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室壁运动幅度及舒张功能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学洪 叶雪存 +3 位作者 葛郁芝 崔亮 冯莉莉 王卫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4-277,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冠心病左心室室壁运动异常节段的位移及舒张功能。方法:35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组;75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回旋支病变,分为50%<狭窄≤70%亚组(n...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冠心病左心室室壁运动异常节段的位移及舒张功能。方法:35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组;75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回旋支病变,分为50%<狭窄≤70%亚组(n=62)和狭窄>70%亚组(n=73)。所有研究对象均行RT-3DE检查,应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测算动脉相对应区域左心室壁运动异常节段的平均位移(平均位移)、平均充盈率,评价动脉狭窄相对应区域平均位移、平均充盈率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①冠心病组两亚组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回旋支所支配区平均位移、平均充盈率均比正常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狭窄>70%亚组平均位移及平均充盈率均比50%<狭窄≤70%亚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冠心病患者动脉狭窄所支配区域室壁运动幅度改变与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816,P<0.01);冠心病患者动脉狭窄所支配区域平均充盈率改变与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708,P<0.01);冠心病组左室壁运动幅度改变与平均充盈率变化呈正相关(r=0.678,P<0.01)。结论:冠心病组动脉狭窄相应支配区域平均位移及平均充盈率明显减低,与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冠心病患者室壁运动幅度减弱与平均充盈率下降改变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冠心病 室壁运动 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型心肌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洪浪 王洪 +4 位作者 陈章强 赖珩莉 尹秋林 陆林祥 葛郁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CA)治疗心动过速型心肌病(TC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5-01至2008-12收治的TCM患者7(男5,女2)例,年龄21~76(39.9±20.5)岁。心动过速病程3个月~16年。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气短。既往无器质性...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CA)治疗心动过速型心肌病(TC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5-01至2008-12收治的TCM患者7(男5,女2)例,年龄21~76(39.9±20.5)岁。心动过速病程3个月~16年。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气短。既往无器质性心脏病史,亦无饮酒嗜好和克山病高发区居住史。7例均经心腔内电生理检查证实并行三维标测系统(EnSite3000)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结果:7例患者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显示:3例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标测到最早激动点消融成功;1例右心房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行右心房峡部线性消融达到峡部双向阻滞,术中即刻转为窦性心律;3例左侧特发性无休止室性心动过速,用消融电极标测到P电位,且较体表心电图和冠状窦V波提前26~35ms,以此靶点试放电消融成功。其中1例消融成功后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心室静止,立即植入起搏器,术后一直靠起搏器维持心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未恢复。射频消融时间(3.6±0.5)h,暴光时间(1.9±0.4)h。术后随访3个月时左心房直径、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室收缩末径均较术前显著缩小(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时再复查上述各指标均已恢复正常范围,未见心动过速复发。结论:心动过速可以诱导心肌病,如果及时采取射频消融治疗,可以消除心动过速发生的基质,心脏结构和功能是可以完全恢复。三维标测系统可清晰地揭示心律失常的机制,对房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等复杂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提高消融的成功率及增加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型心肌病 快速型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 三维标测系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假性动脉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阮冬云 王晓华 +4 位作者 洪浪 王和平 葛郁芝 余茂生 王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S1期98-99,共2页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假性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对1例PTCA术后所致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行凝血酶治疗。结果 注射凝血酶后瘤腔马上闭塞,搏动感消失,疼痛缓解。结论 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假性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对1例PTCA术后所致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行凝血酶治疗。结果 注射凝血酶后瘤腔马上闭塞,搏动感消失,疼痛缓解。结论 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假性动脉瘤是简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 凝血酶 蛋白酶 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盛国太 余茂生 +3 位作者 尹秋林 洪明 葛郁芝 魏云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6期412-414,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临床效果。方法  6 6例患者 ,年龄 6 0~ 88(6 8.3± 10 .2 )岁 ,其中 >75岁 18例 ;男 5 7例 ,女 9例。患者入院后经临床和心电图诊断 ,AMI诊断按 1979...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临床效果。方法  6 6例患者 ,年龄 6 0~ 88(6 8.3± 10 .2 )岁 ,其中 >75岁 18例 ;男 5 7例 ,女 9例。患者入院后经临床和心电图诊断 ,AMI诊断按 1979年 WHO提出的 AMI诊断标准。结果  6 2例患者接受直接 PCI术 ,4例接受补救性 PCI。梗死相关血管 :前降支 2 4支 ,回旋支 11支 ,右冠状动脉 2 1支。有 6 3例患者的病变血管置入进口或国产支架 73枚 ,3例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 ,残余狭窄 0~ 2 0 % ;开通后 6 0例患者血流达 TIMI 3级 ,5例患者 TIMI血流 级 ,1例患者血流 TIMI 0级。并发症与随访 :2例术后 4 8h内心源性休克死亡。对出院的 5 2例患者平均随访 (2 6 .1±13.3)月 (从 1个月至 78个月 ) ,再发急性心肌梗死 2例 ,心绞痛 4例 ,猝死 1例。结论 老年 AMI患者急诊介入性治疗可最大限度地恢复冠状动脉血流 ,手术成功率高 ,严重并发症少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应于高龄、有溶栓禁忌证或伴有心源性休克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16例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阮冬云 王晓华 +4 位作者 洪浪 罗国庆 盛国太 赖珩莉 周文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S1期48-,共1页
目的 评价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对肺动脉瓣狭窄的治疗效果。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8年9月~2 0 0 4年7月共完成16例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女8例,男8例,年龄2~5 8岁,单纯PS9例,合并房缺1例,术前经病史、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 目的 评价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对肺动脉瓣狭窄的治疗效果。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8年9月~2 0 0 4年7月共完成16例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女8例,男8例,年龄2~5 8岁,单纯PS9例,合并房缺1例,术前经病史、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其中术前经多普勒超声估测跨瓣压差。方法 经皮Seldinger穿刺右股静脉成功后,常规行右心导管检查,测跨瓣压差。用6F猪尾巴导管行右室造影:测量肺动脉瓣环直径来选择球囊大小。前7例用J型钢丝经右心导管送至左上或下肺动脉远端,后9例用左房钢丝盘在扩张的肺动脉内。用扩张管扩张皮下及股静脉,前14例用Inoue左房室瓣球囊,后2例用自制肺动脉瓣球囊,参照造影影像定位,将球囊前囊打起,后撤至肺动脉瓣口上,将后囊打起,腰部消失反复扩张2~3次,听诊杂音,撤出左房钢丝,用球囊连续测压,测术后跨瓣压,再次右室造影(取左侧位)。结果 1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前跨瓣压差2 5~110mmHg,术后跨瓣压12~4 2mmHg ,术前多普勒超声估测跨瓣压差2 4~112mmHg,术后估测跨瓣压差15~4 0mmHg ,其中以重度狭窄者扩张效果最好,有1例术后跨瓣压差为0。但重度狭窄者多合并有右室流出道继发性肥厚梗阻,虽然跨瓣压差有明显降低,术后造影仍残留瓣下梗阻。术前右室造影都有射流征,术后射流征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狭窄 介入治疗 球囊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融法治疗心房颤动的现状及前景
6
作者 葛郁芝 盛国太 +1 位作者 曹平良 王晓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S1期16-20,共5页
关键词 房颤 起源点 心动过速 线性消融 心房纤颤 心搏过速 心律失常 肺静脉隔离 左肺静脉 标测导管 电极导管 肺静脉狭窄 导管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盐水灌注导管电隔离大静脉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附4例
7
作者 王晓华 阮冬云 +5 位作者 陈章强 赖珩莉 陆林祥 洪明 李华泰 葛郁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S1期75-77,共3页
目的 观察冷盐水灌注导管在阵发性心房纤颤(阵发性房颤)消融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用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治疗,采用阶段性线性消融经验性电隔离所有存在肌袖电位的大静脉,功率:30~4 0W ;温度控制:5 0℃... 目的 观察冷盐水灌注导管在阵发性心房纤颤(阵发性房颤)消融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用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治疗,采用阶段性线性消融经验性电隔离所有存在肌袖电位的大静脉,功率:30~4 0W ;温度控制:5 0℃。结果 成功隔离14支肺静脉,2支上腔静脉。所有病例即刻成功,无并发症。结论 冷盐水灌注导管电隔离大静脉治疗阵发性房颤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盐水灌注导管 射频消融 阵发性房颤 电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