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宁县高产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诗斌 朱美生 +2 位作者 杨勇 熊少敏 陈桂生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24期21-21,63,共2页
为贯彻江西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加快推广应用绿色植保技术,2008~2009年武宁县开展了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通过综合使用各项绿色植保技术,示范区水稻平均产量比常规管理对照区增产34.2kg,确保了农田... 为贯彻江西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加快推广应用绿色植保技术,2008~2009年武宁县开展了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通过综合使用各项绿色植保技术,示范区水稻平均产量比常规管理对照区增产34.2kg,确保了农田生态环境和粮食质量安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高产创建 水稻病虫 绿色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宁县早稻病虫害为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2
作者 黄英洪 钟昌霞 +3 位作者 刘诗斌 朱美生 陈桂生 卢新林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3期18-19,共2页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武宁县的水稻栽培模式为早中晚三稻混作且以中稻栽培为主。受耕作模式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早稻病虫种群的特点是螟虫越冬基数大,一代螟虫二化螟常年为害较重;稻瘟病、纹枯病常因田间管理粗放而发生频率升高;“两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武宁县的水稻栽培模式为早中晚三稻混作且以中稻栽培为主。受耕作模式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早稻病虫种群的特点是螟虫越冬基数大,一代螟虫二化螟常年为害较重;稻瘟病、纹枯病常因田间管理粗放而发生频率升高;“两迁”害虫迁入提前,致害程度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害特点 病虫害 武宁县 早稻 防治 栽培模式 耕作模式 越冬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食籽用栝楼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谭林 汤普兴 +4 位作者 杨应龙 黎华东 熊立群 王建英 卢新林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1期9-11,共3页
2002年武宁县从浙江湖洲引进食籽用栝楼(吊瓜),采用直播栽培,当年平均亩产干籽126kg,第2年平均亩产干籽149.2kg,第3年平均亩产干籽161.6kg,高产田达到亩产190.8kg。栝楼有1年种多年收,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现已成为武宁县... 2002年武宁县从浙江湖洲引进食籽用栝楼(吊瓜),采用直播栽培,当年平均亩产干籽126kg,第2年平均亩产干籽149.2kg,第3年平均亩产干籽161.6kg,高产田达到亩产190.8kg。栝楼有1年种多年收,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现已成为武宁县农业支柱产业,全县栽培面积0.1万hm^2。笔者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无公害食籽用栝楼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直播栽培 无公害 栝楼 籽用 支柱产业 栽培面积 武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与效益对比试验 被引量:11
4
作者 黎华东 叶菁华 +4 位作者 熊立群 杨应龙 谭林 李驹 卢新林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4期48-49,共2页
为了探索水稻病虫防治新途径,进一步提升植保防灾减灾能力,提高病虫防治效果与效益。2008年武宁县在省植保植检局统一安排下,开展了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一防治和农户自行防治效果与效益对比试验示范。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 专业化统一防治 农户自行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主要病虫害对中稻产量影响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熊立群 杨应龙 +4 位作者 汤普兴 黎华东 卢新林 李驹 阮长兵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1期56-57,共2页
通过对中稻进行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完全不打药防治区:病虫为害亩损失产量245.39kg,损失率40.15%;常规防治区:亩挽回经济损失466.24元,防治效益362.24元。单种病虫防治区:一代二化螟枯心率为0.18%~0.32%;稻飞虱百丛虫量为28... 通过对中稻进行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完全不打药防治区:病虫为害亩损失产量245.39kg,损失率40.15%;常规防治区:亩挽回经济损失466.24元,防治效益362.24元。单种病虫防治区:一代二化螟枯心率为0.18%~0.32%;稻飞虱百丛虫量为286~660只;三代稻纵卷叶螟的卷株率为4.12%~5.12%;纹枯病的病株率为2.09%~5.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 影响试验 产量 中稻 水稻 防治试验 稻纵卷叶螟 一代二化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爱苗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研究
6
作者 孙法政 熊立群 +1 位作者 李驹 叶菁华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9期40-41,共2页
为进一步验证和展示30%爱苗EC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2008年笔者在德安县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基地上进行了30%爱苗EC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示范,结果表明,30%爱苗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病株防效达83.36%。
关键词 30%爱苗乳油 水稻 纹枯病 防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型无公害西班牙青辣椒栽培技术
7
作者 陈桂生 刘诗斌 +3 位作者 卢新林 黄英洪 朱美生 钟昌霞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2期14-14,共1页
油菜是武宁县主要食油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2万亩。在此以前武宁县油菜生产主要是传统的人方耕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为探索油菜高产、高效节本新技术,有效减少冬闲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及油菜生产效率,2008年武宁县成立全国万亩... 油菜是武宁县主要食油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2万亩。在此以前武宁县油菜生产主要是传统的人方耕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为探索油菜高产、高效节本新技术,有效减少冬闲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及油菜生产效率,2008年武宁县成立全国万亩油菜高产创建活动项目,在国家项目资金的扶持下,推行机开沟稻田免耕油菜直播栽培新技术。该技术是在前茬水稻收获后,在稻田土壤适耕期内,直接在稻板上施肥、撒播油菜种子,然后用开沟机开沟,并将开沟土均匀抛撒在畦面上覆盖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辣椒 栽培技术 食油作物 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田改旱地食籽栝楼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8
作者 付岗 钟昌霞 +5 位作者 肖斌 刘诗斌 陈桂生 朱美生 杨勇 王建仁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1期14-15,共2页
水田改旱地(水改旱)扩种食籽栝楼,由于受土壤状况影响,极易出现苗期生长缓慢、前期杂草生长快、易发生病害、产量偏低等不良现象。笔者根据当地农户多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对水改旱种植食籽栝楼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存在的问... 水田改旱地(水改旱)扩种食籽栝楼,由于受土壤状况影响,极易出现苗期生长缓慢、前期杂草生长快、易发生病害、产量偏低等不良现象。笔者根据当地农户多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对水改旱种植食籽栝楼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改旱地 食籽栝楼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稻烂秧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防治对策
9
作者 钟昌霞 黄英洪 +4 位作者 朱美生 刘诗斌 涂为林 熊少敏 杨勇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23期22-23,共2页
中稻(一季稻)是武宁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由于播种期的提早,受不良气候、种子质量问题、农事操作不当等因素影响,烂种、烂芽、死苗现象历年来时有发生。本文根据调查研究和实践经验,分析了中稻烂秧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关键词 中稻 烂秧原因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