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茶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政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喜兰 《福建茶叶》 2018年第10期341-341,共1页
随着网络化发展,茶文化传承与移动互联网形成了紧密联系,在当代,为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要重视网络茶文化环境,积极构建高效率的思政创新教育模式,从而保障茶文化能够助力大学生发展。
关键词 网络茶文化 大学生思政教育 移动互联网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思政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07
2
作者 朱毅 陈世润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26-30,共5页
思政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实施需要依托教学这个主渠道,将思政教育渗透在各门课程教学之中,才能真正实现全过程育人。高职英语是高职学生的必修科目,授课学时长、跨度范围广、教学内容丰富。探讨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构建思政教育体系,对... 思政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实施需要依托教学这个主渠道,将思政教育渗透在各门课程教学之中,才能真正实现全过程育人。高职英语是高职学生的必修科目,授课学时长、跨度范围广、教学内容丰富。探讨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构建思政教育体系,对高职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高职英语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以人民为中心”对“为人民服务”的新发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韩迎春 曹一鸣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21,共7页
"为人民服务"的理解阐释主要沿着"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两个层级展开,历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三大历史阶段,其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升华。"以人民为中心"... "为人民服务"的理解阐释主要沿着"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两个层级展开,历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三大历史阶段,其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升华。"以人民为中心"既依次蕴含在习近平总书记相关系列重要讲话里,又逐步写进了十八大以来党的总体性文件中,它从理论意义、实践价值、方法层面等维度达成了对"为人民服务"的创新与发展。未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永远在路上,应沿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价值理念等多维理路具体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为人民服务 党群关系 执政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进展、挑战和对策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福来 饶江红 +1 位作者 石丹 温华斌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0,共4页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的阶段性进展和成果。各试点地区在破除以药补医等方面形成了广泛共识,但也存在诸如改革顶层设计不够清晰、公益性体现不到位等问题。在下一步的改革中,要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的阶段性进展和成果。各试点地区在破除以药补医等方面形成了广泛共识,但也存在诸如改革顶层设计不够清晰、公益性体现不到位等问题。在下一步的改革中,要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以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公立医院 补偿机制 人事分配制度 社会办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器物的教化功能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兴华 韩建磊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49,共6页
传统社会里人们通过多种方式"藏礼于器",并借助这些器物来实现特定的教化目的。器物教化的主体表面上是"物",实际上是"人",因为器物是人造的,其中的"礼"也是人赋予的,器物只是教化的中介或工... 传统社会里人们通过多种方式"藏礼于器",并借助这些器物来实现特定的教化目的。器物教化的主体表面上是"物",实际上是"人",因为器物是人造的,其中的"礼"也是人赋予的,器物只是教化的中介或工具。器物教化是道德教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化方式。器物教化为当前的道德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既不同于传统的"人教人"的"物教人",也为伦理学研究提出了诸多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器物 教化 物化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增进公众对决策支持度的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饶武元 刘海霞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26,共3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利益的日渐多元化,公共决策与民意间的矛盾在一些地区和部门不断上演。领导干部在制定公共政策或实施战略计划时,科学把握决策价值、掌握政策工具、增进公众支持度,是当前新常态下提升党和政府公信力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决策支持 公众 政府公信力 公共决策 公共政策 决策价值 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田大作幸福伦理观及其启示
7
作者 陈志兴 毛康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44,共6页
池田大作的幸福伦理观以大乘佛教"一念三千"、"诸法实相"等生命观为基础,认为真正的幸福是自足的、持久的,不应该为外在所左右,要从生命内部去发现和寻找。幸福的本质在于"为己为他"创造价值。池田大作关... 池田大作的幸福伦理观以大乘佛教"一念三千"、"诸法实相"等生命观为基础,认为真正的幸福是自足的、持久的,不应该为外在所左右,要从生命内部去发现和寻找。幸福的本质在于"为己为他"创造价值。池田大作关于"什么是幸福,怎样达到幸福"等问题的思考,对于当代人反省现代文明背景下人的生存态度和方式,处理好欲望与幸福、知识与幸福、个体幸福与他人幸福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田大作 幸福 生命尊严 创造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八宝纹样的文化美学品格探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文生 王海波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4-127,共4页
作为中国吉祥文化的外在表现,吉祥纹样的发展反映了中国社会人文风貌的变迁和各民族发展的融合。八宝纹作为吉祥纹样的一种,经历种种演绎,生动的诠释了多朝代的民俗演绎和文化繁衍。本文将以器物赏析为平台,结合民俗学和社会学的知识,... 作为中国吉祥文化的外在表现,吉祥纹样的发展反映了中国社会人文风貌的变迁和各民族发展的融合。八宝纹作为吉祥纹样的一种,经历种种演绎,生动的诠释了多朝代的民俗演绎和文化繁衍。本文将以器物赏析为平台,结合民俗学和社会学的知识,分析探究八宝纹样暗藏的美学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宝纹 发展 演变 吉祥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容:理解型师生关系建构的核心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志兴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7-10,14,共5页
当前师生关系中,有些教师在私人生活、人生价值观和学习等领域都对学生缺乏宽容之心。在理解型师生关系的建构中,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之所以必要,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尊重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多样性、承认道德个体的自觉选择性以... 当前师生关系中,有些教师在私人生活、人生价值观和学习等领域都对学生缺乏宽容之心。在理解型师生关系的建构中,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之所以必要,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尊重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多样性、承认道德个体的自觉选择性以及肯定教师与学生的认识有限性和视域局限性。在公共的教育交往领域,教师对学生的宽容是有限度的,也是可能的。首先,宽容不是冷漠,而是教育交往的前奏,也彰显着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其次,宽容不等于纵容,它必须以公正作为前提,即学生不能侵害他人的正当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型师生关系 宽容 必要性 可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