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滨湖平原虾稻连作模式二化螟发生防治现状及防控探究——以江西省恒湖垦殖场为例
1
作者 王修慧 徐荣 +5 位作者 曹闽苏 程飞虎 王颖娴 陈忠平 王英军 赵慧媛 《生物灾害科学》 2022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为江西滨湖平原虾稻连作稻田二化螟绿色防控提供可行性技术指导,稳健推进虾稻连作模式绿色可持续发展。【方法】对鄱阳湖滨湖平原虾稻连作模式区,稻田二化螟生活习性及越冬寄主、发生及防治现状、秋末冬前田间灌水养虾对二化螟... 【目的】为江西滨湖平原虾稻连作稻田二化螟绿色防控提供可行性技术指导,稳健推进虾稻连作模式绿色可持续发展。【方法】对鄱阳湖滨湖平原虾稻连作模式区,稻田二化螟生活习性及越冬寄主、发生及防治现状、秋末冬前田间灌水养虾对二化螟越冬幼虫生活的影响等情况,开展系统调查。【结果】江西滨湖平原虾稻连作模式区二化螟已呈现重发爆发态势,安全、高效、低毒防治药剂种类少,生物农药对其防治效果较低、见效缓慢、及时控害难;秋末田间灌水养虾后,稻桩茎秆内越冬幼虫呈假死状随田水风浪转移到田外杂草间另觅寄主越冬,淹灭死亡效果低。【结论】基本摸清了虾稻连作模式区二化螟特有的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并总结和探讨了江西滨湖平原虾稻连作模式稻田二化螟绿色防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滨湖平原 虾稻连作 一季晚稻 二化螟 生活习性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引7号”在江西滨湖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业功 王修慧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43-44,共2页
简要介绍了高产、优质常规晚籼稻品种“外引7号”在江西滨湖地区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滨湖地区 江西 特征特性 籼稻品种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促进水稻增产及抗御寒露风的效果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修慧 舒畅 +2 位作者 李浩元 胡晓琴 王颖娴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36-38,共3页
在不同日期直播的二季晚稻田间进行了0.01%芸苔素内酯不同施用处理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增产效果以0.01%芸苔素内酯每公顷300mL在水稻分蘖期、破口初期、齐穗期各喷施1次为最佳,增产率达9.65%-16.56%;施用0.01%芸苔素内... 在不同日期直播的二季晚稻田间进行了0.01%芸苔素内酯不同施用处理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增产效果以0.01%芸苔素内酯每公顷300mL在水稻分蘖期、破口初期、齐穗期各喷施1次为最佳,增产率达9.65%-16.56%;施用0.01%芸苔素内酯能缩短水稻抽穗持续时间,增强水稻抗御寒露风的能力,对水稻株高无明显影响,对水稻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播种期 直播 芸苔素内酯 增产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区稻田杂草演替及防控中存在问题与防范对策 被引量:16
4
作者 曹端荣 廖冬如 +1 位作者 王修慧 李浩元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81-82,85,共3页
概述了鄱阳湖区水稻田间杂草种群,分析了鄱阳湖区稻田杂草群落演替情况及原因,提出了鄱阳湖区稻田杂草防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防范对策。
关键词 稻田杂草 演替 鄱阳湖区 防控 存在问题 防范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区优质早籼稻连作晚稻双季直播无公害保优高产栽培模式 被引量:7
5
作者 熊春梅 王修慧 +3 位作者 李浩元 袁明凌 金爱华 阮萍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32-33,共2页
结合鄱阳湖区的气候条件及土壤特征,提出了鄱阳湖区优质早籼稻连作晚稻双季直播无公害保优高产栽培模式。
关键词 早籼稻 连作晚稻 双季直播 鄱阳湖区 优质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双穗雀稗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及防控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修慧 陆永良 +3 位作者 廖冬如 李浩元 余柳青 邱任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21-124,127,共5页
2010年对鄱阳湖区东北部、中部、西南部三地的中晚稻田抽样调查表明,该区稻田双穗雀稗的发生频率为70.69%~86.21%,发生密度为0.12~0.29株/m2。对机插晚稻田间双穗雀稗的危害损失测定表明,水稻产量损失与双穗雀稗密度、植株鲜重有显著... 2010年对鄱阳湖区东北部、中部、西南部三地的中晚稻田抽样调查表明,该区稻田双穗雀稗的发生频率为70.69%~86.21%,发生密度为0.12~0.29株/m2。对机插晚稻田间双穗雀稗的危害损失测定表明,水稻产量损失与双穗雀稗密度、植株鲜重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在产量损失构成因素中以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影响占主导;每1.26 m2内有双穗雀稗1、2、3、5株,产量损失率分别达到17.24%、27.33%、49.13%、57.78%,每株双穗雀稗可使水稻减产11.0%~17.0%。提出了耕前灭生除草、农艺措施控草、苗期使用选择性除草剂的综合防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穗雀稗 生物学特性 水稻产量损失率 防控技术 鄱阳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稻抗倒剂立丰灵对直播水稻的抗倒增产效果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修慧 熊春梅 +1 位作者 袁明凌 阮萍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76-77,共2页
在水稻直播田进行水稻抗倒剂立丰灵等剂量不同播种密度和不同剂量相同播种密度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直播水稻拔节前5~7 d叶面喷施5%立丰灵可湿性粉剂750~900 g/hm2,对直播水稻具有明显的抗倒增产效果,但其抗倒增产效果因品种、播种... 在水稻直播田进行水稻抗倒剂立丰灵等剂量不同播种密度和不同剂量相同播种密度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直播水稻拔节前5~7 d叶面喷施5%立丰灵可湿性粉剂750~900 g/hm2,对直播水稻具有明显的抗倒增产效果,但其抗倒增产效果因品种、播种密度、天气状况、管理水平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立丰灵 直播 抗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区早籼稻连作晚稻双季直播高产栽培可行性与技术探讨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修慧 李浩元 +2 位作者 赵业功 熊春梅 李园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92-93,95,共3页
通过对早籼稻及连作晚稻直播栽培最早播种期及临界播种期的温度条件、气象灾害、早籼稻直播栽培生长期内积温分析,阐述了鄱阳湖区早籼稻连作晚稻双季直播栽培的可行性,并介绍了在鄱阳湖区早籼稻连作晚稻双季直播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鄱阳湖区 早籼稻 连作晚稻 双季直播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异常气候对鄱阳湖区双季直播早籼稻连作晚稻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8
9
作者 廖冬如 王修慧 +3 位作者 李浩元 李迈生 邱任华 王晓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28-30,共3页
通过对鄱阳湖区2011年直播早稻、晚稻生产情况的抽样调查,分析了鄱阳湖区2011年异常气候特征及其对早稻、晚稻双季直播高产栽培的危害,并根据鄱阳湖区的气候特点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 早籼稻连作晚稻 双季直播 高产栽培 鄱阳湖区 异常气候 气象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常规稻外引7号在鄱阳湖平原无公害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0
作者 廖冬如 李浩元 王修慧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145-147,共3页
介绍了优质常规稻"外引7号"在鄱阳湖滨湖地区种植的主要表现,并结合鄱阳湖平原的气候概况及土壤特征,提出了外引7号在鄱阳湖平原的无公害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特晚熟 外引7号 鄱阳湖平原 优质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钵盘育秧摆栽机插技术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浩元 周静 +4 位作者 谢鸿怀 王修慧 万晓亮 李强 张恒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25-27,共3页
通过在早、晚稻双季水稻上进行钵盘育秧摆栽机插与普通毯状育秧机插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钵盘育秧摆栽机插与普通毯状育秧机插相比,具有基本苗足、丛苗数多且均匀、漏秧率低、插秧深度浅、秧蔸整齐度高、伤秧率低、插后新增白根多、2(3... 通过在早、晚稻双季水稻上进行钵盘育秧摆栽机插与普通毯状育秧机插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钵盘育秧摆栽机插与普通毯状育秧机插相比,具有基本苗足、丛苗数多且均匀、漏秧率低、插秧深度浅、秧蔸整齐度高、伤秧率低、插后新增白根多、2(3)段秧根发生率低等特点,对早稻的生育进程没有明显影响,对二晚的生育进程影响较为明显,能使二晚提早3~4 d返青分蘖,并增加产量7.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钵盘育秧 摆栽机插 鄱阳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区“嘉早312”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修慧 赵业功 徐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42-43,共2页
简要介绍了优质高产早籼新品种“嘉早 312”在鄱阳湖区的主要特征特性及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直播 优质高产 早籼 新品种 鄱阳湖区 特性 主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区稻田水竹叶生物学特性及发生分布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修慧 余柳青 +4 位作者 李浩元 廖冬如 王颖娴 李迈生 邱任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91-93,102,共4页
通过对稻田水竹叶萌芽、出苗、生长、分枝、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等形态特征与生态特性的情况进行系统观察调查,综述了稻田水竹叶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了水竹叶的发生分布及在鄱阳湖区田间消长规律,提出了防控对策。
关键词 水竹叶 形态特征 生态特征 水稻 消长规律 防控对策 鄱阳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区双季直播水稻田间杂草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浩元 王修慧 +3 位作者 熊春梅 金爱华 袁明凌 阮萍 《江西植保》 2009年第4期193-194,196,共3页
分析了鄱阳湖区水稻田间杂草群落演替情况及原因,叙述了鄱阳湖区近年来早晚稻双季直播栽培田间杂草发生特点,提出了鄱阳湖区早晚稻双季直播栽培田间杂草防控技术。
关键词 早晚稻 双季直播 田间杂草 鄱阳湖区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区杂草稻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5
15
作者 廖冬如 曹端荣 +2 位作者 王修慧 李浩元 阮萍 《江西植保》 2011年第1期42-43,46,共3页
本文从杂草稻的根系、株型、蘖叶、穗粒、成熟等方面介绍了鄱阳湖区杂草稻的形态学特征及生态学特性。
关键词 鄱阳湖区 杂草稻 形态特征 生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不同播栽期对二化螟的避害控虫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修慧 谢南昌 +3 位作者 王颖娴 谢嵩 徐雪亮 姚英娟 《生物灾害科学》 2017年第2期84-87,共4页
在鄱阳湖平原直播一季晚稻田间开展3个不同播种期与二代二化螟发生为害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不同播栽期(播种期、移栽期)影响水稻危险生育期(分蘖期、孕穗至抽穗期)与二化螟卵孵盛期是否相吻合及吻合时间长短;一季晚稻播栽期推后,... 在鄱阳湖平原直播一季晚稻田间开展3个不同播种期与二代二化螟发生为害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不同播栽期(播种期、移栽期)影响水稻危险生育期(分蘖期、孕穗至抽穗期)与二化螟卵孵盛期是否相吻合及吻合时间长短;一季晚稻播栽期推后,二代二化螟枯心株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季晚稻 播栽期 二代二化螟 危险生育期 避害控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除草剂防除粳稻田间杂草安全性分析及杂草防控策略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修慧 陈忠平 +1 位作者 程飞虎 王颖娴 《生物灾害科学》 2016年第1期32-38,共7页
通过播后苗前、播后苗期、分蘖末期、栽后6 d、孕穗期5个阶段,进行不同除草药剂在不同粳稻品种田间除草效果与安全性观察示范试验。结果表明:40%苄嘧?丙草胺WP在粳稻直播田间播后苗前施用,控草效果较理想、安全性好;10%噁唑酰草胺EC、2... 通过播后苗前、播后苗期、分蘖末期、栽后6 d、孕穗期5个阶段,进行不同除草药剂在不同粳稻品种田间除草效果与安全性观察示范试验。结果表明:40%苄嘧?丙草胺WP在粳稻直播田间播后苗前施用,控草效果较理想、安全性好;10%噁唑酰草胺EC、2.5%五氟磺草胺OF、10%氰氟草酯EW、50%二氯喹啉酸WP等药剂,在粳稻直播田间播后苗期除草安全性好,但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在对其已产生抗药性的田块,对稗草防除效果差;直播粳稻播后苗期受除草剂药害后,耐淹性较籼稻弱,且偏粳型粳稻弱于偏籼型粳稻;30%苄嘧?异丙草WP、37.5%苄嘧?丁草胺WP、25%苄嘧?乙草胺WP等药剂,防除粳稻移栽田间杂草效果较理想、安全性好;46%2甲?灭草松SL、9%嘧肟?氰氟草ME,在粳稻分蘖末期施用,安全性较好;双草醚及其复配制剂,只能在直播粳稻4叶至分蘖末期施用,且安全性较差;不同类型(偏籼型、偏粳型)粳稻,对同种安全性较差的除草剂敏感性不同,常规粳稻或偏粳型粳稻的耐药力较偏籼型粳稻弱,在安全性分析基础上提出粳稻田间杂草综合防除(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除草 安全性 抗药性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区稻田杂草防控技术规程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修慧 余柳青 廖冬如 《江西植保》 2010年第1期43-48,共6页
本文根据江西滨湖地区稻田杂草群落近20年来的演替情况,提出了鄱阳湖稻区不同水稻栽培方式条件下,各类型水稻田间杂草综合配套防控技术。
关键词 鄱阳湖区 水稻 田间杂草 防控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除草剂防除单季直播稻田抗药性杂草的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修慧 李文君 +5 位作者 王颖娴 徐丽萍 陈锐 万云海 徐荣 曹闽苏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100-103,120,共5页
选用13%氰氟·吡啶酯乳油等新型茎叶除草剂及其组合用药,在单季直播稻田稻苗3叶期进行茎、叶喷施防除抗药性杂草示范试验。结果表明,13%氰氟·吡啶酯乳油80 mL/667 m^(2)+10%氰氟草酯乳油100~150 mL/667 m^(2)组合施用,对直播... 选用13%氰氟·吡啶酯乳油等新型茎叶除草剂及其组合用药,在单季直播稻田稻苗3叶期进行茎、叶喷施防除抗药性杂草示范试验。结果表明,13%氰氟·吡啶酯乳油80 mL/667 m^(2)+10%氰氟草酯乳油100~150 mL/667 m^(2)组合施用,对直播稻田抗药性稗草、千金子及其他杂草具有较理想的防除效果;10%恶唑酰草胺乳油160 mL/667 m^(2)足液喷施,对直播稻田抗药性稗草、千金子防除效果理想;10%恶唑·氰氟乳油170~200 mL/667 m^(2),对抗药性稗草、千金子、鸭舌草等阔叶杂草、异型莎草等莎草科杂草的防除效果稍差。药后13 d,参试药剂各处理对稗草的株防效为96.8%~98.8%、对总草的株防效为85.0%~98.0%;药后30 d,参试药剂各处理对稗草的株防效高达97.2%~99.0%、鲜重防效高达95.4%~99.5%,对总草的株防效高达94.1%~98.1%、鲜重防效高达94.6%~99.2%,但田间残留稗草仍能造成危害。提出了直播稻田抗药性稗草防除控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直播 稻田 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 抗药性 控草策略 鄱阳湖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区机插二季晚稻田间杂草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5
20
作者 廖冬如 王修慧 +2 位作者 黄向阳 金爱华 张尚华 《生物灾害科学》 2012年第1期102-104,共3页
本文分析了鄱阳湖区水稻田间杂草群落演替情况及原因,通过阐述鄱阳湖区近年来机械插秧二季晚稻田间杂草易发原因与发生特点,针对性提出机插二季晚稻田间杂草综合防控技术。
关键词 机械插秧 二季晚稻 田间杂草 发生特点 鄱阳湖区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