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山红心杉SCoT反应体系建立及引物筛选 被引量:4
1
作者 娄永峰 宋晓琛 +3 位作者 冷春晖 陈兴彬 朱新传 肖复明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第4期1-4,32,共5页
研究采用正交设计及单因素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优化陈山红心杉SCoT-PCR反应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引物筛选。结果表明:SCoT-PCR反应的最优体系(20.0μL)为:模板DNA 2.5μL(50.0 ng),2×Hieff PCR Master Mix 9.0μL,引物3.0μL(即浓度... 研究采用正交设计及单因素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优化陈山红心杉SCoT-PCR反应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引物筛选。结果表明:SCoT-PCR反应的最优体系(20.0μL)为:模板DNA 2.5μL(50.0 ng),2×Hieff PCR Master Mix 9.0μL,引物3.0μL(即浓度1.5μmol·L^(-1));并在此基础上从36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14条扩增条带丰富明亮且多态性较强的引物。这为今后利用SCoT分子标记研究陈山红心杉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鉴定等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T 体系优化 正交设计 陈山红心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林密度对红心杉人工林早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娄永峰 欧阳承智 +2 位作者 肖平江 陈兴彬 肖复明 《南方林业科学》 2020年第1期29-31,58,共4页
为了探讨不同造林密度对红心杉人工林早期生长的影响,本文以造林后4年生红心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造林密度林分树高、胸径等指标进行连续3 a调查。结果表明:在红心杉幼林时期,不同造林密度对林分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产生显著影响... 为了探讨不同造林密度对红心杉人工林早期生长的影响,本文以造林后4年生红心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造林密度林分树高、胸径等指标进行连续3 a调查。结果表明:在红心杉幼林时期,不同造林密度对林分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产生显著影响,林分树高和蓄积量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但胸径和单株材积则减小,造林密度同时影响红心杉林分径级结构,造林密度低,大径级林木株数比例较高。造林后第4年,密度6666株·hm^-2林分的树高和蓄积量最大,其中林分平均树高5.72m,林分蓄积量达到78.654 m^3;密度1667株·hm^-2林分的胸径和单株材积最大,分别为7.34cm和0.0141m^3。这表明在培育红心杉人工林时,应根据培育目的选择适宜的造林密度,以利于提高林分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心杉 造林密度 早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蜡梅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 被引量:2
3
作者 程强强 杨军 +2 位作者 杨龙光 段爱国 肖复明 《南方林业科学》 2019年第5期40-42,53,共4页
以山蜡梅下胚轴为材料,研究了去子叶胚萌发、下胚轴愈伤诱导、不定芽分化以及生根的方法。结果表明:去子叶胚最佳萌发培养基为WPM+1.0 mg·L^-1 6-BA,萌发率达76.67%;下胚轴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为WPM+2.0 mg·L^-1 2,4-D+0.1 mg&... 以山蜡梅下胚轴为材料,研究了去子叶胚萌发、下胚轴愈伤诱导、不定芽分化以及生根的方法。结果表明:去子叶胚最佳萌发培养基为WPM+1.0 mg·L^-1 6-BA,萌发率达76.67%;下胚轴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为WPM+2.0 mg·L^-1 2,4-D+0.1 mg·L^-1 IBA,愈伤诱导率为100%;WPM+0.01 mg·L^-1 KT+0.01 mg·L^-1生物素D+0.05 g·L^-1水解酪蛋白较适合诱导不定芽分化,分化率为45.83%,平均不定芽数3.36个;WPM+1.0 mg·L^-1 NAA诱导生根最佳,最高生根率可达4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蜡梅 下胚轴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山红心杉母树林与种子园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娄永峰 宋晓琛 +3 位作者 冷春晖 陈兴彬 朱新传 肖复明 《南方林业科学》 2023年第1期12-15,46,共5页
掌握陈山红心杉母树林和种子园的遗传背景信息,为陈山红心杉种子园的生产经营和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分析陈山红心杉母树林、1代和1.5代种子园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陈山红心杉(母树林+种子园)平均等位基因数4.8,有效... 掌握陈山红心杉母树林和种子园的遗传背景信息,为陈山红心杉种子园的生产经营和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分析陈山红心杉母树林、1代和1.5代种子园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陈山红心杉(母树林+种子园)平均等位基因数4.8,有效等位基因数1.826,观测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08和0.398,Shannon′s信息指数0.747。与母树林相比,1代和1.5代种子园的等位基因数等遗传多样性参数发生变化,但没有显著差异。遗传结构和PCoA分析显示陈山红心杉遗传聚类不明显,遗传背景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心杉 母树林 种子园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山红心杉种子园无性系SSR标记分子身份证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娄永峰 宋晓琛 +2 位作者 陈兴彬 何侃 肖复明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4期1-5,共5页
筛选适合红心杉种质资源鉴定的核心SSR标记并构建无性系分子身份证,为红心杉种质资源的鉴定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19个SSR标记,对51个陈山红心杉种子园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身份证构建。结果表明,19个SSR标记在供试51个陈山红... 筛选适合红心杉种质资源鉴定的核心SSR标记并构建无性系分子身份证,为红心杉种质资源的鉴定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19个SSR标记,对51个陈山红心杉种子园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身份证构建。结果表明,19个SSR标记在供试51个陈山红心杉种子园无性系中共检测到72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Na)3.8,其中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1.88。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038~0.657,平均0.363。UPGMA聚类分析显示51个陈山红心杉种子园无性系之间遗传相似度较高,在0.528~1.000,且部分无性系具有相同的遗传相似系数。通过对SSR标记扩增带型分析和编码,构建了51个陈山红心杉种子园无性系的分子身份证,结果与聚类分析相符。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杉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及创新利用提供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山红心杉 无性系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分子身份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冈苗期生长节律及性状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兴彬 黄建军 +5 位作者 冷春晖 宋晓琛 肖平江 刘子荣 王海 肖复明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6期10-14,65,共6页
选用4个不同采种地的青冈种子开展育苗试验,对苗高、地径进行连续7个月测量,比较生长性状和生物量性状差异,并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过程,划分苗木生长阶段。结果表明,不同采种地青冈的苗高、地径、根生物量的差异极显著... 选用4个不同采种地的青冈种子开展育苗试验,对苗高、地径进行连续7个月测量,比较生长性状和生物量性状差异,并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过程,划分苗木生长阶段。结果表明,不同采种地青冈的苗高、地径、根生物量的差异极显著(P<0.01),叶宽、总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苗高在4-5月生长缓慢,6-9月生长较快,之后生长趋于缓慢,呈“S”型,即表现为“慢-快-慢”的生长过程。地径的生长也呈“S”型,但地径生长持续时间比苗高长,可持续至11月。苗高8月生长量最大,地径9月生长量最大。各采种地青冈苗高、地径拟合的Logistic方程均达极显著水平,可用来对其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进行分析和预测。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阶段均可划分为3个时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苗高、地径速生期分别为79~108 d和118~145 d,后者平均比前者长34 d,两者速生期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均在58%以上。苗高与地径、茎生物量、总生物量相关性极显著,与主根长、根生物量相关性显著;地径与主根长相关性极显著,与根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相关性显著。婺源地区的苗高、地径、总生物量最大,速生期开始早、持续时间长。7、8月是青冈生长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应加强肥水管理,以促进其快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冈 生物量 速生期 LOGISTIC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PeGRF5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7
作者 徐小强 刘安平 娄永峰 《南方林业科学》 2020年第5期44-48,共5页
GRF转录因子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其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为了研究竹子中的GRF转录因子的功能,本研究从毛竹中克隆到全长为1038 bp的cDNA序列,其预测编码的蛋白与水稻、二穗短柄草等植物的GRF5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将其... GRF转录因子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其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为了研究竹子中的GRF转录因子的功能,本研究从毛竹中克隆到全长为1038 bp的cDNA序列,其预测编码的蛋白与水稻、二穗短柄草等植物的GRF5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将其命名为PeGRF5。RNA-seq数据分析,PeGRF5基因在毛竹7个组织或不同发育阶段中均有表达,但在笋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PeGRF5主要在毛竹茎秆-竹笋的节(节间分生组织)表达,且竹笋茎秆中部或顶部竹节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基部已基本完成高生长的竹节。本研究结果对于今后深入了解PeGRF5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GRF5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