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pH对瘤胃细菌数量和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詹彦波 张丽 +8 位作者 瞿明仁 邱清华 李川 张阳 张健 赵向辉 李艳娇 欧阳克蕙 汤小恩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195,共12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瘤胃不同pH下瘤胃酸中毒相关细菌数量和瘤胃细菌菌群结构的变化。【方法】选取5头干奶期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调节瘤胃液pH分别为6.5、5.8、5.5、5.2和5.0。培养3 h后,采用qPCR技术测定瘤胃酸中毒相关细菌数量...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瘤胃不同pH下瘤胃酸中毒相关细菌数量和瘤胃细菌菌群结构的变化。【方法】选取5头干奶期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调节瘤胃液pH分别为6.5、5.8、5.5、5.2和5.0。培养3 h后,采用qPCR技术测定瘤胃酸中毒相关细菌数量,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瘤胃细菌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1)瘤胃pH对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ablus)的相对数量没有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了乳酸产生菌和乳酸利用菌的相对数量(P<0.05)。其中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 bovis)相对数量随着pH的下降而升高,在pH 5.0处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埃氏巨型球菌(Megasphaeraelsdenii)、反刍兽新月单胞菌(Selenomonas ruminantium)及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pecies)随pH下降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pH分别在pH 5.5或pH 5.2处达到最大值(P<0.05);(2)α多样性结果显示,瘤胃细菌数量和菌群的丰富度及多样性呈现随瘤胃pH下降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Chao1指数在pH 5.5处,Observed species和Shannon指数在pH 5.2处最高(P<0.05)。β多样性结果显示pH 6.5、pH 5.8处理组与pH 5.2、pH 5.0处理组的菌群构成有明显差异,pH 5.5处理组样本与其他4组样本距离较远,其菌群构成与其他4组具有差异;(3)在菌群组成上,瘤胃内主要菌门和属的菌群丰度随pH的降低也多有改变。pH 5.2、pH 5.0处理组和pH 6.5、pH 5.8处理组菌群结构有显著差异(P<0.05)。pH 6.5组与pH 5.8组的菌群组成差异不大(P>0.05),仅普雷沃氏菌科UGG-003菌属(Prevotellaceae UCG-003)和琥珀酸弧菌科UGG 002菌属(Succinivibrionaceae UCG 002)有差异;pH 5.0处理组与pH 5.2处理组的菌群组成较一致(P>0.05),仅在螺旋体门(Spirochaetot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瘤胃菌属(Ruminococcus)和解琥珀菌属(Succiniclasticum)有差异(P<0.05);而pH 5.5处理组的菌群构成与其他4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环境pH改变是瘤胃细菌遭受的一种严重干扰,会引起瘤胃内乳酸产生菌和乳酸利用菌的相对数量显著改变。瘤胃细菌数量、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也随瘤胃pH的下降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变化规律符合生态学中的“中度干扰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PH 瘤胃酸中毒 瘤胃细菌 细菌数量 菌群结构 “中度干扰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酸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器官指数、消化道pH值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2
作者 何晓芳 陈昊霖 +5 位作者 顾艳楠 杨玲 韩琦 邓凯东 朱红梅 周莉芬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1-45,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酸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器官指数、消化道pH值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AA肉鸡9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酸化剂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30 g/t可肥酸(含肠...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酸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器官指数、消化道pH值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AA肉鸡9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酸化剂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30 g/t可肥酸(含肠溶苯甲酸)。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酸化剂组肉鸡的存活率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酸化剂组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古菌门(Euryarchaeota)相对丰度明显增加,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和弓形菌门(Campilobacterota)相对丰度明显降低。酸化剂组中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和肠球菌科(Enterococcaceae)相对丰度明显增加,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巴恩斯氏菌科(Barnesiellaceae)、坦纳菌科(Tannerellaceae)和萨特菌科(Sutterellaceae)相对丰度明显降低。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酸化剂可以改变42日龄肉鸡盲肠微生物物种丰度,调节盲肠微生物的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酸化剂 生长性能 消化道pH值 盲肠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来源多酚和低聚木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与抗氧化功能、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小连 宋琼莉 +7 位作者 宋文静 刘林秀 吕亚宁 汤小恩 雷商商 周莉芬 邹志恒 常文环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32-940,共9页
【目的】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杨树来源多酚和低聚木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及抗氧化功能、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72头40日龄体质量相近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 【目的】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杨树来源多酚和低聚木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及抗氧化功能、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72头40日龄体质量相近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半)。抗生素对照组饲喂含75 mg/kg的喹烯酮和10 mg/kg恩拉霉素的基础饲粮,多酚组饲喂含0.05%杨树多酚的基础饲粮,低聚木糖组饲喂含0.01%杨树来源低聚木糖的基础饲粮,试验期30 d。【结果】试验表明:1)多酚组末体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与抗生素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低聚木糖组平均日采食量与抗生素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末体质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抗生素对照组、料肉比显著高于抗生素对照组(P<0.05);2)与抗生素对照组相比,多酚组血清IgG和IgA含量分别提高了1.4%(P>0.05)和14.2%(P<0.05),低聚木糖组血清IgG和IgA含量分别提高了8.4%(P<0.05)和11.3%(P>0.05);3)除多酚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抗生素对照组外,多酚组和低聚木糖组其他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和抗氧化性能各项指标与抗生素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0.05%杨树多酚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作用效果与抗生素效果相当,而添加0.01%低聚木糖效果比抗生素效果略低,但两者在提高断奶仔猪免疫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多酚 低聚木糖 生长性能 血液指标 断奶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西两头乌猪屠宰测定与肉质检测初报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晨龙 林建国 +3 位作者 万明春 刘志猛 周泉勇 季华员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1-377,共7页
【目的】赣西两头乌猪是江西地方猪品种之一,其生产性能未知,为充分了解赣西两头乌猪的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对其进行屠宰测定和肉质检测,研究结果可以为赣西两头乌猪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对6月龄的12头纯种赣西两头乌... 【目的】赣西两头乌猪是江西地方猪品种之一,其生产性能未知,为充分了解赣西两头乌猪的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对其进行屠宰测定和肉质检测,研究结果可以为赣西两头乌猪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对6月龄的12头纯种赣西两头乌猪(公母各半)进行屠宰测定,分析胴体质量和屠宰率等屠宰性能、眼肌面积和瘦肉率等胴体性状以及大理石纹和剪切力等肉品质,并检测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赣西两头乌猪平均屠宰率公、母猪分别为70.41%、70.64%;平均膘厚为公猪3.31 cm、母猪4.05 cm,且公猪平均膘厚极显著小于母猪(P<0.01);眼肌面积为公猪24.8 cm^(2)、母猪23.69 cm^(2);瘦肉率为公猪42.95%、母猪42.42%;脂肪率为公猪34.92%、母猪35.01%;皮率为公猪12.93%、母猪13.14%;骨率为公猪9.21%、母猪9.43%;熟肉率为公猪62.93%、母猪64.38%;失水率为公猪8.61%、母猪8.21%;贮存损失为公猪4.97%、母猪6.18%,且公猪贮存损失显著低于母猪(P<0.05);赣西两头乌猪肌肉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平均含量20.80%、脂肪平均含量3.60%、水分平均含量73.67%。屠宰率、眼肌面积、瘦肉率、脂肪率、皮率、骨率、熟肉率、失水率等性状不存在性别差异。在肌肉氨基酸含量中,组氨酸含量比乐安花猪和东乡花猪要高。在不饱和脂肪酸中棕榈油酸平均含量为2.59%,十七碳烯酸平均含量为0.15%,油酸平均含量为43.58%,亚油酸平均含量为7.05%,亚麻酸平均含量为0.28%,二十碳烯酸平均含量为1.11%,二十碳二烯酸平均含量为0.38%,二十碳三烯酸平均含量为0.13%,花生四烯酸平均含量为0.32%。【结论】赣西两头乌猪具有较高屠宰率,公猪肉的系水力强于母猪,较不容易形成酸肉,肌肉中具有较高的组氨酸和花生四烯酸,是优良的地方猪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西两头乌猪 屠宰性能 胴体性状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交笼养山麻鸭受精率与公鸭精液品质、生殖器官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熊婷 万磊 +7 位作者 熊刚华 邬崇华 刘秋红 周明芳 何幼军 毛辉荣 刘三凤 陈彪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13,共7页
为探究本交笼模式下山麻鸭受精率与公鸭精液品质、生殖器官发育之间的关系,采用规格为1.50 m×0.84 m×0.65 m(长×宽×高)单体笼中饲养15只母鸭和1只公鸭,对本交笼养山麻鸭受精率进行统计后,选择受精率低(A组:9笼)、... 为探究本交笼模式下山麻鸭受精率与公鸭精液品质、生殖器官发育之间的关系,采用规格为1.50 m×0.84 m×0.65 m(长×宽×高)单体笼中饲养15只母鸭和1只公鸭,对本交笼养山麻鸭受精率进行统计后,选择受精率低(A组:9笼)、中(B组:16笼)、高(C组:11笼)组中的公鸭精液品质和生殖器官进行检测,A、B、C三组受精率分别为(14.73±10.50)%、(49.99±4.07)%、(93.40±2.28)%。结果显示:本交笼养中公鸭平均精液量为(0.306±0.189)mL,精子密度为(18.205±11.522)亿个/mL,精子活力为0.838±0.145,畸形率为(7.672±1.658)%;睾丸体积为(219.269±73.728)cm3,睾丸重为(94.226±30.650)g,阴茎重为(4.174±0.899)g,平均睾丸指数为73.860±22.397;C组精液量极显著高于A组(P<0.01),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按摩反应强度显著高于B组(P<0.05),与C组无显著差异;A组精清量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三组间公鸭生殖器官未见显著差异(P>0.05);山麻鸭受精率与精液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本交笼养模式下山麻鸭公鸭精液品质良好,受精率越高的笼组,精液量越多,但总的受精率偏低,还需对种公鸭进行严格挑选,并在饲养过程中做好种鸭的淘汰补位工作,以保证稳定高效的受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交笼 受精率 精液品质 生殖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探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熊刚华 付木水 +1 位作者 周莉芬 汤小恩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第12期95-96,共2页
地方猪种资源是在长期进化与发展中形成的宝贵资源。但目前一些地方猪种面临优良基因流失、性能退化等威胁,需要充分认识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的重要价值,着重从建立健全保护体系、加强现代生物保种技术应用、改善产业开发方式等方面切... 地方猪种资源是在长期进化与发展中形成的宝贵资源。但目前一些地方猪种面临优良基因流失、性能退化等威胁,需要充分认识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的重要价值,着重从建立健全保护体系、加强现代生物保种技术应用、改善产业开发方式等方面切实做好保护与开发工作,推进地方猪种保护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猪种 遗传资源 保护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猪常见繁殖障碍性疫病及诊断技术要点 被引量:3
7
作者 胥莲香 雷商商 李文生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7期132-133,共2页
近年来,我国农村规模化养猪场的数量越来越多,其规模越来越大,并由传统的散养逐渐过渡到集约化、工厂化生产。但由于饲养数量多,密度大,生猪疫病的的种类也在迅速增多。随着规模化猪场的数量增多,在这其中猪繁殖障碍病则成为阻碍我国规... 近年来,我国农村规模化养猪场的数量越来越多,其规模越来越大,并由传统的散养逐渐过渡到集约化、工厂化生产。但由于饲养数量多,密度大,生猪疫病的的种类也在迅速增多。随着规模化猪场的数量增多,在这其中猪繁殖障碍病则成为阻碍我国规模化猪场发展的重要因素,给养殖人员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就举几种猪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以此为来养殖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常见疾病 繁殖障碍 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常见疾病预防对策
8
作者 董娜娜 周辉华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112-112,共1页
在羊养殖过程中,重视对羊常见病的预防,是保障养羊效益的重要措施。本文对羊常见病的预防对策进行了概述,以供羊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 羊养殖 常见疾病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
9
作者 刘国彪 雷商商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第5期44-44,共1页
就我国当前社会现状来讲,畜牧业获得了较好发展,在此背景下也使动物防疫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在基层畜牧兽医需做好防疫工作,促进畜牧业向着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使动物产品在质量和安全性方面得到比较充分的保证。
关键词 基层畜牧兽医 动物防疫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