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7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西省水土保持措施普查成果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金生
张利超
谢颂华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6年第2期39-41,59,共4页
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是水利普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江西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专项普查的技术要求,对全省进行了有史以来首次全面的水土保持措施普查。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西省水土保持措施普查成果数据,从其与水土流失变化...
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是水利普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江西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专项普查的技术要求,对全省进行了有史以来首次全面的水土保持措施普查。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西省水土保持措施普查成果数据,从其与水土流失变化面积的对比、与历年来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面积的对比、与森林面积的对比等方面对普查成果进行了分析,为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和宏观决策、加快推进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措施
普查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西省水土流失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
52
2
作者
张利超
王辉文
谢颂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6-359,共4页
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西省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数据,分析了江西省目前水土流失的总体变化状况以及不同区域的水土流失分布特征,并结合历史上水土流失调查及普查数据分析了江西省水土流失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11年与2000年相比,土壤...
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西省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数据,分析了江西省目前水土流失的总体变化状况以及不同区域的水土流失分布特征,并结合历史上水土流失调查及普查数据分析了江西省水土流失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11年与2000年相比,土壤侵蚀总面积减少了6 975.32km2,减少幅度为20.84%,中度以上各级土壤侵蚀强度的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该省水土流失总体上在减轻,水土流失的形势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随着全省经济发展和开发建设项目增多,局部人为恶化水土流失的现象仍将长期存在,水土保持工作任务依然艰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现状
普查
发展趋势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西省“四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初探
被引量:
30
3
作者
张金生
张利超
+1 位作者
王农
刘窑军(译)
《江西水利科技》
2016年第2期148-152,共5页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是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传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已不适应生态文明新形势的发展和新常态的要求,"四型"(生态清洁型、生态安全型、生态经济...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是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传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已不适应生态文明新形势的发展和新常态的要求,"四型"(生态清洁型、生态安全型、生态经济型、生态旅游型)小流域建设在全社会的影响力逐渐提高.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西省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数据,以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成果为基础,介绍了"四型"小流域的治理对象、原则和主要措施,探讨了各三级区"四型"小流域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为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宏观决策,加快推进江西省及其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治理模式
江西
小流域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西工业园区水土流失防治理念探讨
被引量:
3
4
作者
喻荣岗
沈发兴
+4 位作者
陈浩
熊永
徐爱珍
王凌云
左文
《江西水利科技》
2016年第5期375-378,共4页
随着江西工业化进程加快,全省范围内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强度越来越大,对地貌和植被的破坏加剧,为确保工业园区的"又好又快"发展,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园区水土资源,促进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省内工业园区水土流失...
随着江西工业化进程加快,全省范围内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强度越来越大,对地貌和植被的破坏加剧,为确保工业园区的"又好又快"发展,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园区水土资源,促进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省内工业园区水土流失自身特点和规律,在分析其水土流失成因、总结工业园区建设规划水保理念和园区水保措施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水保生态工业园区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工业园区
规划理念
设计理念
对策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西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整合研究
被引量:
13
5
作者
张利超
葛佩琳
喻荣岗
《中国水利》
2018年第18期6-9,共4页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实践纷纷开展。同时,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也不断拓展,逐渐发展成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实践纷纷开展。同时,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也不断拓展,逐渐发展成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主要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来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生态发展、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关联性高。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相结合是有效促进小流域生态保护和农村乡村振兴的新途径与新方法。通过对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之间关系的探讨,提出两者有机结合的初步措施和设想,并以宁都县小布镇钩刀咀、安远县官溪、上犹县园村等三条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为例,在技术、管理方面探索有效的整合模式,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对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小流域综合治理
生态清洁小流域
水生态文明村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建设研究概论、存在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
5
6
作者
万佳蕾
《珠江水运》
2019年第23期10-12,共3页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繁重。研究表明生态修复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利于实现生态平衡,最终实现生态良性循环。本文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概念、分类、技术措施、评价指标及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土保...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繁重。研究表明生态修复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利于实现生态平衡,最终实现生态良性循环。本文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概念、分类、技术措施、评价指标及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建设的一些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砾参数对土壤水流和溶质运移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7
作者
张英虎
牛健植
+3 位作者
李娇
韩旖旎
杜晓晴
陈上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9-598,共10页
土壤水流和溶质运移一直是土壤学研究的热点,溶质运移理论主要应用于地下水污染、污染物运移、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等方面。溶质主要通过优先流和基质流进行运移,影响溶质运移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土壤结构、质地、水力传导率、体积质量、...
土壤水流和溶质运移一直是土壤学研究的热点,溶质运移理论主要应用于地下水污染、污染物运移、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等方面。溶质主要通过优先流和基质流进行运移,影响溶质运移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土壤结构、质地、水力传导率、体积质量、初始含水量、根系、石砾等。石砾作为土壤质地中的一个分级单位,与溶质运移关系较为复杂。本文综合介绍了石砾基本内涵以及石砾对土壤水流和溶质运移影响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石砾内部参数(石砾覆盖度、含量、粒径、空间异质性等)和外部参数(根石结构、干湿冻融、耕作等),指出目前研究主要量化土壤表面及土壤表层石砾参数对水文效应、土壤侵蚀、入渗以及径流的影响,然而石砾参数对溶质运移影响研究不够系统,石砾参数与溶质运移关系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对土壤深层石砾研究缺乏;归纳了石砾参数研究技术手段及模型;探讨了目前石砾参数对土壤水流和溶质运移影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溶质运移
石砾参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侵蚀地形对马尾松林下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8
作者
汪邦稳
夏小林
段剑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8-819,共12页
土壤是植被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分布和发育受土壤侵蚀的影响。红壤丘陵区马尾松林下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探清该区马尾松林下土壤侵蚀对土壤分布及其特性的影响,对该地区的植被重建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调查取样和分析...
土壤是植被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分布和发育受土壤侵蚀的影响。红壤丘陵区马尾松林下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探清该区马尾松林下土壤侵蚀对土壤分布及其特性的影响,对该地区的植被重建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调查取样和分析测试获取的数据,采用统计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侵蚀地形对红壤丘陵区马尾松林下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侵蚀地形的土壤特性差异显著,相对于山脊坡和鞍部坡,切沟土壤理化性质的大部分指标含量最高,微生物数量最多,土壤酶活性最大;不同侵蚀地形的土壤特性指标间的相关性差异较大,与山脊坡和鞍部坡相比,切沟的土壤理化性质指标与土壤酶及微生物指标的显著正相关明显增多,土壤特性与切沟的关联度也最高;切沟形成的微环境提升了土壤特性,为植被恢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加大侵蚀沟的环境研究可为快速恢复该地区的土壤与植被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地形
马尾松林
红壤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赣江上游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被引量:
3
9
作者
黄达
张翔
+3 位作者
夏军
杨洁
汤崇军
肖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1-94,103,共5页
以2015为基准年,参照《水土保持学》等标准对该流域在调水保土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土地机会成本5个方面产生的成本效益进行计算,并综合运用市场价格法、对比分析法来进行赣江上游流域水保的效益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
以2015为基准年,参照《水土保持学》等标准对该流域在调水保土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土地机会成本5个方面产生的成本效益进行计算,并综合运用市场价格法、对比分析法来进行赣江上游流域水保的效益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赣江上游流域水保措施产生的总效益为9.107亿元,其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调水保土效益,分别为6.484、3.778、0.876、0.468亿元,2015年该流域土地机会成本为2.499亿元;转化林地前的土地中非生产用地比例越高,NPV值(净现值)将越大,越具有经济效率。评价结果表明赣江上游流域水保措施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方面作用明显,对于该区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赣江上游
效益评价
土地机会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TDR法、干烧法及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9
10
作者
徐爱珍
胡建民
+2 位作者
熊永
邹国庆
陈晓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2期253-256,共4页
以第四纪红壤土为研究对象,采用TDR法、干烧法及烘干法3种方法对不同土层深度的不同梯度土壤含水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干烧法测量值接近烘干法,TDR法测量值比烘干法小,TDR法和干烧法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TD...
以第四纪红壤土为研究对象,采用TDR法、干烧法及烘干法3种方法对不同土层深度的不同梯度土壤含水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干烧法测量值接近烘干法,TDR法测量值比烘干法小,TDR法和干烧法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TDR法和干烧法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大而减小,土壤含水量在半湿润条件下偏差较大;TDR法、干烧法与烘干法相关性分别为98.7%和96.4%。本研究结果证实,TDR法和烘干法均能较好的反映土壤水分变化规律,TDR法相对烘干法偏小,使用前有必要进行标定以提高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TDR法
干烧法
烘干法
第四纪红壤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砂岩侵蚀区典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减流减沙效应
被引量:
9
11
作者
段剑
王凌云
肖胜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6期227-233,共7页
阐明小区尺度下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减流减沙效应,可为大尺度上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以红砂岩侵蚀劣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径流小区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分析自然降雨下典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减流减沙效应及其对降雨要素、...
阐明小区尺度下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减流减沙效应,可为大尺度上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以红砂岩侵蚀劣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径流小区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分析自然降雨下典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减流减沙效应及其对降雨要素、降雨雨型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试验观测期间,裸露地表径流系数为0. 66,土壤侵蚀量为0. 07 t/hm2,生态或经济开发治理后减流减沙效应均能达90%以上。地表裸露坡面产流产沙受降雨量、雨强影响显著,生态恢复模式降低了降雨要素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经济开发模式受降雨量影响显著。大雨强、短历时的降雨雨型是坡面产流产沙的主要雨型,对裸露坡面产流产沙的贡献将近50%,生态或经济开发治理后该雨型对产流产沙的贡献明显提高,增幅以经济开发模式大于生态恢复模式。因此,生态恢复和经济开发均是治理红砂岩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应将生态恢复和经济开发治理相结合,使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不仅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同时提升生态服务价值,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治理模式
径流
侵蚀
径流小区
减流减沙效应
红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红壤区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与降雨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
7
12
作者
胡建民
宋月君
+2 位作者
杨洁
肖龙
汪邦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6期82-87,91,共7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马尾松林水土流失规律,从水土流失主要控制因子———降雨因子出发,通过对红壤侵蚀区不同林下配置模式马尾松林径流试验小区2009-2011年的产流、产沙与降雨量的关系研究。得到如下结论:①各小区的产流量和产沙量均与降雨...
为了更好地研究马尾松林水土流失规律,从水土流失主要控制因子———降雨因子出发,通过对红壤侵蚀区不同林下配置模式马尾松林径流试验小区2009-2011年的产流、产沙与降雨量的关系研究。得到如下结论:①各小区的产流量和产沙量均与降雨量呈显著性相关,回归模型主要以一元二次回归最优,个别小区以幂函数和对数函数最优,其中以马尾松地表裸露小区模拟方程可决系数最大;②各雨型在同一郁闭度条件下,除去郁闭度为0%的小区外,各小区基本满足乔+地表裸露>乔+百喜草>乔+胡枝子,伴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各小区的径流系数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尤其在暴雨和大暴雨以上的雨型更加明显;③产沙方面,各雨型条件下,除去郁闭度为0%的小区和个别郁闭度为24%的小区外,基本上满足乔+地表裸露>乔+胡枝子>乔+百喜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降雨量
马尾松林
南方红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赣江流域1986—2015年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
10
13
作者
鲁向晖
张海娜
+2 位作者
白桦
陈章诚
李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1-58,共8页
降雨侵蚀力反映了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评价区域土壤侵蚀风险的重要指标。基于赣江流域及其周边27个气象站点1986—2015年逐日降雨量资料,利用Mann-Kendall法、累积距平法及Kriging插值法,对赣江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进...
降雨侵蚀力反映了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评价区域土壤侵蚀风险的重要指标。基于赣江流域及其周边27个气象站点1986—2015年逐日降雨量资料,利用Mann-Kendall法、累积距平法及Kriging插值法,对赣江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赣江流域近30 a降雨侵蚀力的平均值为9824.55 MJ·mm/(hm^2·h),2002年达到最大值13234.72 MJ·mm/(hm^2·h),2003年最小,为6769.16 MJ·mm/(hm^2·h),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变化过程基本一致,相关系数达到0.965(P<0.01)。赣江流域近30 a降雨侵蚀力总体上表现为不显著的增长趋势,在吉安、井冈山、遂川地区存在一个高值中心,增长趋势明显;赣江流域四季、汛期、非汛期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均不显著,但高、低值中心不尽相同。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赣江流域土壤侵蚀的形成以及演替过程、土壤侵蚀危险性评定及制定科学的土壤侵蚀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时空变化
Mann-Kendall趋势分析
累积距平
赣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旱涝急转条件下红壤坡地径流养分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
2
14
作者
邢栋
张展羽
+2 位作者
杨洁
陈晓安
盛丽婷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5,共5页
为了研究旱涝急转条件下红壤坡地地表径流、壤中流及其养分流失规律,通过径流小区试验,分析对比在旱涝急转条件下,裸露(CK)、百喜草全园敷盖(T1)和百喜草全园覆盖(T2)措施下红壤坡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产流及总氮、总磷流失特征。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旱涝急转条件下红壤坡地地表径流、壤中流及其养分流失规律,通过径流小区试验,分析对比在旱涝急转条件下,裸露(CK)、百喜草全园敷盖(T1)和百喜草全园覆盖(T2)措施下红壤坡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产流及总氮、总磷流失特征。结果表明,旱涝急转条件下,地表径流产流过程随着雨强的变化而变化,壤中流产流开始后径流过程与地表径流相似;地表径流和30cm壤中流养分流失呈现先增大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的趋势,60cm壤中流和105cm壤中流养分质量浓度相对稳定;T2处理对于减少径流养分流失的效果最好,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径流量分别为CK的32.89%和45.05%,径流中养分质量浓度也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氮
磷
生态措施
旱涝急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降雨侵蚀过程中红壤坡耕地地表微地貌演变特征
被引量:
4
15
作者
张利超
葛佩琳
+2 位作者
李朝霞
刘窑军
喻荣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1,共7页
以第四纪红黏土母质红壤和泥质页岩母质红壤等典型南方红壤为例,选取典型红壤坡耕地的野外原位试验小区,控制土表相同初始条件,分别在两种雨强下进行连续三场降雨,同时采用毫米级高精度激光扫描和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
以第四纪红黏土母质红壤和泥质页岩母质红壤等典型南方红壤为例,选取典型红壤坡耕地的野外原位试验小区,控制土表相同初始条件,分别在两种雨强下进行连续三场降雨,同时采用毫米级高精度激光扫描和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降雨侵蚀过程中红壤坡耕地地表微地貌的演变特征,探讨了地表糙度、洼地蓄积量相关规律。结果表明:(1)连续降雨的进行,雨滴打击和径流搬运的联合作用导致地表糙度降低。第一场降雨带来糙度的迅速下降,第二、三场降雨对糙度的影响较小。在2mm/min雨强下,第二、三场降雨过程中,3种红壤糙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少量提高,结皮倾向于降低糙度,细沟倾向于提高糙度,地表糙度的变化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平衡。糙度下降幅度表现为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团聚体水稳性低的土壤>团聚体水稳性高的土壤;(2)洼地蓄积量在连续降雨过程中总体呈下降趋势。在1mm/min雨强下,红壤团聚体和结皮越稳定,洼地蓄积量下降幅度越小。在2mm/min雨强下,雨强是影响洼地蓄积量变化的主导因素,不同红壤的差异不明显;(3)洼地蓄积量与地表糙度之间呈线性关系,所有处理的R2均达到了0.9以上。1mm/min雨强下洼地蓄积量对地表糙度的敏感性比2mm/min雨强大。对南方红壤区坡耕地坡面水蚀过程地表微地貌研究、红壤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与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微地貌
激光扫描
糙度
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降雨侵蚀过程中红壤坡耕地地表汇流网络特征
被引量:
2
16
作者
张利超
刘窑军
+2 位作者
李朝霞
葛佩琳
杨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60,共8页
为研究降雨侵蚀过程中南方红壤区坡耕地地表汇流网络特征,应用亚毫米级高精度激光扫描和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在野外原位研究了南方几个典型母质发育的红壤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汇流网络特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在降雨侵蚀...
为研究降雨侵蚀过程中南方红壤区坡耕地地表汇流网络特征,应用亚毫米级高精度激光扫描和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在野外原位研究了南方几个典型母质发育的红壤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汇流网络特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在降雨侵蚀过程中,汇流密度和径流频度整体呈增加趋势,尤其是在第一场降雨过程中最为明显;(2)在第二、三场降雨侵蚀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因土壤性质和雨强的不同而出现差异;(3)在坡面侵蚀研究中,分形维数Ds可以较好的区别降雨前后整体汇流网络特征的变化。研究结果对南方红壤区坡耕地降雨侵蚀过程模拟与预测模型的研究、水土流失防治与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貌
激光扫描
汇流网络
坡面水蚀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红壤丘陵崩岗不同防治模式探讨
被引量:
19
17
作者
肖胜生
杨洁
+2 位作者
方少文
陈晓安
宋月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2,共5页
崩岗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所特有的一种土壤侵蚀类型,也是最严重的侵蚀类型之一。探索与提炼崩岗防治手段与模式,形成高效、和谐与稳定的崩岗人工-自然生态系统,对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崩岗侵蚀...
崩岗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所特有的一种土壤侵蚀类型,也是最严重的侵蚀类型之一。探索与提炼崩岗防治手段与模式,形成高效、和谐与稳定的崩岗人工-自然生态系统,对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崩岗侵蚀防治中,依据开发利用与生态治理相结合、治沟与治坡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当前治理与后期管护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提出了5种崩岗治理模式,以期对南方崩岗防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壤丘陵区
崩岗
模式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鄱阳湖滨流动沙丘不同类型沙障土壤改良效应分析
被引量:
5
18
作者
葛佩琳
王凌云
+1 位作者
莫明浩
段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7-91,共5页
为探讨鄱阳湖滨湖不同类型沙障对流动沙丘土壤的改良效应,设置了玉米秸秆和单叶蔓荆两种不同材料的沙障类型,以裸露沙丘为对照,2年后分析两种类型沙障对流动沙丘土壤含水率和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叶蔓荆沙障对于0—40 cm土壤含...
为探讨鄱阳湖滨湖不同类型沙障对流动沙丘土壤的改良效应,设置了玉米秸秆和单叶蔓荆两种不同材料的沙障类型,以裸露沙丘为对照,2年后分析两种类型沙障对流动沙丘土壤含水率和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叶蔓荆沙障对于0—40 cm土壤含水率的提高具有显著效果,玉米秸秆沙障对于土壤含水率无明显作用效果。两种沙障内0—20 cm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是裸露对照的3.62,22.24倍,两种沙障对表土均具有显著的改良效果(p<0.05),单叶蔓荆沙障的改良效果更好;而在20—60 cm深层次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单叶蔓荆沙障除对土壤全氮无明显作用外,能有效提高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分别是裸露对照的3.58,8.14,8.86倍,玉米秸秆沙障对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均无明显作用。综上,认为单叶蔓荆沙障是该地区流动沙丘土壤改良效果较理想的沙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
沙障
流动沙丘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鄱阳湖区堤防植物多样性特征与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
3
19
作者
段剑
黄浩智
+3 位作者
王凌云
黄高华
肖胜生
杨洁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5-49,70,共6页
以鄱阳湖区重点堤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线路踏查、样方调查和种子萌发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加固土料堤防地上植物多样性特征与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区重点堤防高等植物共计106种,隶属于38科,89属,以草本植物为主,禾本科、...
以鄱阳湖区重点堤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线路踏查、样方调查和种子萌发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加固土料堤防地上植物多样性特征与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区重点堤防高等植物共计106种,隶属于38科,89属,以草本植物为主,禾本科、菊科和大戟科为优势科;不同加固土料堤防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种子库密度以水稻土最高,其次是建筑垃圾,山地黏土最低;不同植草模式下0~10 cm土层的土壤种子库密度以自然修复模式最大,其次是假俭草植草模式,以狗牙根植草模式最小;土壤种子库密度与地上植物种数、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Pielou群落均匀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地上植被密度、重要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无显著相关性。因此,堤防土壤种子库密度与地上植物多样性特征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成果对于鄱阳湖区重点堤防的除险加固与管理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土壤种子库
不同加固土料
堤防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竹节水平沟对红壤坡面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
2
20
作者
王嘉
莫明浩
+2 位作者
宋月君
刘昭
聂小飞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79,共7页
在江西省泰和县老虎山小流域选择了裸露地、水保林、水保林+竹节水平沟和水保林+竹节水平沟+枯落物覆盖4个坡面样地进行了全年取样试验,分析竹节水平沟对红壤坡面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蓄水量上,竹节水平沟沟内的蓄水量相对更...
在江西省泰和县老虎山小流域选择了裸露地、水保林、水保林+竹节水平沟和水保林+竹节水平沟+枯落物覆盖4个坡面样地进行了全年取样试验,分析竹节水平沟对红壤坡面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蓄水量上,竹节水平沟沟内的蓄水量相对更大,60 cm土层为138.1~237.3 mm,水保林下水土流失区域土壤蓄水量相对最小。从土壤含水量看,水保林土壤含水量较小,所有土层各月均在16%以下;水保林+竹节水平沟的土壤含水量基本在16%以上,说明在水保林中开挖竹节水平沟具有蓄积水分的作用;水保林+竹节水平沟+枯落物覆盖在月降雨量最小的9月,其土壤含水量仍然较高。对比各处理样地,土壤含水量最低的都是水保林,最高的是水保林+竹节水平沟+枯落物覆盖沟内样地或裸露地,水保林+竹节水平沟+枯落物覆盖样地沟内的土壤含水量比水保林样地高出79%~146%;同一处理样地的沟内土壤含水量基本大于沟外。竹节水平沟能起到蓄水保水的作用,对于防汛和抗旱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南方红壤侵蚀区调控水量的治本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水平沟
土壤水分
土壤水库
坡面
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省水土保持措施普查成果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金生
张利超
谢颂华
机构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6年第2期39-41,59,共4页
基金
江西省水利政策研究课题(2015-008)
文摘
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是水利普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江西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专项普查的技术要求,对全省进行了有史以来首次全面的水土保持措施普查。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西省水土保持措施普查成果数据,从其与水土流失变化面积的对比、与历年来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面积的对比、与森林面积的对比等方面对普查成果进行了分析,为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和宏观决策、加快推进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措施
普查
江西省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省水土流失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
52
2
作者
张利超
王辉文
谢颂华
机构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6-359,共4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401051)
江西省水利科技项目(KT201214)
文摘
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西省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数据,分析了江西省目前水土流失的总体变化状况以及不同区域的水土流失分布特征,并结合历史上水土流失调查及普查数据分析了江西省水土流失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11年与2000年相比,土壤侵蚀总面积减少了6 975.32km2,减少幅度为20.84%,中度以上各级土壤侵蚀强度的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该省水土流失总体上在减轻,水土流失的形势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随着全省经济发展和开发建设项目增多,局部人为恶化水土流失的现象仍将长期存在,水土保持工作任务依然艰巨。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现状
普查
发展趋势
江西省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loss
status
survey
developing trend
Jiangxi Province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省“四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初探
被引量:
30
3
作者
张金生
张利超
王农
刘窑军(译)
机构
江西省
水土
保持
科学研究院
不详
出处
《江西水利科技》
2016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基金
江西省水利科技项目“水土流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KT201310)
文摘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是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传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已不适应生态文明新形势的发展和新常态的要求,"四型"(生态清洁型、生态安全型、生态经济型、生态旅游型)小流域建设在全社会的影响力逐渐提高.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西省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数据,以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成果为基础,介绍了"四型"小流域的治理对象、原则和主要措施,探讨了各三级区"四型"小流域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为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宏观决策,加快推进江西省及其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治理模式
江西
小流域
生态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model
Jiangxi province
Watershe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工业园区水土流失防治理念探讨
被引量:
3
4
作者
喻荣岗
沈发兴
陈浩
熊永
徐爱珍
王凌云
左文
机构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江西水利科技》
2016年第5期375-378,共4页
文摘
随着江西工业化进程加快,全省范围内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强度越来越大,对地貌和植被的破坏加剧,为确保工业园区的"又好又快"发展,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园区水土资源,促进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省内工业园区水土流失自身特点和规律,在分析其水土流失成因、总结工业园区建设规划水保理念和园区水保措施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水保生态工业园区的对策.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工业园区
规划理念
设计理念
对策
江西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conception
Designing idea
Countermeasure
Jiangxi province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整合研究
被引量:
13
5
作者
张利超
葛佩琳
喻荣岗
机构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水利》
2018年第18期6-9,共4页
基金
水利部技术示范项目(SF-20172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407600
+5 种基金
2017YFC0505405
2017YFC0505406)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1BBG70038)
江西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KT201718
201820YBKT20)
江西省水利政策研究课题(2016-012)
文摘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实践纷纷开展。同时,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也不断拓展,逐渐发展成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主要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来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生态发展、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关联性高。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相结合是有效促进小流域生态保护和农村乡村振兴的新途径与新方法。通过对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之间关系的探讨,提出两者有机结合的初步措施和设想,并以宁都县小布镇钩刀咀、安远县官溪、上犹县园村等三条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为例,在技术、管理方面探索有效的整合模式,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对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小流域综合治理
生态清洁小流域
水生态文明村
江西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mall watershed management
ecological-friendly and clean small watershe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s
Jiangxi Province
分类号
TV88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建设研究概论、存在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
5
6
作者
万佳蕾
机构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珠江水运》
2019年第23期10-12,共3页
文摘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繁重。研究表明生态修复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利于实现生态平衡,最终实现生态良性循环。本文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概念、分类、技术措施、评价指标及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建设的一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分类号
S15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砾参数对土壤水流和溶质运移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7
作者
张英虎
牛健植
李娇
韩旖旎
杜晓晴
陈上杰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
水土
保持
学院
江西省
水土
保持
科学研究院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9-59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044)资助
文摘
土壤水流和溶质运移一直是土壤学研究的热点,溶质运移理论主要应用于地下水污染、污染物运移、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等方面。溶质主要通过优先流和基质流进行运移,影响溶质运移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土壤结构、质地、水力传导率、体积质量、初始含水量、根系、石砾等。石砾作为土壤质地中的一个分级单位,与溶质运移关系较为复杂。本文综合介绍了石砾基本内涵以及石砾对土壤水流和溶质运移影响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石砾内部参数(石砾覆盖度、含量、粒径、空间异质性等)和外部参数(根石结构、干湿冻融、耕作等),指出目前研究主要量化土壤表面及土壤表层石砾参数对水文效应、土壤侵蚀、入渗以及径流的影响,然而石砾参数对溶质运移影响研究不够系统,石砾参数与溶质运移关系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对土壤深层石砾研究缺乏;归纳了石砾参数研究技术手段及模型;探讨了目前石砾参数对土壤水流和溶质运移影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趋势。
关键词
土壤溶质运移
石砾参数
模型
Keywords
Soil solute transport, Rock fragment parameters, Model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侵蚀地形对马尾松林下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8
作者
汪邦稳
夏小林
段剑
机构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
科学研究院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8-819,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276)资助~~
文摘
土壤是植被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分布和发育受土壤侵蚀的影响。红壤丘陵区马尾松林下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探清该区马尾松林下土壤侵蚀对土壤分布及其特性的影响,对该地区的植被重建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调查取样和分析测试获取的数据,采用统计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侵蚀地形对红壤丘陵区马尾松林下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侵蚀地形的土壤特性差异显著,相对于山脊坡和鞍部坡,切沟土壤理化性质的大部分指标含量最高,微生物数量最多,土壤酶活性最大;不同侵蚀地形的土壤特性指标间的相关性差异较大,与山脊坡和鞍部坡相比,切沟的土壤理化性质指标与土壤酶及微生物指标的显著正相关明显增多,土壤特性与切沟的关联度也最高;切沟形成的微环境提升了土壤特性,为植被恢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加大侵蚀沟的环境研究可为快速恢复该地区的土壤与植被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土壤
侵蚀地形
马尾松林
红壤丘陵区
Keywords
Soil
Erosional terrains
Pinus massoniana forest
Hilly red soil region
分类号
S156.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赣江上游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被引量:
3
9
作者
黄达
张翔
夏军
杨洁
汤崇军
肖汐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
科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江西省
水土
保持
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1-94,103,共5页
基金
江西水利科技计划项目(KT201614)。
文摘
以2015为基准年,参照《水土保持学》等标准对该流域在调水保土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土地机会成本5个方面产生的成本效益进行计算,并综合运用市场价格法、对比分析法来进行赣江上游流域水保的效益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赣江上游流域水保措施产生的总效益为9.107亿元,其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调水保土效益,分别为6.484、3.778、0.876、0.468亿元,2015年该流域土地机会成本为2.499亿元;转化林地前的土地中非生产用地比例越高,NPV值(净现值)将越大,越具有经济效率。评价结果表明赣江上游流域水保措施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方面作用明显,对于该区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水土保持
赣江上游
效益评价
土地机会成本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upper reaches of Ganjiang River
benefit evaluation
land opportunity cost
分类号
TV-9 [水利工程]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DR法、干烧法及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9
10
作者
徐爱珍
胡建民
熊永
邹国庆
陈晓安
机构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
水利
科学研究院
江西
绿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2期253-256,共4页
基金
水利部948项目(201519)
江西省水利科技项目(KT201615
KT201419)
文摘
以第四纪红壤土为研究对象,采用TDR法、干烧法及烘干法3种方法对不同土层深度的不同梯度土壤含水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干烧法测量值接近烘干法,TDR法测量值比烘干法小,TDR法和干烧法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TDR法和干烧法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大而减小,土壤含水量在半湿润条件下偏差较大;TDR法、干烧法与烘干法相关性分别为98.7%和96.4%。本研究结果证实,TDR法和烘干法均能较好的反映土壤水分变化规律,TDR法相对烘干法偏小,使用前有必要进行标定以提高精确度。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TDR法
干烧法
烘干法
第四纪红壤土
Keywords
soil moisture
TDR method
dry burning method
oven drying method
quaternary red soil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砂岩侵蚀区典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减流减沙效应
被引量:
9
11
作者
段剑
王凌云
肖胜生
机构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6期227-233,共7页
基金
江西省水利科技项目(KT201519
KT2014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026)
文摘
阐明小区尺度下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减流减沙效应,可为大尺度上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以红砂岩侵蚀劣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径流小区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分析自然降雨下典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减流减沙效应及其对降雨要素、降雨雨型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试验观测期间,裸露地表径流系数为0. 66,土壤侵蚀量为0. 07 t/hm2,生态或经济开发治理后减流减沙效应均能达90%以上。地表裸露坡面产流产沙受降雨量、雨强影响显著,生态恢复模式降低了降雨要素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经济开发模式受降雨量影响显著。大雨强、短历时的降雨雨型是坡面产流产沙的主要雨型,对裸露坡面产流产沙的贡献将近50%,生态或经济开发治理后该雨型对产流产沙的贡献明显提高,增幅以经济开发模式大于生态恢复模式。因此,生态恢复和经济开发均是治理红砂岩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应将生态恢复和经济开发治理相结合,使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不仅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同时提升生态服务价值,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治理模式
径流
侵蚀
径流小区
减流减沙效应
红砂岩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loss
governance pattern
runoff
soil erosion
runoff plot
runoff and sediment control effect
red sandstone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红壤区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与降雨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
7
12
作者
胡建民
宋月君
杨洁
肖龙
汪邦稳
机构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泰和县
水土
保持
站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6期82-87,9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069)
水利部长江委重点项目(KT201010
KT201215)
文摘
为了更好地研究马尾松林水土流失规律,从水土流失主要控制因子———降雨因子出发,通过对红壤侵蚀区不同林下配置模式马尾松林径流试验小区2009-2011年的产流、产沙与降雨量的关系研究。得到如下结论:①各小区的产流量和产沙量均与降雨量呈显著性相关,回归模型主要以一元二次回归最优,个别小区以幂函数和对数函数最优,其中以马尾松地表裸露小区模拟方程可决系数最大;②各雨型在同一郁闭度条件下,除去郁闭度为0%的小区外,各小区基本满足乔+地表裸露>乔+百喜草>乔+胡枝子,伴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各小区的径流系数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尤其在暴雨和大暴雨以上的雨型更加明显;③产沙方面,各雨型条件下,除去郁闭度为0%的小区和个别郁闭度为24%的小区外,基本上满足乔+地表裸露>乔+胡枝子>乔+百喜草。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降雨量
马尾松林
南方红壤区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erosion
rainfall
pinus massoniana forest
red soil area of south China
分类号
S278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赣江流域1986—2015年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
10
13
作者
鲁向晖
张海娜
白桦
陈章诚
李阳
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南昌工程学院瑶湖学院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1-58,共8页
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51123)
江西水利科技计划项目(KT201717)。
文摘
降雨侵蚀力反映了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评价区域土壤侵蚀风险的重要指标。基于赣江流域及其周边27个气象站点1986—2015年逐日降雨量资料,利用Mann-Kendall法、累积距平法及Kriging插值法,对赣江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赣江流域近30 a降雨侵蚀力的平均值为9824.55 MJ·mm/(hm^2·h),2002年达到最大值13234.72 MJ·mm/(hm^2·h),2003年最小,为6769.16 MJ·mm/(hm^2·h),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变化过程基本一致,相关系数达到0.965(P<0.01)。赣江流域近30 a降雨侵蚀力总体上表现为不显著的增长趋势,在吉安、井冈山、遂川地区存在一个高值中心,增长趋势明显;赣江流域四季、汛期、非汛期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均不显著,但高、低值中心不尽相同。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赣江流域土壤侵蚀的形成以及演替过程、土壤侵蚀危险性评定及制定科学的土壤侵蚀防治措施。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时空变化
Mann-Kendall趋势分析
累积距平
赣江流域
Keywords
rainfall erosivity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Mann-Kendall trend analysis
accumulative anomaly
Ganjiang River Basin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旱涝急转条件下红壤坡地径流养分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
2
14
作者
邢栋
张展羽
杨洁
陈晓安
盛丽婷
机构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5,共5页
基金
江西省水利重大科技项目(KT201109)
文摘
为了研究旱涝急转条件下红壤坡地地表径流、壤中流及其养分流失规律,通过径流小区试验,分析对比在旱涝急转条件下,裸露(CK)、百喜草全园敷盖(T1)和百喜草全园覆盖(T2)措施下红壤坡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产流及总氮、总磷流失特征。结果表明,旱涝急转条件下,地表径流产流过程随着雨强的变化而变化,壤中流产流开始后径流过程与地表径流相似;地表径流和30cm壤中流养分流失呈现先增大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的趋势,60cm壤中流和105cm壤中流养分质量浓度相对稳定;T2处理对于减少径流养分流失的效果最好,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径流量分别为CK的32.89%和45.05%,径流中养分质量浓度也明显降低。
关键词
径流
氮
磷
生态措施
旱涝急转
Keywords
runoff; nitrogen; phosphors; ecological measure; rapid shift from drought to waterlogging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降雨侵蚀过程中红壤坡耕地地表微地貌演变特征
被引量:
4
15
作者
张利超
葛佩琳
李朝霞
刘窑军
喻荣岗
机构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26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5405
+3 种基金
2017YFC0505406)
江西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2015ZBBF60009)
江西省水利科技计划重大项目(KT201517)
江西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KT201522)
文摘
以第四纪红黏土母质红壤和泥质页岩母质红壤等典型南方红壤为例,选取典型红壤坡耕地的野外原位试验小区,控制土表相同初始条件,分别在两种雨强下进行连续三场降雨,同时采用毫米级高精度激光扫描和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降雨侵蚀过程中红壤坡耕地地表微地貌的演变特征,探讨了地表糙度、洼地蓄积量相关规律。结果表明:(1)连续降雨的进行,雨滴打击和径流搬运的联合作用导致地表糙度降低。第一场降雨带来糙度的迅速下降,第二、三场降雨对糙度的影响较小。在2mm/min雨强下,第二、三场降雨过程中,3种红壤糙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少量提高,结皮倾向于降低糙度,细沟倾向于提高糙度,地表糙度的变化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平衡。糙度下降幅度表现为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团聚体水稳性低的土壤>团聚体水稳性高的土壤;(2)洼地蓄积量在连续降雨过程中总体呈下降趋势。在1mm/min雨强下,红壤团聚体和结皮越稳定,洼地蓄积量下降幅度越小。在2mm/min雨强下,雨强是影响洼地蓄积量变化的主导因素,不同红壤的差异不明显;(3)洼地蓄积量与地表糙度之间呈线性关系,所有处理的R2均达到了0.9以上。1mm/min雨强下洼地蓄积量对地表糙度的敏感性比2mm/min雨强大。对南方红壤区坡耕地坡面水蚀过程地表微地貌研究、红壤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与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微地貌
激光扫描
糙度
红壤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icro-relief
laser scanning
roughness
red soils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降雨侵蚀过程中红壤坡耕地地表汇流网络特征
被引量:
2
16
作者
张利超
刘窑军
李朝霞
葛佩琳
杨伟
机构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
重点
实验室
湖北省水利水电
科学研究院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60,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54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266)
+3 种基金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5ZBBF60009)
江西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KT201517
KT201718)
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71BAB213021)
文摘
为研究降雨侵蚀过程中南方红壤区坡耕地地表汇流网络特征,应用亚毫米级高精度激光扫描和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在野外原位研究了南方几个典型母质发育的红壤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汇流网络特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在降雨侵蚀过程中,汇流密度和径流频度整体呈增加趋势,尤其是在第一场降雨过程中最为明显;(2)在第二、三场降雨侵蚀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因土壤性质和雨强的不同而出现差异;(3)在坡面侵蚀研究中,分形维数Ds可以较好的区别降雨前后整体汇流网络特征的变化。研究结果对南方红壤区坡耕地降雨侵蚀过程模拟与预测模型的研究、水土流失防治与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微地貌
激光扫描
汇流网络
坡面水蚀
分形维数
Keywords
microrelief
laser scanning
flow networks
water erosion on slope
fractal dimension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红壤丘陵崩岗不同防治模式探讨
被引量:
19
17
作者
肖胜生
杨洁
方少文
陈晓安
宋月君
机构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2,共5页
基金
水利部水利科技推广计划项目(TG1141)
江西省自然基金项目(20122BAB213016)
+1 种基金
江西省水利科技重大项目(200803
200909)
文摘
崩岗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所特有的一种土壤侵蚀类型,也是最严重的侵蚀类型之一。探索与提炼崩岗防治手段与模式,形成高效、和谐与稳定的崩岗人工-自然生态系统,对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崩岗侵蚀防治中,依据开发利用与生态治理相结合、治沟与治坡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当前治理与后期管护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提出了5种崩岗治理模式,以期对南方崩岗防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南方红壤丘陵区
崩岗
模式
防治
Keywords
red soil hilly region in south China
collapsed gully erosion
patter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鄱阳湖滨流动沙丘不同类型沙障土壤改良效应分析
被引量:
5
18
作者
葛佩琳
王凌云
莫明浩
段剑
机构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7-91,共5页
基金
江西省水利厅科技项目“鄱阳湖滨湖流动沙地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KT201723)
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资助项目“江西省分区水土保持植物筛选”(JXSB201803)
+1 种基金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鄱阳湖滨湖沙地植被恢复关键限制因素及调控技术研究”(20192BBH80002)
江西省水利科技项目“水土保持植物连翘在南方典型红壤上的生长适应性研究”(KT201620),“果园生草对AM真菌群落和土壤抗蚀性的影”(KT201719)
文摘
为探讨鄱阳湖滨湖不同类型沙障对流动沙丘土壤的改良效应,设置了玉米秸秆和单叶蔓荆两种不同材料的沙障类型,以裸露沙丘为对照,2年后分析两种类型沙障对流动沙丘土壤含水率和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叶蔓荆沙障对于0—40 cm土壤含水率的提高具有显著效果,玉米秸秆沙障对于土壤含水率无明显作用效果。两种沙障内0—20 cm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是裸露对照的3.62,22.24倍,两种沙障对表土均具有显著的改良效果(p<0.05),单叶蔓荆沙障的改良效果更好;而在20—60 cm深层次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单叶蔓荆沙障除对土壤全氮无明显作用外,能有效提高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分别是裸露对照的3.58,8.14,8.86倍,玉米秸秆沙障对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均无明显作用。综上,认为单叶蔓荆沙障是该地区流动沙丘土壤改良效果较理想的沙障材料。
关键词
土壤改良
沙障
流动沙丘
鄱阳湖
Keywords
soil improvement
sand barrier
mobile dune
Poyang Lake
分类号
S15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鄱阳湖区堤防植物多样性特征与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
3
19
作者
段剑
黄浩智
王凌云
黄高华
肖胜生
杨洁
机构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
河道湖泊管理局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5-49,70,共6页
基金
江西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KT201313
KT201519)
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2BBF60074)
文摘
以鄱阳湖区重点堤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线路踏查、样方调查和种子萌发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加固土料堤防地上植物多样性特征与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区重点堤防高等植物共计106种,隶属于38科,89属,以草本植物为主,禾本科、菊科和大戟科为优势科;不同加固土料堤防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种子库密度以水稻土最高,其次是建筑垃圾,山地黏土最低;不同植草模式下0~10 cm土层的土壤种子库密度以自然修复模式最大,其次是假俭草植草模式,以狗牙根植草模式最小;土壤种子库密度与地上植物种数、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Pielou群落均匀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地上植被密度、重要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无显著相关性。因此,堤防土壤种子库密度与地上植物多样性特征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成果对于鄱阳湖区重点堤防的除险加固与管理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土壤种子库
不同加固土料
堤防
鄱阳湖
Keywords
plant diversity
soil seed bank
different reinforcing materials
dike
Poyang Lakeside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竹节水平沟对红壤坡面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
2
20
作者
王嘉
莫明浩
宋月君
刘昭
聂小飞
机构
江西省
水土
保持
科学研究院
出处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79,共7页
基金
江西水利科技项目(KT201718)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7011)资助
+2 种基金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2BBGL70043)资助
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71BAB213022)资助
江西水利科技项目(KT201521)资助。
文摘
在江西省泰和县老虎山小流域选择了裸露地、水保林、水保林+竹节水平沟和水保林+竹节水平沟+枯落物覆盖4个坡面样地进行了全年取样试验,分析竹节水平沟对红壤坡面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蓄水量上,竹节水平沟沟内的蓄水量相对更大,60 cm土层为138.1~237.3 mm,水保林下水土流失区域土壤蓄水量相对最小。从土壤含水量看,水保林土壤含水量较小,所有土层各月均在16%以下;水保林+竹节水平沟的土壤含水量基本在16%以上,说明在水保林中开挖竹节水平沟具有蓄积水分的作用;水保林+竹节水平沟+枯落物覆盖在月降雨量最小的9月,其土壤含水量仍然较高。对比各处理样地,土壤含水量最低的都是水保林,最高的是水保林+竹节水平沟+枯落物覆盖沟内样地或裸露地,水保林+竹节水平沟+枯落物覆盖样地沟内的土壤含水量比水保林样地高出79%~146%;同一处理样地的沟内土壤含水量基本大于沟外。竹节水平沟能起到蓄水保水的作用,对于防汛和抗旱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南方红壤侵蚀区调控水量的治本措施之一。
关键词
竹节水平沟
土壤水分
土壤水库
坡面
红壤
Keywords
bamboo-type contour trench
soil moisture content
soil reservoir
slope
red soil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西省水土保持措施普查成果分析
张金生
张利超
谢颂华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西省水土流失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张利超
王辉文
谢颂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江西省“四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初探
张金生
张利超
王农
刘窑军(译)
《江西水利科技》
2016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江西工业园区水土流失防治理念探讨
喻荣岗
沈发兴
陈浩
熊永
徐爱珍
王凌云
左文
《江西水利科技》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江西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整合研究
张利超
葛佩琳
喻荣岗
《中国水利》
201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建设研究概论、存在问题及建议
万佳蕾
《珠江水运》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石砾参数对土壤水流和溶质运移影响研究进展
张英虎
牛健植
李娇
韩旖旎
杜晓晴
陈上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侵蚀地形对马尾松林下土壤特性的影响
汪邦稳
夏小林
段剑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赣江上游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黄达
张翔
夏军
杨洁
汤崇军
肖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TDR法、干烧法及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比较研究
徐爱珍
胡建民
熊永
邹国庆
陈晓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红砂岩侵蚀区典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减流减沙效应
段剑
王凌云
肖胜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南方红壤区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与降雨量关系研究
胡建民
宋月君
杨洁
肖龙
汪邦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赣江流域1986—2015年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
鲁向晖
张海娜
白桦
陈章诚
李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旱涝急转条件下红壤坡地径流养分流失特征研究
邢栋
张展羽
杨洁
陈晓安
盛丽婷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降雨侵蚀过程中红壤坡耕地地表微地貌演变特征
张利超
葛佩琳
李朝霞
刘窑军
喻荣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降雨侵蚀过程中红壤坡耕地地表汇流网络特征
张利超
刘窑军
李朝霞
葛佩琳
杨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南方红壤丘陵崩岗不同防治模式探讨
肖胜生
杨洁
方少文
陈晓安
宋月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鄱阳湖滨流动沙丘不同类型沙障土壤改良效应分析
葛佩琳
王凌云
莫明浩
段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鄱阳湖区堤防植物多样性特征与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关系
段剑
黄浩智
王凌云
黄高华
肖胜生
杨洁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竹节水平沟对红壤坡面土壤水分的影响
王嘉
莫明浩
宋月君
刘昭
聂小飞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