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稻病虫害对武宁县早稻的影响试验研究
1
作者 曹海红 武琼 +2 位作者 余作彪 李驹 刘成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23期42-42,共1页
为了解今年早稻病虫害对武宁县早稻的影响,我站在武宁县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百亩核心试验区的横路乡进行了简单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关键词 影响试验 武宁县 病虫害 早稻 对比试验 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宁县2016年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
2
作者 黎武生 周庆友 杨月玲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第4期69-70,共2页
为了筛选出生育期适中、产量高、适宜武宁县生产的水稻新品种,本研究以15个杂交稻品种为材料,通过大区对比试验,比较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产量、经济性状等,结果表明:"晶两优华占"、"和两优625"、"C两优华占&qu... 为了筛选出生育期适中、产量高、适宜武宁县生产的水稻新品种,本研究以15个杂交稻品种为材料,通过大区对比试验,比较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产量、经济性状等,结果表明:"晶两优华占"、"和两优625"、"C两优华占"、"隆两优华占"四个品种丰产性、抗逆性、分蘖能力、植株形态、抗倒伏能力等综合性状突出,表现出极强的优势,具有大面积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宁县 水稻 品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宁县水稻“3415”施硫田间试验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洪登永 余作彪 +4 位作者 武琼 冷景连 朱金湖 焦长兴 柯玲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1期44-44,共1页
按照江西省土肥站《2008~2010年施硫田间试验方案》和《关于做好2009年施硫田间试验及土壤有效硫养分检测工作的通知》(赣土肥字[2009]6号)文件要求,2009年武宁县在横路乡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内开展了水稻"3415"施硫田间试验,... 按照江西省土肥站《2008~2010年施硫田间试验方案》和《关于做好2009年施硫田间试验及土壤有效硫养分检测工作的通知》(赣土肥字[2009]6号)文件要求,2009年武宁县在横路乡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内开展了水稻"3415"施硫田间试验,现将试验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试验 试验报告 武宁县 施硫 水稻 土壤有效硫 试验方案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宁县2008年绿肥品种筛选试验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武琼 余作彪 +4 位作者 洪登永 焦长兴 冷景连 朱金湖 柯玲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22期50-50,共1页
武宁县地处赣西北,属中低山丘陵地区。为了筛选适合武宁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绿肥品种,摸清参试品种的生长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加快武宁县绿肥优良品种推广更新步伐,促进恢复绿肥生产和耕地地力提升,武宁县2008年在绿肥种植示范区内设立... 武宁县地处赣西北,属中低山丘陵地区。为了筛选适合武宁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绿肥品种,摸清参试品种的生长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加快武宁县绿肥优良品种推广更新步伐,促进恢复绿肥生产和耕地地力提升,武宁县2008年在绿肥种植示范区内设立了绿肥品种筛选试验2个,并分别于2009年4月7。目、4月8日进行了测产验收。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筛选试验 绿肥品种 试验报告 武宁县 低山丘陵地区 栽培技术要点 推广种植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宁县一季稻病虫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5
作者 朱美生 焦长兴 +3 位作者 钟昌霞 武琼 曹海红 卢新林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23期19-20,共2页
受本地耕作制度调整和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近十几年来武宁县一季稻病虫结构和种群数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突出的特点是优势种群螟虫常年为害重;纹枯病常年偏重,稻瘟病近年进入高发期;“两迁”害虫为害频率明显加大,致害程度高,对... 受本地耕作制度调整和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近十几年来武宁县一季稻病虫结构和种群数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突出的特点是优势种群螟虫常年为害重;纹枯病常年偏重,稻瘟病近年进入高发期;“两迁”害虫为害频率明显加大,致害程度高,对整个一季稻安全生产威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发生特点 一季稻 武宁县 防治 气候环境变化 耕作制度 种群数量 优势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宁县稻瘟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6
作者 杨应龙 付刚 +5 位作者 涂为林 陈桂生 黄英洪 朱美生 卢新林 李驹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5期28-29,共2页
1稻瘟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1.1品种抗病性差 1.1.1品种抗性退化。有些品种种植时间长,在连续种植5年后,稻瘟病生理小种即产生适应性,品种抗性即会丧失。对于常规早稻和常规中晚粳糯稻,武宁县近几年来没有组织大规模换种,有的农... 1稻瘟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1.1品种抗病性差 1.1.1品种抗性退化。有些品种种植时间长,在连续种植5年后,稻瘟病生理小种即产生适应性,品种抗性即会丧失。对于常规早稻和常规中晚粳糯稻,武宁县近几年来没有组织大规模换种,有的农户自留的品种仍是老品种,其抗性丧失,在气候条件适宜时,稻瘟病就会发生大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生原因分析 稻瘟病 武宁县 品种抗病性 防治 品种抗性 种植时间 连续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宁县早稻病虫害为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7
作者 黄英洪 钟昌霞 +3 位作者 刘诗斌 朱美生 陈桂生 卢新林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3期18-19,共2页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武宁县的水稻栽培模式为早中晚三稻混作且以中稻栽培为主。受耕作模式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早稻病虫种群的特点是螟虫越冬基数大,一代螟虫二化螟常年为害较重;稻瘟病、纹枯病常因田间管理粗放而发生频率升高;“两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武宁县的水稻栽培模式为早中晚三稻混作且以中稻栽培为主。受耕作模式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早稻病虫种群的特点是螟虫越冬基数大,一代螟虫二化螟常年为害较重;稻瘟病、纹枯病常因田间管理粗放而发生频率升高;“两迁”害虫迁入提前,致害程度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害特点 病虫害 武宁县 早稻 防治 栽培模式 耕作模式 越冬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栝楼籽油的提取、理化性质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光斌 李宗鑫 +5 位作者 龚磊 余云辉 汪光明 赵淑娟 黄忠 马雪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3-57,共5页
研究了栝楼籽油的提取工艺、理化性质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 g/m L、提取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60℃,得油率为66. 8%。栝楼籽油的理化性质:酸值0. 82mgKOH/g、皂化值190. 2 mgKOH/g、碘值132. 6 gI/... 研究了栝楼籽油的提取工艺、理化性质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 g/m L、提取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60℃,得油率为66. 8%。栝楼籽油的理化性质:酸值0. 82mgKOH/g、皂化值190. 2 mgKOH/g、碘值132. 6 gI/l00 g;主要含有月桂酸:0. 4%、肉豆蔻酸:0. 2%、棕榈油酸7. 2%、硬脂酸3. 0%、油酸27. 0%、亚油酸32. 2%、栝楼酸23. 1%、花生酸0. 2%、二十碳一烯酸0. 2%、山嵛酸3. 0%、芥子酸0. 4%;角鲨烯:139. 8 mg/100g。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酸90. 0%以上。将栝楼籽油制备美白化妆品,通过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效果好,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无毒无副作用。它的生产工艺与传统化妆品相同,制备工艺简单可行,便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籽油 角鲨烯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地区水稻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冷景连 阮长兵 +2 位作者 朱金湖 汪洋 黎武生 《河北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5-5,共1页
通过在丘陵地区进行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验证了水稻免耕直播是增产、节本且减轻劳动强度的高产栽培方式,围绕"免耕除草、直播管理"等技术要求,总结出了适合江西武宁县实际的免耕直播栽培配套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免耕直播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除虫菊乳油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示范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作彪 曹海红 +1 位作者 武琼 余何森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20期37-37,共1页
为了寻找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有效环保型农药品种,武宁县农业局在武宁茶场开展5%除虫菊素乳油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示范研究,现将示范总结如下。
关键词 假眼小绿叶蝉 乳油防治 除虫菊素 示范 农药品种 环保型 农业局 武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WP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焦长兴 李驹 +1 位作者 卢新林 余何森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20期36-36,共1页
为进一步验证生物农药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笔者在武宁县横路乡粮食高产示范片进行了药剂防效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对比试验 防治效果 球孢白僵菌 WP 孢子 生物农药 药剂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北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燚 李驹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17期35-36,共2页
1非采茶期(10月下旬~11月份)1.1茶园修剪。在10月下旬进行茶园修剪,剪除病虫为害枝叶,人工摘除茶黑毒蛾、茶毛虫越冬卵块、蓑蛾虫茧。1.2茶园施基肥。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施基肥时,结合茶树中耕及根部培土,杀灭越冬茶尺蠖幼虫、蛹及... 1非采茶期(10月下旬~11月份)1.1茶园修剪。在10月下旬进行茶园修剪,剪除病虫为害枝叶,人工摘除茶黑毒蛾、茶毛虫越冬卵块、蓑蛾虫茧。1.2茶园施基肥。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施基肥时,结合茶树中耕及根部培土,杀灭越冬茶尺蠖幼虫、蛹及丽纹象甲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黑毒蛾 茶尺蠖 赣北 蓑蛾 假眼小绿叶蝉 防控技术 人工摘除 象甲 轻修剪 枯枝落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二晚主要病虫害防治试验总结 被引量:1
13
作者 焦长兴 李驹 张兆远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1期42-42,共1页
为了探索二晚几种主要病虫害在防治与不防治的情况下对产量影响的差异性,为指导农户搞好病虫害提供科学依据,武宁县农业局2009年二晚生产期间,在武宁县横路乡儒庄村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进行了水稻主要病虫防治与不防治试验示范,现将试验... 为了探索二晚几种主要病虫害在防治与不防治的情况下对产量影响的差异性,为指导农户搞好病虫害提供科学依据,武宁县农业局2009年二晚生产期间,在武宁县横路乡儒庄村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进行了水稻主要病虫防治与不防治试验示范,现将试验示范小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 试验总结 水稻 试验示范 产量影响 病虫防治 武宁县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食籽用栝楼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林 汤普兴 +4 位作者 杨应龙 黎华东 熊立群 王建英 卢新林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1期9-11,共3页
2002年武宁县从浙江湖洲引进食籽用栝楼(吊瓜),采用直播栽培,当年平均亩产干籽126kg,第2年平均亩产干籽149.2kg,第3年平均亩产干籽161.6kg,高产田达到亩产190.8kg。栝楼有1年种多年收,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现已成为武宁县... 2002年武宁县从浙江湖洲引进食籽用栝楼(吊瓜),采用直播栽培,当年平均亩产干籽126kg,第2年平均亩产干籽149.2kg,第3年平均亩产干籽161.6kg,高产田达到亩产190.8kg。栝楼有1年种多年收,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现已成为武宁县农业支柱产业,全县栽培面积0.1万hm^2。笔者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无公害食籽用栝楼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直播栽培 无公害 栝楼 籽用 支柱产业 栽培面积 武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试验示范研究
15
作者 李驹 卢新林 +1 位作者 黄峰 潘招君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11期49-49,共1页
1试验目的评价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适宜用量及其安全性等。2材料与方法2.1环境条件。试验田设在武宁县澧溪镇上菁村一农户稻田中,各试验小区的土壤、栽培及水肥管理条件一致,
关键词 可湿性粉剂 试验示范 防治效果 稻飞虱 吡蚜酮 水稻 适宜用量 试验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地区中稻“3414”田间试验总结
16
作者 朱金湖 周银香 +1 位作者 冷景连 阮长兵 《河北农业科技》 2008年第4期50-50,共1页
1试验目的 优化水稻施肥品种、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水稻的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试验总结 丘陵地区 土壤养分校正系数 肥料利用率 田间 中稻 土壤供肥能力 水稻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晚水稻主要病虫为害损失和防效试验
17
作者 陈燚 李驹 窦桂河 《现代农村科技》 2012年第10期57-57,共1页
为了探索水稻主要病虫害对二晚产量的影响和防治效益,2011年武宁县在“粮食高产万亩示范片”水稻上进行了二晚水稻主要病虫为害损失和防治效益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关键词 防效试验 为害损失 病虫害 水稻 防治效益 武宁县 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枯萎病与黄萎病识别及防治
18
作者 陈燚 严群 +1 位作者 卢新林 叶菁华 《河北农业科技》 2007年第12期24-24,共1页
近年武宁县棉花枯萎病、黄萎病发生趋势加重,2004年此病发病田率为1.5%,发病株率为0.6%;2006年此病发病田率为4.8%,发病株率为1.1%。此病发生高峰在现蕾至花铃期,对产量影响大。现将有关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词 棉花枯萎病 黄萎病 发病株率 防治 识别 发生趋势 发生高峰 产量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抗虫棉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9
作者 黎武生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22期10-11,共2页
近十年来,随着抗虫棉的广泛推广应用,不仅推动了武宁县棉花生产发展,提高了棉花产量品质,而且减轻了棉田用药量,缓解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广大棉农收入,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杂交抗虫棉 栽培技术要点 棉花生产 产量品质 经济效益 武宁县 用药量 棉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止板栗空苞的几项措施
20
作者 杜远存 《农技服务》 2001年第4期14-14,共1页
板栗空苞,又称空蓬、空壳,果农则称之为“哑巴栗子”。据调查,板栗空苞率一般为15%左右,高的达60%~80%,有的几乎整株空苞。因此,防止空苞是提高板栗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问题。怎样防止或减少板栗空苞呢?根据我县果农多年来的实践经验,... 板栗空苞,又称空蓬、空壳,果农则称之为“哑巴栗子”。据调查,板栗空苞率一般为15%左右,高的达60%~80%,有的几乎整株空苞。因此,防止空苞是提高板栗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问题。怎样防止或减少板栗空苞呢?根据我县果农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可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1、合理选配授粉树 板栗异花授粉坐果率高,自花授粉往往不易结实。因此,在栽植时,不仅要选用结实率高的优良品种,还要注意合理选配授粉树。各地板栗品种很多,授粉组合也不同,如主栽品种为赣农77-01(短扎优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空苞现象 防止措施 授粉树配置 硼肥 疏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