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低秩双线性池化的铜矿石双能X射线图像预选方法研究
1
作者 冯灿翔 何剑锋 +7 位作者 李卫东 王文 聂逢君 钟国韵 汪雪元 袁兆林 瞿金辉 夏菲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9-1005,1034,共8页
针对深度神经网络在双能X射线图像分类中存在高、低能图像特征信息融合不充分、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一种端到端的低秩双线性池化铜矿石预选模型LRBP-PDENet。该模型采用并行双编码器分别提取高、低能X射线图像特征,基于低秩双线性池化方... 针对深度神经网络在双能X射线图像分类中存在高、低能图像特征信息融合不充分、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一种端到端的低秩双线性池化铜矿石预选模型LRBP-PDENet。该模型采用并行双编码器分别提取高、低能X射线图像特征,基于低秩双线性池化方法实现高、低能图像特征信息的完全交互,在适当控制计算参数量的同时,获得表征能力更强、信息更丰富的融合特征。结果表明,融合特征在分类任务上的效果优于单一特征,该模型在铜矿石预选任务上准确率达到91.88%,精确率达到92.39%,召回率达到86.71%,F1分数达到89.17%。模型分类性能明显提升,有效提高了铜矿石预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预选 图像识别 双能X射线透射技术 低秩双线性池化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串口网络化异构辐射数据采集与实时传输系统设计 被引量:9
2
作者 何敬上 何剑锋 +2 位作者 袁兆林 汪雪元 阳深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87,共4页
针对多类型核辐射数据采集系统中串行数据传输能力不能满足环境实时监测需求的现状,设计了多串口转以太网辐射数据传输系统。系统以ARM架构STM32F407处理器为核心,为接收不同辐射数据的串口分配队列缓冲区,将轻量级LwIP协议栈优化后移... 针对多类型核辐射数据采集系统中串行数据传输能力不能满足环境实时监测需求的现状,设计了多串口转以太网辐射数据传输系统。系统以ARM架构STM32F407处理器为核心,为接收不同辐射数据的串口分配队列缓冲区,将轻量级LwIP协议栈优化后移植到系统平台上,轮询读取出串口缓冲区中辐射数据并进行标识封装,将封装好的串口帧作为LwIP协议栈中应用层数据,最终实现了多个串口与单个网口双向传输的数据传输系统。经测试,其传输性能优于同等条件下RS232的数据传输,满足了设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网络 多串口 LWIP协议栈 数据采集 实时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t/SQLite便携式谱仪放射性核素数据库设计 被引量:5
3
作者 阳深 何剑锋 +3 位作者 刘琳 汪雪元 任印权 何敬上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5-411,共7页
针对目前放射性核素基数大导致传统人工方式管理与维护核素复杂,以及核素查询与管理系统移植性差等问题,采用零配置、代码精简的SQ Lite嵌入式数据库搭配跨平台软件Qt5,设计出一种适用于X-7辐射测量的核素数据库系统。根据核素的基本组... 针对目前放射性核素基数大导致传统人工方式管理与维护核素复杂,以及核素查询与管理系统移植性差等问题,采用零配置、代码精简的SQ Lite嵌入式数据库搭配跨平台软件Qt5,设计出一种适用于X-7辐射测量的核素数据库系统。根据核素的基本组成信息及衰变体系,设计10个数据表来存储核素基本信息、衰变信息及拓展的元素基本信息及元素所对应的特征X射线能量。界面以QWidget为窗体类设计了核素信息、衰变信息、元素信息的显示窗口,详细分析了各模块功能设计与具体实现方法,调用由SQLite提供的API函数进行模块化封装后的接口连接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库检索与管理功能的可视化。并应用于嵌入式Linux平台,完成了数据库系统的移植与功能测试。结果表明,以嵌入式数据库为核心设计的核素数据库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用于便携式谱仪,能够提高系统的数据存储与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谱仪 核素数据库 Qt5/SQLite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样本下基于改进ACGAN数据增强的X射线矿石图像分类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文 何剑锋 +6 位作者 朱文松 李卫东 聂逢君 夏菲 汪雪元 钟国韵 瞿金辉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32,共11页
针对工业领域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矿石进行在线分类时,矿石样本稀少导致的模型过拟合、分类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X射线透射成像技术的矿石数据增强分类方法。该方法基于改进辅助生成对抗网络(Enhance-based Classification ACGAN-... 针对工业领域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矿石进行在线分类时,矿石样本稀少导致的模型过拟合、分类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X射线透射成像技术的矿石数据增强分类方法。该方法基于改进辅助生成对抗网络(Enhance-based Classification ACGAN-gp, EC-ACGAN-gp),采用卷积和连续残差块构建判别器和生成器,引入注意力机制捕捉矿石细节特征,生成高质量样本扩充原始数据集,同时使用带梯度惩罚的Wasserstein距离重构判别器的损失函数提高对抗训练的稳定性,避免模式崩溃。通过增加辅助分类器重建样本标签信息,最终实现矿石样本的类别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矿石品位分类的精准预测,准确率可达89.62%,比现有传统方法提高3.98%。该模型生成的矿石样本泛化性良好,能够显著提高小样本数据集的泛化性,在SVM、LeNet5、VGGNet、ResNet上测试,精度分别提升了2.83%、2.36%、1.89%和3.74%,可进一步用于提升其他分类模型在矿石品位预测方面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分类 小样本 数据增强 辅助生成对抗网络 X射线成像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T值曲线拟合的双能X射线的铜矿分选研究
5
作者 余茳山 何剑锋 +5 位作者 朱文松 李卫东 王杉 汪雪元 钟国韵 瞿金辉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69,74,共5页
针对传统T值曲线拟合算法的双能X射线透射技术分选铜矿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段T值曲线拟合方法,该方法将厚度进行区间划分,在每个区间内进行一次T值曲线拟合来对铜矿进行分选,能更准确体现不同厚度下T值的变化趋势,减小厚度给分... 针对传统T值曲线拟合算法的双能X射线透射技术分选铜矿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段T值曲线拟合方法,该方法将厚度进行区间划分,在每个区间内进行一次T值曲线拟合来对铜矿进行分选,能更准确体现不同厚度下T值的变化趋势,减小厚度给分选带来的影响。采用高能、低能射线拟合T值曲线,再在各个区间内计算T值与曲线拟合映射值的残差,不同物质残差也存在不同,以此达到分选铜矿的目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对两类不同品位的铜矿进行分选,将经过分段T值曲线拟合的矿石图像放入ResNet18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并用训练好的模型进行测试,测试准确率达到8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双能X射线 T值曲线 X射线分选 区间划分 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矿区超富集植物可见及短波近红外光谱判别研究
6
作者 肖怀春 刘阳 +3 位作者 魏冰雪 高家榕 刘燕德 肖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13-1819,共7页
随着各国对核能需求的剧增,铀矿勘探成为核能供给中关键环节。铀矿勘探方法主要有放射性物探测量、地球化学测量等传统方法,大都存在探测数据不准确、效率低等的不足。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探索铀超富集植物筛选及确定的... 随着各国对核能需求的剧增,铀矿勘探成为核能供给中关键环节。铀矿勘探方法主要有放射性物探测量、地球化学测量等传统方法,大都存在探测数据不准确、效率低等的不足。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探索铀超富集植物筛选及确定的可行性。通过铀矿区植物生长情况及特性调查挑选超富集植物,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获取不同区域其叶片综合光谱,比较分析光谱响应关系。发现两种超富集植物的吸收峰位于650~700和950~1050 nm两个波段内,前一个波段为叶绿素的吸收峰主要由C—O与C—H键伸缩振动的组合频产生。后一个波段是水的吸收峰主要由O—H键弯曲振动5级倍频导致。通过PCA与SPA选择特征变量,将两种样本分别按照3∶1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与预测两部分,结合PLS和LSSVM两种方法构建超富集植物铀富集检测模型,并对比预测效果。发现基于PLS的狗尾草铀富集检测模型效果最佳,其判别正确率高达100%,RMSEP为0.115,R^(2)为0.946。两种建模方法中狗尾草检测模型均优于辣蓼,可能是狗尾草富集系数高于辣蓼,导致其铀矿区叶片铀含量浓度高于非铀矿区。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联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超富集植物铀富集检测模型效果最好,很好的对铀超富集植物进行无损识别,从而筛选并确定之是可行的。该方法为废铀矿区生态修复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为利用特异性、指示性植物寻找铀矿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 超富集植物 铀富集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的致密砂岩储层参数预测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徐颖晋 庞振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38,共7页
致密砂岩储层的评价技术既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也是难点。目前对致密砂岩储层的储层参数的预测与评价,依然采用传统的储层参数预测方法,结合测井曲线进行建模,用以对渗透率、孔隙度等参数进行拟合,主要运用的方法有经验公式、回归分析... 致密砂岩储层的评价技术既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也是难点。目前对致密砂岩储层的储层参数的预测与评价,依然采用传统的储层参数预测方法,结合测井曲线进行建模,用以对渗透率、孔隙度等参数进行拟合,主要运用的方法有经验公式、回归分析等,其中大部分方法都是基于线性的,无法反映致密储层特有的沉积和成岩作用所导致的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无法揭示致密储层中测井曲线与储层参数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针对此问题,提出在传统储层参数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对测井曲线与储层参数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分析,挖掘更多现有测井信息,进行支持向量机储层参数预测模型的建构,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头脑风暴算法、布谷鸟算法等三种支持向量机的改进优化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测试,筛选出最优的储层参数预测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研究区储层参数预测评价中,有效提高了预测评价精度,为致密储层精细预测评价和非常规油气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参数 致密砂岩 测井曲线 机器学习 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河津西磑口剖面徐庄组叠层石礁特征及沉积环境
8
作者 吕奇奇 张蕾 +2 位作者 王林 孙学虎 张建坤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5,共11页
叠层石礁的形成与演化可以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有助于地质事件分析以及沉积环境演化研究。基于此,对河津西磑口剖面徐庄组进行野外剖面实测和室内薄片鉴定,结合沉积学、岩石学理论对叠层石礁礁体特征、叠层石宏观形态和微观特征进行研究... 叠层石礁的形成与演化可以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有助于地质事件分析以及沉积环境演化研究。基于此,对河津西磑口剖面徐庄组进行野外剖面实测和室内薄片鉴定,结合沉积学、岩石学理论对叠层石礁礁体特征、叠层石宏观形态和微观特征进行研究,反演其沉积演化过程,分析其石油地质意义。结果表明:依据叠层石的形态规模分布,研究区叠层石形态自下而上具有分叉→不分叉的变化,反复3次,储层发育厚度具有薄→厚→薄的发育趋势,在叠层石礁发育期间,整体沉积处于海平面上升阶段,中间经历了2次小规模的海平面升降,水动力条件发生了多次变化。鄂尔多斯盆地河津西磑口剖面徐庄组叠层石礁的发现为寒武系叠层石的研究提供了典型实例,研究成果对研究区的沉积演化分析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石礁 沉积特征 环境演化 徐庄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能X射线的多通道图像融合铜矿分选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余茳山 何剑锋 +6 位作者 李卫东 聂逢君 夏菲 汪雪元 袁兆林 瞿金辉 钟国韵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0,共6页
传统方法分析单张R值图像或T值图像时信息不够全面,高、低能图像难以提取特征且易受噪声干扰,限制了识别效果;R值图像特征提取相对容易且抗干扰能力强,但缺少厚度信息;T值图像保留了厚度和密度信息,但在复杂成分识别方面效果不佳且对比... 传统方法分析单张R值图像或T值图像时信息不够全面,高、低能图像难以提取特征且易受噪声干扰,限制了识别效果;R值图像特征提取相对容易且抗干扰能力强,但缺少厚度信息;T值图像保留了厚度和密度信息,但在复杂成分识别方面效果不佳且对比度较低。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高、低能图像融合后与R值图像、T值图像进行通道合并的多通道图像融合的方法。合并后的图像综合了高、低能、R值和T值图像信息,弥补各自信息的不足,达到更全面的效果。实验对两类品位不同的铜矿分选,用ResNet18对几种不同处理方式的图像训练测试,测试结果为双能融合图像与R值图像和T值图像通道合并形成的双能融合RT合并图像的分选准确率最高,达到95.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分选 通道合并 图像融合 R值图像 T值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式特征融合的双能X射线矿石图像分类方法
10
作者 邹阳辉 何剑锋 +5 位作者 夏菲 黄源峰 李卫东 汪雪元 钟国韵 瞿金辉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0-998,共9页
针对铜矿嵌布粒度细且游离性分布而导致矿石图像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交互式特征融合的矿石图像识别模型。该模型采用异构网络交互的策略,实现了CNN与Transformer的深度协作。利用内嵌残差的方式改进瓶颈残差模块作为CNN网络;使用... 针对铜矿嵌布粒度细且游离性分布而导致矿石图像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交互式特征融合的矿石图像识别模型。该模型采用异构网络交互的策略,实现了CNN与Transformer的深度协作。利用内嵌残差的方式改进瓶颈残差模块作为CNN网络;使用多头注意力机制、标签嵌入和语义相似性模块构建Transformer网络;设计异构网络交互模块,促使CNN和Transformer在特征提取过程中充分利用彼此的优势互补性,更好融合矿石图像的整体结构和局部细节,从而提高矿石图像识别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德兴黄铜矿矿石图像识别中达到了96.79%的准确率,相比于现有算法准确率提升了4.23%,展现出了优异的分类准确性和鲁棒性,为矿石智能分选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图像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石分类 交互式 CNN TRANSFORMER 特征融合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昆兹概率模型的海上船舶碰撞风险评估算法
11
作者 梁也 江霞 +2 位作者 章伟 王红玲 赖方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5-189,共5页
在船舶航行过程中,两船近距离并行或交汇时,由于船体周围水流的相互干扰,会出现船间效应。此时船舶会出现不规则的摆动或转向偏差,增加碰撞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提出基于昆兹概率模型的海上船舶碰撞风险评估算法。通过推算出主船舶避... 在船舶航行过程中,两船近距离并行或交汇时,由于船体周围水流的相互干扰,会出现船间效应。此时船舶会出现不规则的摆动或转向偏差,增加碰撞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提出基于昆兹概率模型的海上船舶碰撞风险评估算法。通过推算出主船舶避免与目标船舶碰撞的偏航角和停船距离2个表征值,实时捕捉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状态变化。碰撞风险表征值为依据,利用昆兹概率模型估算主船舶在特定航迹上与目标船舶碰撞概率,量化船间效应风险。并基于事件树和碰撞后续事件进行各事件发生概率、伤亡人数期望值、风险值及总风险值的计算公式,完成船舶碰撞风险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且准确地实现船舶碰撞风险评估,使评估值的最大误差不超过0.0002;通过对比实验凸显,该算法的可行性更优越,可为海上交通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船舶 偏航角 停船距离 昆兹概率模型 碰撞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变换导数法X射线荧光光谱自适应寻峰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汪雪元 何剑锋 +1 位作者 刘琳 聂逢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930-3935,共6页
重峰分辨能力和弱峰识别能力是衡量X射线荧光光谱寻峰的关键性指标,常见寻峰方法难以同时满足较高的重峰分辨能力和弱峰识别能力。应用单个常见寻峰方法对复杂地质样品的X射线荧光光谱寻峰,往往难以识别出光谱中所有的特征峰。通过对导... 重峰分辨能力和弱峰识别能力是衡量X射线荧光光谱寻峰的关键性指标,常见寻峰方法难以同时满足较高的重峰分辨能力和弱峰识别能力。应用单个常见寻峰方法对复杂地质样品的X射线荧光光谱寻峰,往往难以识别出光谱中所有的特征峰。通过对导数法、小波变换法等经典寻峰方法的分析,可知:导数法具有较强的弱峰识别能力,但光谱的光滑效果影响光谱寻峰结果;小波变换法具有较强的重峰分辨能力,但小波分解尺度的选择影响光谱寻峰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导数法和小波变换法的X射线荧光光谱自适应寻峰算法。该算法先对原始光谱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得到不同分解尺度的小波变换系数谱;然后对不同分解尺度的小波变换系数谱进行一阶导数寻峰并合并寻峰结果;最后根据X荧光分析仪的能量刻度和元素特征X射线参数表确定原始光谱中元素特征峰。该算法在寻峰过程中,无需对原始光谱进行光滑,也无需确定光谱的小波变换分解尺度。应用一阶导数法、连续小波变换法和该算法对一标准样品的X射线荧光光谱进行寻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重峰分辨能力和弱峰识别能力,优于导数法和小波变换法在寻峰中的表现,并在实际应用生产中取得了优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寻峰 导数法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率分块自适应稀疏变换的中子信号通信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祥 刘用泽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3-439,共7页
为加快野外测井过程中中子信号的压缩传输通信速度,以及提高获取重构中子信号的信噪比,通过稀疏变换基对中子信号稀疏表示,用硬阈值法滤波稀疏系数求取阈值-稀疏度函数曲线,以曲线最大曲率节点作为自适应阈值,求得最佳稀疏度,并构造自... 为加快野外测井过程中中子信号的压缩传输通信速度,以及提高获取重构中子信号的信噪比,通过稀疏变换基对中子信号稀疏表示,用硬阈值法滤波稀疏系数求取阈值-稀疏度函数曲线,以曲线最大曲率节点作为自适应阈值,求得最佳稀疏度,并构造自适应有效稀疏基,压缩稀疏系数向量分块传输稀疏信号。实验表明,压缩感知自适应有效稀疏基解决了中子稀疏系数选择难题,加快了中子通信系统传输速度,提高了信噪比。对现场脉冲中子铀定量测井仪系统提供了研究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曲率 自适应稀疏基 压缩感知 中子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sNet50改进模型的图像分类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辜瑞帆 李祥 任维民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4期107-112,共6页
针对深度学习中残差网络ResNet50存在的信息丢失、特征提取不充分、网络过拟合和训练困难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esNet50的图像分类算法。针对残差网络ResNet50在提取特征时存在丢失输入特征映射情况,造成信息丢失的问题,对主干... 针对深度学习中残差网络ResNet50存在的信息丢失、特征提取不充分、网络过拟合和训练困难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esNet50的图像分类算法。针对残差网络ResNet50在提取特征时存在丢失输入特征映射情况,造成信息丢失的问题,对主干网络中Stage4的下采样块添加平均池化层,进一步提高网络特征提取能力;针对ResNet50训练过程中存在网络过拟合以及泛化能力差的问题,使用标签平滑方法对交叉熵损失函数进行修改,有效缓解网络损失值震荡幅度;针对ResNet50计算量大、训练困难的问题,使用混合精度和余弦退火衰减方法对模型进行训练,在加快网络收敛速度的同时提高模型的分类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原ResNet50网络相比,文中算法在ImageNet-1k数据集上Top1和Top5的精度分别提升3.2%和1.6%,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图像分类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类 改进ResNet50 分类训练 网络特征提取 函数修改 模型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模拟的铀矿中子测井泥浆密度影响修正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建彪 刘志锋 +1 位作者 宋非 陈锐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30-834,共5页
本文以探索矿井中泥浆密度变化对中子衰减曲线的影响为出发点,以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铀矿脉冲中子测井仪原型样机结构为参考,利用已有的“超/热”理论研究成果,构建了MC模拟数值模型,并进行了仿真模拟。通过分析中子衰减曲线的变化规律,... 本文以探索矿井中泥浆密度变化对中子衰减曲线的影响为出发点,以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铀矿脉冲中子测井仪原型样机结构为参考,利用已有的“超/热”理论研究成果,构建了MC模拟数值模型,并进行了仿真模拟。通过分析中子衰减曲线的变化规律,得出针对现有原型样机的泥浆密度修正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消除不同泥浆密度对铀含量解释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 蒙卡模拟 中子测井 泥浆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中子探测器信号负指数时域响应模拟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用泽 李祥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4-479,共6页
通过叙述探测器输出的时域响应形成过程,分析负指数衰减信号的特征,响应曲线采用高斯滤波,导数寻峰及拉普拉斯变换法相结合,得出峰值和衰减系数的概率密度分布信息,再利用蒙特卡罗方法,仿真出负指数时域响应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仿真... 通过叙述探测器输出的时域响应形成过程,分析负指数衰减信号的特征,响应曲线采用高斯滤波,导数寻峰及拉普拉斯变换法相结合,得出峰值和衰减系数的概率密度分布信息,再利用蒙特卡罗方法,仿真出负指数时域响应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仿真数据相似度高,较好实现了测井数据的优化,可以提高能谱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时域响应 负指数信号 高斯滤波 导数寻峰 蒙特卡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通道肌电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杰 何月顺 谷伟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7期46-51,共6页
为解决表面肌电原始信号电压较低且附带了高频噪声、50 Hz工频干扰、基线漂移、心电噪声等杂波,从而导致采集电压误差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款高信噪比、高共模抑制能力的便携式肌电信号采集传输电路系统,有效地抑制了共模干扰。该系统主... 为解决表面肌电原始信号电压较低且附带了高频噪声、50 Hz工频干扰、基线漂移、心电噪声等杂波,从而导致采集电压误差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款高信噪比、高共模抑制能力的便携式肌电信号采集传输电路系统,有效地抑制了共模干扰。该系统主要由前端滤波放大电路、ADC转换电路和STM32单片机等构成。原始信号在前端电路中进行滤波放大,大部分毛刺被去除,经过医用级A/D转换芯片ADS1292,在MCU中使用50 Hz陷波器算法、滑动平均算法进行滤波,最后将数据封装成数据帧通过串口上传至上位机。经过500次连续的实际疲劳测试,数据传输正常无误码,波形的特征点明显,没有出现乱码和毛刺,且电压误差在5%以内,满足精确测量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信号采集 电路设计 数据传输 共模抑制 数据滤波 数据上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锐化误差小波EDXRF光谱解析方法研究
18
作者 杜志恒 何剑锋 +3 位作者 李卫东 汪雪元 叶志翔 王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19-1724,共6页
在轻元素自身和实测元素间的特征X射线相互影响之下,受仪器能量分辨率的制约,实测X射线荧光光谱会产生严重重叠。以色谱分离度Rs判定谱峰重叠程度,针对Rs低于0.3的重叠峰,提出一种解析EDXRF光谱的新方法,并对模拟X射线荧光光谱进行了新... 在轻元素自身和实测元素间的特征X射线相互影响之下,受仪器能量分辨率的制约,实测X射线荧光光谱会产生严重重叠。以色谱分离度Rs判定谱峰重叠程度,针对Rs低于0.3的重叠峰,提出一种解析EDXRF光谱的新方法,并对模拟X射线荧光光谱进行了新方法的验证。首先,详细介绍基于四阶导的峰锐化法和提出误差小波变换。通过仿真结果发现:当Rs=0.27时,两种方法皆不能单独实现重叠谱峰的解析与识别;然而,原始信号在四阶峰锐化法处理后保留了峰位特征的同时,还出现了Rs明显增大的有利现象。因此,只需要通过调节四阶峰锐化法的权重完成对低分离度重叠峰的初步锐化处理,再对锐化后的信号进行误差小波变换,结果实现了对模拟重叠峰的分解,证明了结合后的新方法(锐化误差小波变换)针对极低分离度的重叠谱峰具有强大的分解能力。对两组重叠谱峰采用叠加的高斯函数进行模拟,分别是Mn的K_(β)能量峰与Fe的K_(α)能量峰的重叠光谱(Rs=0.19)以及Al的K_(α)能量峰与其K_(β)能量峰的重叠光谱(Rs=0.11)。用新方法对谱线进行处理,实现了重叠峰分解,结果表明针对极低分离度的重叠谱峰该方法具有可行性。通过锐化误差小波对实测的EDXRF光谱进行解析,通过对三组数据解析特定三种低分离度重叠峰进行对比实验,均成功解析与识别了低分离度的重叠谱峰。结果表明:针对极低分离度的重叠谱峰,锐化误差小波变换可以有效分解,具有突破性,实用性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低分离度重叠峰 峰锐化 锐化误差小波变换 重峰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掺杂ZnO微米棒紫外光探测器的制备与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兆林 吴永炜 +4 位作者 余璐瑶 何剑锋 徐能昌 汪雪元 路鹏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3-652,共10页
为了获得高性能和低成本的氧化锌(ZnO)基紫外光探测器,使用Ga掺杂ZnO(ZnO∶Ga)作为光敏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Ga掺杂浓度ZnO∶Ga微米棒,Ga与Zn的原子比分别为0%(未掺杂),0.5%,1%,2%和4%。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所有样品的晶体结构... 为了获得高性能和低成本的氧化锌(ZnO)基紫外光探测器,使用Ga掺杂ZnO(ZnO∶Ga)作为光敏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Ga掺杂浓度ZnO∶Ga微米棒,Ga与Zn的原子比分别为0%(未掺杂),0.5%,1%,2%和4%。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所有样品的晶体结构,发现它们都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ZnO。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它们的形貌,都呈现棒状结构。进一步,制备叉指图案氟掺杂的氧化锡(FTO)导电玻璃基底,将不同Ga掺杂浓度ZnO∶Ga微米棒分别涂覆在FTO上,得到5种简单结构的紫外光探测器,系统研究了它们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有ZnO∶Ga微米棒紫外光探测器对365 nm紫外光表现出良好的响应。其中,1%Ga掺杂ZnO∶Ga微米棒紫外光探测器性能最佳,经计算,在365 nm波长处,它的响应度、增益和比探测率分别为13.13 A/W(5 V),44.63(5 V),3.31×1012Jones,响应时间和衰减时间分别为12.3 s和36.4 s。说明在ZnO微米棒中进行合适Ga掺杂能有效提高紫外光探测器的性能。该研究有助于基于ZnO∶Ga材料的紫外光探测器及相关器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探测器 镓掺杂氧化锌 微米棒 水热法 响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下寒武统吾松格尔组岩相组合、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学虎 吕奇奇 +4 位作者 谭聪 张建坤 汪涵 王林 王昕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9,共10页
为明确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吾松格尔组沉积演化过程,以岩石学特征为基础,通过岩心、岩屑录井资料与测井资料分析,开展了吾松格尔组岩相类型划分与岩相组合类型识别,并结合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等手段对沉积结构进行剖析。结果表明:下寒武统... 为明确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吾松格尔组沉积演化过程,以岩石学特征为基础,通过岩心、岩屑录井资料与测井资料分析,开展了吾松格尔组岩相类型划分与岩相组合类型识别,并结合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等手段对沉积结构进行剖析。结果表明:下寒武统吾松格尔组主要发育鲕粒灰岩、内碎屑灰岩、云质灰岩、藻白云岩、内碎屑白云岩、晶粒白云岩共6种岩相,各类岩相纵向上叠置关系复杂,不同区域上差异较大,整体可识别出颗粒滩-云灰坪、颗粒滩-砂屑滩-鲕粒滩、砂屑滩-颗粒滩-云坪-藻云坪、台缘礁-台缘滩共4种岩相组合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的台盆沉积演化特征,建立了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吾松格尔组沉积期的沉积模式,该时期台地边缘建隆逐渐形成,台地范围不断扩张,发育台缘礁滩、台内滩白云岩储层与台内滩灰岩类储层,垂向上多套储层交互叠置,在区域内建设性成岩作用改造下,成储规模前景较好。研究成果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勘探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 岩相组合 沉积演化 吾松格尔组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