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龙宫洞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马羊帅 陆紫云 +4 位作者 杨慧林 张志斌 颜日明 江玉梅 朱笃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171,共10页
采用非培养法和传统培养法相结合,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龙宫洞微生物的16S rDNA和ITS相关区域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对洞穴土壤中细菌和真菌含量进行绝对定量,探究不同季节对... 采用非培养法和传统培养法相结合,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龙宫洞微生物的16S rDNA和ITS相关区域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对洞穴土壤中细菌和真菌含量进行绝对定量,探究不同季节对洞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同时观察相应可培养微生物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季节的变化,洞穴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继而引起土壤菌群结构的改变,其中土壤含水率是影响菌群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非培养微生物的群落分布,根据其基因组信息,调整培养条件将可能有助于实现未培养微生物的可培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 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毛壳菌对植物病原真菌和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治潜力 被引量:14
2
作者 廖宏娟 张志斌 +1 位作者 江玉梅 朱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076-1089,共14页
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隶属于子囊菌门、核菌纲、粪壳菌目、毛壳菌科、毛壳菌属真菌,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等多种自然环境中,也是植物最常见的内生真菌之一。球毛壳菌能产生种类繁多的次级代谢产物,且其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真菌... 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隶属于子囊菌门、核菌纲、粪壳菌目、毛壳菌科、毛壳菌属真菌,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等多种自然环境中,也是植物最常见的内生真菌之一。球毛壳菌能产生种类繁多的次级代谢产物,且其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真菌和杀线虫等多种生物活性,因而被制作成杀菌剂和杀线虫剂等生物农药,对植物病原真菌和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有良好的生物防治潜力。本文从球毛壳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抗植物病原真原菌和杀根结线虫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探讨球毛壳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防机制,为植物病原真菌及根结线虫的综合治理和新型生物农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毛壳菌 生物防治 抗真菌活性 根结线虫 生防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单胞菌属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星鹏 张志斌 朱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8-915,921,共9页
小单胞菌属(Micromonospora)为稀有放线菌,广泛分布在土壤、海洋和动植物中,其所产代谢产物不仅具有抗菌、抗肿瘤、抗HIV等多种生物活性,而且化学结构新颖多样。本文从化学结构分类、生物活性等方面对近几年已报道的小单胞菌属来源的重... 小单胞菌属(Micromonospora)为稀有放线菌,广泛分布在土壤、海洋和动植物中,其所产代谢产物不仅具有抗菌、抗肿瘤、抗HIV等多种生物活性,而且化学结构新颖多样。本文从化学结构分类、生物活性等方面对近几年已报道的小单胞菌属来源的重要天然产物做了简要综述,以期为小单胞菌天然产物的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放线菌 小单胞菌属 次级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抗辣椒疫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廖宏娟 张志斌 +1 位作者 江玉梅 朱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4期705-721,共17页
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蔬菜作物病原菌,会使植物患疫病,已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可通过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干扰蛋白质合成以及诱导植物产生抗性等机制来抑制辣椒疫霉,在防治辣... 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蔬菜作物病原菌,会使植物患疫病,已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可通过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干扰蛋白质合成以及诱导植物产生抗性等机制来抑制辣椒疫霉,在防治辣椒疫霉和其他植物病原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生物源次级代谢产物如吩嗪-1-羧酸是我国自主创制的绿色杀菌剂申嗪霉素(shenqinmycin)的主要成分,对包括辣椒疫病在内的多种植物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因此,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应用是生物防治中控制植物病害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策略。本文以微生物类型(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为主线,简要综述了近二十年来94种具有抗辣椒疫霉活性的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来源、抗菌效果和部分次级代谢产物的抗菌机理,以期为微生物源次级代谢产物抗辣椒疫霉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霉 微生物 次级代谢产物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毛壳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梁海林 童志武 朱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02-707,609,共7页
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为属子囊菌纲、毛壳目、毛壳科丝状真菌,其在空气、土壤、植物和动物体中均有分布。已有研究表明,球毛壳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种类多样、结构新颖,主要蕴含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酯类等化合物,且多具抗肿... 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为属子囊菌纲、毛壳目、毛壳科丝状真菌,其在空气、土壤、植物和动物体中均有分布。已有研究表明,球毛壳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种类多样、结构新颖,主要蕴含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酯类等化合物,且多具抗肿瘤、抑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2015年以来所报道的球毛壳菌天然产物及其生物活性,为球毛壳菌真菌天然产物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毛壳菌 次级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鞘糖脂的生物学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卓少恩 林瀛栩 +2 位作者 胡琪 曾斌 蒋春苗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09-121,共13页
丝状真菌作为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发酵食品、工业酶和次生代谢物等工业生产中。真菌鞘糖脂主要由鞘氨醇、脂肪酸链和特殊的极性基团组成,根据极性基团的不同,分为中性鞘糖脂和酸性鞘糖脂两大类。鞘糖脂不仅参与真菌生长、细... 丝状真菌作为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发酵食品、工业酶和次生代谢物等工业生产中。真菌鞘糖脂主要由鞘氨醇、脂肪酸链和特殊的极性基团组成,根据极性基团的不同,分为中性鞘糖脂和酸性鞘糖脂两大类。鞘糖脂不仅参与真菌生长、细胞分化、增殖、细胞凋亡、逆境胁迫等重要生理活动,中性鞘糖脂还可作为功能性医药用品、化妆品和保健食品的重要活性组分。本文论述了真菌鞘糖脂的主要种类、结构、生物合成途径和及其参与丝状真菌生长、分化和响应逆境胁迫的生物学功能;探讨了真菌中性鞘糖脂作为抗菌肽的靶点和酸性鞘糖脂在开发抗真菌药物中的应用;同时还综述了中性鞘糖脂作为化妆品的保湿成分或保健食品的功能成分,在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和预防特应性皮炎中的重要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尤其是来源于曲霉的中性鞘糖脂,可显著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并可作为益生元预防肠道损伤;另外还探讨了曲霉尤其是米曲霉作为开发中性鞘糖脂生物资源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鞘糖脂合成 半乳糖神经酰胺 逆境胁迫 鞘糖脂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曲霉异源表达合成虫草素 被引量:1
7
作者 闫欢欢 尚怡彤 +4 位作者 王丽红 田学琴 廖海艳 曾斌 胡志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0-298,共9页
【目的】通过米曲霉中异源表达虫草素合成关键基因,构建米曲霉工程菌株合成虫草素。【方法】以米曲霉尿苷/尿嘧啶和组氨酸双营养缺陷型菌株AoΔpyrGΔHisB为背景菌株,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对虫草素合成关键基因CmCns1-CmCns3进行过... 【目的】通过米曲霉中异源表达虫草素合成关键基因,构建米曲霉工程菌株合成虫草素。【方法】以米曲霉尿苷/尿嘧啶和组氨酸双营养缺陷型菌株AoΔpyrGΔHisB为背景菌株,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对虫草素合成关键基因CmCns1-CmCns3进行过表达;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CmCns1和CmCns2在米曲霉中的亚细胞定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转基因米曲霉虫草素含量,同时对米曲霉发酵液添加合成虫草素的前体甘氨酸和腺嘌呤,探究其在米曲霉中对合成虫草素的影响。【结果】蛹虫草CmCns1和CmCns2在米曲霉中定位于脂滴;并且米曲霉中单独过表达CmCns1、共表达CmCns1和CmCns2以及共表达CmCns1-CmCns3均能合成虫草素,发酵48 h虫草素胞外产量最高达到37.74 μg/mL;向米曲霉发酵液添加甘氨酸和腺嘌呤,不能有效提升虫草素的含量。【结论】成功在米曲霉异源表达合成虫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素 米曲霉 异源表达 亚细胞定位 腺嘌呤 甘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多肽功能性质及营养价值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丽丽 白春清 +2 位作者 袁美兰 赵利 毛洁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33-42,共10页
研究草鱼多肽的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性、吸湿保湿性和稳定性等功能性质,以及草鱼多肽的氨基酸组成,并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草鱼多肽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草鱼多肽粉18种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90.94%,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质量分数的41... 研究草鱼多肽的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性、吸湿保湿性和稳定性等功能性质,以及草鱼多肽的氨基酸组成,并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草鱼多肽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草鱼多肽粉18种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90.94%,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质量分数的41.33%;草鱼多肽的生物价、必需氨基酸指数、营养指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别为71.51,76.34,74.81和77.19。草鱼多肽的氨基酸组成平衡、合理,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多肽 功能性质 营养价值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对草鱼蛋白水解液脱盐的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陈丽丽 赵利 +3 位作者 袁美兰 白春清 冯飞 王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88,共5页
为了脱除草鱼蛋白水解液中的盐,本研究筛选了4种型号大孔吸附树脂DA201-C、DA201-M、SQT-67和D002,对水解液中草鱼多肽的吸附能力进行测定,并进行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DA201-C对草鱼多肽的吸附效果较好,其吸附量... 为了脱除草鱼蛋白水解液中的盐,本研究筛选了4种型号大孔吸附树脂DA201-C、DA201-M、SQT-67和D002,对水解液中草鱼多肽的吸附能力进行测定,并进行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DA201-C对草鱼多肽的吸附效果较好,其吸附量随草鱼多肽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体积分数75%的乙醇对大孔吸附树脂DA201-C的洗脱效果最佳;DA201-C大孔吸附树脂对水解液脱盐的最佳条件为上样流速0.5 BV/h,上样质量浓度为30 mg/m L,水清洗速率为2 BV/h,洗脱采用体积分数75%的乙醇以2 BV/h的流速洗脱,在此条件下大孔吸附树脂DA201-C对水解液的脱盐率达97.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蛋白水解液 大孔吸附树脂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拮抗内生放线菌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熊瑶瑶 敖武 +3 位作者 李怡 何晓峰 张志斌 朱笃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176,共6页
对分离自江西东乡野生稻根部的3株内生放线菌进行鉴定和抑菌活性研究,根据菌株的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FRo1、FRo2和FRo3分别鉴定为委内瑞拉链霉菌、娄彻氏链霉菌和肉质链霉菌.采用管碟法... 对分离自江西东乡野生稻根部的3株内生放线菌进行鉴定和抑菌活性研究,根据菌株的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FRo1、FRo2和FRo3分别鉴定为委内瑞拉链霉菌、娄彻氏链霉菌和肉质链霉菌.采用管碟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分析菌株拮抗病原细菌与病原真菌的活性.结果表明:菌株FRo1发酵液对所有测试细菌均有抑制作用,显示较广谱抑细菌活性;菌株FRo2显示出较强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7种病原真菌的活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直径为22.33 mm,对小麦赤霉、水稻纹枯病菌、车前草核盘菌及胶胞炭疽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0%、45%、58%和65%;而菌株FRo3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及伤寒杆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除车前草核盘菌外对所测试的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活性,但抑制率均低于50%,这些菌株抑菌效果良好,显示出较好的生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放线菌 链霉菌属 多相分类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托蜡梅叶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汪涯 王凌云 +3 位作者 邹峥嵘 张志斌 颜日明 朱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2-45,共4页
目的:对突托蜡梅(Chimonanthus grammatus M.C.Liu)叶的化学成分进行抑菌活性研究。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鉴定了9个化合物:蜡梅碱(1)、β-谷甾醇(2)、豆甾醇(3)、胡萝卜苷(4)... 目的:对突托蜡梅(Chimonanthus grammatus M.C.Liu)叶的化学成分进行抑菌活性研究。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鉴定了9个化合物:蜡梅碱(1)、β-谷甾醇(2)、豆甾醇(3)、胡萝卜苷(4)、4-羟基-3((2E,6E)-3,7,11-三甲基十二烷-2,6,10-三烯)苯甲酸(5)、(E)-4-(4,8-二甲基壬-3,7-二烯)呋喃-2(5H)-酮(6)、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7)、槲皮素(8)和东莨菪素(9);抑菌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5、6、7和9均对受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结论:化合物5、6、7和9均是首次在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且均显示较好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托蜡梅叶 化学成分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Shiraia sp.Slf14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颜日明 李希茜 +3 位作者 汪涯 余佳清 张志斌 朱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93-1397,共5页
利用多种现代色谱方法从药用植物蛇足石杉内生真菌Shiraia sp.Slf14发酵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纯化获得9个化合物,借助ESI—MS、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齿孔醇(1)、9,12-十八二烯酸-2,3-二羟基丙酯(2)... 利用多种现代色谱方法从药用植物蛇足石杉内生真菌Shiraia sp.Slf14发酵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纯化获得9个化合物,借助ESI—MS、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齿孔醇(1)、9,12-十八二烯酸-2,3-二羟基丙酯(2)、十八烷酸-2,3-二羟基丙酯(3)、十六烷酸-2,3-二羟基丙酯(4)、竹红菌甲素(5)、竹红菌乙素(6)、痂囊腔菌素B(7)、痂囊腔菌素C(8)和亚油酸(9)。其中化合物1—4、7和9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并在对石油醚萃取部位的GC-MS分析中,首次在该属真菌中检测到1-甲基-2吡咯烷酮、十五烷酸乙酯、9-十六烯酸乙酯、十六烷酸乙酯、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9-十八烯酸乙酯和十八烷酸乙酯7种化合物。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5对指示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含量测定及其时空动态 被引量:4
13
作者 赖政 李希茜 +3 位作者 汪涯 颜日明 张志斌 朱笃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9-495,共7页
采用HPLC法首次测定江西庐山和井冈山蛇足石杉不同时期、不同组织部位中石杉碱甲(HupA)的含量.结果表明,蛇足石杉中HupA含量随着季节的推移逐渐增加,庐山和井冈山蛇足石杉植株HupA含量均在每年12月达到最高,分别为211.9μg·g-1和32... 采用HPLC法首次测定江西庐山和井冈山蛇足石杉不同时期、不同组织部位中石杉碱甲(HupA)的含量.结果表明,蛇足石杉中HupA含量随着季节的推移逐渐增加,庐山和井冈山蛇足石杉植株HupA含量均在每年12月达到最高,分别为211.9μg·g-1和325.9μg·g-1.蛇足石杉中不同组织部位HupA含量各不相同,茎部和叶部HupA含量较高,且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根部含量较少.本研究揭示了蛇足石杉中HupA含量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从而为合理利用该稀缺植物资源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足石杉 石杉碱甲 含量测定 时空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羰基还原酶工程菌构建及其应用于还原制备S-CHBE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志斌 吴小芳 +4 位作者 杨慧林 颜日明 曾庆桂 汪涯 朱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29,共6页
S-4-氯-3-羟基丁酸乙酯(S-CHBE)是多种药物的手性中间体,可由4-氯乙酰乙酸乙酯(COBE)不对称还原合成。该研究对来自Candida magnoliae AKU4643的S1羰基还原酶基因进行E.coli密码子优化,获得的S1'基因序列并进行人工合成,利用该序列... S-4-氯-3-羟基丁酸乙酯(S-CHBE)是多种药物的手性中间体,可由4-氯乙酰乙酸乙酯(COBE)不对称还原合成。该研究对来自Candida magnoliae AKU4643的S1羰基还原酶基因进行E.coli密码子优化,获得的S1'基因序列并进行人工合成,利用该序列构建了基因工程菌BL21(DE3)/pET28a-S1',提高了羰基还原酶表达效率,经诱导条件优化后羰基还原酶活力达11.49 U/mg蛋白;将BL21(DE3)/pET28a-S1'与E.coli BL21(DE3)/pET28a-gdh进行偶联,在单一水相中未添加辅酶条件下转化10 h,产物的摩尔转化率和对映体过量值(e.e.)分别达92.1%和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催化 羰基还原酶 密码子优化 诱导表达 S-4-氯-3-羟基丁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多糖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及其毒性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笑 吴光杰 +3 位作者 李玉萍 姚丽华 王晨曦 陈美琴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4-349,共6页
本文采用三种常用的细胞毒性试验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方法、中性红染料摄取法和乳酸脱氢酶释放法)评价马齿苋多糖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0.01~0.50 mg/m L)和时间(1~5 d)范围内,马齿苋多糖具有抑... 本文采用三种常用的细胞毒性试验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方法、中性红染料摄取法和乳酸脱氢酶释放法)评价马齿苋多糖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0.01~0.50 mg/m L)和时间(1~5 d)范围内,马齿苋多糖具有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存关系。MTT法和LDH法在马齿苋多糖(0.01 mg/m L)处理3T3-L1细胞1 d时,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NRU法在马齿苋多糖处理3 d时,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当马齿苋浓度增加到0.5 mg/m L、处理时间延长至5 d时,细胞出现明显的固缩、漂浮和裂解等毒性作用。MTT法和LDH法较NRU法更为敏感,马齿苋多糖主要影响3T3-L1前脂肪细胞的膜完整性和线粒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多糖 3T3-L1前脂肪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毛竹病斑表面可培养真菌的分离及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志斌 刘德 +3 位作者 熊瑶瑶 汪涯 刘易鑫 朱笃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为了解毛竹表面病害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对井冈山毛竹病斑表面真菌进行了分离,并对其ITS-r DNA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研究了其多样性.结果表明:所分离的30株真菌可归属于12个属,以链孢霉属Fusarium(占比20.00%)、交... 为了解毛竹表面病害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对井冈山毛竹病斑表面真菌进行了分离,并对其ITS-r DNA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研究了其多样性.结果表明:所分离的30株真菌可归属于12个属,以链孢霉属Fusarium(占比20.00%)、交链孢属Alternaria(占比13.33%)和赤霉属Gibberella(占比10.00%)为优势类群,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反映出所获得的毛竹表面真菌菌群具有不同的丰富度及均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ITS-r DNA序列分析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基于离子通道调控胰岛素分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庆娟 崔申申 李玉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8-892,共5页
胰岛素的分泌受多种机制调控,包括多种离子通道。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在离子通道调控胰岛素分泌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天然产物通过影响离子通道来调控胰岛素分泌的研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天然产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离子通道 天然产物 胰岛素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多糖调控p53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美琴 吴光杰 李玉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87-1691,1642,共6页
天然多糖因其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和毒副作用小,成为目前抗肿瘤药物筛选的研究热点。其抗肿瘤作用的机理涉及增强机体免疫细胞的活性、改变细胞膜流动性、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或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调控肿瘤基因的表... 天然多糖因其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和毒副作用小,成为目前抗肿瘤药物筛选的研究热点。其抗肿瘤作用的机理涉及增强机体免疫细胞的活性、改变细胞膜流动性、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或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调控肿瘤基因的表达等方面。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天然多糖通过调控肿瘤抑制基因p53达到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天然多糖抗肿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多糖 P53基因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真菌SF4的鉴定及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
19
作者 李希茜 颜日明 +3 位作者 张志斌 杨慧琳 朱笃 汪涯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9-573,共5页
基于菌株菌落和显微形态特征以及ITS-r DNA序列分析结果,将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 EI)的内生真菌SF4鉴定为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 sp.真菌,命名为Acremonium sp.SF4.通过对菌株SF4发酵的基础培养基、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摇床转速进... 基于菌株菌落和显微形态特征以及ITS-r DNA序列分析结果,将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 EI)的内生真菌SF4鉴定为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 sp.真菌,命名为Acremonium sp.SF4.通过对菌株SF4发酵的基础培养基、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摇床转速进行初步优化,确定了其最适产ACh EI的摇瓶发酵条件为:沙氏培养基,发酵温度28℃,摇床转速为150 r·min-1,发酵培养14 d.在此条件下可发酵获得含ACh EI的发酵浸膏0.331 g·L-1,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可达60.27%,相比优化前均有提高.研究有助于后期规模化高效发酵,为分离、纯化和结构解析单一组分ACh EI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乙酰胆碱酯酶 鉴定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桔果酒用非酿酒酵母的分离鉴定、发酵特性及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余琳琳 熊佳文 +5 位作者 张志斌 汪涯 杨慧林 颜日明 朱笃 朱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4-130,共7页
目的:获得适合蜜桔果酒发酵的非酿酒酵母。方法:从南丰蜜桔自然发酵液中分离产香酵母菌,经26S rDNA序列分析来鉴定菌株。根据单菌发酵后蜜桔酒的残糖、乙醇、总酸、pH来筛选发酵能力较好的菌株,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gas chro... 目的:获得适合蜜桔果酒发酵的非酿酒酵母。方法:从南丰蜜桔自然发酵液中分离产香酵母菌,经26S rDNA序列分析来鉴定菌株。根据单菌发酵后蜜桔酒的残糖、乙醇、总酸、pH来筛选发酵能力较好的菌株,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分析蜜桔果酒香气成分。结果:一共分离出7株产香酵母,鉴定为Pichia fermentans、Pichia aff.fermentans、Pichia kluyveri、Hanseniaspora guilliermondii、Hanseniaspora opuntiae、Hanseniaspora thailandica、Candida ethanolica。其中,C.ethanolica具有较好的蜜桔酒发酵性能,发酵后果酒残糖为1.2 g/L,乙醇为8.9%;H.thailandica是一株发酵蜜桔果酒产香能力较好的菌株,能够产生较少的杂醇和挥发性酸和丰富的酯类物质,包括乙酸乙酯、羊蜡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丙酸乙酯、乳酸乙酯等,能够减弱尖酸味,协调苦涩味,令酒香醇厚,并且具有较好的感官评分。结论:本研究得到一株具有较好的蜜桔果酒发酵性能的酵母菌C.ethanolica,和一株产香能力较好的酵母菌H.thailandica,为后续混合发酵改善蜜桔果酒风味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桔果酒 非酿酒酵母 分离鉴定 发酵特性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