功能 捕光色素分子内禀特性 光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表油菜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胡文海 闫小红 +1 位作者 李晓红 曹灶桂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9,共7页
以辣椒品种“超辣九号”为试材,采用15%的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了0.1μmol·L^-1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处理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辣椒叶片的光化学效率和光... 以辣椒品种“超辣九号”为试材,采用15%的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了0.1μmol·L^-1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处理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辣椒叶片的光化学效率和光合性能,导致干旱光抑制的发生。干旱胁迫既损伤了辣椒叶片PSⅡ供体侧放氧复合体(OEC),同时也对PSⅡ反应中心和受体侧造成伤害,阻碍了光合电子传递;干旱胁迫还导致单位叶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数目(RC/CS)的下降,并降低了单位叶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捕获的光能(TRo/CS)和进行电子传递的能量(ETo/CS),同时诱导了单位叶面积热耗散(DIo/CS)的增加。这说明辣椒遭受干旱胁迫后启动了相应的防御机制,一方面通过PSⅡ的可逆失活减少光能吸收与传递,另一方面通过促进热耗散减少过剩激发能的积累。EBR处理改善了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PSⅡ受体侧的电子传递,缓解了单位叶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数目的减少,优化了光合电子传递的进行,并维持相对较高的热耗散能力,从而减轻了干旱光抑制程度,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光合机构和光合性能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干旱 24-表油菜素内酯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胁迫对烟草叶片呼吸作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强 柳正葳 +1 位作者 贺根和 胡萃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2,共6页
以2个不同耐铝性的烟草品种云烟100(耐铝)和云烟105(敏感)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铝浓度(0,50,100,200μmol/L)对烟草植株生长、叶片活性氧(ROS)含量、呼吸作用和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铝浓度的增加,烟草植株生物量... 以2个不同耐铝性的烟草品种云烟100(耐铝)和云烟105(敏感)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铝浓度(0,50,100,200μmol/L)对烟草植株生长、叶片活性氧(ROS)含量、呼吸作用和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铝浓度的增加,烟草植株生物量显著下降,叶片O·-2和H2O2含量显著升高且敏感品种云烟105变幅更明显,表明烟草铝毒害与叶片ROS积累呈正相关。随铝浓度的增加,烟草叶片总呼吸、细胞色素呼吸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OX)活性不断下降,而交替呼吸和丙酮酸含量先升后降,表明铝胁迫下烟草各呼吸途径的变化与COX活性受抑及丙酮酸对交替氧化酶活性的正向调控有关。铝胁迫下烟草叶片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升高,有利于清除细胞内产生的ROS。与敏感品种云烟105相比,耐铝品种云烟100在不同铝浓度胁迫下均表现出更高的交替呼吸、总呼吸、线粒体SOD和APX活性,说明铝胁迫下烟草叶片保持较高的呼吸作用(尤其是交替呼吸)以及线粒体SOD和APX活性与其抗铝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胁迫 活性氧 呼吸作用 抗氧化酶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种植物不同溶剂萃取物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殷帅文 刘丽萍 +2 位作者 王安萍 毛恺俊 熊欣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93-296,共4页
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模型,对采自井冈山及周边地区的17种植物(21个部位)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在供试质量浓度在1 mg/mL时,17种植物均具有明显的乙酰胆碱酯... 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模型,对采自井冈山及周边地区的17种植物(21个部位)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在供试质量浓度在1 mg/mL时,17种植物均具有明显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麦冬、东风菜、牡荆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均大于80%,其余大部分植物的抑制率均大于50%。在供试质量浓度在0.025 mg/mL时,只有苍耳表现出较高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抑制率为(62.03±0.81)%,其余大部分植物的抑制活性均小于30%。在正丁醇萃取物中,供试质量浓度在1 mg/mL时,17种植物均具有明显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牡荆、牛蒡、一年蓬、紫茉莉、天目藜芦、凹叶厚朴皮的抑制率均大于80%,其余大部分植物的抑制率均大于50%。供试质量浓度在0.025 mg/mL时,仍有部分植物表现出较高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臭牡丹、牛蒡、凹叶厚朴皮的抑制率均大于60%。在石油醚萃取物中,在供试质量浓度在1 mg/mL时,大部分植物均具有明显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牛蒡、苍耳、一枝黄花的抑制率均大于90%。供试质量浓度在0.025 mg/mL时,仍有部分植物表现出较高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抑制率大于70%的有4种,分别是牡荆茎、台湾刘寄奴、荷花玉兰茎、深山含笑。另外,有些植物萃取物不仅对乙酰胆碱酯酶没有抑制活性,反而表现出一定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乙酰胆碱酯酶 抑制剂 活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一氧化氮对铝胁迫下烟草叶片呼吸作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强 柳正葳 +1 位作者 胡萃 吉康宁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7,共6页
为探明外源一氧化氮(NO)提高烟草耐铝性的生理机制,采用水培法研究了NO供体硝普钠(SNP)对铝胁迫下2个不同耐铝性烟草品种云烟100(耐铝)和云烟105(敏感)植株生长、叶片活性氧(ROS)含量、呼吸作用和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探明外源一氧化氮(NO)提高烟草耐铝性的生理机制,采用水培法研究了NO供体硝普钠(SNP)对铝胁迫下2个不同耐铝性烟草品种云烟100(耐铝)和云烟105(敏感)植株生长、叶片活性氧(ROS)含量、呼吸作用和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显著降低了烟草叶片总呼吸速率、细胞色素呼吸速率、交替呼吸速率、细胞色素氧化酶(COX)活性和丙酮酸含量,导致叶片O—·2产生速率升高和H2O2大量积累,植株生物量显著下降,且云烟105变幅高于云烟100;外源NO处理显著缓解铝对烟草植株生长的抑制,提高叶片总呼吸速率、细胞色素呼吸速率、交替呼吸速率、COX活性和丙酮酸含量,降低叶片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且对云烟105的缓解效果显著高于云烟100。此外,外源NO处理进一步提高铝胁迫下烟草叶片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且云烟105增幅显著大于云烟100。综上所述,外源NO处理可通过提高烟草叶片呼吸作用和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来清除线粒体内ROS含量,从而缓解铝对烟草的毒害作用,且对敏感基因型的缓解效应较耐铝基因型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胁迫 一氧化氮 呼吸作用 活性氧 抗氧化酶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一氧化氮对铝胁迫下烟草叶片光能利用和光保护系统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强 贺根和 +1 位作者 柳正葳 苏金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5-621,共7页
以云烟100(耐铝)和云烟105(铝敏感)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外源一氧化氮(NO)对铝胁迫下烟草植株生长、叶片活性氧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呼吸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显著降低了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 以云烟100(耐铝)和云烟105(铝敏感)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外源一氧化氮(NO)对铝胁迫下烟草植株生长、叶片活性氧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呼吸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显著降低了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FPSI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 P),提高了反应中心PSII过剩激发能,从而导致叶片超氧阴离子(O_2·)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升高,植株生物量下降。外源NO可显著提高铝胁迫下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Pn、Fv/Fm、FPSII、q P和植株生物量,降低反应中心PSII过剩激发能和叶片O_2·、H_2O_2含量,且云烟105变化幅度高于云烟100。此外,外源NO还显著提高了铝胁迫下烟草叶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光呼吸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说明NO可通过提高烟草叶片光化学反应能力、热耗散、光呼吸以及抗氧化酶活性来降低反应中心PSII过剩激发能,防止或清除叶绿体内产生的活性氧,缓解铝对烟草的毒害,这种缓解效应在敏感基因型云烟105中表现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铝胁迫 一氧化氮 活性氧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光呼吸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增温对入侵植物一年蓬开花物候与繁殖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斯斯 肖宜安 +3 位作者 邓洪平 闫小红 黄海裙 廖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59,共7页
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入侵是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2个重要因素.本文以我国入侵较早、分布范围广、危害较严重的杂草植物一年蓬Erigeron annuus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式增温生长室模拟增温方法,研究了温度升高对入侵植物一年蓬开... 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入侵是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2个重要因素.本文以我国入侵较早、分布范围广、危害较严重的杂草植物一年蓬Erigeron annuus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式增温生长室模拟增温方法,研究了温度升高对入侵植物一年蓬开花物候和生物量累积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年蓬开花时间为5月初至9月中旬,短期增温处理后,一年蓬个体的开花振幅曲线呈单峰曲线,开花振幅到达高峰之前,增温处理的开花比例比对照的开花比例极显著高(p<0.01),具有较高的开花振幅.增温对一年蓬的开花物候有显著影响.极显著提前其始花日和开花高峰日(p<0.01),且增加高峰日的开花数(p<0.01),延长了花期持续时间(p<0.05),同时增加了其种子大小及质量(p<0.05).在增温条件下,显著降低了一年蓬的叶生物量和叶质量比,但显著增加了根叶比(p<0.05).在增温条件下,一年蓬通过提前开花、开大量的花、延长花期持续时间、增加其种子大小和质量,从而增加了繁殖投资,并通过生物量分配投资优化配置来适应气温升高,提高了一年蓬的适应性和入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增温 一年蓬 开花物候 生物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区63种植物不同溶剂萃取物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殷帅文 刘丽萍 +2 位作者 王安萍 毛恺俊 熊欣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29-1436,1453,共9页
采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活性筛选模型,对采自井冈山及周边地区的63种植物(67个部位)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AChE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乙酸乙酯萃取物中,供试质量浓度在1 mg/mL时,其中剪刀草和戟叶蓼表现出较强的AChE... 采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活性筛选模型,对采自井冈山及周边地区的63种植物(67个部位)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AChE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乙酸乙酯萃取物中,供试质量浓度在1 mg/mL时,其中剪刀草和戟叶蓼表现出较强的AChE抑制活性,抑制率均大于90%,其余大部分植物均大于40%。供试质量浓度在0.025 mg/mL时,蛇莓等6种植物的抑制率大于60%,其余大部分植物小于30%;在正丁醇萃取物中,供试质量浓度在1 mg/mL时,紫萼变种、活血丹、菟丝子、剪刀草、冬青叶山茶叶、地念和车前草的抑制率大于80%,其余大部分植物的抑制率均大于40%。供试质量浓度在0.025 mg/mL时,秀丽四照花等22种植物抑制率均大于50%;在石油醚萃取物中,供试质量浓度在1 mg/mL时,紫萼变种、紫茎前胡、博落回、杠板归、地念、山橿、藤石松和车前草的抑制率大于90%,供试质量浓度在0.025 mg/mL时,紫茎前胡等17种植物抑制率大于70%。另外,有些植物萃取物不仅对AChE没有抑制活性,反而表现出一定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乙酰胆碱酯酶 抑制剂 活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绿素荧光成像及荧光参数分布特征的叶片光合异质性定量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文海 肖宜安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2-1061,共10页
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为叶片光合异质性的研究提供了便利,但叶片光合异质性的定量分析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利用ImagingPAM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获得中亚热带地区越冬期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 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为叶片光合异质性的研究提供了便利,但叶片光合异质性的定量分析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利用ImagingPAM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获得中亚热带地区越冬期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阳生叶和阴生叶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图像,并利用仪器的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定量比较了阳生叶和阴生叶的光合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越冬期小叶榕阳生叶的光合异质性和光抑制程度明显高于阴生叶,变异系数可作为光合异质性的定量指标。低温强光导致阳生叶坏死率(P_(LN))达4.30%,并有53.30%的区域处于严重光抑制(0<F_(v)/F_(m)<0.627),但仍有42.27%的区域仅为轻度光抑制(0.627≤F_(v)/F_(m)<0.800)。而低温弱光并未造成阴生叶坏死和严重光抑制。通过对光系统Ⅱ(PSⅡ)的实际光合效率(Y(Ⅱ))、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NPQ))和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NO))荧光参数异质性的定量分析表明,阳生叶具有相对较高的光化学能力,阴生叶则具有相对较高的热耗散能力;冬季强光虽然会导致小叶榕阳生叶PSⅡ严重激发压积累,存在严重光抑制的潜在风险,但其致死面积并不大,叶片中仍存在一定面积低激发压的低风险区,而低温弱光下的阴生叶则主要以低风险区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成像 光合异质性 光抑制 小叶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粉网络非对称特化的地理模式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宜安 李晓红 +3 位作者 张斯斯 胡文海 曹裕松 董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44-2551,共8页
植物与传粉者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传粉网络。非对称特化是共生互作网络中的有趣现象和基本特点,也被认为是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的结构特征之一。根据文献总结分析了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非对称特化的重要名词术语,并采用线性回归法... 植物与传粉者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传粉网络。非对称特化是共生互作网络中的有趣现象和基本特点,也被认为是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的结构特征之一。根据文献总结分析了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非对称特化的重要名词术语,并采用线性回归法深入分析了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的地理变异模式,以及植物生活型和网络大小等传粉网络特征对非对称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粉网络大小与网络的交互作用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并随总物种丰度呈指数增长。25个传粉网络的线性回归斜率(Lβ)变异范围在0.002至0.031间,且斜率值随植物丰度(P)、传粉者丰度(A)、总物种丰度(R)、交互作用(I)及网络大小(M)上升而降低。海拔高度对传粉网络非对称性有一定影响效果,而纬度的变化并不显著影响传粉网络非对称性。草本植物、灌木及乔木植物与其传粉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97,-0.026和0.200,表明草本物种比乔木物种非对称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模式 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 非对称特化 非对称性程度 植物生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麻山地区宗地乡苗族聚集地野生植物资源利用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宁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5-371,378,共8页
运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贵州宗地乡苗族聚集地野生植物资源利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当地常用野生植物有83种,隶属42科,较多的为菊科12种(14.46%)、百合科6种(7.23%)、禾本科5种(6.02%)、蔷薇科5种(6.02%)。以根、茎、皮、叶、花、... 运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贵州宗地乡苗族聚集地野生植物资源利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当地常用野生植物有83种,隶属42科,较多的为菊科12种(14.46%)、百合科6种(7.23%)、禾本科5种(6.02%)、蔷薇科5种(6.02%)。以根、茎、皮、叶、花、果实、芽、全株利用为主的植物,分别有7种(8.43%)、33种(39.76%)、3种(3.61%)、26种(31.33%)、2种(2.41%)、19种(22.89%)、5种(6.02%)和16种(19.28%)。食用植物有26种(31.33%);药用植物有37种(44.58%);建材植物有12种(14.46%);饲料植物有9种(10.84%);工艺植物有6种(7.23%);纤维植物有5种(6.02%);染料植物有3种(3.61%);油料植物有2种(2.41%);仪式用植物和娱乐植物各有1种(1.20%)。具三种利用类型的植物有6种(7.23%);具两种利用类型的植物有12种(14.46%)。研究表明,宗地乡苗族野生植物利用跟这些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喀斯特生境和当地苗族文化密不可分,需要进一步加强整理与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麻山地区宗地乡 苗族 野生植物 喀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居种悦目金蛛若蛛群居机制初步研究
18
作者 蒋平 卓春晖 +3 位作者 吕太勇 肖永红 廖信军 郭聪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9-695,共7页
对寡居种悦目金蛛Argiope amoena若蛛群居生活对其结网的影响、温度和种群大小对若蛛存活率的影响、若蛛对限制性空间的利用及其扩散方式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若蛛从卵袋出蛰后不经历群居扩散即具备结网能力,可结完整网,也具备... 对寡居种悦目金蛛Argiope amoena若蛛群居生活对其结网的影响、温度和种群大小对若蛛存活率的影响、若蛛对限制性空间的利用及其扩散方式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若蛛从卵袋出蛰后不经历群居扩散即具备结网能力,可结完整网,也具备在扩散前不进食水存活的能力;在变温条件下若蛛存活率要远远高于室温条件下的存活率,而在室温条件下若蛛开始死亡和半数死亡的时间比其聚居期长得多;若蛛主要通过群体空中扩散的方式进行扩散,可以减小能耗与敌害的威胁;不同种群大小的若蛛在限制性空间的分布均从第5d左右开始发生较大变化的,这与在空间不受限的条件下若蛛在第5d开始扩散的结果是一致的。据此我们推断:个体扩散代价最小化(包括御敌和能耗)和维持种群较高的生存率可能是寡居种悦目金蛛若蛛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悦目金蛛 若蛛 寡居种 群居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导致的蜘蛛大壶状腺丝力学行为的记忆与变异
19
作者 蒋平 吕太勇 +6 位作者 吴丽华 Jose Perez-Rigueiro 胡梦蕾 徐丽萍 黄诗怡 王安萍 郭聪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33-241,共9页
纤维材料的形变与力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密切。在自然条件下蛛丝会被反复拉伸,但其被拉伸后的力学行为被搁置的时间与形变效应鲜见报道。为此,本工作采用METS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研究了反复定伸长拉伸松弛后的间隔时间与形变对蜘蛛大壶状腺... 纤维材料的形变与力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密切。在自然条件下蛛丝会被反复拉伸,但其被拉伸后的力学行为被搁置的时间与形变效应鲜见报道。为此,本工作采用METS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研究了反复定伸长拉伸松弛后的间隔时间与形变对蜘蛛大壶状腺丝的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天然的还是经水最大限度超收缩干燥后的大壶状腺丝被定伸长反复拉伸过屈服点和屈服区甚至拉至加强区的力学行为曲线都能很好地重叠;经长时间(≥20 min)间隔后也只需一次拉伸就能不受拉伸历史的影响重现之前的力学行为,具有良好的纵向拉伸的形状与力学行为记忆。通过增加应变值对蜘蛛大壶状腺丝进行一系列的加载-卸载循环试验,并分析这些循环中其应力-应变曲线,计算每个循环中它的弹性模量、屈服应力、吸收和耗散的能量,以评估这些力学性能参数随循环增加的微观进化与演变。研究表明,蜘蛛丝力学行为的记忆与变异可以通过不可逆和可逆两种变形微观机制及其组合来解释,其中材料的粘弹性起主导作用。这些研究对人们进行新型功能纤维材料的仿生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高分子材料 蜘蛛大壶状腺丝 形变 力学行为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溪流鱼类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
20
作者 程建丽 龙婉婉 +1 位作者 胡文杰 柳正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73-76,共4页
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对江西井冈山境内鱼类资源进行了本底调查,共采集鱼类样本1062尾,经鉴定有鱼类39种,隶属4目12科32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24种,占此次调查井冈山鱼类物种总数的61.5%,以鲤形目鲤科的泥鳅、侧条光唇鱼和鲫鱼在... 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对江西井冈山境内鱼类资源进行了本底调查,共采集鱼类样本1062尾,经鉴定有鱼类39种,隶属4目12科32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24种,占此次调查井冈山鱼类物种总数的61.5%,以鲤形目鲤科的泥鳅、侧条光唇鱼和鲫鱼在区域内分布最广,在井冈山主要溪流均有分布。鱼类群落以山区溪流小型鱼类为主,其中杂食性鱼类最多,占总种数的51.3%;其次是动食性鱼类,占总种数的48.7%,此次未捕获植食性和滤食性鱼类。从区系分析结果看,井冈山地区鱼类种类分为5个区系复合体,南方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和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种类较多,分别占此次调查鱼类总种数的46.2%和30.8%;其次是晚第三纪早期区系复合体,占此次调查鱼类总种数的12.8%,南方山地和北方山地区系复合体较少,分别占此次调查鱼类总种数的5.1%和2.6%。与以前研究结果相比,此次调查新记录鱼类17种;同时,有15种鱼类在此次调查中未采集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山 溪流 鱼类资源 种类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