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江源区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励君 刘良源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10-112,114,共4页
在介绍东江源区生态资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源区农、林、水、矿产各产业开发利用与环境的关联度进行了研究,对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进行了探索,为实现东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东江源 环境保护 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任慧 郝孟曦 +2 位作者 张萌 李中强 杨国祥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5-232,共8页
研究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特征对加强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资料收集,采用方差分析、多元比较、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的分布格局、各类型保护区各功能区划面积比例及功能... 研究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特征对加强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资料收集,采用方差分析、多元比较、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的分布格局、各类型保护区各功能区划面积比例及功能区面积与物种的关系等数量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上以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最多;面积上为荒漠生态系统类型最大;面积分布格局呈现从西向东及从北向南逐渐减少的趋势。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功能区面积所占其总面积的比例之间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在以物种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区中,其总面积、各功能区面积与物种数量、动植物种类的相关性显著。该研究相关结果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功能分区 数量特征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柘林水库水环境容量及水污染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樊华 陈然 刘志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9-40,43,共3页
通过对江西省九江市柘林水库的污染物特征分析与水环境现状调查,根据沃伦韦德模型和狄龙模型,对柘林水库COD、TN、TP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柘林水库的水质良好,根据2007年库区污染物排放水平,COD、TN用地表水Ⅰ类标准... 通过对江西省九江市柘林水库的污染物特征分析与水环境现状调查,根据沃伦韦德模型和狄龙模型,对柘林水库COD、TN、TP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柘林水库的水质良好,根据2007年库区污染物排放水平,COD、TN用地表水Ⅰ类标准计算水环境容量时,均有剩余水环境容量,可以达到柘林水库功能区划的水质目标;只有TP污染较重,污染负荷量超过了地表水Ⅱ类标准计算的水环境容量的15.3%,需削减33.25 t才能达到功能区所规定的水质目标。在此基础上,对柘林水库TP超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水库污染控制及水质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模型 水环境容量 水污染控制措施 柘林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外围湖泊水体营养波动周年特征的比较湖沼学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匡武名 张萌 +4 位作者 张金美 何宗键 彭希珑 徐军 刘足根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93-1305,共13页
近年来,我国最大淡水湖泊湿地鄱阳湖的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且日益受到各方关注,而对鄱阳湖湖体外围各类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情况及其动态却了解颇少.为深入了解鄱阳湖外围不同湖泊的富营养化现状、季节动态及驱动机制,于20142015年对毗... 近年来,我国最大淡水湖泊湿地鄱阳湖的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且日益受到各方关注,而对鄱阳湖湖体外围各类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情况及其动态却了解颇少.为深入了解鄱阳湖外围不同湖泊的富营养化现状、季节动态及驱动机制,于20142015年对毗邻鄱阳湖南岸的南昌市大小不同的3个城市或城郊浅水湖泊(青山湖、瑶湖、军山湖)水质参数和营养状态进行周年观测.结果表明,青山湖、瑶湖和军山湖的高锰酸盐指数范围分别在2.6?4.5、2.1?4.6和1.6?1.9mg/L之间,仅军山湖目前未受到有机物污染影响,3个湖泊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差异.青山湖和瑶湖水体总氮(TW)、总磷(TP)浓度远高于湖泊富营养化转换的阈值(TW:0.20mg/L,TP:0.02mg/L),且TP污染最为严重,仅达到地表水汉?劣V类标准.在3个湖泊中,水体氮主要以可溶性态氮的形态占优势,水体磷形态除了军山湖外,另外2个湖泊主要以颗粒态磷占优势.青山湖、瑶湖和军山湖的叶绿素a(Qil.a)浓度范围分别为34.65?184.48、7.66?120.67和2.42?17.41pg/L,各湖泊的Chl.a浓度均在冬季达到最低值,且军山湖与其他2个湖泊的Chl.a浓度均呈极显著性差异,青山湖与瑶湖无显著差异.基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3个湖泊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发现,青山湖富营养化程度最高,已达到轻-中度富营养的稳定富营养状态;其次为瑶湖,营养状态不稳定,在中营养-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水平之间巨幅波动;军山湖相对最低,全年整体处于贫营养-中营养状态之间,处于波动上升的趋中营养状态.同时发现3个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年内波动依赖于不同的水温环境,水温是以上3个亚热带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年内季度波动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Pearson相关分析还发现,3个湖泊的Chl.a浓度均与水柱TW和T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青山湖和军山湖的水柱Chl.a浓度与总溶解性氮和总溶解性磷浓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整体来说,水柱氮是影响3个湖泊水环境特征的主导因子之一,磷是2个富营养化湖泊的主导影响因子,在富营养化湖泊控制和削减磷营养盐输入的同时,应考虑如何有效降低氮的输入,并着力控制中温季节(水温为15?25T)的营养输入和快速富营养化风险防控;中营养湖泊(军山湖)应在控制磷的输入和消减水柱氮上进行系统调控,尤其重视高温季节(水温>25^)的防控与预警,这将对鄱阳湖外围浅水湖泊的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重点方向与新型管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围浅水湖泊 鄱阳湖水系 富营养化 综合评估 周年动态 比较湖沼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单元的流域水环境容量总量分配研究——以锦江流域COD分配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涛 张萌 +1 位作者 张柱 陈宏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39-42,共4页
以赣江一级支流锦江流域为例,建立了控制单元内水环境容量总量分配方案模型,遵循"流域-区域、流域-子流域(支流)、流域-排污口(直排口)"的分配思路,根据流域具体情况,确定了水环境容量总量分配原则,对各控制单元的COD水环境... 以赣江一级支流锦江流域为例,建立了控制单元内水环境容量总量分配方案模型,遵循"流域-区域、流域-子流域(支流)、流域-排污口(直排口)"的分配思路,根据流域具体情况,确定了水环境容量总量分配原则,对各控制单元的COD水环境容量总量进行分配,并采用合理性指数对不同分配方案进行评估,得出各个控制单元COD容量总量分配的推荐方案和备选方案。研究成果为该流域COD容量总量控制规划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控制 总量控制 总量分配 控制单元 污染控制方案 锦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典型矿区农村饮用水源地重金属污染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涛 刘足根 +2 位作者 陈宏文 许秋瑾 彭昆国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597-3600,3606,共5页
在江西省典型矿区选取2个涉重企业作为污染源,在其附近布点采样,分析地表水/地下水、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以期为农村饮用水源地的划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污染源A附近饮用水源水质保护较好,未受重金属污染;污染源B附近饮... 在江西省典型矿区选取2个涉重企业作为污染源,在其附近布点采样,分析地表水/地下水、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以期为农村饮用水源地的划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污染源A附近饮用水源水质保护较好,未受重金属污染;污染源B附近饮用水地表水源已受到镉和铅的污染,地下水源已轻微受到铅的污染;对于调查区域来讲,在枯水期要特别注意水源地锌和铅的污染,而在丰水期要特别注意铬和镉的污染;水源地附近土壤中锌和铅在枯水期更易于检出,特别是锌,丰水期时未检出,而枯水期的检出量都在100 mg/kg以上;除个别点外,铜在枯水期的检出量也较高;不同时期不同地点铬的检出量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饮用水源地 重金属 污染特征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的建议 被引量:20
7
作者 杨励君 刘铭富 刘良源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31-133,142,共4页
基于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鄱阳湖的水环境和鄱阳湖区的森林、湿地植被、土地沙化、气象灾害与环境演变的关系,展现了环境保护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保建设进行了定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基于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鄱阳湖的水环境和鄱阳湖区的森林、湿地植被、土地沙化、气象灾害与环境演变的关系,展现了环境保护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保建设进行了定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河流域水环境管理中控制单元的划分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彭昆国 王涛 +1 位作者 张萌 陈宏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924-926,共3页
以江西省袁河流域为例,介绍了控制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初步提出了控制单元的命名方法,同时还探讨了控制单元划分的尺度和等级问题。根据划分结果,袁河流域自上游而下共划分为5个控制单元,依次为芦溪控制单元、袁州区控制单元、仙女湖... 以江西省袁河流域为例,介绍了控制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初步提出了控制单元的命名方法,同时还探讨了控制单元划分的尺度和等级问题。根据划分结果,袁河流域自上游而下共划分为5个控制单元,依次为芦溪控制单元、袁州区控制单元、仙女湖控制单元、新余控制单元和樟树控制单元,这样的划分模式既保证了小流域的完整性,又为袁河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提供了实施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水质目标管理 控制单元 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斧头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群落演替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李中强 任慧 +2 位作者 郝孟曦 张萌 徐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8-1026,共9页
根据2009年调查结果,结合分析前人研究资料,研究了斧头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从1988—2009年近20年间斧头湖水生植物种类和优势种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一些对干扰较为敏感的种类如睡莲已经消失,原来的优势种如微齿... 根据2009年调查结果,结合分析前人研究资料,研究了斧头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从1988—2009年近20年间斧头湖水生植物种类和优势种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一些对干扰较为敏感的种类如睡莲已经消失,原来的优势种如微齿眼子菜、密齿苦草和轮叶黑藻等变为亚优势种或伴生种;同时出现一些人工栽培外来水生植物。斧头湖水生植被由20世纪50年代的自然演替到目前阶段人为控制下的人工演替,群落演变剧烈,其水生植被覆盖面积、群丛数量和结构以及水生植被总生物量均变化明显,经历一个多(高)—少(低)—多(高)过程。研究表明围网养殖、刈割、引种等人为活动、水生植物生活史、繁殖策略以及水位波动等自然因素可能是引起斧头湖水生植被演变剧烈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替代 水生植物 群落结构 演替 斧头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柘林湖富营养化现状与藻类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5
10
作者 戴国飞 刘慧丽 +3 位作者 张伟 廖兵 钟家有 陈宏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5-281,共7页
江西柘林湖是首批入围国家良好湖泊保护专项的示范湖泊.为揭示柘林湖富营养化现状与藻类时空演替特征,于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对全湖及主要入湖支流进行了周年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柘林湖主要营养盐在地表水Ⅲ类以内,处于中营养状态.全湖... 江西柘林湖是首批入围国家良好湖泊保护专项的示范湖泊.为揭示柘林湖富营养化现状与藻类时空演替特征,于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对全湖及主要入湖支流进行了周年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柘林湖主要营养盐在地表水Ⅲ类以内,处于中营养状态.全湖藻类演替以蓝藻-硅藻交替为主,夏季以鱼腥藻和微囊藻为优势种,冬季直链藻、小环藻和针杆藻占优.藻类空间分布呈现西部高于东部、上游高于下游的特征,西部部分湖区夏季甚至出现了鱼腥藻水华.柘林湖3个大型饮用水源地中东渡水源地夏季也同样面临蓝藻水华问题,但蓝藻毒素未超标.在重点监测的4条柘林湖主要入湖支流中,3条支流的藻类夏、冬季细胞丰度均在1×107cells/L以下,但烟港水的藻细胞丰度夏、冬季分别接近和超过该界限,应加以警惕并采取适当措施.枯水期水位变化、水体分层、较低的水体透明度和较长的滞留时间是影响柘林湖局部湖区蓝藻水华形成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好湖泊 柘林湖 藻类演替 蓝藻水华 生态安全 饮用水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毛红椿天然林邻体干扰效应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清培 付方林 +4 位作者 张露 梁跃龙 唐培荣 刘足根 郭晓燕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8-754,共7页
邻体效应影响植物种群的更新。为探讨毛红椿天然更新困难的群落学机制,选取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红椿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干扰距离逐级扩大法,探讨了邻体对不同径级毛红椿基株干扰的有效距离、干扰来源和干扰强度。结果表明:(1)... 邻体效应影响植物种群的更新。为探讨毛红椿天然更新困难的群落学机制,选取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红椿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干扰距离逐级扩大法,探讨了邻体对不同径级毛红椿基株干扰的有效距离、干扰来源和干扰强度。结果表明:(1)较小径级基株受邻体干扰的有效距离较宽(10 m),较大径级相对较窄(6 m);(2)小径级毛红椿基株所受邻体干扰除来自种内干扰外,他种干扰也较大;(3)毛红椿基株径级与邻体干扰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随着基株个体的增大而干扰指数下降。推断较小植株受邻体干扰强度较大是毛红椿天然更新障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体干扰 毛红椿 天然更新 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品种镉积累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院华 李建国 +4 位作者 杨涛 谢杰 魏林根 吕贵芬 陈文姬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0-14,共5页
选取22个早稻和15个晚稻品种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对Cd的积累特征及相关性。结果表明:成熟期水稻不同部位Cd积累量大小依次为根系>茎叶>稻壳>糙米,Cd主要集中在水稻的根部。水稻糙米Cd含量与稻壳的Cd含量相关性不显... 选取22个早稻和15个晚稻品种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对Cd的积累特征及相关性。结果表明:成熟期水稻不同部位Cd积累量大小依次为根系>茎叶>稻壳>糙米,Cd主要集中在水稻的根部。水稻糙米Cd含量与稻壳的Cd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与根系、茎叶中的Cd含量相关性可能与水稻生长环境因素有关。与早稻相比,晚稻对环境Cd具有更强的吸收积累能力,且晚稻所有供试品种的糙米Cd含量均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积累 特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蓝藻水华状况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戴国飞 张萌 +2 位作者 冯明雷 钟家有 刘志刚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4期26-30,共5页
南矶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鄱阳湖西南部,总面积约333 km2,大部分区域由碟形湖及相应洲滩组成。2012年10月该地区碟形湖爆发了较重的蓝藻水华,通过监测发现本次蓝藻水华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M.aeruginosa)和水华微囊藻(M.flos-aquae),... 南矶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鄱阳湖西南部,总面积约333 km2,大部分区域由碟形湖及相应洲滩组成。2012年10月该地区碟形湖爆发了较重的蓝藻水华,通过监测发现本次蓝藻水华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M.aeruginosa)和水华微囊藻(M.flos-aquae),其细胞密度最高达2.51×109 cells?L–1,相应水体的微囊藻毒素浓度也达到1.6?g?L–1,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安全界限。通过水质分析发现该地区的总磷浓度普遍较高,所有调查点位的总磷浓度在0.15—0.3 mg?L–1之间,综合富营养化指数在52—63间,总体达到了轻-中度富营养化状态。本次南矶湿地蓝藻水华可能与当地居民对碟形湖的不合理开发致使水体营养盐浓度偏高有关,同时当地高温高光强的秋季特殊气候也为蓝藻水华的爆发提供了优良的外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水华 鄱阳湖 南矶湿地 蓝藻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飞蓬对Cd的耐性与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帆 刘雷 +3 位作者 刘足根 杨国华 黄精明 方红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01-2503,共3页
[目的]分析小飞蓬的生长、生理及富集重金属的能力,探索小飞蓬对Cd污染的生理响应机制与耐性机理。[方法]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5个Cd浓度(0、25、50、75、100μmol/L)处理对小飞蓬(赣南钨矿区优势植物)生长、叶绿素含量和吸收Cd的影... [目的]分析小飞蓬的生长、生理及富集重金属的能力,探索小飞蓬对Cd污染的生理响应机制与耐性机理。[方法]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5个Cd浓度(0、25、50、75、100μmol/L)处理对小飞蓬(赣南钨矿区优势植物)生长、叶绿素含量和吸收Cd的影响。[结果]当Cd浓度为25和50μmol/L时小飞蓬能正常生长,各生长指标与对照(0μmol/L)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当Cd浓度达到75和100μmol/L时植物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小飞蓬对Cd吸收有很强的分异特征,能将更多重金属积累在植物地上部。小飞蓬地上部和根系的Cd含量随营养液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Cd浓度为75μmol/L时,植物地上部Cd吸收总量达到最高,为118.87 mg。[结论]小飞蓬对修复低、中浓度Cd污染的土壤具有一定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飞蓬 CD 耐性 吸收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飞蓬对Cd的吸收特性及其EDTA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帆 刘雷 +3 位作者 黄精明 刘足根 杨国华 方红亚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60,共4页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生长在赣南钨矿区尾矿上的优势植物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L.)对Cd的吸收特性及EDTA对其吸收和转运C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低Cd浓度处理下小飞蓬保持良好长势,并能将更多重金属积累在地上部。小飞蓬地上部和...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生长在赣南钨矿区尾矿上的优势植物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L.)对Cd的吸收特性及EDTA对其吸收和转运C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低Cd浓度处理下小飞蓬保持良好长势,并能将更多重金属积累在地上部。小飞蓬地上部和根系的Cd含量随营养液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Cd浓度为75μmol/L时,植物地上部Cd吸收总量达到最高,为118.87 mg。综合分析小飞蓬的生长、生理及吸收Cd的能力,在低浓度Cd污染的赣南钨矿区,选取小飞蓬作为Cd的富集植物进行修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EDTA的加入增加了小飞蓬体内的Cd含量,但植物的生物量受到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飞蓬 CD 吸收 EDTA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应用于低温NH_(3)-SCR脱硝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怀建 涂翔 +4 位作者 黄碧纯 袁超 鲁美娟 李丹萍 喻成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5-458,共14页
氮氧化物(NO_(x))作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在大气中容易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或其他二次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目前,我国空气污染问题依然严重,其中NO_(x)污染问题未得到有效控制。氨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NO_(x))作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在大气中容易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或其他二次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目前,我国空气污染问题依然严重,其中NO_(x)污染问题未得到有效控制。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NH_(3)-SCR)是目前固定源烟气净化领域应用广泛且高效的烟气脱硝技术之一。目前商用V_(2)O_(5)-WO_(3)/TiO_(2)具有温窗较高、VOx具有生物毒性及高温选择性差等缺点。从节能、环保和锅炉匹配等角度看,低温化是SCR技术的发展方向,因此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众多科技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废弃物总量大,而农业废弃物可通过多种手段制备出生物炭,因而生物炭具有来源广泛、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特点,且生物炭适合开发成催化剂应用于低温NH_(3)-SCR反应。综述了不同生物质源的炭基纳米材料在低温SCR技术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生物炭的制备工艺、改性等对炭基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还对生物炭基催化剂的低温NH_(3)-SCR性能、抗硫抗水性能以及反应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最后,针对生物炭应用于低温NH_(3)-SCR脱硝催化剂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并对炭基低温SCR脱硝催化剂今后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脱硝 还原 生物炭 纳米材料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猪废水深度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欧阳婷 王涛 樊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5期81-83,112,共4页
对国内外养猪废水的深度治理技术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养猪废水水质进行了分析,并与排放限值要求进行了对比。其次,系统地总结了养猪废水的治理技术,并对各种技术的治理效果及治理成本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畜禽养殖废水治理工艺的设计思路。最... 对国内外养猪废水的深度治理技术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养猪废水水质进行了分析,并与排放限值要求进行了对比。其次,系统地总结了养猪废水的治理技术,并对各种技术的治理效果及治理成本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畜禽养殖废水治理工艺的设计思路。最后,分析了我国生猪养殖污染治理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小规模分散式养殖污染治理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废水 深度治理 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沥青对聚丙烯抗光老化性能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付生 汪青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8-510,共3页
利用深度萃取脱油方法制备高软化点硬沥青材料,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对聚丙烯进行添加改性,并通过人工加速紫外光老化试验,对改性后的聚丙烯进行抗老化性能的测试表征,相应的红外谱图以及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硬沥青的添加对聚丙烯材料... 利用深度萃取脱油方法制备高软化点硬沥青材料,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对聚丙烯进行添加改性,并通过人工加速紫外光老化试验,对改性后的聚丙烯进行抗老化性能的测试表征,相应的红外谱图以及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硬沥青的添加对聚丙烯材料的抗光老化性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沥青 聚丙烯 光老化性 聚合物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在水生植物化感控藻进化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19
作者 张萌 张柱 倪乐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882-13883,13885,共3页
从水生植物与藻类千百年长期博弈过程中所形成的抑制效应的进化形成机制着手,利用生物信息学原理探索其中所隐藏的可能机制,提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研究视角为植物控藻找到进化和分子代谢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化感作用 生物信息学 水生植物 藻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定南县离子型稀土尾矿周边水体氮污染状况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36
20
作者 师艳丽 张萌 +5 位作者 姚娜 曾萍 冯兵 陈明 李发东 张依章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4-103,共10页
为探究"稀土王国"江西省赣南地区离子型稀土矿对周边水体环境的影响,以离子型稀土矿分布密集区定南县濂江月子河流域和龙迳河龙头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研究区特征污染物ρ(NH^+4-N)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 为探究"稀土王国"江西省赣南地区离子型稀土矿对周边水体环境的影响,以离子型稀土矿分布密集区定南县濂江月子河流域和龙迳河龙头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研究区特征污染物ρ(NH^+4-N)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揭示其主要污染来源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离子型稀土矿停产整顿半年后,濂江月子河流域和龙迳河龙头流域ρ(NH^+4-N)超过1. 00和2. 00 mg/L的采样点分别达72%和68%;p H范围为2. 95~7. 66,平均值分别为6. 23和5. 53,水体总体上偏酸性;ρ(TN)、ρ(NH^+4-N)、EC与ρ(NO^-3-N)变异系数较大,均介于0. 80~1. 50之间.②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ρ(NH^+4-N)与ρ(TN)、EC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 01);ρ(NH^+4-N)与pH呈显著负相关(P<0. 05).③流经稀土尾矿区的水体中ρ(NH^+4-N)随距离增加呈现明显的空间梯度分布特征,即距稀土矿区边界200 m处水体中ρ(NH^+4-N)最高(12. 20~200. 00 mg/L),其次为1. 15 km内(3. 69~11. 80 mg/L)及3. 5 km以上水体(0. 80~1. 51 mg/L),矿区周边未受到采矿活动影响的水体中ρ(NH^+4-N)最低(0. 03~0. 15 mg/L).④PCA结果表明,2条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ρ(TN)、ρ(NH^+4-N)、p H和EC,主要受到周边稀土矿山尾矿的强烈影响.研究显示,离子型稀土矿原位浸矿开采停产半年后,重点小流域水体中ρ(NH^+4-N)高概率超标的现状仍然存在,受稀土开采活动影响较大.建议进一步开展重点小流域NH^+4-N剩余"库容"精算和矿山周边地表水定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尾矿 赣南 水污染 NH^+4-N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