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层建筑围护结构风压系数的概率特征及其极值POT估计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寿科 毛丹 +4 位作者 刘敏 郭凡 孙洪鑫 陈元坤 邓声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4-231,共8页
为获得高层建筑围护结构设计风荷载,通常需要考虑其表面风压系数的概率特征,进而进行极值估计。针对当前基于超越阈值模型的风压系数极值估计方法存在阈值选取困难,需要较大样本的不足,基于高层建筑标准模型进行风洞试验,首先研究其表... 为获得高层建筑围护结构设计风荷载,通常需要考虑其表面风压系数的概率特征,进而进行极值估计。针对当前基于超越阈值模型的风压系数极值估计方法存在阈值选取困难,需要较大样本的不足,基于高层建筑标准模型进行风洞试验,首先研究其表面风压系数的概率特征,结果表明迎风区测点接近高斯分布,分离区测点风压系数母体接近Gamma分布,风压系数极小值接近GEV(general extreme value,GEV)分布;提出一种改进的POT(peak over threshold,POT)极值估计方法进行表面风压系数极值估计,进而与几种传统极值估计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POT极值估计方法可实现小样本的风压系数极值估计,其估计结果与大样本容量的标准极值偏差小于5%,且稳定性较好;最后给出了标准高层建筑模型表面极值风压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护结构 风洞试验 风压系数 极值 超越阈值(POT)方法 GPD概率分布 CAARC标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基底饱水风化软岩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谈亦帆 石钰锋 +1 位作者 徐长节 詹刚毅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3-41,共9页
为探究在列车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地铁隧道基底风化软岩的累积塑性应变变化规律,以南昌地铁基底泥质粉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风化程度饱水泥质粉砂岩在动应力比、静偏应力比、围压和频率等工况的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在不同影响因素下... 为探究在列车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地铁隧道基底风化软岩的累积塑性应变变化规律,以南昌地铁基底泥质粉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风化程度饱水泥质粉砂岩在动应力比、静偏应力比、围压和频率等工况的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在不同影响因素下饱水风化泥质粉砂岩的动力变形特性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影响因素下,全、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累积应变分别在加载1000、100次开始趋于稳定;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的临界动应力比在0.3~0.4之间;与不同动应力比和静偏应力比情况相比,改变围压和频率对两种风化泥质粉砂岩累积应变影响不大;通过分析试验结果数据,提出考虑加载次数、动应力比等因素的累积塑性应变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风化泥质粉砂岩 动三轴试验 塑性应变 非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重塑红土变形特性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涵超 扈胜霞 +2 位作者 李海龙 林森 李文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19-122,共4页
对南昌市东华理工大学附近工地取得的红土,按天然含水率23%,制取了密度为1.75,1.80,1.85,1.90,1.95 g/cm^(3)的三轴重塑土样,开展了围压分别为50,100,200,300 kPa的5组20个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绘制了不同密度时各组南昌压实红土的应... 对南昌市东华理工大学附近工地取得的红土,按天然含水率23%,制取了密度为1.75,1.80,1.85,1.90,1.95 g/cm^(3)的三轴重塑土样,开展了围压分别为50,100,200,300 kPa的5组20个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绘制了不同密度时各组南昌压实红土的应力-应变、体应变-应力关系曲线,对南昌重塑红土CD条件下剪切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并对剪切变形进行了分段,探讨了红土中团聚体对其剪切变形的影响。绘制了ε_(v)-q,ε_(v)-p,ε_(v)-q/p曲线,讨论了土样的体应变与平均主应力p、偏应力q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昌重塑红土CD条件下的三轴剪切变形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主要与土样中团聚体破裂程度有关。在剪应力q=50 kPa时,团聚体破裂,而土体的剪切变形是平均主应力、偏应力耦合作用的结果,在q/p=1.5时,土样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红土 CD三轴试验 应力-应变曲线 变形特性 变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色拉滑坡时序InSAR二维形变反演与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媛媛 陈人杰 陈能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15-1124,共10页
针对西藏贡觉县色拉滑坡,采用小基线集技术获取滑坡一维视线向形变结果,通过多维小基线集技术计算滑坡二维东西向与垂直向形变速率与时间序列形变,结果表明色拉滑坡以东西向形变为主且滑坡前缘特征点累积位移超过100 mm;并将特征点累积... 针对西藏贡觉县色拉滑坡,采用小基线集技术获取滑坡一维视线向形变结果,通过多维小基线集技术计算滑坡二维东西向与垂直向形变速率与时间序列形变,结果表明色拉滑坡以东西向形变为主且滑坡前缘特征点累积位移超过100 mm;并将特征点累积形变与地区降雨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每年6月-9月期间滑坡前缘受强降雨影响形变速率加快从而牵引滑坡中后部分加速形变.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对滑坡特征点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周期性和缓慢形变可获得恰当的预测结果,对于剧烈形变的特征点符合其运动趋势.所得结果可为金沙江流域类似滑坡灾害预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拉滑坡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多维小基线集技术 二维形变 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