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昌市城郊森林负氧离子浓度变化特征与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汤浩藩 李海霞 +4 位作者 罗坤水 王丽艳 张文晶 吴巧花 王华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为了分析南昌城郊森林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变化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以南昌市城郊森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记录测定其林内负氧离子浓度和温度、相对湿度、PM 2.5浓度、风速等环境因子。结果显示:(1)南昌城郊森林负氧... 为了分析南昌城郊森林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变化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以南昌市城郊森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记录测定其林内负氧离子浓度和温度、相对湿度、PM 2.5浓度、风速等环境因子。结果显示:(1)南昌城郊森林负氧离子浓度年平均值为1787个·cm^(-3),达到Ⅱ级清新标准,对人体健康有益;(2)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表现为“双峰单谷”趋势,清晨和傍晚时分的负氧离子浓度较高;(3)各季节负氧离子浓度依次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不同季节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也存在一定差异;(4)负氧离子浓度受各环境因子影响不同,与PM2.5含量和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平均风速正相关,但与温度的相关性不明显。南昌城郊森林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存在明显的变化特征,在夏秋季的清晨或傍晚时分,最适合开展森林游憩和户外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森林 负氧离子 浓度变化特征 环境影响因素 南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苦楝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2
作者 万欣怡 徐梦阳 +4 位作者 叶学敏 仲小茹 叶雄英 吴南生 孙荣喜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6期694-701,共8页
为揭示江西苦楝(Melia azedarach)群体的遗传变异模式和给江西苦楝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采用15对SSR引物对江西10个苦楝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究苦楝群体的遗传关系和结构。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11个等... 为揭示江西苦楝(Melia azedarach)群体的遗传变异模式和给江西苦楝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采用15对SSR引物对江西10个苦楝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究苦楝群体的遗传关系和结构。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11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均值分别为4.133和2.558,香农信息指数均值为0.968,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均值分别为0.419和0.512,多态性信息含量均值为0.534。苦楝群体具有中等遗传多样性,宜春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九江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苦楝群体具有中等遗传分化。分子方差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UPGMA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均表明,群体间具有一定的地理结构特征,安远和信丰群体聚为一类,其他群体聚为一类。江西苦楝群体具有中等遗传多样性、中等遗传分化和较高基因流,遗传多样性基本呈从西南至东北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苦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城郊针阔混交林负氧离子浓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汤浩藩 吴巧花 +4 位作者 王丽艳 周晨 王华 狄岚 罗坤水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90,共7页
负氧离子(NOI)浓度在评价人类对森林康养环境的舒适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索城郊森林环境空气负氧离子水平,以南昌市城郊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从2021年1月至12月,在24 h内实时对NOI浓度及空气PM_(2.5)含量、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长... 负氧离子(NOI)浓度在评价人类对森林康养环境的舒适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索城郊森林环境空气负氧离子水平,以南昌市城郊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从2021年1月至12月,在24 h内实时对NOI浓度及空气PM_(2.5)含量、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长期定位监测,研究分析针阔混交林内负氧离子浓度及其影响因子,以探索NOI的时间动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负氧离子浓度年平均值为1786个/cm^(3),达到Ⅱ级清新标准,对人体有益;2)林内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表现为“双峰单谷”趋势,即05:00负氧离子浓度最高,17:00次高,12:00负氧离子浓度最低,无日照时段内的浓度高于有日照时段;3)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林内负氧离子浓度特征表现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负氧离子浓度与空气PM_(2.5)含量呈负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但空气温度对其影响不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开展城市林业生态效益评估及市民安排户外运动和森林康养活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氧离子 浓度变化 影响因子 针阔混交林 南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不同种源南酸枣叶片性状可塑性的影响
4
作者 李婷 叶学敏 +1 位作者 孙荣喜 吴南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7-314,共8页
性状可塑性是植物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然而,如今对气候因子如何影响植物性状可塑性的认识仍然有限。该研究以14个种源的南酸枣为研究对象,通过同质园实验研究不同种源南酸枣在温度和降水梯度下的叶片性状可塑性。结果表明,南酸枣叶片性... 性状可塑性是植物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然而,如今对气候因子如何影响植物性状可塑性的认识仍然有限。该研究以14个种源的南酸枣为研究对象,通过同质园实验研究不同种源南酸枣在温度和降水梯度下的叶片性状可塑性。结果表明,南酸枣叶片性状可塑性为0.034~0.236。不同种源南酸枣性状可塑性在温度梯度表现出显著变异,但除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塑性外,其他性状可塑性和降水因子无关。其中,叶长可塑性与年均温、最湿季均温和最冷季均温呈显著正相关,叶面积可塑性与年均温和最冷季均温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平均气温日较差呈显著负相关,相对含水率可塑性与年均温和最冷季均温呈显著正相关,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可塑性与年均温和最冷季均温呈显著负相关。温度因子对南酸枣性状可塑性有驱动作用,叶片表型可塑性的变异可能是种群在长期进化中对温度变化的主要适应策略。该研究厘清了温度和降水与性状可塑性的关系,可为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南酸枣适应性变化以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酸枣 变异系数 叶片功能性状 温度 降水 种源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滩涂地中山杉118引种造林耐水淹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坤水 杨桦 +6 位作者 狄岚 王丽艳 周晨 骆昱春 林洪 夏国新 张华妹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第6期36-38,59,共4页
本文对引入鄱阳湖滩涂地营造的中山杉118进行了连续多年耐水淹试验观测。结果表明,淹水时间长短是中山杉118成活的关键,淹水时间越长,中山杉118死亡率越高,极限淹水时间为31 d。在全没顶淹水24 d的条件下,死亡率为11%;在全没顶淹水28 d... 本文对引入鄱阳湖滩涂地营造的中山杉118进行了连续多年耐水淹试验观测。结果表明,淹水时间长短是中山杉118成活的关键,淹水时间越长,中山杉118死亡率越高,极限淹水时间为31 d。在全没顶淹水24 d的条件下,死亡率为11%;在全没顶淹水28 d的条件下,死亡率达64%;在全没顶淹水超31 d的条件下,死亡率高达95%以上,这一结果为中山杉在鄱阳湖滩涂造林地选择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杉118 没顶淹水 耐淹性 鄱阳湖 滩涂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京野茉莉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丽艳 杨桦 +1 位作者 周晨 吴巧花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第5期25-28,共4页
本文以东京野茉莉幼苗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浓度铜和镉胁迫下东京野茉莉叶绿素和光合作用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铜、镉处理浓度的升高,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随着镉浓度的升高,东京野茉莉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由下降到上升,气孔导... 本文以东京野茉莉幼苗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浓度铜和镉胁迫下东京野茉莉叶绿素和光合作用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铜、镉处理浓度的升高,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随着镉浓度的升高,东京野茉莉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由下降到上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都有所上升,总体来说东京野茉莉在不同浓度镉胁迫下,光合特性受抑制作用规律不明显,铜胁迫对东京野茉莉光合作用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叶绿素 光合作用 胁迫 东京野茉莉 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