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纳布啡联合丙泊酚在无痛宫颈恶性肿瘤三维后装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1
作者 吴开恩 汪美容 徐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2794-2796,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纳布啡联合丙泊酚在无痛宫颈恶性肿瘤三维后装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行无痛宫颈恶性肿瘤三维后装放射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0例)...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纳布啡联合丙泊酚在无痛宫颈恶性肿瘤三维后装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行无痛宫颈恶性肿瘤三维后装放射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0例)、B组(30例),分别予以低剂量纳布啡(0.1 mg/kg)、高剂量纳布啡(0.2 mg/kg)与丙泊酚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10min(T2)、手术结束时(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血氧饱和度(SPO_(2)),并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并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1 h、2 h疼痛程度、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T1、T2、T3时B组MAP指标高于A组,SPO_(2)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离床活动时间均长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 h、2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率高于A组(P<0.05)。结论:在无痛宫颈恶性肿瘤三维后装放射治疗中0.1mg/kg和0.2mg/kg纳布啡分别与丙泊酚联合使用均能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前者术后恢复时间更短,安全性更高,相对更具推荐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丙泊酚 宫颈恶性肿瘤 三维后装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硝唑栓阴道给药对晚期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陈萍英 刘淮 陈宁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0期109-109,共1页
关键词 不良妊娠结局 细菌性阴道病 预防效果 晚期妊娠 甲硝唑栓 阴道给药 计划生育门诊 育龄期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沈婷 周晓 樊友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3期86-87,共2页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GDM组,以同期血糖正常的健康孕妇为对照组(CON组),比较两组孕妇HbA1c及妊娠结局的差异并分析妊娠结局与HbA1c的相关性。结果 GDM组孕妇HbA1...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GDM组,以同期血糖正常的健康孕妇为对照组(CON组),比较两组孕妇HbA1c及妊娠结局的差异并分析妊娠结局与HbA1c的相关性。结果 GDM组孕妇HbA1c为9.7%±0.7%,CON组孕妇HbA1c为5.2%±0.6%,GDM组孕妇HbA1c显著高于CON组孕妇(P<0.05)。GDM组孕妇胎膜早破、早产、羊水异常、胎儿窘迫、体重异常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CON组,其中在胎膜早破、早产和羊水异常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GDM组孕妇胎膜早破、早产、羊水异常、胎儿窘迫、体重异常和产后出血与HbA1c正相关(均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膜早破、早产、羊水异常、胎儿窘迫、体重异常和产后出血与HbA1c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糖化血红蛋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早期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郭红艳 周晓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5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科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排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原有糖尿病、活动性肝炎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影响血糖的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给予早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科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排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原有糖尿病、活动性肝炎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影响血糖的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给予早期干预治疗(干预组),另以同期入院前未作相关检查仅产时确诊为GDM的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孕妇围产期早产、胎儿窘迫、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在早产和胎儿窘迫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孕妇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和死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孕妇产新生儿,其中在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低血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干预治疗可显著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新生儿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早期干预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应用盐酸氨溴索预防未足月胎膜早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萍英 程瑶 邓连秀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7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孕28~34周)产前应用盐酸氨溴索和地塞米松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孕28~34周)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盐酸氨溴索1.0+5%GS500ml,静脉滴注,1次/d,...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孕28~34周)产前应用盐酸氨溴索和地塞米松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孕28~34周)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盐酸氨溴索1.0+5%GS500ml,静脉滴注,1次/d,3d,对照组:地塞米松5mg,肌内注射,每6h1次,8次。两组均为单疗程,观察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和新生儿病死率。结果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地塞米松组7例,发生率14%盐酸氨溴索组8例,发生率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死亡各1例,均为28~30周之间。结论产前应用盐酸氨溴索能有效降低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早产儿 未足月胎膜早破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子宫全切除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芳 刘志勇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2期66-66,7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术。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术。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镇痛情况、术中发热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而且不影响美观,可作为子宫切除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安全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中灌注不同化疗药物治疗子宫疤痕妊娠
7
作者 卢斌 徐美芳 +2 位作者 刘淮 黄齐香 刘丹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中灌注不同化疗药物治疗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8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55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分组,甲氨蝶呤组30例,卡铂组25例,甲氨蝶呤组介入栓塞...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中灌注不同化疗药物治疗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8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55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分组,甲氨蝶呤组30例,卡铂组25例,甲氨蝶呤组介入栓塞术中灌注甲氨蝶呤+术后24 h术后B超监护下行清宫术,卡铂组介入栓塞术中灌注卡铂+术后24 h B超监护下行清宫术,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治疗疤痕妊娠的临床疗效。结果甲氨蝶呤组与卡铂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93±1.74 d、6.48±1.36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氨蝶呤组与卡铂组患者血β-HCG值降至正常的时间分别为31.27±7.29 d、27.44±6.68 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氨蝶呤组与卡铂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分别为5、6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84)。结论介入栓塞术中灌注卡铂,能缩短住院时间以及缩短血β-HCG值降至正常时间,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疤痕妊娠 介入栓塞 甲氨蝶呤 卡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月臀位外倒转术的影响因素及安全性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邓秀英 彭秀秀 沈婷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足月臀位外倒转术(ECV)的影响因素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足月行ECV的孕妇217例进行研究,以ECV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n=138)和失败组(n=79),对影响成功的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足月臀位外倒转术(ECV)的影响因素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足月行ECV的孕妇217例进行研究,以ECV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n=138)和失败组(n=79),对影响成功的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217例孕妇中,ECV成功138例,成功率为63.59%,成功组最终阴道分娩123例,阴道分娩率为89.13%。成功组先露未入盆者占比为87.68%,高于失败组的4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胎头可触及者占比为85.51%,高于失败组的5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V操作过程中有3例发生胎盘早剥,均及时剖宫产,母儿结局良好。结论先露未入盆、胎头可触及是ECV成功的有利因素。足月ECV能显著降低臀位剖宫产率,操作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 臀位外倒转术 影响因素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妇消炎栓与妇科千金胶囊和抗菌药物联用对产妇产后子宫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晓 徐芳萍 《抗感染药学》 2017年第8期1582-1584,共3页
目的:评价康妇消炎栓与妇科千金胶囊和抗菌药物联用对产妇产后子宫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子宫感染性疾病产妇96例资料,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产妇给予抗菌药物抗感... 目的:评价康妇消炎栓与妇科千金胶囊和抗菌药物联用对产妇产后子宫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子宫感染性疾病产妇96例资料,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产妇给予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加用妇科千金胶囊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妇消炎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基础上采用康妇消炎栓与妇科千金胶囊联用治疗产后子宫感染性疾病产妇抗感染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用药期间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妇消炎栓 妇科千金胶囊 产后子宫感染性疾病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宫颈球囊在孕晚期瘢痕子宫死胎引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慧 《宜春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49-52,共4页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联合宫颈球囊在孕晚期瘢痕子宫死胎引产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晚期胎死宫内且符合纳入标准需要引产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球囊组20例及联合组20例,分别给予宫颈Cook球...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联合宫颈球囊在孕晚期瘢痕子宫死胎引产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晚期胎死宫内且符合纳入标准需要引产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球囊组20例及联合组20例,分别给予宫颈Cook球囊及宫颈Cook球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分析米非司酮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患者宫颈Bishop评分、阴道分娩率、剖宫取胎率、平均总产程、平均产后出血量(产后2小时内)及引产并发症(子宫破裂、感染等)等的变化。结果:联合组临床效果95.00%,相较于球囊组的临床效果65.00%明显升高(P<0.05)。取出球囊后,宫颈Bishop评分相较于引产前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组宫颈Bishop评分显著高于球囊组(P<0.05)。与球囊组相对比,联合组孕产妇阴道分娩率明显升高(P<0.05),剖宫取胎率明显降低(P<0.05)。相较于球囊组,联合组孕产妇平均总产程显著缩短(P<0.05),平均产后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联合组引产并发症发生率5%,相较于球囊组引产并发症发生率30.00%显著降低(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颈球囊在孕晚期瘢痕子宫死胎引产中能够起到较好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取胎率,增加阴道分娩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宫颈球囊 孕晚期 瘢痕子宫 死胎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布他林与硫酸镁用于产时宫内复苏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邓秀英 彭秀秀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3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用于产时宫内复苏(IUFR)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时出现Ⅱ类胎心监护的孕妇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特布他林组和硫酸镁组,每组各50例,特布他林组予硫酸特布他林0.25 mg皮下注...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用于产时宫内复苏(IUFR)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时出现Ⅱ类胎心监护的孕妇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特布他林组和硫酸镁组,每组各50例,特布他林组予硫酸特布他林0.25 mg皮下注射,硫酸镁组予25%硫酸镁16 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 ml静脉推注15~20 min,比较两组IUFR成功率、药物起效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孕妇不良反应等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特布他林组和硫酸镁组IUFR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布他林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快于硫酸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布他林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硫酸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因胎儿窘迫行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布他林组需要医学干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硫酸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布他林用于产时IUFR,起效迅速,副作用小,可作为产时紧急IUFR的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布他林 硫酸镁 产时宫内复苏 胎儿窘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