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扎龙保护区湿地注水恢复期鸟类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
7
1
作者
邹红菲
朱井丽
+8 位作者
吴庆明
金洪阳
韩伟
孔维尧
徐岩
许志铭
高晓冬
杨敏
聂文龙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7-215,共9页
为了了解特殊时期鸟类资源动态及积累基本的生物学信息,2005-2009年采用样线法、样方法、样点法对扎龙保护区湿地注水恢复期的鸟类群落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湿地注水恢复期,(1)扎龙保护区共记录鸟类14目43科191种;物种组成以雀...
为了了解特殊时期鸟类资源动态及积累基本的生物学信息,2005-2009年采用样线法、样方法、样点法对扎龙保护区湿地注水恢复期的鸟类群落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湿地注水恢复期,(1)扎龙保护区共记录鸟类14目43科191种;物种组成以雀形目、鹆形目、雁形目鸟类居多(72.78%),其次为鹤形目、鹳形目、隼形目(17.28%);区系分布以古北种和广布种为主体(98.43%);居留型以夏候鸟占绝对优势(63.87%),其次为旅鸟和留鸟(27.23%);生态类群以鸣禽占绝对优势(45.03%),其次是涉禽和游禽(42.93%);绝大部分鸟种受到关注,19.37%的鸟种处于受胁状态,57.59%的鸟种已引起关注并被列入保护状态,18.85%的鸟种处于可利用状态,仅4.19%的鸟类未受到任何关注;(2)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1.419 7,均匀度指数为0.277 4。进一步分析表明,鸟类群落的基本组成符合东北鸟类分布和湿地特征的基本规律,湿地注水对扎龙保护区的鸟类群落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研究结果,建议保护区尽量维持区内湿地的水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基本组成
物种多样性
湿地注水恢复期
扎龙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鄱阳湖越冬季节东方白鹳栖息地选择及保护现状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禹石
阮禄章
+2 位作者
黄鹏
罗华星
陈绍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376-7378,共3页
对吴城周边的9个湖泊包括大湖池、沙湖、蚌湖、朱市湖、梅西湖、中湖池、大汊湖、象湖和常湖池的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在约100km的有效样线调查中共记录到72只东方白鹳个体,分布于7个样方中,其中大湖池观察到...
对吴城周边的9个湖泊包括大湖池、沙湖、蚌湖、朱市湖、梅西湖、中湖池、大汊湖、象湖和常湖池的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在约100km的有效样线调查中共记录到72只东方白鹳个体,分布于7个样方中,其中大湖池观察到个体数量最多共37只,其次为蚌湖共28只、中湖池4只,沙湖3只。通过比较7个东方白鹳样方和随机选取得9个对照样方的生态因子变量,发现两者之间植被盖度、植被高度、平均水深和湖面宽度差异性显著(P<0.05)。东方白鹳主要分布于水深5~40cm的沼泽地或浅水湖中。栖息地植被主要由莎草科和禾本科为主的植物群落组成,平均植被盖度为(13.06±22.87)%,平均植被高度为(4.51±4.03)cm。决定东方白鹳分布的环境因子为平均水深,其主要分布于水深5~40cm的区域。根据走访调查发现对东方白鹳野生种群威胁因素包括偷猎、放牧、餐饮业和捕鱼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保护区
样线
生态因子
东方白鹳
栖息地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麻雀春季栖息地选择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胡金润
黄鹏
+3 位作者
罗华星
陈绍萍
过赋文
阮禄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959-2961,2970,共4页
2008年2~5月,通过对南昌前湖地区的乔木、灌木、草地以及农田生境下的麻雀栖息地的调查与研究,共分析了57个觅食地样方和70个休息地样方。结果表明,对麻雀觅食地影响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距建筑物距离、草本盖度和草本均高;对其草地生境休...
2008年2~5月,通过对南昌前湖地区的乔木、灌木、草地以及农田生境下的麻雀栖息地的调查与研究,共分析了57个觅食地样方和70个休息地样方。结果表明,对麻雀觅食地影响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距建筑物距离、草本盖度和草本均高;对其草地生境休息地影响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距建筑物距离、草本均高和距水源地距离;而树木盖度对其乔木和灌木生境休息地选择最为关键。总体上,麻雀喜欢在距建筑物较近且植被不太茂密的地方觅食。总之,人类活动是麻雀栖息地选择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麻雀选择到人类活动区域来觅食和休息,但是过于频繁的人类活动也会干扰到它们的觅食和休息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雀
栖息地选择
春季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扎龙保护区湿地注水恢复期鸟类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
7
1
作者
邹红菲
朱井丽
吴庆明
金洪阳
韩伟
孔维尧
徐岩
许志铭
高晓冬
杨敏
聂文龙
机构
东北
林业
大学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
保护
区
黑龙江省二龙山农场
吉林省
林业
科学研究院
江西省林业厅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
福州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7-215,共9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572014CA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0016
+1 种基金
31401978)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LBH-Q14009)
文摘
为了了解特殊时期鸟类资源动态及积累基本的生物学信息,2005-2009年采用样线法、样方法、样点法对扎龙保护区湿地注水恢复期的鸟类群落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湿地注水恢复期,(1)扎龙保护区共记录鸟类14目43科191种;物种组成以雀形目、鹆形目、雁形目鸟类居多(72.78%),其次为鹤形目、鹳形目、隼形目(17.28%);区系分布以古北种和广布种为主体(98.43%);居留型以夏候鸟占绝对优势(63.87%),其次为旅鸟和留鸟(27.23%);生态类群以鸣禽占绝对优势(45.03%),其次是涉禽和游禽(42.93%);绝大部分鸟种受到关注,19.37%的鸟种处于受胁状态,57.59%的鸟种已引起关注并被列入保护状态,18.85%的鸟种处于可利用状态,仅4.19%的鸟类未受到任何关注;(2)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1.419 7,均匀度指数为0.277 4。进一步分析表明,鸟类群落的基本组成符合东北鸟类分布和湿地特征的基本规律,湿地注水对扎龙保护区的鸟类群落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研究结果,建议保护区尽量维持区内湿地的水需求。
关键词
群落基本组成
物种多样性
湿地注水恢复期
扎龙保护区
Keywords
Community basic component
Species diversity
The restoration stage after wetland irrigation
Zhalong Nature Reserve
分类号
Q958.12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鄱阳湖越冬季节东方白鹳栖息地选择及保护现状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禹石
阮禄章
黄鹏
罗华星
陈绍萍
机构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江西省林业厅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376-7378,共3页
文摘
对吴城周边的9个湖泊包括大湖池、沙湖、蚌湖、朱市湖、梅西湖、中湖池、大汊湖、象湖和常湖池的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在约100km的有效样线调查中共记录到72只东方白鹳个体,分布于7个样方中,其中大湖池观察到个体数量最多共37只,其次为蚌湖共28只、中湖池4只,沙湖3只。通过比较7个东方白鹳样方和随机选取得9个对照样方的生态因子变量,发现两者之间植被盖度、植被高度、平均水深和湖面宽度差异性显著(P<0.05)。东方白鹳主要分布于水深5~40cm的沼泽地或浅水湖中。栖息地植被主要由莎草科和禾本科为主的植物群落组成,平均植被盖度为(13.06±22.87)%,平均植被高度为(4.51±4.03)cm。决定东方白鹳分布的环境因子为平均水深,其主要分布于水深5~40cm的区域。根据走访调查发现对东方白鹳野生种群威胁因素包括偷猎、放牧、餐饮业和捕鱼业等。
关键词
鄱阳湖保护区
样线
生态因子
东方白鹳
栖息地选择
Keywords
Nature reserve of Poyang Lake
Transect line
Ecological factor
Ciconia boyciana
Habitat selection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雀春季栖息地选择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胡金润
黄鹏
罗华星
陈绍萍
过赋文
阮禄章
机构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江西省林业厅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959-2961,2970,共4页
基金
江西省教改课题资助项目(JXJG-07-1-38)
文摘
2008年2~5月,通过对南昌前湖地区的乔木、灌木、草地以及农田生境下的麻雀栖息地的调查与研究,共分析了57个觅食地样方和70个休息地样方。结果表明,对麻雀觅食地影响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距建筑物距离、草本盖度和草本均高;对其草地生境休息地影响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距建筑物距离、草本均高和距水源地距离;而树木盖度对其乔木和灌木生境休息地选择最为关键。总体上,麻雀喜欢在距建筑物较近且植被不太茂密的地方觅食。总之,人类活动是麻雀栖息地选择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麻雀选择到人类活动区域来觅食和休息,但是过于频繁的人类活动也会干扰到它们的觅食和休息行为。
关键词
麻雀
栖息地选择
春季
人类活动
Keywords
Tree sparrow
Habitat selection
Spring
Human activity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扎龙保护区湿地注水恢复期鸟类群落多样性
邹红菲
朱井丽
吴庆明
金洪阳
韩伟
孔维尧
徐岩
许志铭
高晓冬
杨敏
聂文龙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鄱阳湖越冬季节东方白鹳栖息地选择及保护现状研究
王禹石
阮禄章
黄鹏
罗华星
陈绍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麻雀春季栖息地选择研究
胡金润
黄鹏
罗华星
陈绍萍
过赋文
阮禄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