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玻纤增强聚丙烯水辅助注射成型纤维取向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伟 柳和生 +3 位作者 黄兴元 余忠 章凯 陈忠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5-111,117,共8页
基于Folgar-Tucker纤维取向模型,利用Moldex3D对三维长直管件进行溢流法水辅助注射成型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品初始段位置的水道层区域纤维取向倾向于无序状态,而在制品的中间段及末尾段位置的纤维倾向于沿流动方向形成取向;通过... 基于Folgar-Tucker纤维取向模型,利用Moldex3D对三维长直管件进行溢流法水辅助注射成型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品初始段位置的水道层区域纤维取向倾向于无序状态,而在制品的中间段及末尾段位置的纤维倾向于沿流动方向形成取向;通过适当的增加注水延迟时间可以有效地改善制品初始段位置的纤维沿流动方向的取向。另外,还发现沿流动方向的纤维取向最有序的位置是靠近壳层位置的芯层区域;在制品的末端位置,注水压力、熔体温度显著影响纤维沿流动方向的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玻纤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 水辅助注射成型 纤维取向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钛矿型TiO_2薄膜的水热法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一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7-99,共3页
通过探索最佳条件[硫酸氧钛(TiOSO_4)浓度、添加剂加入量、反应的温度与时间],于玻璃基板上采用水热法制备了TiO_2薄膜,并对产物晶体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表征。结果表明:所制TiO_2薄膜的最佳条件是:0.15mol/L TiOSO_4、Ti^(4+)/... 通过探索最佳条件[硫酸氧钛(TiOSO_4)浓度、添加剂加入量、反应的温度与时间],于玻璃基板上采用水热法制备了TiO_2薄膜,并对产物晶体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表征。结果表明:所制TiO_2薄膜的最佳条件是:0.15mol/L TiOSO_4、Ti^(4+)/添加剂摩尔比4/1、170℃、4h;所制备的TiO_2薄膜晶体为锐钛矿型即A-TiO_2,晶体为八面体,其长度约1μm,晶体的三角面边长在100~200nm之间,薄膜约2μm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钛矿型TiO2 薄膜 制备 水热法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气工艺对外部气体辅助注塑成型制品翘曲与凹痕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肖清武 柳和生 +2 位作者 黄益宾 余忠 黄东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2-117,共6页
注塑制品翘曲变形与凹痕是2种严重缺陷,文中基于带加强筋平板制品实验研究了外部气体辅助注塑成型(EGAIM)中注气工艺参数对制品翘曲与凹痕的影响规律及原因。通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阐明了气体注射延迟时间、气体保压压力及气体保压时... 注塑制品翘曲变形与凹痕是2种严重缺陷,文中基于带加强筋平板制品实验研究了外部气体辅助注塑成型(EGAIM)中注气工艺参数对制品翘曲与凹痕的影响规律及原因。通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阐明了气体注射延迟时间、气体保压压力及气体保压时间对制品的翘曲与凹痕都有显著影响,其中气体注射延迟时间的影响最显著。制品翘曲与凹痕随注气工艺参数变化呈现不同特征:随着注射延迟时间的延长,制品翘曲与凹痕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制品翘曲变形减小而凹痕深度增加;提高气体保压压力,制品凹痕深度单调减小而翘曲呈“U”形曲线变化;增长保压时间,制品翘曲与凹痕都有减小的趋势。这些影响规律的总结为减小EGAIM制品的翘曲与凹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气体辅助注塑成型 翘曲 凹痕 加强筋 单因素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辅注塑成型注射方法对方管纤维取向和收缩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忠仕 柳和生 +2 位作者 余忠 章凯 张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2-119,共8页
基于聚合物复合材料黏弹性本构方程(White-Metzner方程)和流体动力学三大控制方程,采用改进的iARD-RPR纤维取向模型,以直线构成的方形截面管材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体积法开发的软件,模拟分析了溢流法和短射法对制品纤维取向和收缩率的影... 基于聚合物复合材料黏弹性本构方程(White-Metzner方程)和流体动力学三大控制方程,采用改进的iARD-RPR纤维取向模型,以直线构成的方形截面管材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体积法开发的软件,模拟分析了溢流法和短射法对制品纤维取向和收缩率的影响,且有相应实验验证。结果显示,2种注射方法的制件在竖切面(对边中心点连线处切面)上沿流动方向的纤维取向度从表层到水道层逐渐减小,且短射法制件竖切面后段纤维取向的有序区域比前段大;在对角切面(方形截面对角线切面)上,纤维取向度比对应的制件竖切面高;溢流法制件由于穿透截面形状趋于圆形,且壁厚相对较厚,4个直角处及整体收缩率较高,而短射法穿透截面形状趋于截面形状,制件冷却均匀,所以4个直角和整体的收缩率很低,随着注射量增加,收缩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辅注塑 注射方法 方形截面 纤维取向 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Fe^(3+)锐钛型TiO_2的制备及其紫外光照下催化降解苯胺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一兵 黄英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用水热法制备了掺Fe^(3+)的TiO_2晶体粉末Fe^(3+)/TiO_2,并通过XRD、SEM和TEM等手段对它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在紫外光照下Fe^(3+)/TiO_2对苯胺的催化降解效果。分析了苯胺初始浓度、掺Fe^(3+)量、Fe^(3+)/TiO_2用量、光照时间和溶液初始p... 用水热法制备了掺Fe^(3+)的TiO_2晶体粉末Fe^(3+)/TiO_2,并通过XRD、SEM和TEM等手段对它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在紫外光照下Fe^(3+)/TiO_2对苯胺的催化降解效果。分析了苯胺初始浓度、掺Fe^(3+)量、Fe^(3+)/TiO_2用量、光照时间和溶液初始pH值等因素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O_2晶体为锐钛矿型即A-TiO_2;晶体粉末由直径约2.5μm的TiO_2微米球组成,各微米球则由八面体型的TiO_2纳米晶体(长度1~1.5μm)通过自组装形成,八面体的三角形边长100~200 nm;在50 mg/L的苯胺溶液中(pH=7),掺杂0.2%(摩尔分数)Fe^(3+)的A-TiO_2粉末用量为0.5 g/L时,室温下紫外光照(λ=365 nm)反应45 min,苯胺降解率达到73.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掺杂 FE^3+ 锐钛型二氧化钛 苯胺 紫外光 光催化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铁TiO_2粉末制备及其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一兵 黄润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53,共3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掺铁Ti O2粉末,以乙基紫溶液为污染物,探讨掺铁Ti O2粉末用量m、乙基紫的初始质量浓度c0和掺铁量x(摩尔分数)等因素在可见光照下对乙基紫溶液催化降解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研究得出最佳光催化降解试验条件为:60 W白炽灯照射... 通过水热法制备掺铁Ti O2粉末,以乙基紫溶液为污染物,探讨掺铁Ti O2粉末用量m、乙基紫的初始质量浓度c0和掺铁量x(摩尔分数)等因素在可见光照下对乙基紫溶液催化降解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研究得出最佳光催化降解试验条件为:60 W白炽灯照射,m=2.0 g/L,pH=6,c0=10 mg/L,x=5%、17℃室温下反应1.5 h。乙基紫的光催化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最大值达到0.170 8 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乙基紫 掺铁TiO2 可见光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合成法制备的Er-ZnO纳米颗粒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戚丽 方洋 +3 位作者 颜冬仙 杨娜 张来军 邹如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1-205,共5页
以硝酸锌为锌源,柠檬酸为燃烧剂,采用燃烧合成法制备了掺杂铒(Er)的纳米氧化锌(ZnO)(Er-ZnO),并对样品进行了测试。考察了不同Er-ZnO在紫外光照条件下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效率。结果表明:制得的ZnO为六边纤锌矿,粒径为50~300nm的多面体颗... 以硝酸锌为锌源,柠檬酸为燃烧剂,采用燃烧合成法制备了掺杂铒(Er)的纳米氧化锌(ZnO)(Er-ZnO),并对样品进行了测试。考察了不同Er-ZnO在紫外光照条件下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效率。结果表明:制得的ZnO为六边纤锌矿,粒径为50~300nm的多面体颗粒,并组合成多孔块体,Er用量为0.8%(wt,质量分数)的Er-ZnO经700℃煅烧3h后的光催化效果最佳,在Er-ZnO用量为0.5g,紫外光照3h,120mL罗丹明B浓度为0.02g/L,溶液pH=9条件下,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9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合成法 氧化锌 掺杂 罗丹明B 光催化 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A-TiO_(2)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降解酚红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一兵 麻龙花 《化学世界》 CAS 2021年第2期77-82,共6页
用水热法制备了TiO_(2)粉末,试样经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交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研究了TiO_(2)粉末对酚红的降解过程,探索影响光催化效率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TiO_(2)晶相为单一的锐钛矿型,即制备了A-TiO_(2),在1 600和3 400 cm^(... 用水热法制备了TiO_(2)粉末,试样经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交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研究了TiO_(2)粉末对酚红的降解过程,探索影响光催化效率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TiO_(2)晶相为单一的锐钛矿型,即制备了A-TiO_(2),在1 600和3 400 cm^(-1)处的吸收表明粉末中有大量羟基(OH)存在。掺适量铁导致A-TiO_(2)的吸收波长产生了"红移现象",即扩大了催化剂对光谱的吸收范围。当A-TiO_(2)中的掺摩尔分数为3%铁时,经40 W白炽灯照射60 min,比不掺铁的A-TiO_(2)催化效率提高了37.4%。光催化的最佳条件为:酚红溶液初始质量浓度45 mg/L、溶液pH为7、掺摩尔分数为3%铁的A-TiO_(2)的质量浓度为2.0 g/L、室温18℃下40 W白炽灯照射60 min,酚红的最大降解率为44.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A-TiO_(2)粉末 酚红 光催化性能 红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掺杂TiO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9
作者 张一兵 龙贞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2-195,201,共5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铁掺杂TiO2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对铬天青S溶液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粉末状催化剂晶体为纯锐钛矿型TiO2;1600cm-1、373...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铁掺杂TiO2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对铬天青S溶液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粉末状催化剂晶体为纯锐钛矿型TiO2;1600cm-1、3730cm-1附近出现的吸收峰说明催化剂中含有大量—OH,预示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催化剂由大量微小的纳米晶体定向聚集形成复杂的三维花状结构,每个纳米晶呈八面体型。掺杂铁离子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效率,铁离子掺杂量为3%(摩尔分数,下同)时,催化剂光催化活性最好,光照65min时其光催化效率比纯锐钛矿型TiO2催化剂提高12.9%。通过实验得出光催化降解的优化条件:铬天青S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20mg/L、溶液pH=4、铁离子掺杂量为3%、催化剂用量为0.6g/L、室温25℃、40W白炽灯为光源、光照时间65min。在优化条件下,铬天青S降解率达到8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铬天青S 光催化活性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水压力对圆管件水辅注塑填充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章凯 匡唐清 +3 位作者 柳和生 余忠 黄益宾 董添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3-117,共5页
以开源代码Open FOAM为基础,采用有限体积法和流体体积法构建了粘弹多相流的新求解器,数值模拟了圆管件的溢流法水辅注塑填充过程。基于熔体所固有的粘弹特性,解释了注水压力对熔体残余壁厚的影响,注水压力的变化导致熔体内变形速率的... 以开源代码Open FOAM为基础,采用有限体积法和流体体积法构建了粘弹多相流的新求解器,数值模拟了圆管件的溢流法水辅注塑填充过程。基于熔体所固有的粘弹特性,解释了注水压力对熔体残余壁厚的影响,注水压力的变化导致熔体内变形速率的增加或减小,引起熔体抵抗变形能力的增强或减弱,直接影响到水相注入时受到阻力的大小,表现为熔体残余壁厚的多少。最后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得出的结论与数值模拟所得的结论一致,并对数值大小的差异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辅注塑 溢流法 粘弹模型 注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流量对管材气辅挤出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忠 黄益宾 +2 位作者 章凯 董添文 李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3-117,123,共6页
将气体简化为广义牛顿流体,并作为单独的内外两层,针对管材型气辅挤出口模,建立了二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气体流量对口模出口处剪切速率、熔体速度及口模流道中心处熔体压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气体流入口模流道内,聚... 将气体简化为广义牛顿流体,并作为单独的内外两层,针对管材型气辅挤出口模,建立了二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气体流量对口模出口处剪切速率、熔体速度及口模流道中心处熔体压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气体流入口模流道内,聚合物熔体在口模出口处厚度为-0.85~0.85 mm剪切速率为零,为促使聚合物熔体既满足表面质量不因剪切速率不均引起表面质量缺陷,又满足在厚度方向的尺寸要求(即2 mm),故需将聚合物熔体与气体相汇处的流道沿厚度方向扩大0.3 mm;同时也为了进一步降低因速度梯度大而引起的表面质量缺陷,文中进气体流量为2.512×10-3m/s最佳。因此,当气体作为一种辅助工艺引入到聚合物挤出成型当中,需在两相流相汇处流道沿厚度方向预留足够的空间(本文是预留制品厚度的20%的尺寸)以满足制品的尺寸及表面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熔体 气体流量 管材 气辅挤出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Fe^(3+)的A-TiO_2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甲醛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一兵 张素霞 +2 位作者 冯永青 谢丽丽 李素云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3-135,139,共4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掺Fe^(3+)的A-TiO_2粉末,研究了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甲醛的效果。结果表明,在3.7 mg/L的甲醛溶液中,加入自制的掺杂0.4%Fe^(3+)的A-TiO_2粉末(用量为0.108 g/L),35℃下可见光(95 W白炽灯)照射2 h,甲醛降解率达到55...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掺Fe^(3+)的A-TiO_2粉末,研究了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甲醛的效果。结果表明,在3.7 mg/L的甲醛溶液中,加入自制的掺杂0.4%Fe^(3+)的A-TiO_2粉末(用量为0.108 g/L),35℃下可见光(95 W白炽灯)照射2 h,甲醛降解率达到55.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FE^3+ A-TIO2 光催化 降解 甲醛 可见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壁面对液滴俘获能力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莹 卢敏 +3 位作者 李培生 许术方 刘强 黄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21-2027,共7页
为研究不同非均质壁面对液滴的俘获能力,采用界面追踪法(FTM)结合广义滑移边界建立了接触角模型,对液滴在非均匀润湿的非均质壁面上的运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液滴在倾斜壁面上受到重力作用由均匀润湿部分下滑至非均匀润湿部分,通... 为研究不同非均质壁面对液滴的俘获能力,采用界面追踪法(FTM)结合广义滑移边界建立了接触角模型,对液滴在非均匀润湿的非均质壁面上的运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液滴在倾斜壁面上受到重力作用由均匀润湿部分下滑至非均匀润湿部分,通过改变Bo数、Oh数、非均匀润湿程度研究了液滴在非均匀润湿区域的运动规律。研究表明:Bo数越大,液滴运动受壁面阻力影响越小,液滴下滑的速度越快,液滴越难以被俘获;Oh数越大,液滴运动受壁面阻力影响越小,液滴越难以被俘获;非均匀润湿程度越大,非均质壁面对液滴的阻力越大,液滴越易被俘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 直接数值模拟 黏滑运动 接触角 界面追踪法(F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流道截面型腔的水穿透行为
14
作者 黄益宾 章凯 +4 位作者 余忠 李厅 柳和生 匡唐清 应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2-92,共11页
纤维取向分布直接影响水辅注塑成型制品的使用性能,如冲击强度、屈服强度及拉伸强度等。多样化的流道截面型腔用于满足水辅制品在不同场合中的应用,不同的流道截面型腔势必会影响水辅制品中纤维取向分布。文中旨在研究圆形、上圆下方形... 纤维取向分布直接影响水辅注塑成型制品的使用性能,如冲击强度、屈服强度及拉伸强度等。多样化的流道截面型腔用于满足水辅制品在不同场合中的应用,不同的流道截面型腔势必会影响水辅制品中纤维取向分布。文中旨在研究圆形、上圆下方形及方形的截面流道型腔中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水辅助注射成型过程。结果发现,随着熔体温度的升高、注水压力的增大及注水延迟时间的缩短,3种流道截面型腔制品的中间端处残余壁厚减薄及短玻纤沿聚合物熔体流动方向的取向度提高,且在相同加工变量下,圆形截面流道型腔制品的中间端处残余壁厚最薄及短玻纤沿聚合物熔体流动方向的取向度最高,其次是上圆下方形,最后是方形。综合制品的中间端1处及2处残余壁厚可知,聚合物熔体温度在210~230℃、注水压力7~10 MPa及注水延迟时间1~5 s时,上圆下方形截面型腔制品的中间端处残余壁厚及短玻纤沿聚合物熔体流动方向的取向度更趋近于圆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腔截面 溢流法 残余壁厚 水辅助注射成型 纤维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法向应力差与气辅共挤出胀大的关系
15
作者 邓小珍 曾宇露 +2 位作者 肖兵 唐刚 张志杰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7-522,共6页
采用Phan-Thien-Tanner(PTT)本构方程描述聚合物熔体共挤分层流动的黏弹行为,建立了C形双层气辅共挤非等温流动理论模型,并数值实现,研究了熔体入口体积流率对挤出胀大率和第二法向应力差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熔体挤出胀大率与第二法向应... 采用Phan-Thien-Tanner(PTT)本构方程描述聚合物熔体共挤分层流动的黏弹行为,建立了C形双层气辅共挤非等温流动理论模型,并数值实现,研究了熔体入口体积流率对挤出胀大率和第二法向应力差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熔体挤出胀大率与第二法向应力差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当两熔体流率不相等时,单层熔体挤出胀大率随着自身流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另一熔体流率的增大而减小,甚至出现负值;当两熔体流率相等时,单层熔体挤出胀大率不随流率的变化而变化;熔体整体挤出胀大率则不随流率的变化而变化,始终接近零值;熔体的挤出胀大率与第二法向应力差有关,且正比于第二法向应力差的绝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法向应力差 气辅共挤 挤出胀大 黏弹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2O3∶Eu3+纳米晶的尺寸调控与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管茂发 彭思艳 +2 位作者 余乐书 章凯 杨流赛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96,共6页
以尿素为沉淀剂,柠檬酸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水热法得到了非晶态的水合硝酸氧钇前驱体,进一步烧结处理后生成了立方相Y_2O_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PL)分别对所得样品的相... 以尿素为沉淀剂,柠檬酸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水热法得到了非晶态的水合硝酸氧钇前驱体,进一步烧结处理后生成了立方相Y_2O_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PL)分别对所得样品的相结构、形貌粒度、表面结构以及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从600℃升高到900℃,Y_2O_3∶Eu^(3+)纳米颗粒的结晶性增强,并实现了粒径调控,由13.0 nm增加至27.9 nm.随着Y_2O_3∶Eu^(3+)纳米颗粒尺寸的增加,比表面积减小会导致发光离子附近的表面晶格缺陷降低,同时纳米晶表面吸附水、硝酸根以及柠檬酸根等杂质离子逐渐被去除,减少了荧光猝灭中心,从而有利于增强荧光发射强度以及延长荧光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高温烧结 Y2O3∶Eu3+ 纳米晶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铋离子掺杂纳米Y_2O_3∶Eu^(3+)红色荧光粉的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管茂发 孙宇杰 +3 位作者 彭思艳 罗年华 章凯 杨流赛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7年第8期484-489,共6页
采用水热法结合高温烧结处理制备Bi^(3+)掺杂Y_2O_3∶Eu^(3+)纳米荧光粉,并考察了掺杂Bi^(3+)对Y_2O_3∶Eu^(3+)荧光粉结构、紫外可见光吸收和发光性能的影响。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表明,Y_2O_3∶Eu^(3+)掺杂Bi^(3+)(摩尔分数3%)后保持纯... 采用水热法结合高温烧结处理制备Bi^(3+)掺杂Y_2O_3∶Eu^(3+)纳米荧光粉,并考察了掺杂Bi^(3+)对Y_2O_3∶Eu^(3+)荧光粉结构、紫外可见光吸收和发光性能的影响。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表明,Y_2O_3∶Eu^(3+)掺杂Bi^(3+)(摩尔分数3%)后保持纯立方相结构,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约为16.8nm。通过激发和发光光谱测试,讨论了Bi^(3+)对Eu^(3+)的敏化作用,发现Bi^(3+)离子能促进Y_2O_3∶Eu^(3+)于300~400nm的近紫外光吸收,再以能量转移的方式传给Eu^(3+)。因此,利用Bi^(3+)电荷迁移带的近紫外吸收,是实现近紫外光有效激发Y_2O_3∶Eu^(3+)荧光粉的一种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Eu3+ 纳米晶 Bi3+掺杂 敏化作用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环境对车辆柴油机冷却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星 周梓发 +1 位作者 章凯 李厅 《内燃机与配件》 2017年第22期28-31,共4页
高原环境对车辆柴油机影响剧烈,出现了柴油机后燃严重、冷却系统散热不足等问题。本文基于GT-Suite仿真软件建立的某型柴油机工作过程及冷却系统耦合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大气压力、温度对柴油机本体传热量、风扇质量流量、散热器对流换... 高原环境对车辆柴油机影响剧烈,出现了柴油机后燃严重、冷却系统散热不足等问题。本文基于GT-Suite仿真软件建立的某型柴油机工作过程及冷却系统耦合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大气压力、温度对柴油机本体传热量、风扇质量流量、散热器对流换热系数及散热量的影响规律和原因,结果表明:在额定工况点下,大气压力从100k Pa降至60k Pa时,柴油机本体传热量升高17.5%,风扇质量流量降低12%,空气侧换热系数减小13.1%,散热器散热量减少31.8%;大气温度从0℃升高到35℃时,柴油机本体传热量升高7.5%,风扇质量流量降低2.5%,空气侧换热系数减小1.1%,散热器散热量减少3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环境 柴油机 冷却系统 仿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掺杂A-TiO_2在溴甲酚绿中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及动力学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一兵 冯永青 +2 位作者 谢丽丽 张素霞 李素云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6期87-91,共5页
以FeCl_3·6H_2O为Fe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Fe掺杂锐钛型TiO_2(A-Ti O2)光催化剂。以溴甲酚绿为降解对象,考察溴甲酚绿的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掺Fe量等因素对自制催化剂可见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 W白炽... 以FeCl_3·6H_2O为Fe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Fe掺杂锐钛型TiO_2(A-Ti O2)光催化剂。以溴甲酚绿为降解对象,考察溴甲酚绿的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掺Fe量等因素对自制催化剂可见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 W白炽灯照射下,当溴甲酚绿初始浓度为10 mg/L(pH=7)、催化剂的用量为0.6 g/L、掺Fe量为4%(摩尔分数)、室温下反应时间为3 h时,溴甲酚绿的降解率最大为76.05%。溴甲酚绿光催化降解曲线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于上述最佳条件下其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达到最大值,为0.389 7 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掺杂A-Ti O2 可见光 光催化降解 溴甲酚绿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掺Fe^(3+)锐钛矿型-TiO_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一兵 王园美 +2 位作者 韩军燕 徐濛濛 刘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3-86,90,共5页
以自制的掺Fe^(3+)锐钛矿型TiO_2(A-TiO_2)为光催化剂,以酸性刚果红为降解对象,研究酸性刚果红的初始浓度C0、催化剂用量m和掺铁量χ等因素对自制A-TiO_2可见光催化降解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影响和光催化剂对酸性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 以自制的掺Fe^(3+)锐钛矿型TiO_2(A-TiO_2)为光催化剂,以酸性刚果红为降解对象,研究酸性刚果红的初始浓度C0、催化剂用量m和掺铁量χ等因素对自制A-TiO_2可见光催化降解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影响和光催化剂对酸性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40W白炽灯照射下,当C0=20mg/L、m=0.6g/L(pH=6)、χ=1.2%(摩尔分数)、室温(18℃)下反应t=56min时,酸性刚果红的降解率最大D=92.7%。酸性刚果红的光催化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于上述最佳条件下其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达到最大,为0.0404min-1。自制的光催化剂对C0分别为20、30和40mg/L的酸性刚果红吸附率E随C0增大而减小,110min达到吸附平衡,对20mg/L酸性刚果红的吸附率E达94.6%。D和E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Fe3+锐钛矿型-TiO2 可见光 光催化降解 酸性刚果红 动力学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