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灌浆期高温对早稻光合性能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杨军
章毅之
+8 位作者
张方亮
段里成
邹琳
王尚明
李迎春
田俊
刘丹
张清霞
吴风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4,共15页
为研究不同高温条件对灌浆期早稻生长的影响及高温热害发生机理和灾害指标,以主推品种‘湘早籼45号’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开展早稻不同高温强度(35、37、38、39、40和42℃)和持续天数(3、5、7和10d)处理的试验,以同期田间自然条件为对...
为研究不同高温条件对灌浆期早稻生长的影响及高温热害发生机理和灾害指标,以主推品种‘湘早籼45号’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开展早稻不同高温强度(35、37、38、39、40和42℃)和持续天数(3、5、7和10d)处理的试验,以同期田间自然条件为对照,分析不同高温条件对早稻光合性能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早稻高温热害致灾机理和等级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温处理降低了剑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增加了秕谷率,降低了千粒重和产量,变幅与温度强度和持续天数成正比。高温降低了精米率、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了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改变了淀粉RVA谱特征。早稻高温热害等级指标为:35≤日最高气温(T_(max))<37℃且持续天数(D_(n))≥3 d或37≤T_(max)<38℃且3≤D_(n)<6 d属轻度,对应0<有害积热(H_(a))≤11℃·d,0<产量降幅(Y_(d))≤10%;37≤T_(max)<38℃且D_(n)≥6 d或T_(max)≥38℃且3≤D_(n)<6 d属中度,11<H_(a)≤22℃·d,10%<Y_(d)≤20%;T_(max)≥38℃且D_(n)≥6d为重度,H_(a)>22℃·d,Y_(d)>20%。因此,日最高气温≥35℃持续3d会降低早稻光合性能,影响产量品质形成,引起高温热害;根据灾害指标可预估高温热害程度。研究结果可为早稻高温热害监测评估和农业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灌浆期
高温
光合速率
产量
品质
灾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灌水深度对早稻灌浆期高温热害的影响
2
作者
王尚明
邹琳
+3 位作者
吴风雨
张清霞
张崇华
杨军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7期32-37,共6页
2021—2022年开展了不同深度灌水对早稻灌浆期高温热害影响的田间试验,早稻采用3个分期播种试验,在早稻灌浆期遭遇35.0℃以上高温热害时,在不同播期内分别灌水0、2~3、5~6、8~10 cm共4个处理,并测定了不同灌水处理的早稻剑叶的叶面温度...
2021—2022年开展了不同深度灌水对早稻灌浆期高温热害影响的田间试验,早稻采用3个分期播种试验,在早稻灌浆期遭遇35.0℃以上高温热害时,在不同播期内分别灌水0、2~3、5~6、8~10 cm共4个处理,并测定了不同灌水处理的早稻剑叶的叶面温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穗部气温、稻谷千粒重。结果表明:与灌水0 cm(CK)相比,其他3个灌水处理均能降低早稻剑叶的叶温,降温幅度为0.16~0.30℃,而且叶温随着灌水层的增加而下降;高温期间的田间灌水对早稻穗部气温无明显影响;灌水有利于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灌水2~3 cm可以提高叶片光合速率1.2~3.8μmol CO_(2)/(m^(2)·s)、千粒重0.17~0.41 g,对防御早稻高温热害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深度
早稻
灌浆期
高温热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灌浆期高温对早稻光合性能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杨军
章毅之
张方亮
段里成
邹琳
王尚明
李迎春
田俊
刘丹
张清霞
吴风雨
机构
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气候变化风险与气象灾害防御江西省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
农业
气象
中心
江西省
农业
气象
试验站/南昌市农业
气象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4,共1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2300203)
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3J083)
+2 种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42BAB25194)
江西省气象科技项目(QXKJ20240606)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2BBFL60040)资助。
文摘
为研究不同高温条件对灌浆期早稻生长的影响及高温热害发生机理和灾害指标,以主推品种‘湘早籼45号’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开展早稻不同高温强度(35、37、38、39、40和42℃)和持续天数(3、5、7和10d)处理的试验,以同期田间自然条件为对照,分析不同高温条件对早稻光合性能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早稻高温热害致灾机理和等级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温处理降低了剑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增加了秕谷率,降低了千粒重和产量,变幅与温度强度和持续天数成正比。高温降低了精米率、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了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改变了淀粉RVA谱特征。早稻高温热害等级指标为:35≤日最高气温(T_(max))<37℃且持续天数(D_(n))≥3 d或37≤T_(max)<38℃且3≤D_(n)<6 d属轻度,对应0<有害积热(H_(a))≤11℃·d,0<产量降幅(Y_(d))≤10%;37≤T_(max)<38℃且D_(n)≥6 d或T_(max)≥38℃且3≤D_(n)<6 d属中度,11<H_(a)≤22℃·d,10%<Y_(d)≤20%;T_(max)≥38℃且D_(n)≥6d为重度,H_(a)>22℃·d,Y_(d)>20%。因此,日最高气温≥35℃持续3d会降低早稻光合性能,影响产量品质形成,引起高温热害;根据灾害指标可预估高温热害程度。研究结果可为早稻高温热害监测评估和农业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早稻
灌浆期
高温
光合速率
产量
品质
灾害指标
Keywords
early rice
grain-filling stage
high temperature
photosynthesis rate
yield
quality
disaster index
分类号
S16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灌水深度对早稻灌浆期高温热害的影响
2
作者
王尚明
邹琳
吴风雨
张清霞
张崇华
杨军
机构
南昌国家
气候
观象台/南昌农业
气象
试验站
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气候变化风险与气象灾害防御江西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7期32-37,共6页
基金
南昌市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2020NNZS10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2300203)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42BAB25194)。
文摘
2021—2022年开展了不同深度灌水对早稻灌浆期高温热害影响的田间试验,早稻采用3个分期播种试验,在早稻灌浆期遭遇35.0℃以上高温热害时,在不同播期内分别灌水0、2~3、5~6、8~10 cm共4个处理,并测定了不同灌水处理的早稻剑叶的叶面温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穗部气温、稻谷千粒重。结果表明:与灌水0 cm(CK)相比,其他3个灌水处理均能降低早稻剑叶的叶温,降温幅度为0.16~0.30℃,而且叶温随着灌水层的增加而下降;高温期间的田间灌水对早稻穗部气温无明显影响;灌水有利于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灌水2~3 cm可以提高叶片光合速率1.2~3.8μmol CO_(2)/(m^(2)·s)、千粒重0.17~0.41 g,对防御早稻高温热害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灌水深度
早稻
灌浆期
高温热害
Keywords
Irrigation depth
Early rice
Filling period
Heat damage
分类号
S511.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灌浆期高温对早稻光合性能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杨军
章毅之
张方亮
段里成
邹琳
王尚明
李迎春
田俊
刘丹
张清霞
吴风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灌水深度对早稻灌浆期高温热害的影响
王尚明
邹琳
吴风雨
张清霞
张崇华
杨军
《江西农业学报》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