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农村水环境问题及综合整治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金生 许新发 +2 位作者 吴晓彬 刘聚涛 温春云 《水利发展研究》 2020年第1期32-35,共4页
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梳理总结了江西省农村水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国家和地方政策,分析地方水环境整治必要性,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江西省农村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支撑。
关键词 农村水环境 综合整治 现状问题 对策建议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河长制实施现状及其建议 被引量:32
2
作者 刘聚涛 万怡国 +1 位作者 许小华 温春云 《中国水利》 2016年第18期51-53,共3页
分析了江西省实施河长制的必要性和现状,结合其他区域开展河长制工作情况,从完善政府法规、科学规划、完善河湖蓝线管理、构建河长制信息平台、完善生态补偿办法、加强制度建设和发布河长制实施效果评估报告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为江西... 分析了江西省实施河长制的必要性和现状,结合其他区域开展河长制工作情况,从完善政府法规、科学规划、完善河湖蓝线管理、构建河长制信息平台、完善生态补偿办法、加强制度建设和发布河长制实施效果评估报告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为江西省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必要性 现状 建议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评估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艳红 成静清 许新发 《江西水利科技》 2020年第2期124-132,共9页
本文从水量保障、水质保障、监控保障和管理保障等4个方面对江西省国家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基本情况及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情况进行评估,找出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相关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关键词 饮用水水源地 安全保障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与建议 被引量:7
4
作者 刘聚涛 邓燕青 +1 位作者 王法磊 喻中文 《中国水利》 2018年第17期6-8,共3页
长江流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又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域。鄱阳湖流域先后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对于区域和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定位,结合鄱... 长江流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又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域。鄱阳湖流域先后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对于区域和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定位,结合鄱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分别从科学规划、水资源管理、河长制湖长制、入河排污口监控、水生态环境系统监测、严格执法、落实红线、创新管理体制、健全公众参与、强化科技支撑等方面提出实施鄱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建议,为进一步改善水质、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促进长江大保护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大保护 水生态环境保护 鄱阳湖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质变化特征及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量:30
5
作者 温春云 刘聚涛 +2 位作者 胡芳 杨平 韩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3-88,共6页
为及时掌握鄱阳湖水生态环境变化,分别于2017年4月(平水期)、8月(丰水期)、12月(枯水期)采集了湖区表层水样,对水质理化参数进行了测定分析,并通过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体理化参数... 为及时掌握鄱阳湖水生态环境变化,分别于2017年4月(平水期)、8月(丰水期)、12月(枯水期)采集了湖区表层水样,对水质理化参数进行了测定分析,并通过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体理化参数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水质总体为Ⅴ类水。其中,枯水期水质最差,丰水期水质相对较好。不同时期各样点水体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态氮等指标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但大部分水域的总氮和总磷为Ⅳ类或Ⅴ类水。鄱阳湖平、丰水期为中营养状态,并向轻度富营养化过渡,枯水期表现为轻度富营养状态。湖口至屏峰、都昌至棠荫两段水域3个时期总体呈现轻度富营养状态,而星子至都昌水域为中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时空变化 水质评价 富营养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区分级雨日及雨量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范平 许新发 +2 位作者 成静清 温天福 刘章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28,34,共8页
为了分析鄱阳湖区降雨量的变化特征,按照相关标准对年降雨日数和降雨量进行分级,深入研究各级雨日(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年内分配规律。利用鄱阳湖区都昌站1953—2012年逐日降雨资料,采用趋势突变检验、Hurst指数、集中度和集中期等方法... 为了分析鄱阳湖区降雨量的变化特征,按照相关标准对年降雨日数和降雨量进行分级,深入研究各级雨日(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年内分配规律。利用鄱阳湖区都昌站1953—2012年逐日降雨资料,采用趋势突变检验、Hurst指数、集中度和集中期等方法对鄱阳湖区年和季节分级雨日(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鄱阳湖区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34 d,其中,小雨日数、中雨日数、大雨日数和暴雨日数所占雨日的比例分别为70.9%,18.66%,8.2%,2.98%;过去几十年,年总雨日数、小雨日数和暴雨日数均呈现显著减少的趋势并可能持续减少,年总雨日数在1978年发生突变,突变后雨日数减少了14 d;季节性降雨中,春、夏2季以大雨暴雨为主,秋、冬2季以小雨、中雨为主。②鄱阳湖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335.66 mm,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占年降雨的比例分别为20.74%,29.50%,27.35%,22.41%;过去几十年,年降雨量呈显著减少趋势并可能继续减少,并在1976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年平均降雨量减少了301.26 mm。③鄱阳湖区降雨集中度平均为0.4,但受降雨年内分配的影响,降雨集中度年际差异较大;降雨集中期主要集中在3月中旬—6月中旬,其中,4月中旬—5月中旬占了71.43%。鄱阳湖区降雨日数的减少主要是由小雨日数减少引起的,降雨量的减少是各级雨量共同减少造成的;降雨集中度的大小与大雨和暴雨量所占年降雨量的比例密切相关,且与降雨不均匀系数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认识鄱阳湖湿地水文情势变化特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雨日 分级雨量 降雨集中度 变化特征 鄱阳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河长制背景下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聚涛 王法磊 +1 位作者 秦晓蕾 许新发 《中国水利》 2018年第4期14-15,共2页
流域综合管理是以流域为单元,以生态为基础,在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共同参与下,应用行政、市场、法律手段,对流域内资源全面实行协调的、有计划的、可持续的管理。2011年9月7日,我国首部流域综合性行政管理法规叶太湖流域管理条例〉〉颁... 流域综合管理是以流域为单元,以生态为基础,在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共同参与下,应用行政、市场、法律手段,对流域内资源全面实行协调的、有计划的、可持续的管理。2011年9月7日,我国首部流域综合性行政管理法规叶太湖流域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流域综合管理步入法治时代。201 6年1 1月2 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综合治理。在河长制背景下,探索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为进一步实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理 探索 鄱阳湖流域 河长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卷调查的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公众满意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胡芳 刘聚涛 +3 位作者 冯倩 温春云 韩柳 张洁 《江西水利科技》 2016年第5期362-366,共5页
通过发放问卷,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调查分析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公众满意度.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公众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比例为51.8%,其中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对鄱阳湖采砂量、防洪能力、水质、江豚和白鹤数量、湿地面积... 通过发放问卷,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调查分析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公众满意度.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公众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比例为51.8%,其中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对鄱阳湖采砂量、防洪能力、水质、江豚和白鹤数量、湿地面积以及生物栖息地功能的感知,因此,控制湖区采砂量,打击非法采砂、提高鄱阳湖防洪能力、改善湖区水质、加强鄱阳湖珍稀物种和栖息地保护、退耕还湖等对提高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服务功能 公众满意度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水生态科技支撑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方少文 刘聚涛 +1 位作者 邓燕青 谢颂华 《中国水利》 2019年第6期29-31,共3页
江西具有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典型区域特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典型示范区,江西省依托地貌类型系统构建山林生态区、林田生态区、田园生态区、河湖生态区四个类型区的"绿、橙、黄、蓝"四道防线,提出水生态建设科技支撑... 江西具有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典型区域特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典型示范区,江西省依托地貌类型系统构建山林生态区、林田生态区、田园生态区、河湖生态区四个类型区的"绿、橙、黄、蓝"四道防线,提出水生态建设科技支撑,对进一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可为长江大保护提供示范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四道防线 水生态 科技支撑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数据与GIS技术方法的水文信息提取研究——以莲花县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温春云 吴敦华 +2 位作者 吴煜晨 胡芳 刘聚涛 《江西水利科技》 2020年第2期118-123,共6页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GIS技术手段模拟区域水文分布状况及信息提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DEM基础数据,利用ArcGIS软件的水文分析工具,对流向、河网累积值、河网水系、流域面积等水文信息进行了提取,着重对河网提取阈值的选择作...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GIS技术手段模拟区域水文分布状况及信息提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DEM基础数据,利用ArcGIS软件的水文分析工具,对流向、河网累积值、河网水系、流域面积等水文信息进行了提取,着重对河网提取阈值的选择作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河网阈值逐渐增大,河网密度逐渐减小,二者具有幂函数关系;河网阈值为2000时,提取的河网水系其长度、流域面积及空间分布与县域内实际水系相符合;河网阈值大于4000时,河网密度与空间分布变化幅度趋于稳定,提取的河网水系可用于宏观规划及把控等方面.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河网水系的提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GIS 河网阈值 河网密度 河网水系 水文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涝区运行方式对城市排涝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唐明 许文涛 +2 位作者 许文斌 孙惠 许小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共9页
为了缓解城市蓄涝区水位给河湖生态景观、市政排水与水利排涝带来的“竖向约束”,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两种途径分析了蓄涝区“超蓄”问题。从分析城市排涝泵站设计参数与蓄涝区特征水位的内在联系入手,运用理论推演与雨洪数值模... 为了缓解城市蓄涝区水位给河湖生态景观、市政排水与水利排涝带来的“竖向约束”,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两种途径分析了蓄涝区“超蓄”问题。从分析城市排涝泵站设计参数与蓄涝区特征水位的内在联系入手,运用理论推演与雨洪数值模拟验证的方法,剖析不同蓄涝区常水位对城市排涝系统的影响机制,MIKE软件模拟的结果与理论推演出的排涝进程一致。在此基础上,将蓄涝区运行方式归纳为4种典型模式,并针对性地提出排涝应急调度建议。本文主要结论包括:城市蓄涝区的常水位及排涝进程中的动态水位,直接影响水泵运行功效和泵站机组利用率;不同的蓄涝区运行方式,引起蓄涝区“超蓄”的原因与大小也不相同;实践中,要根据需求选择“雨前预降”或“峰前强降”的合适时机,制定更加灵活的工程调度办法,提升城市防洪治涝科学决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涝区 运行模式 城市排涝泵站 市政排水 竖向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聚涛 温春云 +3 位作者 韩柳 胡芳 楼倩 杨平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71,共7页
为科学合理布设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点,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开展监测点布局优化研究,结合相对偏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开展布局优化合理性分析,提出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方案,在布设流域综合治理监测点时,在河流干流上中下游分别布设2... 为科学合理布设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点,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开展监测点布局优化研究,结合相对偏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开展布局优化合理性分析,提出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方案,在布设流域综合治理监测点时,在河流干流上中下游分别布设2个监测点,较大的支流在上游和下游分别布设1个监测点,较小的河流则在入干流处布设1个监测点。结果表明: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后,监测点由初始的40个减少为16个,减少幅度达60%;优化后监测点仍然覆盖了抚河流域上中下游、干支流和重要节点;优化后各类别、各指标之间相对偏差较小,优化前后各类别、各指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监测 优化布局 合理性分析 抚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背景下生态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编制探索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聚涛 胡芳 +2 位作者 许新发 温春云 丁惠君 《中国水利》 2020年第23期24-26,17,共4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生态保护与发展的新要求。生态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是一项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的工作。生态流域综合治理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流域为治理单元,协同解决水资源、水灾害、水生态、水环境、水管理、水文化和水经济...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生态保护与发展的新要求。生态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是一项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的工作。生态流域综合治理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流域为治理单元,协同解决水资源、水灾害、水生态、水环境、水管理、水文化和水经济等问题,实现河湖健康、人水和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的目标。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指引,提出生态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思路和内容,构建陆域生态保障与污染防控、岸线生态建设与美化优化、水域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产业布局优化与文化旅游建设、流域综合管理与制度建设五大生态流域综合治理体系,为生态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域 综合治理 规划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长制管理体制内涵与发展趋势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付莎莎 温天福 +1 位作者 成静清 许新发 《中国水利》 2019年第6期8-10,共3页
在剖析河长制法律制度、监督机制、经济以及科技内涵基础上,分析实施过程存在的不足,继而从加强"自下而上"的法制建设、改善公众参与程度、引入市场激励环境政策、增强科技支撑作用等方面探讨河长制发展趋势,以期为解决江河... 在剖析河长制法律制度、监督机制、经济以及科技内涵基础上,分析实施过程存在的不足,继而从加强"自下而上"的法制建设、改善公众参与程度、引入市场激励环境政策、增强科技支撑作用等方面探讨河长制发展趋势,以期为解决江河湖泊中的"公地悲剧",建立长效的资源、环境、生态管理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法制框架 监督问责 环境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与Delphi法的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艳红 成静清 《江西水利科技》 2018年第2期140-145,共6页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与德尔菲法(Delphi),根据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得到的意见和建议,构建了包括水量保障、水质保障、监控保障和管理保障4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的全国重要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建设指标体系,可为河流型饮用...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与德尔菲法(Delphi),根据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得到的意见和建议,构建了包括水量保障、水质保障、监控保障和管理保障4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的全国重要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建设指标体系,可为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建设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 层次分析法 德尔菲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溪湖水华蓝藻多样性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平 戴国飞 +1 位作者 方媛瑗 钟家有 《江西水利科技》 2017年第3期162-166,共5页
本文首次阐明了艾溪湖水华蓝藻的种类、形态及分类学特征,对艾溪湖水华蓝藻的组成和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分析,并对艾溪湖水华蓝藻种类在全国的分布特征和产毒能力进行了讨论.艾溪湖水华暴发时蓝藻丰度占据绝对优势并导致藻类多样性急剧下降... 本文首次阐明了艾溪湖水华蓝藻的种类、形态及分类学特征,对艾溪湖水华蓝藻的组成和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分析,并对艾溪湖水华蓝藻种类在全国的分布特征和产毒能力进行了讨论.艾溪湖水华暴发时蓝藻丰度占据绝对优势并导致藻类多样性急剧下降,严重抑制其它藻类生长.显微镜检后发现优势水华蓝藻7种,分别是惠氏微囊藻、挪氏微囊藻、阿氏浮丝藻、螺旋浮丝藻、拉氏拟浮丝藻、依沙矛丝藻、紧密长孢藻.艾溪湖优势水华蓝藻存在季节演替,春季水华蓝藻优势种是微囊藻,夏季是拉氏拟浮丝藻和螺旋浮丝藻.部分种类能够产生微囊藻毒素、神经毒素等藻毒素,对艾溪湖水生态安全具有重大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溪湖 水华蓝藻 多样性 分类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河流“一河一策”实践与思考——以莲花县莲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温春云 刘聚涛 +3 位作者 丁惠君 张洁 胡芳 张兰婷 《水利发展研究》 2020年第12期48-51,共4页
为有效解决山区河流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流持续健康发展,文章以江西省莲花县莲江流域为例,在系统分析河流存在突出问题的基础上,针对莲江流域水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从水资源、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水规划和水管理等六大任务提出了具... 为有效解决山区河流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流持续健康发展,文章以江西省莲花县莲江流域为例,在系统分析河流存在突出问题的基础上,针对莲江流域水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从水资源、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水规划和水管理等六大任务提出了具体措施对策,形成符合当地实际的“一河一策”实施方案,供其他山区河流“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借鉴,以期为促进当地河长制工作、实现河湖健康永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河流 一河一策 莲江流域 河长制 江西省莲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蛋白酶、SDS对三疣梭子蟹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楼倩 韩柳 张兰婷 《江西水利科技》 2017年第1期9-13,共5页
本文研究了胰蛋白酶、SDS对三疣梭子蟹血浆血细胞中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分别测定了血浆、血细胞裂解溶液中酚氧化酶活性;SDS和胰蛋白酶分别刺激血浆和血细胞裂解液后酚氧化酶活力变化,分析了酚氧化酶原系统在三疣梭子蟹血淋巴的存在位... 本文研究了胰蛋白酶、SDS对三疣梭子蟹血浆血细胞中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分别测定了血浆、血细胞裂解溶液中酚氧化酶活性;SDS和胰蛋白酶分别刺激血浆和血细胞裂解液后酚氧化酶活力变化,分析了酚氧化酶原系统在三疣梭子蟹血淋巴的存在位置以及其应答机制.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血细胞裂解液中的酚氧化酶活力(9.93U±1.03U)高于血浆中酚氧化酶活力(0.80U±0.04U);胰蛋白酶对三疣梭子蟹血浆和血细胞裂解液中的酚氧化酶活力激活作用不明显,分别为0.91U±0.07U和9.06U±3.65U;SDS对三疣梭子蟹血浆中酚氧化酶活力有激活作用,为0.96U±0.03U,对血细胞裂解产物中酚氧化酶活力的有显著激活作用,为71.12U±14.25U.三疣梭子蟹的酚氧化酶原系统主要存在于血细胞中,既可以通过多级酶联免疫反应将酚氧化酶原激活成酚氧化酶参与免疫反应,也可以通过与酚氧化酶原结合,改变其蛋白构象,激活酚氧化酶.胰蛋白酶通过前一种方式激活酚氧化酶原系统,而SDS通过后一种方式激活,SDS对酚氧化酶原的激活速率远高于胰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酚氧化酶 十二烷基硫酸钠 胰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