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水产养殖业地理空间格局分析
1
作者 杨英 余进祥 +7 位作者 万青 戴银根 阙江龙 闵佳玲 饶榕城 田镇 黄怡 刘芳宁 《水产科技情报》 2025年第4期263-268,共6页
为促进江西省水产养殖业空间优化和产业升级,基于全国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最新数据,厘清江西省水产养殖业面积、产量等基本现状,运用空间自相关法分析了江西省水产养殖业地理分布与空间集聚特征。结果显示:(1)江西省水产养殖面... 为促进江西省水产养殖业空间优化和产业升级,基于全国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最新数据,厘清江西省水产养殖业面积、产量等基本现状,运用空间自相关法分析了江西省水产养殖业地理分布与空间集聚特征。结果显示:(1)江西省水产养殖面积规模呈“鄱阳湖极核”单核驱动的北高南低地理格局,热点区(高-高型)集聚于北部“鄱阳湖极核”,冷点区分散于赣南及省域边缘地区;(2)产量规模呈“鄱阳湖极核”驱动与赣东北多地联动的中心高-外围低圈层分布特征,热点区集中于“鄱阳湖极核”和德兴、铅山等地,冷点区分散于赣南和抚州地区。(3)针对水产养殖面积、产量空间错位现象,未来可适当扩大赣南地区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冷水特色养殖,挖潜产能;同时,根据水域环境承载能力确定生态容量,科学发展赣北鄱阳湖区大水面生态渔业,提质增效、提高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业 空间自相关 地理分布格局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特色柑桔轻简高效生产情况分析与展望
2
作者 曾维维 骆赞磊 +10 位作者 吴茵 稂晓嘉 马承和 余璇 李秀梅 陶慧慧 王云 陈伟 张昊 叶茵 郭丽虹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65-72,共8页
轻简高效生产作为一种省工、省时、省力的生产方式,近年来在江西省果园得到推广应用,特别是在柑桔实际生产应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准确摸清当前江西特色类柑桔轻简高效技术(模式)实际生产应用现状,先后调查了江西省兴国县、寻乌县、... 轻简高效生产作为一种省工、省时、省力的生产方式,近年来在江西省果园得到推广应用,特别是在柑桔实际生产应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准确摸清当前江西特色类柑桔轻简高效技术(模式)实际生产应用现状,先后调查了江西省兴国县、寻乌县、信丰县、安远县、于都县、遂川县、峡江县、吉安县、吉水县、新干县、南丰县等柑桔主产区,通过专题座谈、现场咨询、调阅资料、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梳理总结了全省特色柑桔类轻简高效技术运用、政策支持、取得成效、老旧果园等整体情况,深入剖析了制约柑桔轻简高效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特色 柑桔 轻简 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观赏鱼产业发展现状和建议
3
作者 邓伟明 龚海波 +1 位作者 危亮建 蒋志忠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1期57-61,共5页
阐述了我国观赏鱼进出口和养殖现状,调查了江西省内观赏鱼产业现状,分析了观赏鱼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建议,为观赏鱼养殖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观赏鱼 养殖现状 进出口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螺类养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龚海波 黄滨 +4 位作者 傅雪军 马本贺 李燕华 余智杰 王海华 《江西水产科技》 2022年第4期57-60,共4页
在对比分析江西与全国各省螺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江西省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加强研发投入,推动产学研合作;培育消费品市场,扩大产业规模;建立种苗基地,促进螺养殖集约化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乡村振兴;加大... 在对比分析江西与全国各省螺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江西省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加强研发投入,推动产学研合作;培育消费品市场,扩大产业规模;建立种苗基地,促进螺养殖集约化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乡村振兴;加大政策扶持,促进螺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五项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现状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枯水位期鄱阳湖长江江豚分布风险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闵佳玲 余进祥 +6 位作者 张瑶瑶 李达明 阙江龙 田镇 饶榕城 梅志刚 戴银根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42-1650,共9页
为研究鄱阳湖异常枯水位对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生存带来的风险,在2022年丰水位期、枯水位期和极端枯水位期开展了系统的调查。结果显示:丰水位期长江江豚为全湖分散分布,主湖区分布多、通江水道少、... 为研究鄱阳湖异常枯水位对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生存带来的风险,在2022年丰水位期、枯水位期和极端枯水位期开展了系统的调查。结果显示:丰水位期长江江豚为全湖分散分布,主湖区分布多、通江水道少、支流尾闾中极少;枯水位期长江江豚呈现区域性、聚集式分布特点,并且逐渐向支流的入湖河槽和主湖区北部河槽迁移,砂坑中逐渐增多,入江水道也有分布;异常极枯水位期长江江豚的分布进一步集中,呈现向主河槽集聚、向支流迁移和滞留砂坑的特点,且通江水道监测到长江江豚的分布密度为全年最高。随着异常极枯水位的持续,长江江豚在鄱阳湖分布的范围急剧缩小,在隔离的小水体分布密集,考察发现在松门山瓢头南部砂坑水域分布约110头长江江豚,信江瑞洪大桥下游分布约18头,赣江扬子洲水域分布约20头。受到航运、垂钓等人类活动干扰,还面临饵料资源不足等生存风险。文章报道和比较了2022年不同水位时期鄱阳湖长江江豚的数量和分布,揭示了异常气候情景下的长江江豚分布格局及其适应性,识别了高风险水域和风险因子,结合采取的系列救护行动,提出了异常水位波动时期鄱阳湖长江江豚的保护救护方案。研究结果将为异常水位时期鄱阳湖长江江豚的保护提供新思路,亦可为长江中下游流域异常气候情境下长江江豚的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异常枯水位 栖息地分布 风险 保护 长江江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棘胸蛙养殖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博文 傅雪军 +2 位作者 易霈霈 巫曦雅 兰若林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江西省在棘胸蛙养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棘胸蛙主要养殖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江西省棘胸蛙的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掘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江西省棘胸蛙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棘胸蛙(Quasipa... 江西省在棘胸蛙养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棘胸蛙主要养殖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江西省棘胸蛙的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掘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江西省棘胸蛙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又称“石蛙”“石鸡”,主要分布于我国江西省、湖南省、浙江省等东南部地区,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由于栖息环境被破坏、人为过度捕捉,野生棘胸蛙种群数量持续减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易危(UV)物种、江西省省级重点保护物种。近年来,江西省利用自身的生态优势和种质优势,加快建设棘胸蛙繁养殖基地,积极开展种质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优势 养殖产业 棘胸蛙 产业发展状况 针对性对策 生态优势 栖息环境 保护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大鲵养殖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
7
作者 兰若林 傅雪军 +2 位作者 易霈霈 巫曦雅 龚海波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4期46-49,共4页
大鲵又称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物种,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大鲵养殖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探讨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渔业管理部门和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推动江西省大鲵养殖业健康可持... 大鲵又称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物种,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大鲵养殖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探讨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渔业管理部门和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推动江西省大鲵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管理 对策建议 特有物种 大鲵养殖 健康可持续发展 养殖业 江西省 食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杀菌联合Nisin、乳酸钠对调味小龙虾虾尾微生物及常温贮运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高燕 魏帮鸿 +4 位作者 余进祥 傅雪军 郭全友 郑尧 胡火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77-185,共9页
该文以调味小龙虾虾尾为研究对象,通过微生物、理化指标、电子舌及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ion-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等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对微波杀菌联合生物保鲜剂... 该文以调味小龙虾虾尾为研究对象,通过微生物、理化指标、电子舌及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ion-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等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对微波杀菌联合生物保鲜剂的控菌效果及常温短期贮运品质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杀菌联合4%(质量分数)乳酸钠+0.5 g/kg Nisin能抑制调味小龙虾虾尾常温贮运期间的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pH值的增长,减缓常温贮运期间硬度、咀嚼性和胶黏性的劣变,将调味小龙虾虾尾常温贮运周期延长至3 d。GC-IMS结果表明,微波杀菌时间18 min组中醇类、酮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10 min和15 min组;电子舌结果表明,微波杀菌时间及贮藏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调味小龙虾尾的咸味;GC-IMS和电子舌PCA结果表明,微波杀菌时间18 min组与10 min、15 min组存在明显差异;综合感官评价结果发现,微波杀菌15 min联合4%乳酸钠+0.5 g/kg Nisin的生物保鲜剂可以显著抑制调味小龙虾尾常温贮运过程中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同时减缓其常温贮运品质的劣变,实现了调味小龙虾虾尾常温贮运期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味小龙虾虾尾 微波杀菌 NISIN 乳酸钠 质构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水生态能量平衡模型在国内大水面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9
作者 龚海波 万志勇 +3 位作者 易玮昕 易霈霈 巫曦雅 余进祥 《江西水产科技》 2024年第3期54-60,共7页
生态能量通道模型发展至今已经40余年,已经形成了包含Ecopath、Ecosim、Ecospace及Ecotracer的四个生态模型组,满足水域生态从静态到时空变化的研究需求。本文介绍了能量平衡模型的发展情况,归纳了模型所需参数的获取及修正方式,总结了... 生态能量通道模型发展至今已经40余年,已经形成了包含Ecopath、Ecosim、Ecospace及Ecotracer的四个生态模型组,满足水域生态从静态到时空变化的研究需求。本文介绍了能量平衡模型的发展情况,归纳了模型所需参数的获取及修正方式,总结了该模型在我国28个内地淡水水域构建的42个模型的应用情况,列举了该模型评价水生态系统的主要评价参数,以期为我国大水面生态系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模型 Ecopath with Ecosim 营养能量 大水面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长江江豚在江西潜在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斌 贺刚 王伟萍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5-604,共10页
基于地理分布记录和环境因子变量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利用41个有效分布点,模拟1970—2060年不同气候情景下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在江西的适生分布区,筛选影响分布的主导因子。结果显示:MaxEnt模型模拟预测精度较高,AU... 基于地理分布记录和环境因子变量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利用41个有效分布点,模拟1970—2060年不同气候情景下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在江西的适生分布区,筛选影响分布的主导因子。结果显示:MaxEnt模型模拟预测精度较高,AUC值在0.9以上;在近当代气候条件下,长江江豚在江西的高适生分布区主要分布于鄱阳湖通长江水道,中适生区主要分布于高适生区边缘。最干季降雨量(bio-17)、最湿季均温(bio-08)和最热季均温(bio-10)对长江江豚在江西潜在地理分布影响较大,其中对最干季降雨量需求最严格。MaxEnt模型预测贡献率前3的环境变量为等温性(bio-03)、年均降雨量(bio-12)和bio-10;置换重要值前3的环境变量为bio-10、bio-08和bio-03。可以预测,未来长江江豚的中适生区面积将有一定减少,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而高适生区在不同社会经济模式下存在差异,潜在高适生区存在由鄱阳湖通长江水道向“五河”扩散分布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豚 潜在适生区 濒危 MAXENT ARC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虾共作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光谱特征及其与土壤交换态镉的关系
11
作者 杜春朝 梁以豪 +2 位作者 倪才英 蒋志忠 傅雪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17-1528,共12页
镉(Cd)是我国农田土壤污染最严重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对Cd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具有重要影响,但稻田土壤中Cd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与DOM光谱特征参数的关系是否受稻虾共作模式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传... 镉(Cd)是我国农田土壤污染最严重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对Cd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具有重要影响,但稻田土壤中Cd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与DOM光谱特征参数的关系是否受稻虾共作模式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传统稻作模式(CK)为对照,以稻虾共作模式(RS)为研究对象,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解析RS模式在水稻生育期[稻前期(T1)、分蘖期(T2)、孕穗期(T3)和黄熟期(T4)]土壤DOM光谱特征及组成变化;利用相关性与逐步回归模型,建立RS和CK模式土壤DOM与交换态镉(Cd_(ex))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与其他生育期相比,两种模式在T4时芳香性和疏水性DOM最多;RS模式土壤DOM分子量随水稻生长呈下降趋势,且T4时期DOM更倾向生物源。2)RS与CK模式下土壤DOM均主要由类色氨酸(C1)、腐殖质(C2和C3)和类富里酸(C4)组成,但各组分占比在生育期无显著变化规律;CK和RS模式荧光指数均>1.9,腐殖化指数(HIX)均<4;RS的自生源指数为0.70~0.76,高于CK模式(0.62~0.66),表明两种模式DOM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内源性本土特征。3)两种模式下,土壤Cd_(ex)含量均随水稻生育期推进呈上升趋势,但RS模式在T2—T4时期的Cd_(ex)含量和变化幅度均低于CK模式。两种模式Cd_(ex)含量均与HIX、光谱斜率比(SR)和C4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或P<0.001),表明Cd_(ex)含量与DOM腐殖化程度、分子量大小、来源及组分密切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与DOM分子量大小相关的因子(SR)对Cd_(ex)含量的预测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理解稻虾共作模式对土壤Cd污染的潜在影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溶解性有机质 光谱特征 交换态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一虾两稻”综合种养模式技术总结
12
作者 徐博文 巫曦雅 +2 位作者 阮记明 倪才英 傅雪军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2期29-32,共4页
总结了赣南地区“一虾两稻”综合种养模式,该模式利用赣南地区的气候优势,通过早苗繁育和早虾上市策略,提高了稻虾综合种养的整体经济效益。近三年的生产数据显示,小龙虾每667 m^(2)产量达到131.7、128.95和127.25 kg,每667 m^(2)产值... 总结了赣南地区“一虾两稻”综合种养模式,该模式利用赣南地区的气候优势,通过早苗繁育和早虾上市策略,提高了稻虾综合种养的整体经济效益。近三年的生产数据显示,小龙虾每667 m^(2)产量达到131.7、128.95和127.25 kg,每667 m^(2)产值分别达到4487.4、4192.76和4103.75元;水稻每667 m^(2)产量达到1270、1290和1255 kg,水稻每667 m^(2)产值达到2526、2626和2518元,除去种养成本每667 m^(2)利润能达到3143.4、3065.76和3108.75元。小龙虾和水稻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稳定,证明了该模式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为提高农田生产的多元化、增加种养效益、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稻田养殖 一虾两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体分类的鄱阳湖流域水产养殖地理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邬志龙 陈浩 +2 位作者 阙江龙 杨英 瞿李淼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9,67,共10页
在长江十年禁渔和生态禁养背景下,研究水产养殖主体类型结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内陆水产养殖空间优化、产业调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全国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从养殖主体及其类型视角运用最邻近指数和核密度估计分析... 在长江十年禁渔和生态禁养背景下,研究水产养殖主体类型结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内陆水产养殖空间优化、产业调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全国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从养殖主体及其类型视角运用最邻近指数和核密度估计分析鄱阳湖流域水产养殖地理格局,并利用地理探测器解构其社会、经济、自然生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鄱阳湖流域水产养殖“龙头企业带动,承包经营户主导,多主体参与”类型结构初具雏形,但企业与合作社的规模效率仍较低;②鄱阳湖流域水产养殖呈“多核心-团聚式”分布和“西密东疏、南密北疏”非对称格局。由于大水面生态禁养,养殖主体高密度区远离赣北鄱阳湖体,集中在以赣州为核心的赣南不规则团状片区和以萍乡、宜春为核心的赣西条带状片区;③一产态势、交通条件、人口集聚、社会建设、水体资源、地形地貌等因素对内陆水产养殖影响显著,因子间交互作用表现为显著的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未来应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突出核心主体示范带动功能,构建多主体联动融合的养殖主体类型结构;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做好技术培训等社会化服务,优化产业空间格局,促进内陆水产养殖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地理格局 影响因素 主体类型 鄱阳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虾综合种养“早苗、早虾、大虾”技术模式探析
14
作者 徐博文 金晖 +2 位作者 傅雪军 胡火根 黄滨 《中国水产》 2025年第1期14-16,共3页
为提升稻田养虾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小龙虾稻田养殖“早苗、早虾、大虾”技术模式,显著降低了对外部苗种的依赖,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养殖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为小龙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稻田养殖 小龙虾 养殖经济效益 综合种养 生产成本 创新性 模式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犹江水库崇义段鲢鳙增殖效果综合评价与生态容量研究
15
作者 傅雪军 巫曦雅 +5 位作者 银旭红 易玮昕 李彩刚 郭琴 龚海波 余进祥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为评价大水面生态渔业鲢鳙增殖对鱼类群落结构、净水效果、综合效益的影响,探究生态容量,本研究基于上犹江水库崇义段2022-2023年鱼类调查数据和2020-2023年鲢、鳙增殖回捕数据,运用资源增殖学理论及相关应用技术,分析评价增殖效果。共... 为评价大水面生态渔业鲢鳙增殖对鱼类群落结构、净水效果、综合效益的影响,探究生态容量,本研究基于上犹江水库崇义段2022-2023年鱼类调查数据和2020-2023年鲢、鳙增殖回捕数据,运用资源增殖学理论及相关应用技术,分析评价增殖效果。共调查到鱼类36种,相比2018年,新增鳡、大眼华鳊、翘嘴鲌等10种鱼类,表明原有鱼类的生态位空缺得到一定恢复。增殖鲢、鳙每年生长存储的碳量为27.36 t/a,摄食的氮、磷量分别为31.61 t/a、2.68 t/a,生长存储的氮、磷量分别为6.23 t/a、1.36 t/a,对浮游生物中磷的利用率达到50%,显示其对磷具有强大的自净功能;但对浮游生物中氮的利用率仅为19.70%。估算出鲢、鳙增殖比例为1∶1,鲢、鳙的最佳增殖量应分别控制在100 t以内,捕捞量应分别控制在290 t、218 t以内,从而使鲢、鳙保持最大生长速度和最佳生态容量,最大限度利用水体中的碳、氮、磷,更好地发挥生态渔业增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犹江水库崇义段 增殖效果 综合评价 生态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水域枯水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和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阙江龙 饶榕城 +6 位作者 杨英 闵佳玲 田镇 余智杰 余进祥 戴银根 梅志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01-1708,共8页
研究于2021年11—12月,设置12条考察路线,采用同步目视考察法,对包含长江干流江西段、鄱阳湖和赣江下游的江西水域长江江豚数量和分布开展了考察,结合历史资料,探讨了该水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和分布规律及江湖迁徙关系。结果显示, 11月... 研究于2021年11—12月,设置12条考察路线,采用同步目视考察法,对包含长江干流江西段、鄱阳湖和赣江下游的江西水域长江江豚数量和分布开展了考察,结合历史资料,探讨了该水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和分布规律及江湖迁徙关系。结果显示, 11月考察观测到长江江豚217群次、454头次, 12月考察观测到长江江豚236群次、569头次,受水位和天气等环境条件影响,两次考查观察到的长江江豚数量差异显著(t=–2.23, P<0.05)。11月和12月江豚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长江江西段,江豚主要分布在湖口石钟山-彭泽三号洲水域;鄱阳湖适宜水深范围水域都有长江江豚分布,其中吴城望湖亭-渚溪河口、都昌船厂-黄金咀-三山-瓢山水域是江豚高密度分布区;赣江下游,长江江豚分布在扬子洲渔业村附近水域。两次考察目击率分别为1.00和1.08次/km,均高于往年调查结果,由此推测,鄱阳湖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可能有所增长。鄱阳湖通江水道蛤蟆石-石钟山水域,两次考察分别仅发现3头和2头长江江豚,推测调查期间长江江豚在长江干流和鄱阳湖之间的迁移行为较少,未来需进一步管控江湖迁移水域的人类活动,促进江湖迁移。吴城望湖亭-渚溪河口为枯水期鄱阳湖江豚的主要分布水域,建议加强对该水域船只的航行管控,降低航运影响,提升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数量 分布特征 江西水域 鄱阳湖 长江江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黄颡鱼养殖现状及发展建议
17
作者 傅雪军 龚海波 +5 位作者 黄滨 银旭红 余智杰 朱忆秋 易霈霈 巫曦雅 《中国水产》 CAS 2023年第2期32-36,共5页
黄颡鱼,又称黄骨鱼、黄辣丁,因肉质纤细、嫩滑可口和味道鲜美等特点而备受欢迎,但其养殖过程也存在苗种缺乏、种质退化、病害频发、养殖模式单一等一系列问题。作者结合近年来全国和江西省渔业统计年鉴、2021年江西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 黄颡鱼,又称黄骨鱼、黄辣丁,因肉质纤细、嫩滑可口和味道鲜美等特点而备受欢迎,但其养殖过程也存在苗种缺乏、种质退化、病害频发、养殖模式单一等一系列问题。作者结合近年来全国和江西省渔业统计年鉴、2021年江西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等数据,调研了江西省黄颡鱼养殖情况,就其养殖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渔业管理部门和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推动江西省黄颡鱼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管理 水产养殖 种质退化 健康可持续发展 江西省 模式单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捕后鄱阳湖长江江豚现状及保护对策
18
作者 戴银根 闵佳玲 +2 位作者 杨英 阙江龙 胡安忠 《江西水产科技》 2022年第4期43-44,51,共3页
介绍了鄱阳湖禁捕后长江江豚管护队伍情况,鄱阳湖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分布、行为特征和迁移现状,分析了新形势下影响江豚生活的新因素,为退捕后鄱阳湖长江江豚管护提出新对策。
关键词 鄱阳湖 长江江豚 种群数量 管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技术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阮记明 李小勇 +4 位作者 徐兴川 陈朝 李卫明 傅雪军 朱昌兰 《江西水产科技》 2024年第1期15-17,共3页
2023年在江西省吉水县同江万亩稻渔产业园开展了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技术研究,该模式利用稻田+垄沟+虾沟,在虾稻田环沟里耦合养殖鳖,进行种稻、养虾和养鳖共作。结果显示,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平均每667 m^(2)产水稻662.5 kg、小龙... 2023年在江西省吉水县同江万亩稻渔产业园开展了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技术研究,该模式利用稻田+垄沟+虾沟,在虾稻田环沟里耦合养殖鳖,进行种稻、养虾和养鳖共作。结果显示,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平均每667 m^(2)产水稻662.5 kg、小龙虾80 kg、鳖105.9 kg;总产值13434.0元,纯利润达到8315.1元。表明垄沟稻虾鳖互利共生效果明显,稻虾鳖产量高,节本增效明显,该模式实现了“一田三用”,是一种适合在南方水源充足的地区大力推广的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垄沟 稻虾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长江江豚种群遗传差异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福贵 孙艺文 +6 位作者 陈凯 余进祥 阮记明 隗黎丽 梁惜梅 王义华 戴银根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8-1307,共10页
【目的】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是长江中现存的唯一鲸类动物,长江水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极危(CR)物种,2022年国家长江江豚科考结果显示现存数量为1 249头,其... 【目的】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是长江中现存的唯一鲸类动物,长江水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极危(CR)物种,2022年国家长江江豚科考结果显示现存数量为1 249头,其中鄱阳湖492头,约占40%。当前,在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背景下,虽然长江江豚的生境得到改善,但影响其生存的因子依然存在,如鄱阳湖低枯水位呈常态化趋势,使得长江江豚种群向五河干流扩散性分布甚至季节性被隔离,对长江江豚遗传多样性造成影响。研究旨在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分析其种群遗传差异特征,为鄱阳湖流域长江江豚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数据,为维护江豚物种的遗传完整性和适应潜力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重测序技术对获得3例鄱阳湖长江江豚(PY)肌肉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数据,结合下载3例来源于安徽铜陵(TL)和3例来源于浙江宁波(NB)的窄脊江豚全基因组数据,对比分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探究鄱阳湖长江江豚群体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遗传分化。【结果】(1)相比TL和NB群体,PY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Pi value=2.65×10^(-5)),且与TL群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分化(Fst=0.32);(2)PY群体有较低的近交程度(inbreed coefficient=0.21);(3)进化树表明PY群体为独立的一支;(4)Structure和PCA结果表明PY群体与TL群体在遗传距离上较近,并远离NB群体。【结论】鄱阳湖长江江豚(PY)群体具有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并且与安徽铜陵(TL)和浙江宁波(NB)2个群体分开。不同江豚种群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遗传分化,建议强化促进鄱阳湖流域长江江豚群体间的基因交流措施,以提高长江江豚种群适应性,促进其物种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豚 全基因组重测序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濒危动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