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高密度视电阻率法的防渗墙底界判定 被引量:7
1
作者 雷卫佳 涂序龙 +4 位作者 胡雄武 周官群 吴小平 陈兴海 董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9-213,共5页
防渗墙广泛应用于堤坝防渗处理,为确保其抗渗能力,需对墙体底界进行检测。为提高对防渗墙底界的判定能力,提出了动态高密度视电阻率测试方法。构建了防渗墙物理模型,并在模型两侧分别布置了高密度电法测试系统和钻孔,通过测试钻孔注入... 防渗墙广泛应用于堤坝防渗处理,为确保其抗渗能力,需对墙体底界进行检测。为提高对防渗墙底界的判定能力,提出了动态高密度视电阻率测试方法。构建了防渗墙物理模型,并在模型两侧分别布置了高密度电法测试系统和钻孔,通过测试钻孔注入盐水前后的动态电性参数,发现视电阻率及其变化率对受注水影响的地质体敏感,初步确定注水后的地质体视电阻率变化率约为15%时可作为模型底界判定的依据。工程实践进一步证实了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渗墙底界 高密度电法 视电阻率 防渗墙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解法的长江与两湖水沙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莹华 万迪文 丁玉堂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0-35,共6页
为研究长江和洞庭湖、鄱阳湖的水沙变化,利用模态分解方法(Welch能谱法及本征正交分解POD法),对长江和两湖中19个主要水文站1956-2018年的水沙序列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和两湖的径流序列中,存在明显的8 a和20 a周期震荡。利... 为研究长江和洞庭湖、鄱阳湖的水沙变化,利用模态分解方法(Welch能谱法及本征正交分解POD法),对长江和两湖中19个主要水文站1956-2018年的水沙序列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和两湖的径流序列中,存在明显的8 a和20 a周期震荡。利用POD法分析得到的长江和鄱阳湖的径流变化率分别为2%-10%和10%-20%;而输沙变化率都接近90%。洞庭湖的水沙变化率要远远大于长江和鄱阳湖,其中荆江三口水沙变化率在14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输沙量 模态分解 长江 洞庭湖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