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孪生研究进展及在铁路智能运维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华鹏 鹿守山 +1 位作者 雷晓燕 伍伟斌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27-44,共18页
我国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从“建设为主”向“建管并用”发展,传统运维技术存在诸多弊端,亟需建立新的智能运维技术体系。数字孪生是实现虚实空间交互的先进技术,该技术突破了传统仿真及试验条件限制,实现以最快速度、最优成本掌握结构... 我国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从“建设为主”向“建管并用”发展,传统运维技术存在诸多弊端,亟需建立新的智能运维技术体系。数字孪生是实现虚实空间交互的先进技术,该技术突破了传统仿真及试验条件限制,实现以最快速度、最优成本掌握结构的实际运行状态。数字孪生能够将物联网、建筑信息模型、结构健康监测、数值仿真与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通过虚实数据交互,形成对物理实体有效地监控、模拟、预测、诊断与决策。针对数字孪生的发展、基本原理及技术方法进行归纳总结,阐述了数字孪生与建筑信息模型、结构健康监测、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总结了数字孪生在铁路运维场景下的技术方法及研究现状,包括智能检(监)测、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结构性能退化模拟及维护策略确定。提出并详细阐述了基于数字孪生的铁路基础设施的智能运维技术框架,指出了当前数字孪生在铁路基础设施智能运维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为铁路基础设施智能运维管理提供新的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铁路智能运维 建筑信息模型 结构健康监测 新一代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框架桥下穿既有铁路智慧监测平台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郑明新 杜子真 +1 位作者 康蒙 徐朋威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8-93,100,共7页
在总结大量框架桥监测工程及BIM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探索和研发了基于BIM技术的框架桥下穿既有铁路智慧监测平台。以福建龙岩市永定区凤城街道下坑一路框架桥下穿漳龙线铁路工程实践,融合自动监测系统、视频安全监控系统、云端数据存储和... 在总结大量框架桥监测工程及BIM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探索和研发了基于BIM技术的框架桥下穿既有铁路智慧监测平台。以福建龙岩市永定区凤城街道下坑一路框架桥下穿漳龙线铁路工程实践,融合自动监测系统、视频安全监控系统、云端数据存储和综合预警系统,通过发挥BIM技术的实时可视化、信息共享等特性,将框架桥顶进施工监测信息通过BIM模型快速准确的传递给参建单位,将监测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处理的自动化技术和预警系统结合,对监测数据实时分析拟合预测变形趋势,保证了框架桥下穿既有铁路的安全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BIM 智慧监测平台 框架桥 顶进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E-OPTUNA-XGBoost模型的高速公路逃费模式识别
3
作者 马飞虎 雷皓安 +1 位作者 孙翠羽 罗佳洁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7-870,共14页
受经济利益驱动,中国高速公路逃费行为频繁发生。为此,该文选取了2020年某研究区域的脱敏通行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分析逃费车辆的行为特征,提出一种基于递归特征消除算法和OPTUNA优化框架的极限梯度提升树(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 受经济利益驱动,中国高速公路逃费行为频繁发生。为此,该文选取了2020年某研究区域的脱敏通行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分析逃费车辆的行为特征,提出一种基于递归特征消除算法和OPTUNA优化框架的极限梯度提升树(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OPTINA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RFE-OPTUNA-XGBoost)的逃费模式识别模型,该识别模型准确率达到了0.945,各逃费方式的平均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下面积值(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大车小标0.997、U/J型0.980、假绿通0.969、冲岗0.924。结果证明,基于RFE-OPTUNA-XGBoost的模型对于逃费模式识别的准确程度及各逃费模式的AUC值都更高。综上所述,提出的基于RFE-OPTUNA-XGBoost的高速公路逃费车辆逃费的识别模型能精准识别逃费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对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展开稽查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逃费模式识别 数据挖掘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路桥过渡段轨道板离缝引起的路基膨胀响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明新 熊浪 +2 位作者 任勇江 李正阳 吴乐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59,共8页
以沪昆高速铁路某路桥过渡段轨道板离缝引起的降雨入渗为研究对象,依据该路段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和室内试验所得数据,建立过渡段降雨-渗流有限元分析模型,对该路桥过渡段的变形特点及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路桥过渡段路基... 以沪昆高速铁路某路桥过渡段轨道板离缝引起的降雨入渗为研究对象,依据该路段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和室内试验所得数据,建立过渡段降雨-渗流有限元分析模型,对该路桥过渡段的变形特点及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路桥过渡段路基填料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在不同降雨入渗条件下该过渡段路基会出现相应的膨胀量,总体呈现出近桥台处膨胀量明显小于远桥台处膨胀量的现象;引起该过渡段病害的主要原因是地表水和雨水入渗使路基膨胀,过渡段材料差异使路基沿线路方向产生不均匀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高速铁路 路桥过渡段 路基 降雨 膨胀 离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