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CA587/MAGE-C2蛋白联合CFA和CpG佐剂的免疫应答及抗肿瘤效应
1
作者 焦薇 谭媛芳 +3 位作者 陈惠媛 范秋颖 尹艳慧 陈娟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2-576,共5页
目的:探究HCA587/MAGE-C2蛋白在不同免疫策略下诱导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及在小鼠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方法:HCA587蛋白与弗氏完全佐剂(CFA)/弗氏不完全佐剂(IFA)、不同剂量CpG ODN 1826(CpG)联合免疫C57BL/6J小鼠,比较不同方案诱... 目的:探究HCA587/MAGE-C2蛋白在不同免疫策略下诱导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及在小鼠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方法:HCA587蛋白与弗氏完全佐剂(CFA)/弗氏不完全佐剂(IFA)、不同剂量CpG ODN 1826(CpG)联合免疫C57BL/6J小鼠,比较不同方案诱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脾细胞产生IFN-γ的频率;ELISA检测抗HCA587特异性抗体;流式细胞术分析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CS)。将B16-HCA587肿瘤细胞皮下接种于C57BL/6J小鼠右侧胁腹部建立荷瘤小鼠模型,采用免疫比较方案中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最强的策略进行治疗;游标卡尺测量肿瘤体积;Log-rank检验评估生存曲线。结果:HCA587蛋白联合CFA和50μg CpG免疫方案诱导出能分泌抗原特异性IFN-γ的脾细胞频数最多,诱导抗HCA587的IgG抗体滴度最高,诱导出的IFN-γ^(+)CD4^(+)T细胞比例最高(P<0.05)。肿瘤治疗模型中,HCA587蛋白联合CFA和50μg CpG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P=0.026),但Log-rank检验显示其对生存期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佐剂CFA和50μg CpG联合组成的HCA587蛋白疫苗在小鼠模型中能诱导强大的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并具有一定抗肿瘤作用,为肿瘤抗原蛋白疫苗临床前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A587蛋白 佐剂 IFN-Γ CD4^(+)T细胞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对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的预测与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2
作者 曾婷婷 谭立明 +4 位作者 田永建 吴洋 余建林 段新旺 余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39-1043,共5页
目的评价炎症相关指标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肝硬化的预测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11例AIH患者基于血常规检测的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 目的评价炎症相关指标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肝硬化的预测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11例AIH患者基于血常规检测的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各指标与AIH肝硬化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AIH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AIH患者肝功能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异常,且AIH肝硬化和慢性AIH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肝硬化患者RDW、MPV及NLR明显升高(P<0.05),分别为15.75%(14.20%~17.60%)、(11.75±1.30)f L和2.60(1.76~3.94)。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RDW和MPV是AIH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349(1.128~1.614)和1.465(1.044~2.056),两者诊断AIH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6和0.675。结论 RDW和MPV水平升高与AIH肝硬化发生相关,对AIH病程监测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肝硬化 红细胞分布宽度 平均血小板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3
作者 曾婷婷 田永建 +6 位作者 谭立明 余建林 吴洋 蒋永清 陈娟娟 李华 余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4-78,84,共6页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A)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常见原因,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比较RA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CP)、C-反应蛋白(CRP)、血细胞沉降率(ESR)及骨代谢六项指标水平,探讨RA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 13...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A)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常见原因,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比较RA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CP)、C-反应蛋白(CRP)、血细胞沉降率(ESR)及骨代谢六项指标水平,探讨RA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 133例RA患者根据双能X线检测的骨密度(BMD)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低组和骨量正常组,检测各组受试者RF、anti-CCP、CRP、ESR及骨代谢六项等指标,分析比较各组受试者各指标水平差异,并比较各组患者糖皮质激素用药情况,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RA患者骨质疏松的关系。结果①RA患者血清RF、anti-CCP、CRP及ESR水平相较于正常人群显著升高;②骨质疏松和骨量减低组CRP、ESR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两项骨代谢指标水平较RA骨量正常组显著升高,且OP组糖皮质激素使用率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患者年龄、病程、疾病活动度及使用糖皮质激素是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116(1.013-1.230)、1.775(1.191-2.645)、4.356(1.741-10.898)和9.448(1.040-85.802)。结论 RA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炎症指标及骨代谢指标水平存在不同程度异常,患者年龄、病程、疾病活动度及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可作为判断RA患者骨质疏松风险的参考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对RA患者疾病发展和病程进行监测,并进行及时的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血细胞沉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D-二聚体、C-反应蛋白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8
4
作者 谭立明 蒙仪妹 +13 位作者 隆婷婷 管晓琳 吴思凡 郑葳 付慧颖 王巧花 吴洋 曾婷婷 田永建 余建林 陈娟娟 李华 曹莉萍 徐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0-415,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并发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24例ACLF患者、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4例慢性戊型肝炎患者和6...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并发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24例ACLF患者、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4例慢性戊型肝炎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胶乳免疫比浊法、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血清中PCT、DD和CRP水平,并分析其对ACLF并发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1)ACLF组PCT、DD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ACLF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感染组PCT、DD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感染组PCT、DD和CRP阳性率分别为93.24%、78.38%和89.19%,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3)检测指标中,PCT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最高,分别为93.24%和90.00%;(4)PCT、DD和CR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7、0.715和0.755,其中PCT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血清PCT、DD和CRP水平在早期诊断ACLF并发感染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感染 降钙素原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ER、HA和FT3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5
作者 谭立明 叶舒慧 +11 位作者 华蕾 郭斌 赵永雷 张皓承 胡泽宇 曹梓超 吴洋 曾婷婷 田永建 余建林 李华 陈娟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6-65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铜蓝蛋白(CER)、透明质酸(HA)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7月-2018年1月确诊的136例CHB患者、44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0例HBsA... 目的探讨血清铜蓝蛋白(CER)、透明质酸(HA)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7月-2018年1月确诊的136例CHB患者、44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0例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CER,化学发光法检测HA和FT3,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比较各受试组与对照组的血清CER、HA、FT3及其他相关指标水平,对CER、HA、FT3与肝纤维化诊断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结果重度CHB组、失代偿期肝硬化组CE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CHB组、肝硬化组H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HCC组FT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ER与肝纤维化诊断模型(r=–0.202,P=0.004)和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标(r=–0.200,P=0.006)呈负相关,HA与二者呈正相关(r=0.491,P<0.001;r=0.514,P<0.001),FT3与二者呈负相关(r=-0.246,P=0.001;r=–0.361,P<0.000)。FT3、HA和CER诊断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831、0.826和0.668,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从高到低依次为CER+HA+FT3、HA+FT3、CER+HA和CER+FT3。结论CHB患者血清CER、HA、FT3水平与其肝脏纤维化程度具有相关性,对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蓝蛋白 透明质酸 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合并血管炎患者检测ANCA、IgG4的潜在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谭立明 吴思凡 +13 位作者 郑葳 钟彩舟 付慧颖 王巧花 隆婷婷 管晓琳 蒙仪妹 吴洋 曾婷婷 田永建 余建林 陈娟娟 李华 曹莉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410-2415,共6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合并血管炎患者检测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IgG4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ILD合并血管炎患者67例,AILD未合并血管炎患者170例、非AILD患者132例及健康体检者43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CA...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合并血管炎患者检测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IgG4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ILD合并血管炎患者67例,AILD未合并血管炎患者170例、非AILD患者132例及健康体检者43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CA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IgG4,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发硬化性胆管炎(PSC)合并血管炎患者ANCA阳性率最高为68.97%,与非AILD、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SC合并血管炎IgG4水平最高为(131.17±123.66)mg/d L,与AILD未合并血管炎组、非AILD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SC合并血管炎IgG4水平AUC=0.845,P<0.01,95%置信区间为0.737~0.952,曲线下面积最大,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ANCA、IgG4检测对于AILD合并血管炎患者的血清学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中对PSC合并血管炎鉴别诊断意义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IGG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骨代谢水平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骨质疏松病情监测中的潜在临床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林燕 付慧颖 +5 位作者 郑葳 吴思凡 谭立明 陈娟娟 李华 曹莉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236-2240,224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骨代谢水平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合并骨质疏松(OP)病情监测的潜在临床价值。方法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及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7月门诊及住院112例PBC患者纳入观察组,包括并发OP(OP组)45例,未并... 目的探讨血清骨代谢水平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合并骨质疏松(OP)病情监测的潜在临床价值。方法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及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7月门诊及住院112例PBC患者纳入观察组,包括并发OP(OP组)45例,未并发OP(NOP组)67例,未并发OP患者中PBC代偿期37例,失代偿期30例,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进行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以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检测,采用冷凝集亲合法检测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比较分析各项骨代谢指标与临床PBC患者合并OP的相关性。结果 (1)OP组患者血清各项骨代谢指标与NOP组和正常对照组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NOP组中,代偿组和失代偿组25-(OH)D差异也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OH)D与OC是PBC合并OP的保护因素,BALP与PTH是PBC合并OP的危险因素,四项指标均与PBC合并OP的发生具有密切相关性;(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ALP的曲线下面积为0.809,P=0.001,95%CI为1.022~1.062,对于PBC患者并发OP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PBC患者血清25-(OH)D、BALP、OC、PTH水平与合并OP有较强相关性,临床上检测这四项骨代谢指标对于PBC患者合并OP的早期预防和有效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骨质疏松 25-羟基维生素D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甲状旁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戈登菌致血流感染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艳华 钟桥石 +5 位作者 杭亚平 陈艳慧 方雪瑶 肖艳萍 曹星卫 胡龙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5-437,共3页
土地戈登菌(Gordonia terrae)是一种需氧、无动力、生长缓慢的革兰阳性杆菌,弱抗酸染色阳性,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医院环境中[1]。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国内外有关土地戈登菌引起人类感染的报道逐渐增多,可引起脓肿、腹膜炎、血流感染和... 土地戈登菌(Gordonia terrae)是一种需氧、无动力、生长缓慢的革兰阳性杆菌,弱抗酸染色阳性,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医院环境中[1]。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国内外有关土地戈登菌引起人类感染的报道逐渐增多,可引起脓肿、腹膜炎、血流感染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疾病[2]。本文报道1例白血病化疗期间发热的患者,其血培养中分离出土地戈登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戈登菌 血流感染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d2检测作为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潜在指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洋 谭立明 +10 位作者 陈娟娟 李华 应后群 蒋永清 吴琼 于国芳 田永建 余建林 曾婷婷 颜玲仙 刘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基因2(mitotic arrest deficient 2,mad2)联合抗纺锤体抗体(anti-nuclear mitotic spindle apparatus antibody,MSA)和抗着丝点抗体(anti-centromere antibody,ACA)检测对诊断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基因2(mitotic arrest deficient 2,mad2)联合抗纺锤体抗体(anti-nuclear mitotic spindle apparatus antibody,MSA)和抗着丝点抗体(anti-centromere antibody,ACA)检测对诊断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SCLC、110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和115例肺结节(pulmonary nodule,PN)患者用荧光定量PCR(qt-PCR)法检测mad2基因的表达,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检测MSA,ACA的表达。结果:mad2基因在SCLC,NSCLC患者中均有表达;和NSCLC相比,mad2在SCLC中表达量更高(P<0.05);mad2诊断SCL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诊断价值中等;相关性分析中MSA、ACA与SCLC的OR值分别为6.94和5.60;一致性分析中mad2基因联合MSA诊断的Kappa值为0.49;mad2联合ACA诊断的Kappa值0.42;并联分析诊断的敏感性为83.31%,特异性为79.34%,约登指数为0.62;串联分析诊断的敏感性为65.32%,特异性为93.35%,约登指数为0.59。结论:mad2在SCLC组中的表达量高于NSCLC组及肺结节组,在SCLC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mad2检测联合MSA及ACA有助于提高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对SCLC的早期检测、临床诊断及潜在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MAD2 抗纺锤体抗体 抗着丝点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相关毒力基因在抗菌药物中表达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方雪瑶 胡龙华 +4 位作者 杭亚平 胡晓彦 俞凤 陈艳慧 钟桥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390-1393,共4页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T3SS)毒力基因exoS、exoU在抗菌药物中表达的差异性,以期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T3SS)毒力基因exoS、exoU在抗菌药物中表达的差异性,以期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72株,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采用PCR法检测分离菌株T3SS特异性片段popB和相关毒力基因exoS、exoU表达情况;收集患者临床信息,了解毒力基因表达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结果7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4种基因型exoS+/exoU-、exoS-/exoU+、exoS+/exoU+和exoS-/exoU-,分别为56.94%、26.39%、4.17%和12.50%,其中痰液、血液标本中检出率最高的基因型为exoS+/exoU-,分别为57.50%(23/40)和70.00%(7/10)。分析药敏结果显示,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耐药的分离株中携带exoU基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携带exoS基因的耐药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携带exoU基因的总菌株为22株,其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5.45%、45.45%、50.00%、50.00%、40.91%和40.91%;携带exoS基因的总菌株为44株,其对以上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4.55%、6.82%、4.55%、18.18%、11.36%和18.18%。结论我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以exoS+/exoU-基因型为主;铜绿假单胞菌携带exoU基因时,显示出对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更高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Ⅲ型分泌系统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ckkopf-1检测对女性绝经期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裴子欢 黄家翌 +8 位作者 刘宇晗 胡廷婷 李小航 李旭 曾婷婷 田永建 余建林 吴洋 谭立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Dickkopf-1(DKK1)对女性绝经期类风湿关节炎(RA)继发骨质疏松(O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9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236例绝经期患者,其中,44例RA继发OP患者为RA+OP组,150例无OP的RA患者为RA组,42... 目的探讨血清Dickkopf-1(DKK1)对女性绝经期类风湿关节炎(RA)继发骨质疏松(O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9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236例绝经期患者,其中,44例RA继发OP患者为RA+OP组,150例无OP的RA患者为RA组,42例无RA的OP患者为OP组。以该院同期43名绝经期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DKK1水平;分别采用毛细管法及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骨代谢指标甲状旁腺素(PTH)、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25-羟维生素D3[25-(OH)D3]、Ⅰ型前胶原N-末端肽(PINP)及骨钙素(OC)水平,采用色谱法检测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采用Lunar Prodigy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所有患者包括全髋及腰椎L1-4等部位的骨密度(BMD)、Z分数、T分数;采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DKK1对RA、OP及RA继发OP的诊断效能。结果四组间DKK1、ESR、CRP、BMI、PTH、CTX、25-(OH)D3、全髋BMD、全髋T分数、BALP、全髋Z分数、腰椎L1-4 BMD、腰椎L1-4 T分数、腰椎L1-4 Z分数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RA+OP组骨折史与O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DKK1与ESR、CRP、骨折史及BALP呈正相关(P<0.05),与BMI、全髋BMD、全髋T分数、全髋Z分数、腰椎L1-4 BMD、腰椎L1-4 T分数、腰椎L1-4 Z分数、PINP、25-(OH)D3、PTH等指标呈负相关(P<0.01或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KK1与CRP及BMI呈独立正相关(R2=0.048,β=0.034,P=0.003;R2=0.008,β=0.178,P=0.042),与PINP及全髋T分数呈独立负相关(R2=0.003,β=–0.022,P=0.009;R2=0.235,β=–2.375,P=0.00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KK1诊断RA继发OP的最佳截断值为9.21μg/L,灵敏度为93.2%,特异度为91.1%,Kappa一致性指数为0.630,且DKK1对OP的诊断效能高于对RA的效能,Kappa一致性指数较稳定。结论女性绝经期RA继发OP患者血清DKK1水平增高,且对绝经期患者RA继发OP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DICKKOPF-1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廷婷 刘宇晗 +3 位作者 李旭 李小航 陈四梅 谭立明(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4-368,共5页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ELISA检测122例RA患者和61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THRC1水平。应用DAS28-ESR将RA患者分为非活动性RA组和活动性RA组,Spearman相关系数和二元L...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ELISA检测122例RA患者和61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THRC1水平。应用DAS28-ESR将RA患者分为非活动性RA组和活动性RA组,Spearman相关系数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THRC1浓度与RA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①活动性RA组CTHRC1浓度明显高于非活动性RA组(P<0.001),且与复合疾病活动度评分及大多数指标呈正相关;②血清CTHRC1水平诊断活动性RA组和非活动性RA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3;③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HRC1是与RA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为1.010(1.001~1.012)。结论:RA患者CTHRC1水平显著升高并与疾病活动度相关。因此,CTHRC1可能成为评估RA疾病活动性的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 28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间纳米管结构、形成分子机制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罗红 胡龙华 +1 位作者 陈艳慧 钟桥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49-1253,共5页
纳米管是细菌间形成的一种细胞膜样的管状结构,可介导细菌间的分子交换。研究表明,自然界中大部分微生物具备形成纳米管的潜力,纳米管作为一种促进细菌间物质传递的新机制,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但是目前对纳米管形成的分子机制、组成... 纳米管是细菌间形成的一种细胞膜样的管状结构,可介导细菌间的分子交换。研究表明,自然界中大部分微生物具备形成纳米管的潜力,纳米管作为一种促进细菌间物质传递的新机制,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但是目前对纳米管形成的分子机制、组成成分及物质传递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通过对纳米管的结构、形成的分子机制及细菌间纳米管介导的物质传递等相关研究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抗病原菌感染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纳米管 物质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剪接在慢性髓系白血病耐药中的意义
14
作者 秦婷玉 刘静 王小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861-864,共4页
选择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AS)为真核细胞中pre-mRNA通过选择不同的剪接位点产生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多样性过程,并受多个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的调控。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为一种克隆性骨髓增生性... 选择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AS)为真核细胞中pre-mRNA通过选择不同的剪接位点产生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多样性过程,并受多个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的调控。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为一种克隆性骨髓增生性疾病,该疾病为9号和22号染色体长臂之间相互易位t(9;22)(q34;q11)形成BCR-ABL融合基因的结果。目前,针对BCR-ABL活性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TKI)产生耐药已成为CML在临床治疗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发现AS异常与CML的发生、进展、耐药和免疫逃逸密切相关。本文综述AS与CML耐药的相关性研究,为阐明CML耐药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耐药 选择性剪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